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日完善,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在总体上高于其他网民群体,但其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形,文化修养、自律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不高,因此大学生网民既可能是网络健康文化的主要创造力量,也可能是网络不良文化的制造者和受害者。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到信息网络的时代。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日完善,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愉悦,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危害人类安全和计算机犯罪问题也是益凸现,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在现今这个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已成为知识与信息强有力的载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網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以及他们所掌握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水平都相对较高,决定了他们在网络社会主力军的地位,主导着网络文化的潮流。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现实世界中的法律、道德规范在这一全新社会空间中几乎无法发生作用,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在总体上高于其他网民群体,但其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形,文化修养、自律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不高,因此大学生网民既可能是网络健康文化的主要创造力量,也可能是网络不良文化的制造者和受害者。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上的信息十分丰富,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能丰富知识,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学习技巧和技能,其巨大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大学生们广泛称赞,但是网络上的一些不健康内容和信息也对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网络道德行为失去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网络犯罪的滋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一旦成为网民就有可能目无法纪,传统的道德、信念和习惯对他们的约束在网络世界中都如同虚设。
2、黄色信息的传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全球性的,超地域性的,因此一些国家的黄色信息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无障碍地传播开来,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类信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尤为严重。
3、西方的思想渗透和文化的侵蚀。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西方国家借助网上优势,倾销西方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等观念,一些国家还通过互联网发布反动信息,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目的
道德与法律都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也必须从法律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在育人。”他的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法制教育在建立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互联网法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所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所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颁布、执行,基本建立了我国的网络管理法体系。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第285条至287条还分别就侵入计算所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和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他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另外,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署等部委也分别就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有关事项制定了相应规定。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暂行规定》等等。
由于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他们并不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看作是一种犯罪,而仅是一种智力“游戏”或者技术上的挑战。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要教育他们在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杜绝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培养大学生网上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网络法律规范是网上自我保护的重要武器,让大学生掌握和正确运用基本的网络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2、 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主观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及就业压力的增大,在他们遇到个人心理问题不愿同亲朋好友倾诉,更不愿与陌生人面对面地交谈时,互联网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极其便利的场所。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能够使人对自己的知觉结果产生新的认识,对自己很容易产生新的价值观定位,从而使一些人会把藏匿在内心深处,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不良嗜好表露在无人监督的互联网里,给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一块很好的“作案场所”。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传统道德规范要求,提练和总结网络道德规范,积极倡导“爱国守法”、“诚信友善”、“文明自律”等网络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使大学生们认识到,任何借助网络进行的恶意破坏行为都是非道德的或违法的,网络活动中应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遵守网络规范,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增强对网络毒素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随心所欲,忘记了起码的行为规则,共建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全新领域。计算机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一把双刃剑的作用,既引发了危害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问题,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但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互联网这一新事物,要树立信心,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动迎接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那么就一定要做到自身素质过硬,认识清楚,信心十足,态度积极,在当前互联网条件下能够尽快适应其环境,积极主动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德育工作。
1、网络道德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逐步实现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化,只有使法制与思想道德网络化与学校其他渠道教育形成互相借助、相互融合,相辅相承的结构,才能共同构成一个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显性与隐性相互交融的立体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实效。
2、大学生网民是信息化、网络化较高的特殊群体,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思维和自我教育能力,教育者要利用网络技术消除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中成人化标准、理论化形式、课堂化模式的弊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互联网极大地张扬了大学生的个性,也为更好地开展个性教育提供了可能,网络时代的思想教育要正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共性指导下寻找多样化的个人发展,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和谐与完美。
4、大力提倡文明上网的伦理道德规范,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上网者的自律,同时高校要依照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
总之,当代大学生以及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正面临着来自网络环境的巨大影响。在网络社会中,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网络世界中的合格网民,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新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网络教育意识,掌握网络教育技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意识和能力,使之成为尚德守法的网上健康力量。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到信息网络的时代。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日完善,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愉悦,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危害人类安全和计算机犯罪问题也是益凸现,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在现今这个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已成为知识与信息强有力的载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網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以及他们所掌握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水平都相对较高,决定了他们在网络社会主力军的地位,主导着网络文化的潮流。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现实世界中的法律、道德规范在这一全新社会空间中几乎无法发生作用,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在总体上高于其他网民群体,但其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形,文化修养、自律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不高,因此大学生网民既可能是网络健康文化的主要创造力量,也可能是网络不良文化的制造者和受害者。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上的信息十分丰富,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能丰富知识,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学习技巧和技能,其巨大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大学生们广泛称赞,但是网络上的一些不健康内容和信息也对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网络道德行为失去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网络犯罪的滋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一旦成为网民就有可能目无法纪,传统的道德、信念和习惯对他们的约束在网络世界中都如同虚设。
2、黄色信息的传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全球性的,超地域性的,因此一些国家的黄色信息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无障碍地传播开来,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类信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尤为严重。
3、西方的思想渗透和文化的侵蚀。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西方国家借助网上优势,倾销西方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等观念,一些国家还通过互联网发布反动信息,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目的
道德与法律都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也必须从法律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在育人。”他的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法制教育在建立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互联网法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所信息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所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颁布、执行,基本建立了我国的网络管理法体系。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第285条至287条还分别就侵入计算所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和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他犯罪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另外,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署等部委也分别就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有关事项制定了相应规定。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暂行规定》等等。
由于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他们并不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看作是一种犯罪,而仅是一种智力“游戏”或者技术上的挑战。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要教育他们在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杜绝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培养大学生网上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网络法律规范是网上自我保护的重要武器,让大学生掌握和正确运用基本的网络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2、 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主观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及就业压力的增大,在他们遇到个人心理问题不愿同亲朋好友倾诉,更不愿与陌生人面对面地交谈时,互联网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极其便利的场所。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能够使人对自己的知觉结果产生新的认识,对自己很容易产生新的价值观定位,从而使一些人会把藏匿在内心深处,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不良嗜好表露在无人监督的互联网里,给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一块很好的“作案场所”。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传统道德规范要求,提练和总结网络道德规范,积极倡导“爱国守法”、“诚信友善”、“文明自律”等网络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使大学生们认识到,任何借助网络进行的恶意破坏行为都是非道德的或违法的,网络活动中应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遵守网络规范,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增强对网络毒素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随心所欲,忘记了起码的行为规则,共建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全新领域。计算机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一把双刃剑的作用,既引发了危害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问题,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但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互联网这一新事物,要树立信心,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动迎接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那么就一定要做到自身素质过硬,认识清楚,信心十足,态度积极,在当前互联网条件下能够尽快适应其环境,积极主动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德育工作。
1、网络道德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逐步实现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化,只有使法制与思想道德网络化与学校其他渠道教育形成互相借助、相互融合,相辅相承的结构,才能共同构成一个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显性与隐性相互交融的立体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实效。
2、大学生网民是信息化、网络化较高的特殊群体,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思维和自我教育能力,教育者要利用网络技术消除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中成人化标准、理论化形式、课堂化模式的弊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互联网极大地张扬了大学生的个性,也为更好地开展个性教育提供了可能,网络时代的思想教育要正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共性指导下寻找多样化的个人发展,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和谐与完美。
4、大力提倡文明上网的伦理道德规范,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上网者的自律,同时高校要依照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
总之,当代大学生以及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正面临着来自网络环境的巨大影响。在网络社会中,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网络世界中的合格网民,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新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网络教育意识,掌握网络教育技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意识和能力,使之成为尚德守法的网上健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