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急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强化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三个方面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跨文化教学 必要性 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目前的非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质上就是大学英语的延续,主要以语言知识输入为主,仍旧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使得非研究生英语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因而,为了提高高层次人才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迫切需要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笔者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探究》课题的研究,对本校346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你对学校的英语文化氛围满意吗?”,29人选择“完全不满意”占8.4%;110人选择“不太满意”占31.8%;112人选择“有些满意”占32.4%;73人选择“很满意”占21.1%;22人选择“非常满意”占6.4%;“你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185人选择了“提高研究和交流能力”,占了53.5%;“你在目前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在哪些技能和知识方面收获较大?”对选项(1)“非语言知识(文学/文化等)收获的总体评价是”,266人选择了“没收获”占76.9%;80人选择了“有收获”占23.1%;“你选修英语的主要原因是”,142人选择“拓展兴趣提高人文素养”占66%;43人选择“学分需要”占12.4%;22人选择“利于将来找工作”占6.4%;8人选择“受同学影响”占2.3%;131人没有选择英语作为选修课占37.9%。数据显示,尽管英语教师已经在教学中意识到了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但目前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却大大满足不了学生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的需求。因此,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应融入文化元素。
二、强化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长期以来,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教学,忽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忽视培养文化差异敏感性的重要性。在对346位研究生的调查问卷中以题为“你在目前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在哪些技能和知识方面收获较大?”,对选项(一)“非语言知识(文学/文化等)收获的总体评价是”,266人选择了“没收获”,占了76.9%。调查显示出了教学现状,一些英语教师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教学时仍然单纯地注重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教学,而缺乏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导入,这必然导致课堂的僵化。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教学。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有346人参加的问卷题中的“目前,你学习英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189人选择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占总人数的54.6%;100人选择了“自己购买资料书自学”占28.9%;47人选择“通过寻找网络课堂资料进行自学”占13.6%;6人选择“课外辅导班进行学习”占1.7%;4人选择“其他途径”占1.2%。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侧重于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词语文化的教学
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构成的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说:“没有语法,不能传递很多信息,没有词汇,什么也传递不了。”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发音和字面意思,还应挖掘所教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表达的能力。例如:“dragon”在英文中是凶狠、邪恶的怪物,是悍妇、母夜叉、恶魔的化身,例如;His wife is an absolutely dragon!(他的老婆是个十足的母夜叉!)而中文里的“龙”是善物、神灵,代表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因而有“望子成龙”、“凤子龙孙”、“凤表龙姿”的表达。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意义在许多方面就存在着不对应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望词生意,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
2.背景文化的教学
单纯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则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底蕴,让其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及与我国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1]例如:Forty-one years after former U.S.President Richard Nixon’s “icebreaking” visit to China in 1972...(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开启了中美关系“破冰之路”的41年后……)句中的“icebreaking”就含有丰富的背景文化知识,是指尼克松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从新中国成立,到尼克松访华,美国政府曾敌视新中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由此改善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所以,尼克松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
3.情境教学
汉堡大学教学法专家克鲁姆(H.T.Krumm)教授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员有机会运用到自己学到的材料。在研究生教学课堂中,基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各项英语技能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笔者在处理American Values and Assumptions这篇文章时,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把文章中具体提到的句子“Do your own thing.”“I did it my way.”“You’ll have to decide that for yourself.”“You made your bed,now lie in it.”“Look out for number one.”通过创设情境表演出来,表演过程诠释了文章的主旨内容——Individualism—Self—Reliance—Independence。通过此类形式,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对美国人的价值观会有一定的认识。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在丰富生动情景中完成复杂的交际任务,从而丰富了语言感受,提高了语言迁移能力。[2]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丰富深刻的内涵,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正如弗里斯(Fries)强调的:“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为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而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李丽,白惠.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探讨[J].才智,2011(23):227.
[2]段仁学.浅析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师,2007(05):34.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校级教研教改基金资助项目——“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探究”(项目编号:13179019)。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跨文化教学 必要性 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目前的非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质上就是大学英语的延续,主要以语言知识输入为主,仍旧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使得非研究生英语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因而,为了提高高层次人才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迫切需要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笔者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探究》课题的研究,对本校346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你对学校的英语文化氛围满意吗?”,29人选择“完全不满意”占8.4%;110人选择“不太满意”占31.8%;112人选择“有些满意”占32.4%;73人选择“很满意”占21.1%;22人选择“非常满意”占6.4%;“你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185人选择了“提高研究和交流能力”,占了53.5%;“你在目前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在哪些技能和知识方面收获较大?”对选项(1)“非语言知识(文学/文化等)收获的总体评价是”,266人选择了“没收获”占76.9%;80人选择了“有收获”占23.1%;“你选修英语的主要原因是”,142人选择“拓展兴趣提高人文素养”占66%;43人选择“学分需要”占12.4%;22人选择“利于将来找工作”占6.4%;8人选择“受同学影响”占2.3%;131人没有选择英语作为选修课占37.9%。数据显示,尽管英语教师已经在教学中意识到了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但目前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却大大满足不了学生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的需求。因此,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应融入文化元素。
二、强化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长期以来,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教学,忽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忽视培养文化差异敏感性的重要性。在对346位研究生的调查问卷中以题为“你在目前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在哪些技能和知识方面收获较大?”,对选项(一)“非语言知识(文学/文化等)收获的总体评价是”,266人选择了“没收获”,占了76.9%。调查显示出了教学现状,一些英语教师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教学时仍然单纯地注重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教学,而缺乏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导入,这必然导致课堂的僵化。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教学。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有346人参加的问卷题中的“目前,你学习英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189人选择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占总人数的54.6%;100人选择了“自己购买资料书自学”占28.9%;47人选择“通过寻找网络课堂资料进行自学”占13.6%;6人选择“课外辅导班进行学习”占1.7%;4人选择“其他途径”占1.2%。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侧重于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词语文化的教学
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构成的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说:“没有语法,不能传递很多信息,没有词汇,什么也传递不了。”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发音和字面意思,还应挖掘所教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表达的能力。例如:“dragon”在英文中是凶狠、邪恶的怪物,是悍妇、母夜叉、恶魔的化身,例如;His wife is an absolutely dragon!(他的老婆是个十足的母夜叉!)而中文里的“龙”是善物、神灵,代表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因而有“望子成龙”、“凤子龙孙”、“凤表龙姿”的表达。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意义在许多方面就存在着不对应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望词生意,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
2.背景文化的教学
单纯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则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底蕴,让其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及与我国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1]例如:Forty-one years after former U.S.President Richard Nixon’s “icebreaking” visit to China in 1972...(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开启了中美关系“破冰之路”的41年后……)句中的“icebreaking”就含有丰富的背景文化知识,是指尼克松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从新中国成立,到尼克松访华,美国政府曾敌视新中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由此改善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所以,尼克松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
3.情境教学
汉堡大学教学法专家克鲁姆(H.T.Krumm)教授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员有机会运用到自己学到的材料。在研究生教学课堂中,基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各项英语技能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笔者在处理American Values and Assumptions这篇文章时,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把文章中具体提到的句子“Do your own thing.”“I did it my way.”“You’ll have to decide that for yourself.”“You made your bed,now lie in it.”“Look out for number one.”通过创设情境表演出来,表演过程诠释了文章的主旨内容——Individualism—Self—Reliance—Independence。通过此类形式,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对美国人的价值观会有一定的认识。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在丰富生动情景中完成复杂的交际任务,从而丰富了语言感受,提高了语言迁移能力。[2]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丰富深刻的内涵,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正如弗里斯(Fries)强调的:“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为时间有无或方便与否而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李丽,白惠.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探讨[J].才智,2011(23):227.
[2]段仁学.浅析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师,2007(05):34.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校级教研教改基金资助项目——“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探究”(项目编号:1317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