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军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tiger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都把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较之地方高校的方兴未艾,军校的大学语文的生存空间却日趋狭窄,境遇日渐尴尬。据此,文章重析了军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并对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 军校 大学语文
  [作者简介]陈君丽(1976- ),女,河南平顶山人,西安陆军学院科学文化基础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论研究;张海凌(1964- ),女,陕西韩城人,西安陆军学院科学文化基础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陕西 西安 710108)石婧磊(1986- ),女,山东菏泽人,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贵州 六盘水 553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34-02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将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这是前所未有的。彼时,许多地方高校都把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获得了全国精品课程的荣誉。据此,有观点认为:大学语文渐已成为(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重视和加强。较之地方高校的方兴未艾,军校的大学语文的生存空间却日趋狭窄,境遇日渐尴尬。
  一、军校大学语文教育现状
  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军校均开设大学语文课,有的还开设写作课。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市场经济的繁荣导致人们惊呼“人文精神丧失”,国际斗争也风起云涌,围绕着能源、制度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军事较量日趋公开化、激烈化,各国对于武器研制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军校开始关注军事课程的研究与设置。与此同时,开始大幅压缩大学语文教学课时,写作课基本取消,有的院校干脆取消了大学语文课。
  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高等教育刚刚起步的时候,蔡元培先生就提出要培养“硕学闳材”“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主张让学生文理“兼习”。稍后一些,梅贻琦先生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2006年7月19日至22日,中国教育部和美国耶鲁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耶鲁大学领导暑期研讨班,在研讨班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指出,通识教育体系的核心课程是复旦各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复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就是“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以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学为主要内容。
  其实,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刚起步到现在,无论对于地方高校还是军队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通识教育关涉人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心灵深处的“永恒乡愁”,也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作为军校通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语文,正在被严重地“边缘化”,渐呈萎缩态势,其状堪忧。
  二、军校大学语文教育目的
  军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般来说,大学语文与哲学、历史、文化、艺术和政治等,都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但大学语文却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以情感人、提高情商的功能,因而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学语文主要是通过情感的、审美的方式进行感染和熏陶,并和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一起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从而收到育人的效果。具体来说,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拥有审美的眼睛、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灵,最终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军事人才。文化的最终积淀是人格,军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也在于此。
  美国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3位总统,5位五星上将,3700多名将军及无数的精英人才。在这所全球最著名的军事院校中,不仅有挑战身体极限的体能训练,而且有涉及文学、历史、数学、科学等领域完备的知识培训。西点军校对学员进行广泛的基础军事理论教育与技能训练,传授必要的大学文、理科知识,目的在于使学员养成职业军官所必需的一切精神、品质和体魄,使其毕业后具有现代军官必要的基础文化,具有与友邦交往处事之能力,以及制订军事计划与军事行动的能力,并能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西点军校对于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视,对大基础、大专业的强调,或可为我国军校教育提供借鉴。
  三、实现军校大学语文教育目的的途径
  即便生存空间日趋狭窄,军校的大学语文仍应于方寸之间拓展天地,因此,为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的,应注重以下环节。
  1.注重研究文本语言,突出大学语文实用性。有人说,“语文”的“语”指语法,“文”指人文精神,“语”和“文”是表与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个“语”字点出了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层面,即实用性。
  语文首先是一门交流的工具,因此大学语文必须提升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科目,如果仅仅传播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学生学习结束后却常念错别字,队前讲话枯燥乏味,甚至年终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总结,这样的军人如何带兵?如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斗争?高素质的综合性军事人才何以体现?当然,这样的教学效果又如何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大学语文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因此,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的首先就要注重第一个层面的教学,即语言教学。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的教学,打牢学生语言基础。掌握一门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文从字顺,否则,语言的交流作用就无从实现。现在的许多大学毕业生仍然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适当考虑对语法和修辞进行补课。囿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及课时限制,这部分内容或可采取专题辅导与练习结合等方式,勿占用过多时间。   二是加强汉语普通话教学,打破官兵沟通障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比如“枪(qiāng)挂在墙(qiáng)上”,用山东话讲就会变成“枪(qiáng)挂在墙(qiāng)上”,再如“人”,用东北话讲就变成了“银”,凡此种种,不赘述。部队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如果人人都说方言,战友如何交流?命令如何执行?信息如何传达?因此,在部队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中,普通话的推广及应用尤为重要。
  三是重视作品的朗诵和背诵,增强学生的语感。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流动的思想,无论多么严谨的语法和修辞都不能完全解释具体作品中流畅而充满灵性的语言,这些语言可以为字词的运用提供最优秀的范例,因此,朗诵和背诵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增强语感的有效途径。
  其中第二和第三个方面可采取诗歌朗诵会或演讲比赛等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技巧。事实证明,这些组织严密的教学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且效果良好,部分学生甚至因为一次诗歌朗诵而从此爱上朗诵,爱上阅读。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
  2.注重研究作品精神,挖掘人的价值核心。“语文”的“文”字点出了语文教学的第二个层面,即人文精神的挖掘。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十二年语文,而且汉语还是我们的母语,但是许多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好,也不喜欢语文课,甚至认为语文是最没有用的学科,究其根源,就是应试教育中教师对“文”——人文精神的忽略。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赏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正如古罗马文论家郎吉努斯在《论崇高》中所说,“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回声”,然而,在今天的军校语文教学中,“人”被忽略的现象依然存在——《李将军列传》成了昏聩的统治阶级对良将的压迫,《爱尔克的灯光》成了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事实上,当学生阅读完一篇作品时,他们首先感受的不是层次、手法、修辞,而是作品带来的舒畅、悲哀、热情、震撼等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恰恰是弥足珍贵的,恰恰是作品本身“人”的内涵的最表层体现。可惜,这些都被教师后来“内容—结构—艺术特色”三步分析法肢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汉语言文字作为我们的母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化,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它不只是一堆抽象干瘪的符号。我们只有站在“人”的高度上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挖掘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语言文字才有生命,一篇篇作品才会流光溢彩,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文学语言的魅力,融入作品的艺术氛围,进而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获得美的享受。当然,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要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要有明确的认识,并在教学中一以贯之。
  3.改革教学方法及模式,建立教师主导地位。这里说的教师主导地位并非回到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去,而是指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以便确立其在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的中的主导地位。比如,由于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决定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剖析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本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则采用提问式、研讨式教学,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批判精神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自信心。
  据报载,2005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四千多名研究生,曾从全校457名教授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荣获该荣誉称号的无一不是专业造诣深厚、师德高尚、教风严谨的楷模。他们以自身的知识、品格、才能和情感培养和塑造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所以,我们强调确立教师在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的中的主导地位,强调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建设学生充实的精神家园时,必须认识到,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素质,那么这一切就会成为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的徒劳:教师是那个痛苦不堪的西绪福斯,学生是那块被推动的沉重花岗岩,大学语文教育目的必将成为那遥不可及的山顶。
  的确,大学语文教育不是万能的,然而它又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奠基石。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说,军人生来为战胜。无论是冷兵器斗争,还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斗争,我们都可以简单地说:人+武器=战争,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大学语文教育任重道远。当毛泽东戎马倥偬仍审美地生活,写下“战地黄花分外香”“风景这边独好”,诗意地栖居在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上时,我们必须思考,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大学语文教育还能做什么?
  [参考文献]
  [1]胡根林.有关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9).
  [2]郭海燕.关于大学文学教育的目的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3]易嵘,陈君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突出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和育人性[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4).
  [4]詹福瑞,李金善.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质[J].河北大学学报,2001(4).
其他文献
在我国,一些大学的负责人把本校在排行榜中的位置看得很重,甚至荒唐地不惜动用学校宝贵的办学经费进行公关,以求得到个好看的名次。这进一步降低了大学排行榜的权威性。这种不正
<正>X3918T镗铣床系我厂70年代中期购入的一台二手设备,投入运行后故障率较高,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先后对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及电气系统等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
曾几何时,中国学生在国际奥赛中斩金摘银的辉煌,让我们对自己的基础教育信心满满,尽管我们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当中国学生参加美国的高考
在全国“两会”中,来自职教界的代表委员数量一直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为职业教育呼吁的声音微弱。众多代表委员从未停止过为职业教育鼓与呼,他们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职业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并为职业教育发展奔走呼吁。其中,发挥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尽快制订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职教热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
众所周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国家、行业及企业发展都极具重要性。可以说,如果企业没有以自己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实体,国家没有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那么以技
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工件尺寸进行辅助检测与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可用于工厂大量或成批生产中工件尺寸的检测与统计分析。
[摘要]通过对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人力因素的可行性分析,指出博客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中有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透明性、学习的协作性、学习的无限性、教学研究的即时化等优势;也应注意博客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过滤信息、贵在坚持等应用问题。  [关键词]博客 高职语文 优势  [作者简介]曹洁萍(1971- ),女,江苏武进人,常州信息
“营销”一词源于市场营销概念,指的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至于城市营销就是将城市视为一个企
2013年“两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本次会议继往开来,深入贯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美丽新篇章。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福祉,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中央确立的“优先发展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方略,彰显了党和政府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