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往往为哪部小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而争论不休,而《卡拉马佐夫兄弟》无疑是入选次数最多的一部。这部小说很复杂吗?没错,在这个关于谋杀和欲望的纵横交错的故事中,有许多线索和微妙的联系,但是……它其实就是一个有关谋杀和欲望的故事。当人们在惊叹陀思妥耶夫斯基如何把哲学主题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时,他们常常忘记了小说本身的趣味。
《特辖军的一天》(弗拉基米尔·索罗金)Day of the Oprichnik

《罪与罚》对俄罗斯社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剖析,揭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另一部传世经典,再次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天赋。小说讲述了一名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的穷大学生,仅仅因为相信宿命而犯下谋杀罪,后又由于愧疚和悔恨而慢慢变疯的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自己的敏锐观察,挖掘出俄罗斯人凶残本性的由来。一个多世纪后,这部小说仍给人以强烈震撼。
《苏哈诺夫的梦幻生活》(奥尔加·格鲁辛)The Dream Life of Sukhanov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的這段开篇语总是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托尔斯泰这部讲述三对年轻人在爱情与政治上陷入纠葛的小说历久弥新,永不过时。这一部分归因于小说反映社会变迁的普遍主题,另一部分则归因于小说对人物内心的精准把握。不管哪一部分原因吸引了你,这部内容深邃、语言精妙的小说都值得我们认真研读。
《夜深时分》(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The Time: Night

《夜深时分》是一部杰出的黑色幽默作品,深刻揭示了后苏联时期莫斯科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和无助。安娜·安德里阿诺夫娜没有稳定的工作,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命运拼死抗争,但打架斗殴的儿子、私生活混乱的女儿、身患重疾的母亲,都让她身心疲惫,无力回天。安娜死后,她在每天夜深人静时写的日记被发现,她的心路历程展现在读者眼前。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War and Peace

如果你认为俄罗斯文学都是19世纪的经典模式,那你的视界就太狭隘了。在托尔斯泰娅史诗般的科幻小说《斯莱尼克斯》中,“核爆炸”摧毁了地球的生态系统,莫斯科成了一片荒原,少数幸存者开始变异,而老人则不再衰老,只有他们还记得爆炸之前的世界,不停地哀叹逝去的文明。这是一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作品,不仅阐明了俄罗斯人如何展望未来,也反映了他们如何看待现在。
《伊凡·伊里奇之死》(列夫·托尔斯泰)The Death of Ivan Ilyich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如果你想了解俄罗斯文化,《死魂灵》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说讲的是沙皇时代晚期,假扮成官员的乞乞科夫到处招摇撞骗,想通过从地主那里低价收购的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俄国的地主将农奴称作“魂灵”)来套取大笔押金的故事。果戈理在一系列黑色幽默的场景中勾画了俄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动,敏锐地预感到了俄国农奴制必然走向终结的命运。
《大师和玛格丽特》(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The Master and Margarita

像许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一样,屠格涅夫的这部小说关注的是俄罗斯时代的变迁,以及父亲和儿子之间日益扩大的代际鸿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新兴的平民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在俄国出现。他们具有强烈的革新精神,崇尚自然和科学,与传统道德和宗教思想格格不入。小说通过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来彰显两个阶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碰撞,并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引入了虚无主义的概念。
《叶甫盖尼·奥涅金》(亚历山大·普希金)Eugene Onegin

与大多数帝国一样,俄罗斯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但俄罗斯文学主要来自占人口比例最大的俄罗斯民族。仅就这一点来说,这部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史诗般的作品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必读书。小说讲述的是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后来的革命中,浴血奋战,英勇抗争的故事,肖洛霍夫“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
《奧勃洛莫夫》(伊万·冈察洛夫)Oblomov

这本书的基本情节想必每个人都有所了解,即使在今天,它仍然经常被视为色情小说,至少是一部道德沦丧的作品。小说讲述了患有恋童癖的中年男子亨伯特迷恋上了女房东12岁的女儿洛丽塔而无法自拔,做出种种离经叛道、违背伦常举动的故事,显示了俄罗斯人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看法。因为小说中的故事很容易被想象在现实中发生,所以它既让一些人产生共鸣,又激怒了不少人。
《万尼亚舅舅》(安东·契诃夫)Uncle Vanya

站在今天的高度来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1905年俄国革命虽未取得成功,但它确实迫使沙皇在几个问题上做出了妥协,从而加速了帝国从衰弱走向灭亡的进程。作为坚定的革命支持派,高尔基将笔触伸向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虽然他并不清楚革命将把俄罗斯引向何方——因为那个时候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小说取材于1902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游行。
《日瓦戈医生》(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Doctor Zhiv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