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李安作为一位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导演,其电影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国际化品质,突出表现在其几部比较出名的外语片上。在这种国际化的品质中,既包含着西方的开放性又兼具东方的含蓄性,这种张弛有度的收放性令其电影具有别样的吸引力,并充分展示了东方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安妮·普露的《断背山》小说文本与李安导演的《断背山》电影的比较,并在这种比较中分析出李安本身的东方情结的这种自然的渗透对电影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何种影响。并且,同樣是对于不同文化融合的作品进行的研究,本文将从其外语片入手,而非华语片,着重研究的是在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改编上导演本身的东方情结是如何完美融进对于西方电影的表现中的。最后,对于这种自然的无意识的东方元素渗透探讨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在世界各种文化交融下发挥自我的文化影响力。
二、李安与他的电影《断背山》
《断背山》是华人导演李安在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奖的作品。但由于题材的敏感,很多导演都未曾涉及。李安在电影中,在还原小说的浪漫爱情风格之外,还添加了一些东方的含蓄美,使得故事拍出来并不那么让人们感到不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同性文学的不适感。
电影与小说故事内容大致相同,电影中的取景与叙述节奏明显放缓,对于一些小说中未细说的细枝末节给予了补充,整部电影犹如东方式卷轴娓娓道来,不紧不慢。高潮处也比小说来的更加激烈,大大加深了戏剧效果。应该来说,对于小说的改编,电影忠实了原著,又加入了一些电影效果,并揉进了一些东方元素。整部电影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更添美感。
三、《断背山》小说文本与电影对比
1.语言文学角度对比。小说与电影同属于文学形式,然而一个是单纯的文本输出,一个是直观的图像声音等结合的多维度表达,尽管如此,两种文学形式又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学魅力。
从叙事方式来看,显而易见,小说大概18000字的篇幅,算是短篇小说范畴;电影长达两个小时,算是中长时长的电影。小说主要采取倒叙,只在开头插入回忆,电影则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事。小说更习惯于强调故事的发展脉络,节奏比较快,电影方面则更善于加强细节的描写,在小细节处花费工夫。比如在故事开篇,杰克与埃尼斯初识去酒馆喝酒那段,小说中这样描写“ 他们无处可去,找了家酒吧,喝了一下午啤酒,杰克告诉埃尼斯前年山上的一场雷雨死了四十二只羊,那股恶臭和肿胀的羊尸,得喝好多威士忌才能压得住。他还曾射下一只鹰,说着转过头去给埃尼斯看插在帽带上的尾羽。”,到电影中,导演在杰克的对话中加入了有关于杰克父亲的话题,片中杰克提到因为父亲的原因,他才开始玩牛仔竞技,话语中包含着对父亲对自己的不解而深感无奈,并执拗的与之相抗,后来导演又在埃尼斯的对话中增加了关于埃尼斯父母的话题。片中埃尼斯的父母是因为意外事故死亡,埃尼斯本人是十分伤心,通过这段简短的对话,看出两人对于家庭以及父母的观点并不相同,并且对比鲜明,这也为后续说明埃尼斯不肯与杰克一起“私奔”埋下家庭原因的伏笔。因为埃尼斯的家庭观念很强,从小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与父母之间和谐幸福的亲密关系,让幼小的他对家庭这个词汇充满着向往,所以后续他既不愿意与阿尔玛离婚,并且一直与自己的女儿保持着这种父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在被迫离婚之后又不愿意抛开传统的观念与杰克私奔,这是与他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息息相关。同时,我们在李安的电影中也发现,他对于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十分关心,著名的父亲三部曲中就给出了答案。可以说,这里导演的这段对话是来源于自身对于东方家庭关系反复研究之后自然而为之的,看似是对后续杰克与埃尼斯的矛盾作铺垫,实际上,在埃尼斯身上隐约透露出比较中国式的家庭观念,就像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Hofstede的文化维度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一样,中国式的家庭观念比较深,我们对于个人追求与群体追求往往会因为社会群体观念的趋向而选择后者,这也是片中埃尼斯与杰克的矛盾所在,而导演在电影中设置的这种矛盾则更具有中国式矛盾冲突的特点,更符合中国人的特点。
2.Hofstede的价值观对比理论在对比中的反映。电影《断背山》虽然是由西方原著改编,但却在华人导演的执导下更兼具东方美学特征。
首先,要提及的是Hofstede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一维度,前文中提到东方国家,比如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倾向社会,这种倾向表现在人们在生活中更倾向于遵从大众的标准,我们常说舍小家为大家就是这一倾向的体现。然而西方大多是个人主义国家,他们强烈每个人自我能力的充分发挥,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才能社会才会更进步更美好。在小说中,杰克是自由洒脱倾向个人主义的角色,而埃尼斯则并不如他那般洒脱,不过在电影中,导演增加了一些片段,使之更具有东方传统人物的特点,即更具有集体主义倾向。埃尼斯处处都有很强的家庭观念,他对妻子,对自己的女儿,对自己的父母都十分重视。所以到后来杰克第一次向埃尼斯述说“私奔”这个愿望时,埃尼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他有妻子有女儿有一个虽然不是太幸福但是也好歹算是一个家,所以他不愿意舍弃,第二次杰克近乎生气的向埃尼斯再次说到这个愿望时,这个时候埃尼斯已经离婚,但是他还是不愿意,他不能够放弃对家的渴望,他觉得两个男人不足以组成一个家庭,他也不愿意背弃传统观念,他想起以前他父亲带他去看村子里那个享欲禁忌之爱最终被世人唾弃折磨而死的那个人,他忘不了那一幕。他无法背离世俗,无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影片最后是以埃尼斯女儿的幸福生活为起点结束的,这个时候,埃尼斯应该也没有释然,家,是他一生的羁绊。
导演在此片中,将传统道德看得很重,但却并没有将这种传统道德加诸于任何一个角色上,爱情本没有错,这是一种人性关怀。就像幸小利在《从断背山看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说,人文主义关怀是艺术作品中最崇高最笃定的真理。导演借西方的小说为载体,在电影制作中融入自己的这种东方大同式的人文情怀,对这一切的发生所带来的结果不抱任何埋怨,这也正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上所要传达的思想一致,这一人文情怀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小说与电影对比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小说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对比我们发现,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渗透是必然的,同时,西方文化的这种开阔性也正影响着华人对文化的认同。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并不是要争辩出哪一国的文化是主流文化这种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希望各国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包容并进,最终实现一种碰撞融合。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相互碰撞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美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文化也在不断融合,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就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世界文化的进程中去,一方面不断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更要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最终使中华文化在保持自身独特魅力的同时,又具备鲜明的时代意识和国际风采。
参考文献:
[1]孟春蕊.东西文化差异中的伦理因素―谈李安电影的文化基因[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2(5):129-131.
[2]张祎星.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试析李安电影作品中的特点[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3):57-60.
[3]张笑铭.主题的选择与美学追求:中西文化视域中的李安电影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1.
[4]鲁蕾.中西文化差异中的文化身份构建―解析电影《推手》和《喜宴》[J].红河学院学报,2011,9(1):66-70.
[5]余结飞.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寻求:李安电影《喜宴》的文化探索[D].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学院,2008.
[6]岳圣淞.光影流转中,李安和他的“东方梦”―浅析李安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再现[J].影视观察,2011:130-133.
[7]陈玉苗.爱情,不仅仅存在于他与她之间―细读《断背山》[J].电影文学,2009,(33):17-18.
[8]幸小利.从《断背山》看中西文化交流[J].电影文学,2008, (22):86-87.
[9]张小荣.禁忌之爱与克制隐忍-略论断背山的情感表达[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28(2):85-91.
[10]汤新煌,关哲.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J].辽东学院学报,2006,8(4):57-61.
[11]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与跨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 2009,(12):126-129.
李安作为一位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导演,其电影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国际化品质,突出表现在其几部比较出名的外语片上。在这种国际化的品质中,既包含着西方的开放性又兼具东方的含蓄性,这种张弛有度的收放性令其电影具有别样的吸引力,并充分展示了东方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安妮·普露的《断背山》小说文本与李安导演的《断背山》电影的比较,并在这种比较中分析出李安本身的东方情结的这种自然的渗透对电影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何种影响。并且,同樣是对于不同文化融合的作品进行的研究,本文将从其外语片入手,而非华语片,着重研究的是在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改编上导演本身的东方情结是如何完美融进对于西方电影的表现中的。最后,对于这种自然的无意识的东方元素渗透探讨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在世界各种文化交融下发挥自我的文化影响力。
二、李安与他的电影《断背山》
《断背山》是华人导演李安在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奖的作品。但由于题材的敏感,很多导演都未曾涉及。李安在电影中,在还原小说的浪漫爱情风格之外,还添加了一些东方的含蓄美,使得故事拍出来并不那么让人们感到不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同性文学的不适感。
电影与小说故事内容大致相同,电影中的取景与叙述节奏明显放缓,对于一些小说中未细说的细枝末节给予了补充,整部电影犹如东方式卷轴娓娓道来,不紧不慢。高潮处也比小说来的更加激烈,大大加深了戏剧效果。应该来说,对于小说的改编,电影忠实了原著,又加入了一些电影效果,并揉进了一些东方元素。整部电影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更添美感。
三、《断背山》小说文本与电影对比
1.语言文学角度对比。小说与电影同属于文学形式,然而一个是单纯的文本输出,一个是直观的图像声音等结合的多维度表达,尽管如此,两种文学形式又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学魅力。
从叙事方式来看,显而易见,小说大概18000字的篇幅,算是短篇小说范畴;电影长达两个小时,算是中长时长的电影。小说主要采取倒叙,只在开头插入回忆,电影则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事。小说更习惯于强调故事的发展脉络,节奏比较快,电影方面则更善于加强细节的描写,在小细节处花费工夫。比如在故事开篇,杰克与埃尼斯初识去酒馆喝酒那段,小说中这样描写“ 他们无处可去,找了家酒吧,喝了一下午啤酒,杰克告诉埃尼斯前年山上的一场雷雨死了四十二只羊,那股恶臭和肿胀的羊尸,得喝好多威士忌才能压得住。他还曾射下一只鹰,说着转过头去给埃尼斯看插在帽带上的尾羽。”,到电影中,导演在杰克的对话中加入了有关于杰克父亲的话题,片中杰克提到因为父亲的原因,他才开始玩牛仔竞技,话语中包含着对父亲对自己的不解而深感无奈,并执拗的与之相抗,后来导演又在埃尼斯的对话中增加了关于埃尼斯父母的话题。片中埃尼斯的父母是因为意外事故死亡,埃尼斯本人是十分伤心,通过这段简短的对话,看出两人对于家庭以及父母的观点并不相同,并且对比鲜明,这也为后续说明埃尼斯不肯与杰克一起“私奔”埋下家庭原因的伏笔。因为埃尼斯的家庭观念很强,从小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与父母之间和谐幸福的亲密关系,让幼小的他对家庭这个词汇充满着向往,所以后续他既不愿意与阿尔玛离婚,并且一直与自己的女儿保持着这种父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在被迫离婚之后又不愿意抛开传统的观念与杰克私奔,这是与他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息息相关。同时,我们在李安的电影中也发现,他对于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十分关心,著名的父亲三部曲中就给出了答案。可以说,这里导演的这段对话是来源于自身对于东方家庭关系反复研究之后自然而为之的,看似是对后续杰克与埃尼斯的矛盾作铺垫,实际上,在埃尼斯身上隐约透露出比较中国式的家庭观念,就像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Hofstede的文化维度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一样,中国式的家庭观念比较深,我们对于个人追求与群体追求往往会因为社会群体观念的趋向而选择后者,这也是片中埃尼斯与杰克的矛盾所在,而导演在电影中设置的这种矛盾则更具有中国式矛盾冲突的特点,更符合中国人的特点。
2.Hofstede的价值观对比理论在对比中的反映。电影《断背山》虽然是由西方原著改编,但却在华人导演的执导下更兼具东方美学特征。
首先,要提及的是Hofstede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一维度,前文中提到东方国家,比如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倾向社会,这种倾向表现在人们在生活中更倾向于遵从大众的标准,我们常说舍小家为大家就是这一倾向的体现。然而西方大多是个人主义国家,他们强烈每个人自我能力的充分发挥,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才能社会才会更进步更美好。在小说中,杰克是自由洒脱倾向个人主义的角色,而埃尼斯则并不如他那般洒脱,不过在电影中,导演增加了一些片段,使之更具有东方传统人物的特点,即更具有集体主义倾向。埃尼斯处处都有很强的家庭观念,他对妻子,对自己的女儿,对自己的父母都十分重视。所以到后来杰克第一次向埃尼斯述说“私奔”这个愿望时,埃尼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他有妻子有女儿有一个虽然不是太幸福但是也好歹算是一个家,所以他不愿意舍弃,第二次杰克近乎生气的向埃尼斯再次说到这个愿望时,这个时候埃尼斯已经离婚,但是他还是不愿意,他不能够放弃对家的渴望,他觉得两个男人不足以组成一个家庭,他也不愿意背弃传统观念,他想起以前他父亲带他去看村子里那个享欲禁忌之爱最终被世人唾弃折磨而死的那个人,他忘不了那一幕。他无法背离世俗,无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影片最后是以埃尼斯女儿的幸福生活为起点结束的,这个时候,埃尼斯应该也没有释然,家,是他一生的羁绊。
导演在此片中,将传统道德看得很重,但却并没有将这种传统道德加诸于任何一个角色上,爱情本没有错,这是一种人性关怀。就像幸小利在《从断背山看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说,人文主义关怀是艺术作品中最崇高最笃定的真理。导演借西方的小说为载体,在电影制作中融入自己的这种东方大同式的人文情怀,对这一切的发生所带来的结果不抱任何埋怨,这也正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上所要传达的思想一致,这一人文情怀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小说与电影对比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小说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对比我们发现,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渗透是必然的,同时,西方文化的这种开阔性也正影响着华人对文化的认同。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并不是要争辩出哪一国的文化是主流文化这种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希望各国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包容并进,最终实现一种碰撞融合。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相互碰撞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美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文化也在不断融合,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就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世界文化的进程中去,一方面不断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更要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最终使中华文化在保持自身独特魅力的同时,又具备鲜明的时代意识和国际风采。
参考文献:
[1]孟春蕊.东西文化差异中的伦理因素―谈李安电影的文化基因[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2(5):129-131.
[2]张祎星.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试析李安电影作品中的特点[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3):57-60.
[3]张笑铭.主题的选择与美学追求:中西文化视域中的李安电影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1.
[4]鲁蕾.中西文化差异中的文化身份构建―解析电影《推手》和《喜宴》[J].红河学院学报,2011,9(1):66-70.
[5]余结飞.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寻求:李安电影《喜宴》的文化探索[D].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学院,2008.
[6]岳圣淞.光影流转中,李安和他的“东方梦”―浅析李安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再现[J].影视观察,2011:130-133.
[7]陈玉苗.爱情,不仅仅存在于他与她之间―细读《断背山》[J].电影文学,2009,(33):17-18.
[8]幸小利.从《断背山》看中西文化交流[J].电影文学,2008, (22):86-87.
[9]张小荣.禁忌之爱与克制隐忍-略论断背山的情感表达[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28(2):85-91.
[10]汤新煌,关哲.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J].辽东学院学报,2006,8(4):57-61.
[11]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与跨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 2009,(12):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