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要做到使教学资源贴近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主题活动,建立合理评价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主体作用教学资源主题活动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71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眼看、耳听、脑思、嘴说、手做的积极性,并且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一、教学资源贴近学生,适应主体发展
现在的教材增加了大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内容,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知道“怎样做”而不是“是什么”,这留给了师生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课前去搜集和充实,所以笔者在课前经常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教材、他们的生活有关的文学素材、歌曲、图片等资料。比如教学《与父母平等沟通》一课,讲到父母与子女的矛盾问题时,笔者首先要求几组学生把平时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情景通过表演表现出来。下面是其中一组的即兴表演。父亲对儿子吼:“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儿子:“那你为什么生下我?”父亲:“我不晓得。”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父亲:“不晓得生下的会是你。”针对这样表演提出问题:A.子女与父母之间能否选择?B.当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接着,又让学生运用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恩格斯《母亲永远只有一个》故事进行正反对比。经过这样的处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道理是学生自己用心去体验、感悟到的,无需教师理论的灌输,而且他们回家后也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中学生喜欢视频等形象直观的视听材料。比如在教学《笑对生活》一课时笔者准备的“5·12”汶川地震视频是学生提供的;教学中经常播放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也往往在课前征集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歌曲,尤其是流行歌曲,深受中学生的欢迎。播放歌曲也是笔者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形式。比如《我爱我家》《烛光里的妈妈》《我爱米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生命》《阳光总在风雨后》《男儿当自强》等歌曲也都是学生推荐播放的。这些歌曲学生不仅能用心去听、去唱,而且能从歌词中感受到哲理,理解并接受其中的道理,这比教师简单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课堂开展主题活动,释放主体潜能
陶行知先生讲过,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它,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坛,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上课时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贯穿课堂始终。分组竞赛既能提高学生参赛的热情,又能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不失时机地开展辩论赛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智慧灵感,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主动地探究与思考,突出了学生个性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展一些辩论活动。如针对 “挫折是坏事还是好事” “网络游戏利多还是弊多”等辩题开展现场辩论,学生的精彩表现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我们感慨学生不是没有能力,很多时候是我们教师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再如开展游戏活动。俗话说“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现在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如教学《融入新集体》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开展掰手腕比赛,开始用一只手和对手比赛,输了的学生用两只手再比。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再如教学《磨砺意志》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站马步,看谁坚持的时间长,从中体会意志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等方式。
三、建立合理评价机制,激发主体热情
合理运用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任何评价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的课堂交流和班级展示,笔者在评价时不采用唯一的答案,以采意为主,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这样学生感觉学习思想品德知识轻松,学习热情自然高涨。另外,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激励学生人人参与,让后进生也能回答上问题,课堂上笔者采取小组评议的方法,学生前后两桌分为一组,选一个优生为评议组长。训练中要求组长做到:发言有序,尽量让后进生多发言。在综合形成小组意见后,小组成员再参与到全班范围的讨论中去,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提高。
总之,在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只要真正建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袁妮)
[关键词]思想品德主体作用教学资源主题活动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71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眼看、耳听、脑思、嘴说、手做的积极性,并且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一、教学资源贴近学生,适应主体发展
现在的教材增加了大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内容,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知道“怎样做”而不是“是什么”,这留给了师生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课前去搜集和充实,所以笔者在课前经常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教材、他们的生活有关的文学素材、歌曲、图片等资料。比如教学《与父母平等沟通》一课,讲到父母与子女的矛盾问题时,笔者首先要求几组学生把平时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情景通过表演表现出来。下面是其中一组的即兴表演。父亲对儿子吼:“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儿子:“那你为什么生下我?”父亲:“我不晓得。”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父亲:“不晓得生下的会是你。”针对这样表演提出问题:A.子女与父母之间能否选择?B.当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接着,又让学生运用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恩格斯《母亲永远只有一个》故事进行正反对比。经过这样的处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道理是学生自己用心去体验、感悟到的,无需教师理论的灌输,而且他们回家后也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中学生喜欢视频等形象直观的视听材料。比如在教学《笑对生活》一课时笔者准备的“5·12”汶川地震视频是学生提供的;教学中经常播放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也往往在课前征集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歌曲,尤其是流行歌曲,深受中学生的欢迎。播放歌曲也是笔者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形式。比如《我爱我家》《烛光里的妈妈》《我爱米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生命》《阳光总在风雨后》《男儿当自强》等歌曲也都是学生推荐播放的。这些歌曲学生不仅能用心去听、去唱,而且能从歌词中感受到哲理,理解并接受其中的道理,这比教师简单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课堂开展主题活动,释放主体潜能
陶行知先生讲过,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它,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坛,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上课时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贯穿课堂始终。分组竞赛既能提高学生参赛的热情,又能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不失时机地开展辩论赛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智慧灵感,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主动地探究与思考,突出了学生个性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展一些辩论活动。如针对 “挫折是坏事还是好事” “网络游戏利多还是弊多”等辩题开展现场辩论,学生的精彩表现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我们感慨学生不是没有能力,很多时候是我们教师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再如开展游戏活动。俗话说“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现在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如教学《融入新集体》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开展掰手腕比赛,开始用一只手和对手比赛,输了的学生用两只手再比。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再如教学《磨砺意志》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站马步,看谁坚持的时间长,从中体会意志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等方式。
三、建立合理评价机制,激发主体热情
合理运用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任何评价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的课堂交流和班级展示,笔者在评价时不采用唯一的答案,以采意为主,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这样学生感觉学习思想品德知识轻松,学习热情自然高涨。另外,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激励学生人人参与,让后进生也能回答上问题,课堂上笔者采取小组评议的方法,学生前后两桌分为一组,选一个优生为评议组长。训练中要求组长做到:发言有序,尽量让后进生多发言。在综合形成小组意见后,小组成员再参与到全班范围的讨论中去,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提高。
总之,在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只要真正建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