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7~9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等能力。从本质上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进行现代文阅读文本教学时应处理好课堂文本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二者的关系,并确实做到:课堂文本阅读与课外阅读相得益彰。
  
  一、课堂文本阅读能力培养
  
  1 感知能力的培养
  整体感知是阅读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直观的感受。这种感知也就是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是读者从文章中获得的初步的信息。整体感知,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不同文体的主体形象。如:记叙文侧重用“人”来表现,说明文侧重说明“某一事物”或“某种事理”,议论文则侧重证明“作者的某一见解或主张”。其次,要在阅读中准确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因为命题者设计的好多问题都是围绕语段中心而展开的,所以阅读时只有准确把握住了中心,答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最后,文章的开头往往开篇点题或领起全篇,结尾往往是总结全文。学生如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将有助于准确理解全文,把握文章的中心。
  2 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是阅读活动的第二个阶段,是学生认识逐渐深化、思维不断拓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过程。这种理解其实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程。浅层次的理解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具有正确理解文章中词语含义的能力。该能力包括对词语感情色彩、潜台词、成语、历史典故,的理解等能力。第二,理解文章中语言构造的能力。阅读的核心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作者想的是什么以及怎样想的,都必须通过句、段、篇等语言构造来表达,因此理解各种语言构造能力就成了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同样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具有理解文章中各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第四,具有理解文章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上述几种能力才能由对文章的浅层次理解进入到深层次理解。深层次理解则是对文章的深层文化底蕴和文本的结构艺术的理解。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透过作品的表层,进入文章的深层世界之中,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情感体验。
  3 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
  鉴赏评价是阅读文本活动的第三个阶段。只有具备了鉴赏评价能力,阅读才能称得上是完善的。由于任何文章都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反映,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有优劣之分,这就需要读者鉴赏评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这个意义上说,鉴赏评价能力甚至决定着阅读活动的成败。它直接关系到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平时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求学生能感知人物形象,领会作者情感,揣摩精彩的语句,理解其中意思。考虑到初中学生知识储备不够丰厚,缺乏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悟。以及情感经验的不足。对历史的阐释与认同存在着碥狭,不可能具备对优秀而隽永的文学作品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的能力,因而在7~9年级开展鉴赏评价教学活动一定要把握深浅度。为此,教师应多启发,巧设疑,把鉴赏评价与现实生活挂钩。
  
  二、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1 注重感悟,促进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提倡学生课外多多阅读,但在课外阅读时,首先,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感悟文章写的什么,是怎样写的,明确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并要求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并附简评。其次。课外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体验。当然,老师应适当加以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第一,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阅读、理解、品味课外优秀作品。第二,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有,创意地去和作者、作品对话,允许学生互相交流读后感。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拓展思维。第三,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不同文章灵活运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方法。
  2 注重积累,促进阅读
  评判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人们常常用满腹诗文、能写会道来衡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对词汇(成语、谚语、对联等)、文学常识(作家、文体、作品等)、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养成积累、记忆的良好习惯,在课外阅读中对于含蓄凝炼的关键词句教师应指导学生加以认真揣摩、仔细探究。如果平时的知识积累能真正得到加强,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实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
  3 利用范本,促进写作
  例如: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斑羚飞渡》一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描写一群斑羚被迫逼至伤心崖。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斑羚危在旦夕,惶恐不安。斑羚为摆脱困境,绞尽脑汁,终于镰刀头羊从彩虹中受到启发,想出了办法,那就是牺牲斑羚。以老斑羚为跳板,让中小斑羚成功地飞渡到对面山崖,老斑羚坠人山涧,粉身碎骨。这惨烈的一幕,在学生中形成一幅形象悲壮的画面,大家唏嘘不止,感叹不已。回味无穷……。这时老师不失时机进一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这时老斑羚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中小斑羚是怎样想的?猎人看到这一幕又会说些什么?然后老师趁机要求他们给猎人叔叔写一封信。就这件事,谈谈怎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看法。
  综上所述,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主要靠课堂文本教学来培养:而课外阅读是课堂文本阅读的有益补充,是必要的延伸。就效果而言,课堂文本阅读是知识准备,课外阅读是实际应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自觉把课堂文本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阅读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确实得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里一共出现四百多位人物,虽然这些人物有男女之别,主次之分,但是这群人物有机地组合
期刊
课堂提问最大的优点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在课堂上教师主宰一切而学生只能唯命是从的局面。它是常用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主体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些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很大的一个变化是采用“模块教学和学分制”.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高中物理的内容分成12个模块(图1).
课堂小组讨论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很想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组讨论是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努力贯彻和实施,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已全面走进课堂教学之中,但在追求实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 论题设计不当  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哪些问题是学生讨论交流后能够解决的,这是教师首先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中药饮片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而就有了新型中药饮片的产生,中药配方颗粒就是其中之一。中药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刊于6月7日举办专题研讨会,用企业文化的视角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反思。发言者有:    什么是事件的根源?    孙兵:富士康发生员工连续跳楼事件,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员工心理失衡所致,其实质是企业的管理理念出了问题。富士康是一个很有实力和影响的企业,但其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存在很大缺陷。从创始到现在,富士康基本上是实行军事化管理。在台湾经营时,富士康的这种管
<正> 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与外国商人、传教士的到来,现代足球运动、兰球、网球、棒球以及橄榄球等体育项目,也随着“岳洲海关”(俗称城陵矶海关)的建立与教会
目的观察3种不同保护剂对液氮冻存同种带瓣大动脉组织结构影响,寻求最佳冷冻保护剂。方法单独使用0.1mol/L二甲亚砜(对照组)及单独使用0.1mol/L海藻糖(实验组1)和0.1mol/L二甲亚砜+0.1mol/L
现代教育,要求将情感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学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必要的,也是自然的。纵观目前的语文教材,的确是“文质兼美”,形神俱佳,拥有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既有对祖国与人民的爱,又有对家庭与亲人的情;既有对社会与时代的高歌,又有对世俗与制度的抨击;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激愤、大江东去的豪情、闲庭信步的雅致、细听秋雨的惆怅;这里有赤子之心、手足之情、男女之爱、莫逆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