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物词是对具体特定物的称谓。我们在对《庄子》进行名物词甄选、探源、系联等研究工作过程中,共收集到有关器物(具)类名物词71组,本文特以“椁”为例,通过对它进行释义、探源以及系联同源等工作,发掘出“椁”一词的词源义,同时系联出和“椁”相关的“郭”“廓”“霩”“鞹”等一系列同源词。
【关键词】名物词;椁;探源;系联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庄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距今已经2000多年,”是上古时期一部经典著作。去古未远,据王宁先生的汉语词汇发生与积累的三阶段的理论来看,这一时期“(周秦时代)是汉语词汇派生的高峰期,在纷繁的派生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同源词”。《庄子》一书中涉及了不少名物词。“名物词是对具体特定物的称谓。” 传统训诂学中,名物训诂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中,对名物词进行探源研究,即寻找词源义,系联同源词又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词源义,即“隐藏在名物词的表层使用义里面的词义特点,亦即造词的理据,又称词的内部形式(相当于古人常说的‘得名之由’或‘名义’)” 。
我们在对《庄子》进行名物词甄选、探源、系联等研究工作過程中,共收集到有关器物(具)类名物词71组,如下:
《逍遥游》:樽、俎、瓢、绳、墨、规、矩、机辟、罔罟、 斤斧
《齐物论》:机
《养生主》:硎、樊
《人间世》:筐、斧斤、棺、椁
《德充符》:桎梏、翣、履
《大宗师》:觚、镆铘、炉捶、藩、樊
《骈拇》:钩、绳、规、矩、膠膝、纆索
《马蹄》:牺樽、珪璋
《胠箧》:弓弩毕弋
《在宥》:廉、釿锯、绳墨、椎凿、桎梏、桁杨接槢、桎梏凿枘、嚆矢
《天地》:玄珠、皮弁鹬冠、搢笏
《天运》:舟车、水陆、桔槔、刍狗
《刻意》:干越之剑
《缮性》:轩冕
《至乐》:褚、绠
《达生》:镆干、雕俎、舟、轩冕
《山木》:虚舟、甘井
《庚桑楚》:俎、豆
《徐无鬼》:绳、钩、矩、规、斤、几
《列御寇》:棺、椁
《天下》:棺、椁
综上,有不少与丧制有关的器物(具)类名物词,其中,“椁”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它在《庄子》中共出现5次,其中,内篇出现2次,杂篇出现3次。
《庄子·人间世》“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是不材之木也。”
《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
《庄子·列御寇》:“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庄子·天下》:“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
首先,我们来对“椁”的释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于“椁”的释义,历朝历代各家的解释基本一致,没有异议,均认为是一种套在棺外面的葬具。
《庄子集释》:“疏:周身为棺。棺,完也,周棺为椁。”《庄子浅注》:“古代棺外再有一层,叫做椁。”《庄子讲读》:“椁,外棺。”
“‘椁’,亦作‘槨’。套在棺柩外面的葬具。”《辞源》中认为:“古代棺木有两重,外曰椁,内曰棺,亦作‘槨’。”“椁以木制者为多,亦有以石、砖砌筑者。木椁中最贵重者为黄肠题凑。”为了进一步对“椁”形制了解,特以“椁”中“黄肠题凑”为例,予以介绍。
“黄肠题凑,省称‘黄肠’。古代墓葬所用椁的一种。因以柏木黄心堆垒而成,故称黄肠;又以木端皆向内,故称题凑。此椁为汉代所特有。”“1973年发掘的河北定县40号汉墓、1974年发掘的北京丰台区大葆台一号汉墓,都有黄肠题凑。大葆台一号墓的黄肠题凑,其外径长16米,宽10.8米,高3米。正南有门,门宽3.6米,高3米。共用黄肠木15880根,每根长90厘米,高、宽均为10厘米。”(详见《文物》,1977年第6期《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
接下来,我们准备对“椁”开展探源工作。
《说文·木部》:“椁,葬有木也。从木,声。”
段注:“木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也。《檀弓》曰:殷人棺椁。注:椁。大也。以木为之。言郭大于棺也。从木,会意。 亦声。亦两字今补。古博切。五部。”
《说文通训定声》:“按:周棺者也。字亦作槨。《周礼·闾师》:不树者无槨。《礼记·丧大记》:君松椁。[假借]为度。《考工·轮人》:椁其漆内。司农注:椁者,度两漆之内相距之尺寸也。[声训]《说文》:椁,葬有木也。《白虎通》:槨之为言廓,所以开廓辟土,无令迫棺也。《释名》:槨,廓也,廓落在表之言也。
可以看出,段玉裁认为“椁”字是形声兼会意字,“”既是声符,又是义符。朱骏声认为,“椁”字与“”“廓”字有声训关联,它们之间既有声音方面的某种联系,又有意义方面的某种联系。
顺着这条线索,我们继续查找“椁”的声符兼义符“”的相关资料,分析“椁”的词源义。
《说文·部》:“,外城也。从回,象城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口。”
《说文通训定声》:“,外城也。从回,象城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口。经传皆以郭为之,世本鲧作城郭。《诗·皇矣》:憎其式廓。传:廓,大也。字又作廓。《方言·一》:张小使大谓之廓。《通俗文》:廓,宽也。”
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将“郭()”与“椁(槨)”系联为一组同源词。书中指出:《说文》:“,外城也。”通常写作“郭”。《管子·度地》:“城外为之郭。”《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广雅·释器》:“郭,剑削(鞘)也。”《素问·汤液釄醴论》:“津液充郭。”注:“郭,皮也。” 《汉語音义字典》第七类“政法、文武”中第434组“郭”组,将“郭”“廓”“椁”“鞟”“霩”系联在一起,成为一组同源词。
对“椁”“郭”的解释如下:
“椁,内曰棺,外曰椁。椁,郭也。棺之有椁,犹城之有郭。”
“郭,见母铎部。外城。《释名·释宫室》:‘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郭,从邑,享声,非享受之享,它的古文字作上下相对的两个亭字,隶楷简化成享。引申指物体的轮廓,作廓,为名词;又作动词,为扩大。《集韵》:‘郭,张也’。”
综上,不难看出,“椁”的释义有两个。主要释义,也是最常用的释义为外棺,作名词;此外,还有度量的意思,这个意思相较于前者,使用范围狭窄些,没有那么普遍,有关这条释义所列出的书证仅有一条:《考工记·轮人》:“椁其漆内而中诎之。”郑玄引郑司农曰:“椁者,度两漆之内相距尺寸也。”
通过对上述所有材料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发现,“椁”的两个释义之间存在某种密切关联。“椁”作为名词,作“外棺”解释时,这一器物(具)涉及两层:内层和外层。“椁”作为动词,作“度量”解释时,这一动作也必须涉及两样物体,正如书证中所说,度量“两漆之内”所相距的尺寸。
此外,上述材料中还频频出现“大”这项释义。其实,“大”的释义也与“椁”作名词时“外棺”这一器物(具)存在关联,因为关涉到内、外两层,又指的是两层之中的外棺,它的大小容积肯定比内棺要“大”。
基于此,我们绘制出了图像——“”,从而形象生动地将各项释义以及释义之间的关联展示出来。
图像中,实线勾勒部分代表外棺,虚线勾勒部分代表内棺,虚线起到衬托的作用。
这一图像,形象地表达出如下三个义素。
(1)外层 与虚线比较,为外层。
(2)大 比虚线所包括的范围大。
(3)(内外)两(层)。
椁的词源义即隐含在上面三个义素之中,那到底是哪一个呢?
人类学家的研究普遍显示,人类思维是由具体向抽象发展而来,从宏观上而言,原始民族往往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抽象思维则相对低下。
基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照此来看,上古时代在名物命名时,不得不打上这一思维的烙印。
“名词性同源词是先民赋予最初认知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名称,其读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当先民需要给新认知的事物命名时,可能会联想到另外一种与其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于是,沿用相似事物的旧有名称指称该事物,这样就使旧名(即‘名词性同源词’)的意义发生引申乃至分化,从而孳生出新的名物词。”(注:“相似之处”即通过感官感知可得的“相似之处”)
近代学者刘师培先生通过《尔雅》汇集的众多虫名,也明显发现了这一特点,他在《正名偶论》中指出:“上古之人,因物立名,而命名之不同,不以质体区分,只以状态区别。”从刘师培先生的这句表述中,我们更加肯定上古时代“命名”依靠具象,即通过把握事物易于感知的状态特征来命名。
另外,从解释现象方面来看,词源义作为隐藏在“名物词的表层使用义里面的词义特点”,常用“动词、形容词”标记出来。词源义,顾名思义,似乎词源就带有这一意义,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并且结合以对原始部落语言的调查研究可看出,语言中与客体相对应的名物词产生在先,与属性相对应的形容词产生在后。
于是,那时很多源词都是名词。当时的人们心理上都还没有“形容词、动词”之类概念,他们又如何赋予这些名词以这些类型的词源义?这样,用“词源义”这个定义及用它来解释现象时,就可能会出现如下的理解:
“在先民眼中,太阳是永远圆满而充实的,不会因季节的变换而产生形体上的变化。因此就用与‘实’相似的语音形式——‘日’来称谓。相反,月亮就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更,而发生阴晴圆缺的交替变化,因此就用与‘缺’相似的语音形式——‘月’来指称……”
是先出现“实”还是先出现“日”?是先出现“缺”还是先出现“月”?这个问题暂时不与讨论。毋庸置疑,我们可以找到“日”的词源义为“实”,“月”的词源义为“缺”。
同理,我们根据“椁”的释义、图像等,拟定“椁”的词源义为“郭()”,也就是大的意思。
接着,我们以“椁”声符兼义符“”为纽带,系联“椁”“郭”“廓”、 “鞟”“霩”一组同源词。
首先,我们看看各词的释义。
椁《说文·木部》:“椁,葬有木也。从木,声。”
郭《说文· 部》:“,外城也。”常写作“郭”。
廓《诗·皇矣》:“憎其式廓。”传:“廓,大也,字又作郭。”
霩《说文·雨部》:“雨止云罢貌,从雨,郭声。”《淮南书》:“道生于虚霩。”“(朱)按:字亦作廓。”笔者按:“雨止云罢”天大开,有“大”义。
鞹《说文·革部》:“鞹,去毛皮也。”《经典释文》:“皮去毛曰鞹。”字亦作“鞟”,《论语·颜渊》:“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集解》引孔注:“皮去毛曰鞹。”
结合前面绘制的图像“”,以及这一图像所隐含的三个义素,为了有更直观的观察效果,我们制作了如下表格:
其中,●代表所涉及的义素在相对应的字词中占主导地位,○代表所涉及的义素在相对应的字词中占非主导地位,处于弱势地位。
于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出这一组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各词的语音状况。请看下表:
基于上述词均共一谐声偏旁“郭()”,它们的语音相同或相隔不远。如上表所示,“椁”“郭”反切上下字均完全一致,为古博切,“鞹”“廓”“霩”反切下字均完全相同,上字有些许差别,“椁”“郭”上古均为见母铎部字,同音,“鞹”“廓”“霩”上古为溪母铎部字,见母、溪母为旁纽,见溪旁转,韵部相同,均为铎部,叠韵。
不难发现, “郭”“鞹”“廓”“霩”与“椁”,它们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在语义上联系紧密,意义相近或相通,为一组同源词。
综上,我们最后绘制谱系树图如下:
说明:(1)因为“廓”“霩”“椁”“鞹”等字均共“郭”这一谐声偏旁,其字均从“郭”而来,产生年代相对较晚,故将郭()列入历时层面中的上一共时层;(2)《说文》中无“廓”字,仅一“霩”字,一说“廓”本字为“霩”,故放于一处。
参考文献
[1]何宗思.庄子洗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3]刘兴均.《周礼》名物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国书店,1983.
[5]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方勇.庄子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华夫.中国古代名物大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8]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等.辞源(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
[10](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齐冲天,齐小乎.汉语音义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附 注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社规划办一般项目(16GZYB50);贵州省教育厅规划项目(2016gh10)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名物词;椁;探源;系联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庄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距今已经2000多年,”是上古时期一部经典著作。去古未远,据王宁先生的汉语词汇发生与积累的三阶段的理论来看,这一时期“(周秦时代)是汉语词汇派生的高峰期,在纷繁的派生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同源词”。《庄子》一书中涉及了不少名物词。“名物词是对具体特定物的称谓。” 传统训诂学中,名物训诂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中,对名物词进行探源研究,即寻找词源义,系联同源词又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词源义,即“隐藏在名物词的表层使用义里面的词义特点,亦即造词的理据,又称词的内部形式(相当于古人常说的‘得名之由’或‘名义’)” 。
我们在对《庄子》进行名物词甄选、探源、系联等研究工作過程中,共收集到有关器物(具)类名物词71组,如下:
《逍遥游》:樽、俎、瓢、绳、墨、规、矩、机辟、罔罟、 斤斧
《齐物论》:机
《养生主》:硎、樊
《人间世》:筐、斧斤、棺、椁
《德充符》:桎梏、翣、履
《大宗师》:觚、镆铘、炉捶、藩、樊
《骈拇》:钩、绳、规、矩、膠膝、纆索
《马蹄》:牺樽、珪璋
《胠箧》:弓弩毕弋
《在宥》:廉、釿锯、绳墨、椎凿、桎梏、桁杨接槢、桎梏凿枘、嚆矢
《天地》:玄珠、皮弁鹬冠、搢笏
《天运》:舟车、水陆、桔槔、刍狗
《刻意》:干越之剑
《缮性》:轩冕
《至乐》:褚、绠
《达生》:镆干、雕俎、舟、轩冕
《山木》:虚舟、甘井
《庚桑楚》:俎、豆
《徐无鬼》:绳、钩、矩、规、斤、几
《列御寇》:棺、椁
《天下》:棺、椁
综上,有不少与丧制有关的器物(具)类名物词,其中,“椁”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它在《庄子》中共出现5次,其中,内篇出现2次,杂篇出现3次。
《庄子·人间世》“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是不材之木也。”
《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
《庄子·列御寇》:“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庄子·天下》:“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
首先,我们来对“椁”的释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于“椁”的释义,历朝历代各家的解释基本一致,没有异议,均认为是一种套在棺外面的葬具。
《庄子集释》:“疏:周身为棺。棺,完也,周棺为椁。”《庄子浅注》:“古代棺外再有一层,叫做椁。”《庄子讲读》:“椁,外棺。”
“‘椁’,亦作‘槨’。套在棺柩外面的葬具。”《辞源》中认为:“古代棺木有两重,外曰椁,内曰棺,亦作‘槨’。”“椁以木制者为多,亦有以石、砖砌筑者。木椁中最贵重者为黄肠题凑。”为了进一步对“椁”形制了解,特以“椁”中“黄肠题凑”为例,予以介绍。
“黄肠题凑,省称‘黄肠’。古代墓葬所用椁的一种。因以柏木黄心堆垒而成,故称黄肠;又以木端皆向内,故称题凑。此椁为汉代所特有。”“1973年发掘的河北定县40号汉墓、1974年发掘的北京丰台区大葆台一号汉墓,都有黄肠题凑。大葆台一号墓的黄肠题凑,其外径长16米,宽10.8米,高3米。正南有门,门宽3.6米,高3米。共用黄肠木15880根,每根长90厘米,高、宽均为10厘米。”(详见《文物》,1977年第6期《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
接下来,我们准备对“椁”开展探源工作。
《说文·木部》:“椁,葬有木也。从木,声。”
段注:“木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也。《檀弓》曰:殷人棺椁。注:椁。大也。以木为之。言郭大于棺也。从木,会意。 亦声。亦两字今补。古博切。五部。”
《说文通训定声》:“按:周棺者也。字亦作槨。《周礼·闾师》:不树者无槨。《礼记·丧大记》:君松椁。[假借]为度。《考工·轮人》:椁其漆内。司农注:椁者,度两漆之内相距之尺寸也。[声训]《说文》:椁,葬有木也。《白虎通》:槨之为言廓,所以开廓辟土,无令迫棺也。《释名》:槨,廓也,廓落在表之言也。
可以看出,段玉裁认为“椁”字是形声兼会意字,“”既是声符,又是义符。朱骏声认为,“椁”字与“”“廓”字有声训关联,它们之间既有声音方面的某种联系,又有意义方面的某种联系。
顺着这条线索,我们继续查找“椁”的声符兼义符“”的相关资料,分析“椁”的词源义。
《说文·部》:“,外城也。从回,象城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口。”
《说文通训定声》:“,外城也。从回,象城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口。经传皆以郭为之,世本鲧作城郭。《诗·皇矣》:憎其式廓。传:廓,大也。字又作廓。《方言·一》:张小使大谓之廓。《通俗文》:廓,宽也。”
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将“郭()”与“椁(槨)”系联为一组同源词。书中指出:《说文》:“,外城也。”通常写作“郭”。《管子·度地》:“城外为之郭。”《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广雅·释器》:“郭,剑削(鞘)也。”《素问·汤液釄醴论》:“津液充郭。”注:“郭,皮也。” 《汉語音义字典》第七类“政法、文武”中第434组“郭”组,将“郭”“廓”“椁”“鞟”“霩”系联在一起,成为一组同源词。
对“椁”“郭”的解释如下:
“椁,内曰棺,外曰椁。椁,郭也。棺之有椁,犹城之有郭。”
“郭,见母铎部。外城。《释名·释宫室》:‘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郭,从邑,享声,非享受之享,它的古文字作上下相对的两个亭字,隶楷简化成享。引申指物体的轮廓,作廓,为名词;又作动词,为扩大。《集韵》:‘郭,张也’。”
综上,不难看出,“椁”的释义有两个。主要释义,也是最常用的释义为外棺,作名词;此外,还有度量的意思,这个意思相较于前者,使用范围狭窄些,没有那么普遍,有关这条释义所列出的书证仅有一条:《考工记·轮人》:“椁其漆内而中诎之。”郑玄引郑司农曰:“椁者,度两漆之内相距尺寸也。”
通过对上述所有材料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发现,“椁”的两个释义之间存在某种密切关联。“椁”作为名词,作“外棺”解释时,这一器物(具)涉及两层:内层和外层。“椁”作为动词,作“度量”解释时,这一动作也必须涉及两样物体,正如书证中所说,度量“两漆之内”所相距的尺寸。
此外,上述材料中还频频出现“大”这项释义。其实,“大”的释义也与“椁”作名词时“外棺”这一器物(具)存在关联,因为关涉到内、外两层,又指的是两层之中的外棺,它的大小容积肯定比内棺要“大”。
基于此,我们绘制出了图像——“”,从而形象生动地将各项释义以及释义之间的关联展示出来。
图像中,实线勾勒部分代表外棺,虚线勾勒部分代表内棺,虚线起到衬托的作用。
这一图像,形象地表达出如下三个义素。
(1)外层 与虚线比较,为外层。
(2)大 比虚线所包括的范围大。
(3)(内外)两(层)。
椁的词源义即隐含在上面三个义素之中,那到底是哪一个呢?
人类学家的研究普遍显示,人类思维是由具体向抽象发展而来,从宏观上而言,原始民族往往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抽象思维则相对低下。
基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照此来看,上古时代在名物命名时,不得不打上这一思维的烙印。
“名词性同源词是先民赋予最初认知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名称,其读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当先民需要给新认知的事物命名时,可能会联想到另外一种与其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于是,沿用相似事物的旧有名称指称该事物,这样就使旧名(即‘名词性同源词’)的意义发生引申乃至分化,从而孳生出新的名物词。”(注:“相似之处”即通过感官感知可得的“相似之处”)
近代学者刘师培先生通过《尔雅》汇集的众多虫名,也明显发现了这一特点,他在《正名偶论》中指出:“上古之人,因物立名,而命名之不同,不以质体区分,只以状态区别。”从刘师培先生的这句表述中,我们更加肯定上古时代“命名”依靠具象,即通过把握事物易于感知的状态特征来命名。
另外,从解释现象方面来看,词源义作为隐藏在“名物词的表层使用义里面的词义特点”,常用“动词、形容词”标记出来。词源义,顾名思义,似乎词源就带有这一意义,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并且结合以对原始部落语言的调查研究可看出,语言中与客体相对应的名物词产生在先,与属性相对应的形容词产生在后。
于是,那时很多源词都是名词。当时的人们心理上都还没有“形容词、动词”之类概念,他们又如何赋予这些名词以这些类型的词源义?这样,用“词源义”这个定义及用它来解释现象时,就可能会出现如下的理解:
“在先民眼中,太阳是永远圆满而充实的,不会因季节的变换而产生形体上的变化。因此就用与‘实’相似的语音形式——‘日’来称谓。相反,月亮就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更,而发生阴晴圆缺的交替变化,因此就用与‘缺’相似的语音形式——‘月’来指称……”
是先出现“实”还是先出现“日”?是先出现“缺”还是先出现“月”?这个问题暂时不与讨论。毋庸置疑,我们可以找到“日”的词源义为“实”,“月”的词源义为“缺”。
同理,我们根据“椁”的释义、图像等,拟定“椁”的词源义为“郭()”,也就是大的意思。
接着,我们以“椁”声符兼义符“”为纽带,系联“椁”“郭”“廓”、 “鞟”“霩”一组同源词。
首先,我们看看各词的释义。
椁《说文·木部》:“椁,葬有木也。从木,声。”
郭《说文· 部》:“,外城也。”常写作“郭”。
廓《诗·皇矣》:“憎其式廓。”传:“廓,大也,字又作郭。”
霩《说文·雨部》:“雨止云罢貌,从雨,郭声。”《淮南书》:“道生于虚霩。”“(朱)按:字亦作廓。”笔者按:“雨止云罢”天大开,有“大”义。
鞹《说文·革部》:“鞹,去毛皮也。”《经典释文》:“皮去毛曰鞹。”字亦作“鞟”,《论语·颜渊》:“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集解》引孔注:“皮去毛曰鞹。”
结合前面绘制的图像“”,以及这一图像所隐含的三个义素,为了有更直观的观察效果,我们制作了如下表格:
其中,●代表所涉及的义素在相对应的字词中占主导地位,○代表所涉及的义素在相对应的字词中占非主导地位,处于弱势地位。
于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出这一组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各词的语音状况。请看下表:
基于上述词均共一谐声偏旁“郭()”,它们的语音相同或相隔不远。如上表所示,“椁”“郭”反切上下字均完全一致,为古博切,“鞹”“廓”“霩”反切下字均完全相同,上字有些许差别,“椁”“郭”上古均为见母铎部字,同音,“鞹”“廓”“霩”上古为溪母铎部字,见母、溪母为旁纽,见溪旁转,韵部相同,均为铎部,叠韵。
不难发现, “郭”“鞹”“廓”“霩”与“椁”,它们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在语义上联系紧密,意义相近或相通,为一组同源词。
综上,我们最后绘制谱系树图如下:
说明:(1)因为“廓”“霩”“椁”“鞹”等字均共“郭”这一谐声偏旁,其字均从“郭”而来,产生年代相对较晚,故将郭()列入历时层面中的上一共时层;(2)《说文》中无“廓”字,仅一“霩”字,一说“廓”本字为“霩”,故放于一处。
参考文献
[1]何宗思.庄子洗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3]刘兴均.《周礼》名物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国书店,1983.
[5]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方勇.庄子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华夫.中国古代名物大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8]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等.辞源(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
[10](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齐冲天,齐小乎.汉语音义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附 注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社规划办一般项目(16GZYB50);贵州省教育厅规划项目(2016gh1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