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培养小学生一定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很主要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计算能力 口算 训练 验算
一、小学计算能力的现状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数学教师。我的学生计算能力差,不仅计算题的错误率居高不下,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题目,也因为计算的错误而受到连累。为了成绩,老师不得不加大练习的强度,应试教学无形中又复活了。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和我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
二、计算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1.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
许多教师,以为新课程注重的是形成知识的过程和对新概念的体验。以前的计算能力的教学是应试教学的那一套,现在已经不需要了。这是片面的。新课程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没有了最起码的计算能力,学生的能力发展无从谈起。
2.教师对教材吃得不透。
新课程的教材把很多的计算都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了起来。但我们有些老师只看到计算的练习少了,练习也简单了,以为计算只要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就行了,计算能力以后慢慢会提高的。于是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计算技能不够熟练。
3.教材编排步子跨得太大,老师不适应。
许多基础性的、工具性的知识,只安排了一两个课时,学生不可能掌握得很牢固。同时,由于增加了许多的新内容,许多老师明知自己的学生对新学的计算不过关,但迫于教学进度,也只好能补救多少是多少,把希望放在期末复习上。但计算的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培养好的,久而久之,养成了计算能力差的综合征,再来补救就难了。
教材安排的练习难度、区分的层次不够。有很多练习的内容太简单,让学生和老师都以为,以后的作业都是这么简单的。而实际上,由于教师观念转变和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原因,有时测验会超出教材的难度。还有就是到了六年级,有了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不可能所有的计算都非常简单。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方法
1.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教材的理念。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旧知识来形成新的知识。所以把很多计算放进了解决问题当中,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体验的同时,培养一定的计算能力,做到能力与技能两不误。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下,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应有的计算能力的话,我们的老师不妨在课前就准备一些额外练习,对教材上的练习作一定的补充,参考一下配套作业本的练习难度,精心设计。
2.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口算不仅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更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敏捷和记忆的能力。我曾仔细观察过一些计算很慢的学生,看看他们到底为什么计算慢。结果这些学生慢的原因不是手脚慢,而是思维慢。说具体点就是算一道乘法时,正常情况下算‘7×8=56’只要0.2秒,而他却要0.5或0.6秒,这样,整个练习做下来,自然要慢得多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可以利用加减法或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具体做法如:小学低年级可以多开展几次口算比赛,以比赛来推动学生的计算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验算习惯。
学生考试的时候觉得自己做的题目都对。我曾经做过一次实验。单元测验结束,我做了一个调查,要他们估计自己这次考试能得几分。只有一位学生认为自己会不及格,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会考100分,平均分也达到了92.6分。而实际考试的成绩平均分只有79.2分。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有的学生不会做,也以为做对了的情况。很多题目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做错的,这是非常可惜的。培养好的验算习惯,对于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在计算的时候,错误算法已经暂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了下来,所以当学生再次验算时,错误的印象会再次出现,学生很难发现错误,所以必须检验。当然,最好写作业时保持平静的心情,第一遍就做对,检查只是一种补救。
4.教材适当的调整。
新课程很多都是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但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本领。没有计算能力,一切数学学习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有的放矢,对一些具有工具性、基础性的知识,适当注重技能的培养,多增加一些练习。当然并不是说要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搞应试教学,只是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
在从应试教育向新课程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好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平衡,认识到提高计算能力和应试教学的区别,新课程一定能促进我们的教育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计算能力 口算 训练 验算
一、小学计算能力的现状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数学教师。我的学生计算能力差,不仅计算题的错误率居高不下,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题目,也因为计算的错误而受到连累。为了成绩,老师不得不加大练习的强度,应试教学无形中又复活了。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和我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
二、计算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1.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
许多教师,以为新课程注重的是形成知识的过程和对新概念的体验。以前的计算能力的教学是应试教学的那一套,现在已经不需要了。这是片面的。新课程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没有了最起码的计算能力,学生的能力发展无从谈起。
2.教师对教材吃得不透。
新课程的教材把很多的计算都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了起来。但我们有些老师只看到计算的练习少了,练习也简单了,以为计算只要教会学生如何计算就行了,计算能力以后慢慢会提高的。于是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计算技能不够熟练。
3.教材编排步子跨得太大,老师不适应。
许多基础性的、工具性的知识,只安排了一两个课时,学生不可能掌握得很牢固。同时,由于增加了许多的新内容,许多老师明知自己的学生对新学的计算不过关,但迫于教学进度,也只好能补救多少是多少,把希望放在期末复习上。但计算的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培养好的,久而久之,养成了计算能力差的综合征,再来补救就难了。
教材安排的练习难度、区分的层次不够。有很多练习的内容太简单,让学生和老师都以为,以后的作业都是这么简单的。而实际上,由于教师观念转变和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原因,有时测验会超出教材的难度。还有就是到了六年级,有了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不可能所有的计算都非常简单。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方法
1.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教材的理念。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旧知识来形成新的知识。所以把很多计算放进了解决问题当中,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体验的同时,培养一定的计算能力,做到能力与技能两不误。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下,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应有的计算能力的话,我们的老师不妨在课前就准备一些额外练习,对教材上的练习作一定的补充,参考一下配套作业本的练习难度,精心设计。
2.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口算不仅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更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敏捷和记忆的能力。我曾仔细观察过一些计算很慢的学生,看看他们到底为什么计算慢。结果这些学生慢的原因不是手脚慢,而是思维慢。说具体点就是算一道乘法时,正常情况下算‘7×8=56’只要0.2秒,而他却要0.5或0.6秒,这样,整个练习做下来,自然要慢得多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可以利用加减法或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具体做法如:小学低年级可以多开展几次口算比赛,以比赛来推动学生的计算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验算习惯。
学生考试的时候觉得自己做的题目都对。我曾经做过一次实验。单元测验结束,我做了一个调查,要他们估计自己这次考试能得几分。只有一位学生认为自己会不及格,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会考100分,平均分也达到了92.6分。而实际考试的成绩平均分只有79.2分。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有的学生不会做,也以为做对了的情况。很多题目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做错的,这是非常可惜的。培养好的验算习惯,对于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在计算的时候,错误算法已经暂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了下来,所以当学生再次验算时,错误的印象会再次出现,学生很难发现错误,所以必须检验。当然,最好写作业时保持平静的心情,第一遍就做对,检查只是一种补救。
4.教材适当的调整。
新课程很多都是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但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本领。没有计算能力,一切数学学习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有的放矢,对一些具有工具性、基础性的知识,适当注重技能的培养,多增加一些练习。当然并不是说要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搞应试教学,只是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
在从应试教育向新课程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好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平衡,认识到提高计算能力和应试教学的区别,新课程一定能促进我们的教育全面、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