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题是获取题意、分析题意的重要环节,是顺利解答数学题目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结合以往教学经验以及数学学科特点,把握小学生心理,寻找有效策略,教会学生审题,为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奠定基础。本文立足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29-02
实践表明,小学生解答数学题目时的出错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不会审题、马虎审题占有较高比例[1]。显然,审题因素造成的数学成绩差与先天因素无关,在学习中只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相关审题技巧,就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因此,小数学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纳入教学的重点,并积极付诸实践。
1 指导学生仔细读题,明确题意要求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思路较多,方法多种多样[2]。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发现审题时应注重以下两项内容的落实:一是从读题环节入手,即要求学生通过读题找到关键词,排除其他干扰内容,从题干中迅速提取有用的信息,积极联系所学作答。二是认真分析问题内容,深入理解题意,根据问题列出相关的算式有针对性的作答,避免粗心大意,对问题一掠而过,犯答非所问的毛病。
例1:一个工程队进行挖土方作业,其中第一天挖土215方,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比第一天多挖21方,连续挖三天,则共挖了多少方土?
该题目难度并不大,但仍有部分学生审题马虎,得出错误结果。事实上,通过读题可知“都比第一天多挖21方”“连续挖三天”是关键词,应理解透彻。部分学生要么将“都比第一天多挖21方”看做“都比前一天多挖21方”,要么计算时未将第一天考虑在内。审题可知第二天和第三天均挖了215+21=236方,因此,三天共挖土方215+236+236=687方。
2 传授学生审题技巧,挖掘隐含条件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时,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与积累相关技巧,必然花费较长时间[3]。因此,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应注重传授相关的审题技巧。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先看问题,明确所求内容,带着问题进行读题,提高审题的针对性,忽略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内容描述,提高审题效率。另一方面,作答前平心静气,注重精读题干,充分挖掘隐含条件,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
例2:体育课上,学生站成一列。小明数了数,在他前面的同学人数为这列总人数的,站在其后面的学生为这列总人数的,则从前面数小明排第几?
3 加强训练,提升审题技能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不可一蹴而就,应做好规划,进行长久的训练,在训练中实现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优选经典例题,开展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真审题,分析不同题设、问题之间的区别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提升其辨别能力,从而能根据题干以及问题迅速调用所学知识作答。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审题习惯,结合具体题干,灵活运用略读、精读等方法,迅速理解题设含义,实现高效、快速解题。
例3:某职工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如果每天吃50千克,则30天可以吃完。后来考虑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则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为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教学中开展一题多变、一题多问活动。其中一题多变时,将题干中的“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改为“每天比原计划少吃10千克”;问题分别改为:这批蔬菜比原来少吃多少天、这批蔬菜比原來多吃多少天等,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分析解题间的区别。显然题干问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部分题目往往一字之差,解题过程变得完全不同,由此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自觉、认真学习审题知识。
4 鼓励反思,改进审题不足
众所周知,提升数学审题能力过程较为缓慢,学生做题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审题上的不足。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做好题,在不能得出正确结果时,应反思审题过程,总结相关的审题技巧,遇到类似问题,寻找解答方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审题经验,尤其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交流的时间,激活课堂氛围的同时,相互吸取经验,提升审题水平[4]。
例4:甲乙二人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的速度比乙速度快,则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在教学时,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审题后无法准确理解题意,不知如何下手作答,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求解出正确答案。于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习,结果通过相互学习,学生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加深对题干的认识与理解,最终得出了计算结果。即结合线段图可知,假设甲乙两人速度相等,则4小时甲乙均距离中点4千米,但甲速度快于乙速度,因此,甲应该过中点行走4千米时和乙相遇,显然在4小时内甲比乙多走了4+4=8千米,则甲每小时比乙快8÷4=2千米。
5 总结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审题质量关系着解题的成败,因此,教师既要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又要做好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审题效率,使学生能够高效、快速解题。本文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应将审题相关知识渗透至教学内容中,给予学生审题上的指引与点拨,使学生少走弯路。
(2)引导学生在日常做题中做一个谨慎之人,除认真审题外,更要做好审题的总结与反思,总结适合自己的审题技巧,反思审题中的不足,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借鉴其成功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邹芳玲.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审题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
[2]郭丹丹.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J].数学之友,2018(6).
[3]阚晶华,王和平.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4]郭涛.小学数学审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29-02
实践表明,小学生解答数学题目时的出错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不会审题、马虎审题占有较高比例[1]。显然,审题因素造成的数学成绩差与先天因素无关,在学习中只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相关审题技巧,就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因此,小数学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纳入教学的重点,并积极付诸实践。
1 指导学生仔细读题,明确题意要求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思路较多,方法多种多样[2]。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发现审题时应注重以下两项内容的落实:一是从读题环节入手,即要求学生通过读题找到关键词,排除其他干扰内容,从题干中迅速提取有用的信息,积极联系所学作答。二是认真分析问题内容,深入理解题意,根据问题列出相关的算式有针对性的作答,避免粗心大意,对问题一掠而过,犯答非所问的毛病。
例1:一个工程队进行挖土方作业,其中第一天挖土215方,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比第一天多挖21方,连续挖三天,则共挖了多少方土?
该题目难度并不大,但仍有部分学生审题马虎,得出错误结果。事实上,通过读题可知“都比第一天多挖21方”“连续挖三天”是关键词,应理解透彻。部分学生要么将“都比第一天多挖21方”看做“都比前一天多挖21方”,要么计算时未将第一天考虑在内。审题可知第二天和第三天均挖了215+21=236方,因此,三天共挖土方215+236+236=687方。
2 传授学生审题技巧,挖掘隐含条件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时,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与积累相关技巧,必然花费较长时间[3]。因此,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应注重传授相关的审题技巧。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先看问题,明确所求内容,带着问题进行读题,提高审题的针对性,忽略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内容描述,提高审题效率。另一方面,作答前平心静气,注重精读题干,充分挖掘隐含条件,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
例2:体育课上,学生站成一列。小明数了数,在他前面的同学人数为这列总人数的,站在其后面的学生为这列总人数的,则从前面数小明排第几?
3 加强训练,提升审题技能
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不可一蹴而就,应做好规划,进行长久的训练,在训练中实现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优选经典例题,开展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真审题,分析不同题设、问题之间的区别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提升其辨别能力,从而能根据题干以及问题迅速调用所学知识作答。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审题习惯,结合具体题干,灵活运用略读、精读等方法,迅速理解题设含义,实现高效、快速解题。
例3:某职工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如果每天吃50千克,则30天可以吃完。后来考虑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则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为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教学中开展一题多变、一题多问活动。其中一题多变时,将题干中的“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改为“每天比原计划少吃10千克”;问题分别改为:这批蔬菜比原来少吃多少天、这批蔬菜比原來多吃多少天等,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分析解题间的区别。显然题干问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部分题目往往一字之差,解题过程变得完全不同,由此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自觉、认真学习审题知识。
4 鼓励反思,改进审题不足
众所周知,提升数学审题能力过程较为缓慢,学生做题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审题上的不足。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做好题,在不能得出正确结果时,应反思审题过程,总结相关的审题技巧,遇到类似问题,寻找解答方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审题经验,尤其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交流的时间,激活课堂氛围的同时,相互吸取经验,提升审题水平[4]。
例4:甲乙二人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的速度比乙速度快,则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在教学时,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审题后无法准确理解题意,不知如何下手作答,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求解出正确答案。于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习,结果通过相互学习,学生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加深对题干的认识与理解,最终得出了计算结果。即结合线段图可知,假设甲乙两人速度相等,则4小时甲乙均距离中点4千米,但甲速度快于乙速度,因此,甲应该过中点行走4千米时和乙相遇,显然在4小时内甲比乙多走了4+4=8千米,则甲每小时比乙快8÷4=2千米。
5 总结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审题质量关系着解题的成败,因此,教师既要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又要做好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审题效率,使学生能够高效、快速解题。本文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应将审题相关知识渗透至教学内容中,给予学生审题上的指引与点拨,使学生少走弯路。
(2)引导学生在日常做题中做一个谨慎之人,除认真审题外,更要做好审题的总结与反思,总结适合自己的审题技巧,反思审题中的不足,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借鉴其成功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邹芳玲.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审题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
[2]郭丹丹.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J].数学之友,2018(6).
[3]阚晶华,王和平.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4]郭涛.小学数学审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