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孙家娣(1995.3—),女,汉族,籍贯: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智库的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日益成为当今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智库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找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保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机遇与挑战;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3【文献標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007-02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标志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代表了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进一步重视,反映了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智库作为政策的研究机构,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代中,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声音”、“中国智慧”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共识。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因此,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世界发展的要求。当前,分析我国智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找到合理的途径,对新时代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概念及时代特征
“智库”又被称作“智囊团”、“思想库”,由于文化背景和需求的差异,各国对其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西方最早对“智库”的定义为:“一种稳定的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广泛的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3]我国学者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在西方定义的基础上补充了政府的影响因素。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关于智库的大体内容却趋于一致:智库的组织形式是政策研究机构、工作内容是政策研究、服务对象是决策者等等。而新时代中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与以往国内外对于智库的定义有所不同,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1]这个概念从根本上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与以往我国传统的智库以及西方定义的智库作出区分。当前我国的智库是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机构。而要全面理解其内涵,这里首先应该明确两个概念,即“中国特色”和“新型”。
这里的中国特色首先是指导思想方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治理支撑。其次是把握我国的现实国情。20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的智库发展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发展的质量仍然距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异,发展过程中所显露出来的矛盾和冲突也是有目共睹,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从“智库大国”转向“智库强国”。
而新型指的是内容新、结构新、功能新和制度新。内容新要求我国的智库必须首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看问题,要有战略性眼光和全球性思维。以开放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的保守型和区域性,多接触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观点。结构新指的是四大分类结构清晰,主次分明,不仅有官方的党政机关和社科院的智库,还有高校和民间智囊团的建议和观点,这有利于党和政府进一步倾听人民的声音,关注人民的需要。功能新则要求我国的智库不能只是被动得为党和政府提供需要,而是要主动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多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需要。由被动转向主动,智库不仅是政策的解读者,更要具备启民、伐谋的功能。制度新要求智库的管理方式应该有新的发展,不仅要在制度的制定上给与智库人才充分的尊重,更要在法律上给与智库以决策权力,保证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和智库的良性发展。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现状分析
由詹姆斯·麦甘领衔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共有智库6846家,其中,美国拥有1835家智库,保持智库数量世界第一;中国稳居世界第二,拥有智库数量达435家。[4]从整体上看,我国已经形成了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医疗、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完整的智库体系,从事智库的研究人员涵盖了教授、政府官员、学者等多维度的行业,四大类别智库相互协作,我国智库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智库建设过程来看,依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缺乏主动性、创新性不足等诸多问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依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智库的自身定位缺乏独立性。我国的智库分类中的两大主要类别,党政军智库和社科院智库都是直属与政府和权力机构所管辖,而高校智库已经不作为智库本身而独立存在,高校只是智库的搭载平台。这样一来,我国智库的一半以上都必须依附与政治权力而存在。智库的作用是通过自身学术的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合理、正确的建议,如果智库本身仅仅是作为决策者的附庸和口舌,把学术的研究成果变成决策者利用的工具,那么智库将失去其本身的存在性。“在我国,官方和半官方智库通常是作为党政只能存在的,它们的运行体制与一般的党政职能部门相同,在工作内容上也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性和事务性工作。”[5]这就导致了无论是官方的党政军还是半官方的社科院以及高校智库都可能存在缺乏自身活动的独立性。尽管我国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但在智库作出决定的时候,仍然需要一定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如果一味地受过多因素影响,将大大降低智库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其次,智库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虽然我国的智库在分类上形成了以党政军智库、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四种智库的地位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根据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显示,综合影响力前10名中有7家属于党政军智库,两家属于社科院智库,一家高校智库,而民间智库无一上榜。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民间智库都无法与前三者竞争。然而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民间智库完全可以与官方相匹配,有更甚者超过官方智库的发展。作为体制外的智囊团,民间智库拥有着官方智库所不具备的自由性和独立性,民间的思想往往更能准确地反应人民最需要和最关心的问题,并且民间智囊团不受体制的制约。一般而言,这类智库思想和眼界都要比官方更为活跃和自由。然而我国实际的发展事实却是,民间智库无论从综合实力还是社会影響力来看,都无法与官方智库相比,甚至相差甚远。
最后,智库运行方式上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依据2015年全球智库报告,在全球最有影响力智库的榜单上,我国智库依然未排进前十名。而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我国智库大部分着眼于被动地对上层政策进行解读,而没有从根本上采取主动的研究方法,对问题的研究只是着眼于上层的需要,智库育人、启民这样的作用完全没有得到发挥。此外,智库的人员选拔也是通过将退休的政府工作人员纳入智库和相关的研究部门,隔绝了外来人员进入体系的可能性。创新来源于问题的发现,而由于我国顶尖智库都属于官方管理,因此很难有大的创新。这也与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我国的农耕文明持续了上千年,实用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价值理念之一。而实用性和农业文明强调的都是物的作用,强调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的性质。而智库则是以人的作用取代物的作用,是以人的精神和思维为主的劳动性质,因而造成了我国智库长期缺乏创新性。这样一来,从人员选拔,思维方式,再到决策方案都严重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完全不利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
三、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有效路径
智库不是一般性的纯学术研究机构,而是基于高水平学术研究能力支撑下的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智库的定位在于决策咨询,智库的产生在于思想产品,智库的影响在于咨询的成效。因此,智库的发展重点不是大楼、大科学基础设施,而是人才。[6]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有效的、符合我国实际发展的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体系。
第一,减少对行政部门的依赖,扩大智库本身的话语权。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的特殊国情中,智库不可能完全得脱离政府部门的管理,毕竟,任何一个国家的智库都带有国家属性。然而,要想使得智库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就必须尽量减少智库对行政部门的依赖,从出发点上保证智库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保持智库自身的独立性不仅是提供客观、准确决策的必要条件,更是扩大智库本身影响力,从而建设我国新型智库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智库的建设,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使智库变成自身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希望智库能更多更好的为党和国家提供准确的、客观的、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潮流的方案和建议。作为智库本身,必须准确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功能,必须明白智库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不是一味得迎合上层的方针政策。只有自身保持清醒的头脑,党和国家才会加大对智库的需求和建设,这就要求智库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社会现实问题为研究方向,以一个智库的立场来分析当代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准确、合理地提出自己的对策,保证智库的科学性和深化性。
第二,国家应加强对非官方智库的扶持,保证各级智库的健康发展。目前在我国四个板块的智库层里,发展最落后的是民间智库。民间智库并不代表着这个思想体系完全是由于民众自己形成,一个完善的民间智库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来自国家和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是来自民间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助。而目前我国的民间智库大多数都只有民间自己的力量,却看不到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对民间智库进行引导和管理,而目前我国没有一条法律或者草案对民间智库作出规定。因此,应该加大政府方面的作为,保证民间智库有序发展。当然,非官方智库也需要自身作出调整,不能总是等官方智库公布信息和接触交流,应主动向官方智库提出交涉,加强各部分智库之间的交流,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时间。而对于中西部智库少的问题,依然是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其相关科研机构、高校、民间等智库形式,进一步提高落后地区的整体实力,实现我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整体性发展。
第三,学习国外先进的方法,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我国智库建设的新突破。国外一些国家的智库建设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以美国来说,从二战到现在,美国领导人从未减少过对智库的关注,甚至于在美国,智库成了政治体系外的“第四个种权利”[7]。国外智库大多采取非政府和社会化运行的管理机制,因此,它们的研究成果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一点类似于市场经济下的私营企业。这样一来,智库本身就不得不通过引进人才、加强管理等方式保证自身的存在性。我国的非官方智库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发展模式,从用人制度、管理体制、运作方式上都可以从这些发达国家吸取经验。在学习外来经验的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自身领域的发展。大数据的关键不在于“大”,而在于“用”。如何将大数据与新型的互联网技术与自身的专业相实用,是每个领域的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运用大数据大信息时代的特征,创新自身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建立相关的业务领域研究体系,由此保证自身成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专业性,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N].人民日报,2015-01-21,(1).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17-10-19,(1).
[3] Dickson P.Think Tanks[M].New York:Atheneum,1971:11.
[4] 《全球智库报告2016》显示:中国智库态势良好成绩亮眼[N].光明日报,2017-02-09,(9).
[5] 颐建光.公共政策分析引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31.
[6] 张志强、苏娜.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
[7]王海明、张鑫.借鉴美国经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J].21世纪经济报道,2014,(4).
摘要: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智库的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日益成为当今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智库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找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保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机遇与挑战;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3【文献標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007-02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标志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代表了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进一步重视,反映了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智库作为政策的研究机构,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代中,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声音”、“中国智慧”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共识。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因此,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世界发展的要求。当前,分析我国智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找到合理的途径,对新时代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概念及时代特征
“智库”又被称作“智囊团”、“思想库”,由于文化背景和需求的差异,各国对其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西方最早对“智库”的定义为:“一种稳定的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广泛的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3]我国学者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在西方定义的基础上补充了政府的影响因素。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关于智库的大体内容却趋于一致:智库的组织形式是政策研究机构、工作内容是政策研究、服务对象是决策者等等。而新时代中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与以往国内外对于智库的定义有所不同,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1]这个概念从根本上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与以往我国传统的智库以及西方定义的智库作出区分。当前我国的智库是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机构。而要全面理解其内涵,这里首先应该明确两个概念,即“中国特色”和“新型”。
这里的中国特色首先是指导思想方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治理支撑。其次是把握我国的现实国情。20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的智库发展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发展的质量仍然距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异,发展过程中所显露出来的矛盾和冲突也是有目共睹,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从“智库大国”转向“智库强国”。
而新型指的是内容新、结构新、功能新和制度新。内容新要求我国的智库必须首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看问题,要有战略性眼光和全球性思维。以开放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的保守型和区域性,多接触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观点。结构新指的是四大分类结构清晰,主次分明,不仅有官方的党政机关和社科院的智库,还有高校和民间智囊团的建议和观点,这有利于党和政府进一步倾听人民的声音,关注人民的需要。功能新则要求我国的智库不能只是被动得为党和政府提供需要,而是要主动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多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需要。由被动转向主动,智库不仅是政策的解读者,更要具备启民、伐谋的功能。制度新要求智库的管理方式应该有新的发展,不仅要在制度的制定上给与智库人才充分的尊重,更要在法律上给与智库以决策权力,保证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和智库的良性发展。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现状分析
由詹姆斯·麦甘领衔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共有智库6846家,其中,美国拥有1835家智库,保持智库数量世界第一;中国稳居世界第二,拥有智库数量达435家。[4]从整体上看,我国已经形成了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医疗、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完整的智库体系,从事智库的研究人员涵盖了教授、政府官员、学者等多维度的行业,四大类别智库相互协作,我国智库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智库建设过程来看,依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缺乏主动性、创新性不足等诸多问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依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智库的自身定位缺乏独立性。我国的智库分类中的两大主要类别,党政军智库和社科院智库都是直属与政府和权力机构所管辖,而高校智库已经不作为智库本身而独立存在,高校只是智库的搭载平台。这样一来,我国智库的一半以上都必须依附与政治权力而存在。智库的作用是通过自身学术的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合理、正确的建议,如果智库本身仅仅是作为决策者的附庸和口舌,把学术的研究成果变成决策者利用的工具,那么智库将失去其本身的存在性。“在我国,官方和半官方智库通常是作为党政只能存在的,它们的运行体制与一般的党政职能部门相同,在工作内容上也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性和事务性工作。”[5]这就导致了无论是官方的党政军还是半官方的社科院以及高校智库都可能存在缺乏自身活动的独立性。尽管我国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但在智库作出决定的时候,仍然需要一定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如果一味地受过多因素影响,将大大降低智库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其次,智库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虽然我国的智库在分类上形成了以党政军智库、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四种智库的地位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根据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显示,综合影响力前10名中有7家属于党政军智库,两家属于社科院智库,一家高校智库,而民间智库无一上榜。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民间智库都无法与前三者竞争。然而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民间智库完全可以与官方相匹配,有更甚者超过官方智库的发展。作为体制外的智囊团,民间智库拥有着官方智库所不具备的自由性和独立性,民间的思想往往更能准确地反应人民最需要和最关心的问题,并且民间智囊团不受体制的制约。一般而言,这类智库思想和眼界都要比官方更为活跃和自由。然而我国实际的发展事实却是,民间智库无论从综合实力还是社会影響力来看,都无法与官方智库相比,甚至相差甚远。
最后,智库运行方式上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依据2015年全球智库报告,在全球最有影响力智库的榜单上,我国智库依然未排进前十名。而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我国智库大部分着眼于被动地对上层政策进行解读,而没有从根本上采取主动的研究方法,对问题的研究只是着眼于上层的需要,智库育人、启民这样的作用完全没有得到发挥。此外,智库的人员选拔也是通过将退休的政府工作人员纳入智库和相关的研究部门,隔绝了外来人员进入体系的可能性。创新来源于问题的发现,而由于我国顶尖智库都属于官方管理,因此很难有大的创新。这也与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我国的农耕文明持续了上千年,实用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价值理念之一。而实用性和农业文明强调的都是物的作用,强调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的性质。而智库则是以人的作用取代物的作用,是以人的精神和思维为主的劳动性质,因而造成了我国智库长期缺乏创新性。这样一来,从人员选拔,思维方式,再到决策方案都严重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完全不利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
三、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有效路径
智库不是一般性的纯学术研究机构,而是基于高水平学术研究能力支撑下的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智库的定位在于决策咨询,智库的产生在于思想产品,智库的影响在于咨询的成效。因此,智库的发展重点不是大楼、大科学基础设施,而是人才。[6]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有效的、符合我国实际发展的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体系。
第一,减少对行政部门的依赖,扩大智库本身的话语权。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的特殊国情中,智库不可能完全得脱离政府部门的管理,毕竟,任何一个国家的智库都带有国家属性。然而,要想使得智库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就必须尽量减少智库对行政部门的依赖,从出发点上保证智库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保持智库自身的独立性不仅是提供客观、准确决策的必要条件,更是扩大智库本身影响力,从而建设我国新型智库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智库的建设,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使智库变成自身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希望智库能更多更好的为党和国家提供准确的、客观的、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潮流的方案和建议。作为智库本身,必须准确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功能,必须明白智库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不是一味得迎合上层的方针政策。只有自身保持清醒的头脑,党和国家才会加大对智库的需求和建设,这就要求智库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社会现实问题为研究方向,以一个智库的立场来分析当代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准确、合理地提出自己的对策,保证智库的科学性和深化性。
第二,国家应加强对非官方智库的扶持,保证各级智库的健康发展。目前在我国四个板块的智库层里,发展最落后的是民间智库。民间智库并不代表着这个思想体系完全是由于民众自己形成,一个完善的民间智库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来自国家和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是来自民间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助。而目前我国的民间智库大多数都只有民间自己的力量,却看不到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对民间智库进行引导和管理,而目前我国没有一条法律或者草案对民间智库作出规定。因此,应该加大政府方面的作为,保证民间智库有序发展。当然,非官方智库也需要自身作出调整,不能总是等官方智库公布信息和接触交流,应主动向官方智库提出交涉,加强各部分智库之间的交流,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时间。而对于中西部智库少的问题,依然是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其相关科研机构、高校、民间等智库形式,进一步提高落后地区的整体实力,实现我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整体性发展。
第三,学习国外先进的方法,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我国智库建设的新突破。国外一些国家的智库建设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以美国来说,从二战到现在,美国领导人从未减少过对智库的关注,甚至于在美国,智库成了政治体系外的“第四个种权利”[7]。国外智库大多采取非政府和社会化运行的管理机制,因此,它们的研究成果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一点类似于市场经济下的私营企业。这样一来,智库本身就不得不通过引进人才、加强管理等方式保证自身的存在性。我国的非官方智库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发展模式,从用人制度、管理体制、运作方式上都可以从这些发达国家吸取经验。在学习外来经验的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自身领域的发展。大数据的关键不在于“大”,而在于“用”。如何将大数据与新型的互联网技术与自身的专业相实用,是每个领域的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运用大数据大信息时代的特征,创新自身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建立相关的业务领域研究体系,由此保证自身成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专业性,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N].人民日报,2015-01-21,(1).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17-10-19,(1).
[3] Dickson P.Think Tanks[M].New York:Atheneum,1971:11.
[4] 《全球智库报告2016》显示:中国智库态势良好成绩亮眼[N].光明日报,2017-02-09,(9).
[5] 颐建光.公共政策分析引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31.
[6] 张志强、苏娜.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
[7]王海明、张鑫.借鉴美国经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J].21世纪经济报道,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