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an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程序。方法:选择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患儿58例,分析导致窒息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对2009年1月后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并作回顾性总结。结果:我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约为2.93%,脐带异常、早产、羊水不足或羊水污染、妊娠合并症、宫内感染等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引起新生儿窒息不同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关键詞: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缺氧引起的出生后呼吸抑制或者无自主呼吸,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我国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因素[1]。新生儿窒息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发生率与产前、产时、产后的处理措施密切相关。我院针对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980例,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患者58例,发生率为2.93%,其中男31例、女27例,,重度窒息11例、轻度窒息47例。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参照乐杰等编著的《妇产科学》[2]: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7分且≥3分为轻度窒息,Apgar评分≤3分为重度窒息;如1min评分正常,但5min评分≤7分仍诊断为窒息。
  1.2 研究方法
  通过归纳分析我院2009年前存档的新生儿窒息患者的病情资料和护理记录,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程序[3-5],对2009年1月后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并作回顾性总结。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
  对58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采用单因素logtis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引起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脐带异常17例(29.3%)早产9例(15.5%)羊水不足7例(12.1%)妊娠合并症5例(8.6%)羊水污染4例(6.9%)。
  2.2 预见性护理程序
  2.2.1 脐带因素的护理
  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诸多危险因素中,脐带异常居于首位(29.3%),这与相关文献资料一致[4]。脐带的过长、过段、缠绕、脱垂、扭转等均可诱发胎儿出血急性缺氧症状,导致产后窒息或死亡。因此,在对孕妇的B超检查及胎心监护时,应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一旦发现胎心异常、羊水污染应及早开展对症处理。在临产前,应特别注意观察胎先露的的下降情况。如发现胎心变化过快、分娩速度缓慢,并在排除产力异常、头盆不称等因素后,应高度警惕脐带受压的可能。此时应结合产程调整分娩方式,加快分娩速度,尽早使胎儿脱离缺氧环境,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可能性。
  2.2.2 预防早产的护理
  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和肺尚未发育成熟,且肺表面活性物质严重缺乏,导致早产儿对缺氧耐受力差,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因此应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加强对早产的定期预测,包括开展早产高危因素筛查。对早产风险较高的孕妇,应加强监护、及早采取对应措施,鼓励孕妇及早住院治疗,并可对部分孕妇针对性应用抑制宫缩药物,尽量延长孕期、促进肺的发育成熟。同时,指导孕妇保持膳食营养均衡、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降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重要辅助手段。
  2.2.3 加强对妊娠合并症的观察和护理
  母体因素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如果母体患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贫血、血小板减少、心脏病等,会更容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文献资料表明,患有上述妊娠合并症的母体所分娩的胎儿患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普通母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7]。因此在产前检查时,应加强对妊娠合并症的观察,将定期产检落实到实处,及时识别并纠正此类高危因素。一旦进入产程要严密观察,认真绘制产程图。在分娩过程中,如发现胎儿存在胎位不正、头,应积极寻找原因,做出对症处理。
  3 讨论
  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约有7%~10%发生窒息,并有约三分之一的患儿最终死亡、约有四分之一的患儿终身残疾,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负担。通过对分析历年病例和参考文献资料,脐带异常、早产、羊水不足或羊水污染、妊娠合并症、宫内感染等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我院针对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我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降至2.93%,远低于国内7%~10%的平均水平,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梅.新生儿窒息相关产科因素论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24):157-158.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45.
  [3]石晓东,杨军,李秋平,等.广东省新生儿窒息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1):1688-1691.
  [4]彭凌湘,游辉兰,劳一平,等.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6):688-690.
  [5]刘建新,陈自励.新生儿窒息产前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9):12-14.
  [6]孙伟杰,杨慧霞.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377-381.
  [7]程露平,洪慧莉,涂知明.孕妇贫血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的影响调查[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8):64-65.
  [8]叶鸿瑁.继续深入开展我国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3):129-1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住院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呼吸音恢复至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至正常时间、胸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心力衰竭发生
期刊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护理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时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为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本文对8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作一分析。呼吸的目的是排出二氧化碳,呼进新鲜氧气,保证气体交换过程正常进行。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损害,以至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现将对呼吸衰竭护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眼科患者对于眼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眼科疾病和手术涉及到心灵的窗户,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失明。护理的好坏与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有很大的关系,了解眼科护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便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防范对策,减少或避免问题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当前眼科护理的危险因素找到合适的防范措施,对于降低护理风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将根据当前常见的眼科危险因素提出几个防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护理。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106例,治愈率为84%,再出血15例,再出血率为15.3%,死亡5例,死亡率为16.67%,褥疮发生率为0。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加强病情观察并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1年3月 -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结果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8 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治愈 59 例,好转 8 例,仅有 1 例死亡,总有效率为 98.5%,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期刊
摘要:研究讨论孕产妇刨宫产手术后,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是否能减轻术后疼痛。实验安排:选取从2012-9到2013-9中在我院入住的30位孕产妇患者进行实验分组,分别为:对比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采取心理护理治疗。实验表明:试验组的孕产妇患者在采取了心理护理后,其疼痛表现明显下降。总结:采取心理护理的治疗方式,有利于孕产妇患者的健康恢复,对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有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疼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积极抢救休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生早诊断,早手术,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5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除1例因合并多发伤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5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早确诊,早手术,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脾破裂;急救;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肺癌化疗治疗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运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实施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惫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惫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等指标明显优于對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全新更高的要求。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相应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正逐渐成为广大患者的心声。通过分析自然分娩和剖腹产两种分娩方式及产妇不同阶段身体和心理上的需求,采取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的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腹产率,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更好的保障母婴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关键词:以人为本;产科;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对手足口病患儿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5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都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