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隐喻理论的重要发展的回顾和再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的研究从古到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对隐喻的研究历来就有很多流派有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认识。在隐喻研究的历史上也涌现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隐喻理论和思想。而隐喻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本文将阐述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等一些影响深远的理论主张和其中存在的局限性的思考,从而对现代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局限性
  
  引言
  
  隐喻是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研究中最热的研究议题之一,国内的趋势也大致如此。纵观中外历史,,隐喻的研究可追述到亚里士多德给隐喻下的定义:“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做隐喻,或借用‘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罗念生译,1986)。这个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有了质疑,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看法。如昆提良的“替代论”,理查兹的隐喻互动论的提出。Gorge Lakoff & Mark Turner把隐喻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概念整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隐喻理论的发展达到新的高潮。束定芳与汤本庆在《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一文中指出:隐喻史上的“替换论”、“对比论”,以及现代隐喻理论中的“互动论”、“映射论”、“成空间理论”等都是旨在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大部分对隐喻的研究都集中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上,因为这实际上是解释隐喻的奥秘所在。在研究隐喻的理解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关心隐喻理解所涉及的外部因素,另一方面关心隐喻的内部机制的作用过程。隐喻研究史上的“替代论”、“对比论”和“互动论”实际上就是对隐喻的这种工作机制的解释。本文就一些欧洲重要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对其局限性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1. 亚氏的对比论与昆提良的替代论
  
  隐喻研究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布莱克所称的“贬斥论”这些人认为,隐喻对我们的思维发展甚小,有时甚至有害。这个学派的鼻祖是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他本人隐喻娴熟,主张:修辞格教人如何“花言巧语”与哲学讨论的是真理背道而驰;另一种是所谓的“赞赏派”,他们认为人类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质的(束定芳,2000)。西方的隐比喻研究经历了修辞学、语义学和认知科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出现。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从古希腊一直持续到现在,始终未能超越语言本身的局限。在修辞学阶段,出现的主要理论有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和昆提良的“替代论”。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因此,隐喻与明喻本质上是一样的。他的理论影响深远,为隐喻的理解提出了看法,也是一直以来很多学者、文学工作者所认同的。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在公元一世纪提出了“替代论”。他认为,所谓的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两种理论都把隐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装饰”(束定芳,2000)。按照这些理论理解,那么在文学作品出现的那些隐喻所表达的无可比拟的效果又能怎样解释?如果把这些隐喻更换掉,语言的效果会是完全不同的。显然,这些理论在语言的运用中是站不稳脚的。如在下面的例子中的隐喻的使用和不使用表达的效果和语义是不同的。在这里“鸟笼”用来比喻婚姻,如果把“鸟笼”直接用“婚姻”来写的话,原文的文学效果就很难表达出来了。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婚姻)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围城》:96)
  而冯小虎在《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中也指出了互动论解决隐喻中“语义失常”问题,是该理论的一大功绩。但用“缩短了的比喻”来解释隐喻,也就把隐喻定格在了隐喻只能是语言形式和修辞格上的问题。这样就把隐喻研究的发展限制在一个研究范围内。总之,“互动论”突破了把隐喻仅仅作为一种词汇层次的修辞现象的局限,把隐喻的内部机制描述成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但在隐喻的范围方面定格的有些狭义了。
  
  2. 理查兹的隐喻互动论
  
  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发表了《修辞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Interaction)理论。布莱克在其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互动理论,使其成为自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昆提良的“替代论”以来最有影响的隐喻解释理论。隐喻互动论的主要观点是:每一隐喻陈述含有两个主词,一个主要词和一个次要主词:次要主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系统;隐喻句通过将组成次要主词的一组“相关隐含”(associated commonplaces) “映射”(map into)到主要词上,使其产生隐喻意义。理查斯和布莱克认为,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互相作用的结果。这样,他们的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将隐喻限制在词汇层次、并将此看作是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的修辞现象的局限,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并放到了句子层次进行考察(束定芳, 2000)。理查兹和布莱克就把隐喻研究大大的推进了一步,把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现象,在更为广阔的言语环境中寻找隐喻意义的支点。这就使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层次,进入了隐喻的认知研究(王云燕 张华英,2000)。理查兹同意雪莱的观察:语言实际上是隐喻的。理查兹和布莱克对隐喻的最大贡献在于把隐喻研究划分为“替代论”与“互动论”,而且从具体语言形式进入到抽象图像的研究。
  “互动论”突破了把隐喻仅仅作为一种词汇层次的修辞现象的局限,把隐喻的内部机制描述成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互动论”的缺点是,虽然它指出了隐喻理解过程的性质,但是,对这一互相作用过程的具体特点没有充分的描写(束定芳,汤本庆,2002)。所以说该理论在隐喻发展史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局限性
  
  1980年Gorge Lakoff & Mark Turner 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使隐喻研究从此摆脱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Lakoff强调隐喻的认知作用,认为隐喻植根与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思维,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胡壮麟,2004)。来考夫等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系统的一条必由之路(束定芳,2000)。而且Lakoff认为,隐喻的焦点根本不在语言,而在于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一个概念隐喻,或者说是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现(林书武,1997)。这个理论带给我们的美丽之处就在于:把通常认为的一种普通现象的“隐喻”看作不仅是语言能力,而且是人類思维和行动的工具,是一般行为,受一般认知能力的支配。这些观点是与隐喻的传统理论不同的。
  Lakoff和Johnson认为通过简单的空间概念,如我们的感情(如快乐)和感知机动经验(如直立姿势)之间的系统相关,这些相关是构成走向隐喻概念的基础。如HAPPINESS IS UP.人们是从物理的概念出发形成非物理的概念去表达不清楚的概念(胡壮麟,2004)。如
   I’m in the room.
   Harry is in the ELKS.
   Mary is in love.
  例2中,人们用在容器中表示空间概念,在房间里。例3中,用更大的空间概念表在山脉里。例4中用表示空间的词“in”来表达在谈恋爱。从例子中可以看出,隐喻是通过一个命题结构来体现。人们便可在更高层次用描述非常清晰的概念去构筑另一个概念。它的共同点或基础是与人类经验系统相关的事物。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例如,
  失败乃成功之母。
  祖国,我的母亲。
  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
  母,牧也。(《说文》)
  以上例子都是有关“母亲”的隐喻的句子,是由“母亲”衍生的多种语言表达方式。所以通过提供经验的框架,隐喻有助于我们的思维,处理新获得的抽象概念。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隐喻语言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就隐喻理论本身的不足,Lakoff建立认知隐喻理论的目的在于解决隐喻不是语言问题而使思维问题这一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所以其概念隐喻理论主要研究隐喻概念化的一般的、常规模式,从而达到揭示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Lakoff的两域映射理论在解释新颖隐喻、漫画、新造词语、条件句等方面显得不够充分。因此,Fauconnier 和Mark Turner 从1993年开始着手将两域映射模式改进为四空间模式,以期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4.概念整合理论
  
  4.1 概念整合理论的简述
  Lakoff& Johnson (1980)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MT,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影响尤为重大和深远。他们首次提出语言中的比喻现象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应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概念化过程。比喻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建立投射的过程,即把源域中的内容成分向目标域投射的过程。这种投射实际上就是一种映射关系。复合空间理论发展了这种映射方法,提出了多维空间相关成分的映射,以及多维方向的动态映射。这种多维性构成了它与CMT的主要区别(余渭深,2001)。1985年,Fauconnier出版了一部引人注意的伟大著作Mental space。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Fauconnier和其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大大地发展和完善了其关于语言的认知理论,将心理空间理论发展到了概念合成理论(刘正光,2002)。“合成空间理论”是由Fauconnier与Turner创建提出的,是有关隐喻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突出的认知过程。它依赖于由合成空间构成的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映射,这一理论通过分析概念的空间合成、跨空间映射以及由此形成的层创结构,对于隐喻的实时构建过程和隐喻意义的推理机制作出了更加详细、清晰的阐释(张全生,2004)。
  合成空间理论与其它众多语言理论的明显不同在于:它不仅重视揭示语言的生成的过程,同时也重视语言过程研究。在研究中它既强调输入空间相关成分的映射和向复合空间的投射,强调语言理解者应从复合空间里寻求各种可能性,构建与语言理解所必需的相关输入空间,为语言理解提供必要的指称参考背景,使语言理解成为可能(余渭深,2001)。刘光正在《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述与质疑》中具体阐述如下:Fauconnier在1995年发表了长篇论文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Formal Expression, 在这篇论文中,他正式系统地提出了“概念合成”(blending or conceptual integration),完善了1994年的多空间模式,将blend 作为模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空间。Fauconnier 和Mark Turner在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阐释了概念合成理论,论证了各空间之间的互相关系如下图所示:该模型表明,类属空间向两个输出空间映射。它反映输出空间共有的常见的更抽象的组织与结构,规定核心跨空间映射。输出空间的映射具有部分与选择的属性。当输出空间1 与2部分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层创结构,由合成空间里的正方形表示。层创结构的产生过程就是意义的运演与产生过程。
  
  上图是鄙人对“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根据概念整合理论做出的图解。首先,在input1中输入的成分是“一种”、“相思”在这个输入空间中,存在的组合性框架是作者和丈夫的相思之情,即在input2中的输入成分是“两处”、“闲愁”。“两处”即作者和丈夫二人所在的不同地点。“闲愁”也就是作者和她的丈夫由于战乱,夫妻分离。因为据历史记载,李清照和她的丈夫,不仅是情投意合,而且在做诗词方面也是难得的知己。再次,“一种”和“两处”形成了数字上的对比,也是源于两个人的相思是一种感情中提炼出“一种”而相思一般情况是两个人。同时,又因为两个人的“相思”所以导致了“闲愁”,这里存在着因果关系。最后,由于两个输入空间的组合、投射,组成整合空间:作者当时的亲身感知、感受。两个输出空间再经过完善和自身的逻辑结构可以提取出层创结构:作者的伤心、忧虑和担心。而这词句,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的话是几乎很难解释的。因为,这里的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并不是简单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关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巨大阐释力。
  
  5. 总结
  
  综上所述,隐喻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它在随着人们的探索和思考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昆提良的“替代论”、理查兹的隐喻互动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简要概括和一些局限性的和其发展进行了再思考,旨在对欧洲隐喻理论的发展和理解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Lakoff, &Johnson, 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New York and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td.
  [2]Fauconnier, Gills &Mark Turn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J].1Cognitive Science, 1981.
  [3]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4]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6] Fauconnier , Gills &Mark Turner[M].The way we think 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7]罗念生译. 诗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8]束定芳. 隐喻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张全生. 中国隐喻研究十年综述[J]. 新疆: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10]胡壯麟. 认知隐喻学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王云燕, 张华英. 当前隐喻研究的两种发展趋势[J].楚雄师专学报,2000,(1).
  [12]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13]林书武. 隐喻的一个具体运用——《语言的隐喻基础评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2).
  [14]余渭深. 复合空间模式在语言理解研究中的应用[J].外语语言文学研究, 2001, (2).
  [15]刘正光.Fauconnier 的概念合成理论:阐述与质疑[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0).
  [16]余渭深, 董平荣. 合成空间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17]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与语义学学研究[M]. 外语教学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18]束定芳, 汤本庆. 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 外语研究, 2002,(2).
  [19]冯小虎. 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学分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实现新形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配合我校学分制试点改革及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本文总结了我校在长期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关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与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关键词:学分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自主式教学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教师,更是文化的一个活的载体。因此,学校管理就是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的管理。     一、目前,校园文化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校园精神”说,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通过校园精神、传统的弘扬,创设健康、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   二是“校风”说,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的各种规范、行为和风尚。   
摘 要:网络诞生最初就是应用于教学和科研,网络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一个新名词,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和创新教育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和给教学活动带来的新问题,并就目前在信息化教学中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应该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Internet;信息化;网络教学;创新能力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Internet是计算机逐步普及之后最令人激动的应用。它本是美
摘 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归纳和分析。同时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如何更好地依“标”施教,进行了深入地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具体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依“标”施教;策略;方法    初读新课程标准,有春风扑面之感,清新独特、耐人寻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初的欣喜、激动变得更为理智和冷静。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试论新时期经济新闻的本体认识李惠民在新闻传播领域,经济新闻日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争先传播、广大受众纷纷关注的焦点内容。这是因为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进步诸因素
当前我们煤炭行业正处于低谷,市场低迷,企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员工思想复杂多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只有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增强职工的信心,鼓舞斗志,才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重视品德教育,挖掘育人素材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信息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如果把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
摘 要: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谈起,导出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生态建设的原则,并强调小城镇建设过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态小城镇建设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小城镇即规模最小的城市聚落,它不仅是农村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中心,而且是联系广大农村与各级城市的桥梁与纽带。它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舞台,但同时也意味着对自然的远离和破坏。一直以来,人类
期刊
历史教学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历史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新理念。要让学生成为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体验与质疑者,评议者与运用者,历史知识的传播者和普及者。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重视知识迁移,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训练学生发现事物的新关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性环节。
校本课例教研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单位,在优秀教师、教学专家或研究人员的指导或引领下,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形式。这种教研活动形式,能促使教师仔细考虑课例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项活动和每一种方法,帮助教师有效地发现特定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活动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分享教学智慧、丰富教学实践经验,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跟进,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