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新课改形势下,略读课文的教学既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使略读课文徒有虚名,也不能使略读课文变为自读课文,从而违背了大纲的要求,所以略读课的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并寻求新方法。
[关键词] 新课改 略读课文 教学实践 教学初探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原是用来训练阅读的优良习惯,必须脚踏实地,毫不苟且,才有效益。”但就当前语文教学而言,大部分老师认为,精读课文就该精讲,略读课文就该一眼而过,研究精读课文教学的多,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少。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略读课文要比精度课文要求简单得多,一般只要求学生读后能粗知文章大意,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适当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就可以了,所以大部分的略读课都变成了自读课,根本无法达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课文,占总数的 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占50%,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叶圣陶先生还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略;一半系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會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语文课堂需要创新,在新课改下,我们的略读课文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时的环境,全面考虑,将合适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多读教材中的课文以外,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在预习课文时,还鼓励他们多查阅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所以每次教学时,每个学生都想比别人多展示一点自己,使课堂的学习氛围不知不觉中变得浓厚,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激情,才能营造课堂的和谐氛围。因此,教师应当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根据导读,明确目标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单元,我们的编者都有明确的总目标,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它都会紧紧扣住单元总目标,所以我在备课时,除了根据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学情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外,还特别注意做到充分合理地运用导读,也就是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语”和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语”,因为它们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启发教师从文本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思考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三、掌握技巧,善于启发
在平时的精读课上,我们可以见到大多数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做得好,教具齐全,备课精细,但往往忽略了略读课文,总是将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理解,也违背了大纲的编写意图,所以,略读课文既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也不能使略读课文徒有虚名。我在教学中总是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总是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求异思维或喜闻乐见的方式,综合运用启发性提问、探究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归类性提问等,可以老师提也可以变换成学生提,但一些关键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既使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也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四、联系实际,局部精读
我们说,每一篇文章,总有它的精彩之处,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俄国作家叶
[关键词] 新课改 略读课文 教学实践 教学初探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原是用来训练阅读的优良习惯,必须脚踏实地,毫不苟且,才有效益。”但就当前语文教学而言,大部分老师认为,精读课文就该精讲,略读课文就该一眼而过,研究精读课文教学的多,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少。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略读课文要比精度课文要求简单得多,一般只要求学生读后能粗知文章大意,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适当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就可以了,所以大部分的略读课都变成了自读课,根本无法达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课文,占总数的 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占50%,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叶圣陶先生还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略;一半系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會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语文课堂需要创新,在新课改下,我们的略读课文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时的环境,全面考虑,将合适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多读教材中的课文以外,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在预习课文时,还鼓励他们多查阅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所以每次教学时,每个学生都想比别人多展示一点自己,使课堂的学习氛围不知不觉中变得浓厚,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激情,才能营造课堂的和谐氛围。因此,教师应当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根据导读,明确目标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单元,我们的编者都有明确的总目标,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它都会紧紧扣住单元总目标,所以我在备课时,除了根据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学情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外,还特别注意做到充分合理地运用导读,也就是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语”和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语”,因为它们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启发教师从文本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思考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三、掌握技巧,善于启发
在平时的精读课上,我们可以见到大多数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做得好,教具齐全,备课精细,但往往忽略了略读课文,总是将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理解,也违背了大纲的编写意图,所以,略读课文既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也不能使略读课文徒有虚名。我在教学中总是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总是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求异思维或喜闻乐见的方式,综合运用启发性提问、探究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归类性提问等,可以老师提也可以变换成学生提,但一些关键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既使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也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四、联系实际,局部精读
我们说,每一篇文章,总有它的精彩之处,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俄国作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