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期正处在行为习惯形成的开始时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及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期也是人生奠定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只有家园一致,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判断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否形成,关键看他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学习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只有两者共同协作,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幼儿年龄小,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家长和教师的教导,善于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孩子的学习几乎都是在家庭和幼儿园完成的,因此,家园合作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教育功能。
2 在家园合作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2.1 角色认知上的偏差
对于家长来说,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并不是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教育资源、教育伙伴的增加,家庭教育不应该在幼儿进入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减弱,更应该与幼儿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但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那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就应全权负责。而有的教师则说,教育孩子并不只是幼儿园的事,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受到的教育和影响比在幼儿园的多,因此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也有很重要的责任。正是由于这种片面而狭隘的角色认知,使得双方都看不到家园合作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2 教育观念上的分歧
笔者提到的教育观念的分歧,主要是指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所出现的分歧。在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会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制定有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采取针对性的赋予乐趣教师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是在在家庭中,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对于幼儿的要求会降低,尤其是在难度较高的行为训练中,通常都会在幼儿撒撒娇或者哭闹中结束,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这样家庭与幼儿园不能有一致的环境、一致的要求,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会有一定的难度。
2.3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蹙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合作,幫助幼儿正确认知,并将他们内化为自身的规则意识,转化成行动。
3 运用多种形式,达成共识。
家庭与幼儿园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认知是不同的,教师与家长要多进行沟通,增进了解,达成共识,灵活地运用以下方式。
3.1 家教园地
这是幼儿园为了方便家长和老师相互交流专门设置的一块园地。在笔者工作的幼儿园,每个教室门口都会设立一个家教园地,会设有如下几个栏目,如本周计划、请您配合、主要教学活动等,通过这些实时的信息反馈,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幼儿的表现活动,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
3.2 家长信箱
有些学前教育机构考虑到家长工作繁忙、接送孩子时间紧张,在班级为每个家长设立了信箱,信箱中会放置有关幼儿的材料,以通过书面语言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分享,保证了老师与家长联系的畅通无阻。
3.3 运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幼儿园可利用电话和短信、校讯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从而与家长们统一目标、统一方向、统一原则,同步教育引导幼儿。在家长教师双方共同教育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相互信任、配合是至关重要的。时下每个幼儿园都会采用家校路路通,通过这种快捷方便的短信互动,增进与家长间的交流,使现在的教育更加信息化,快捷化,透明化。
3.4 家访
这是一个不仅能拉进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通过家访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在工作的一年中,笔者也进行了多次家访,通过家访深刻体会到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能让我深入孩子的家庭环境,看到孩子最真实的一面。这种近距离地交流不仅让家长毫无保留与我沟通,也能提高家长的教育的技能和能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4 家园共育,促进发展。
4.1 教师与家长树立良好地榜样
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幼儿的心中,教师是他们的偶像,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他们说:“这是我老师讲的”;“我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我们教师就是幼儿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所以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那么幼儿回到家中,家长就是幼儿学习的对象,家长不可以松懈,也应该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地榜样。同时,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中也应该一致地遵守,教师和家长也应讨论交流出一个合理共同的方法,不要让幼儿一会遵守这个一会遵守那个,形成心理上的矛盾。要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
4.2 为幼儿能够实践良好行为习惯提供环境
良好地环境有利于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在家园和谐统一地环境中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行为习惯。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又有其特殊的作用,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创设适宜的环境,可以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5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很清楚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习惯的最有效的办法,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两者的合力培养必然给幼儿带来更趋于完善的教育。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家庭和幼儿园都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杰.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成功(教育版),2007(02).
[2]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董海霞.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园,2009(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215600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判断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否形成,关键看他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学习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只有两者共同协作,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幼儿年龄小,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家长和教师的教导,善于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孩子的学习几乎都是在家庭和幼儿园完成的,因此,家园合作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教育功能。
2 在家园合作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2.1 角色认知上的偏差
对于家长来说,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并不是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教育资源、教育伙伴的增加,家庭教育不应该在幼儿进入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减弱,更应该与幼儿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但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那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就应全权负责。而有的教师则说,教育孩子并不只是幼儿园的事,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受到的教育和影响比在幼儿园的多,因此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也有很重要的责任。正是由于这种片面而狭隘的角色认知,使得双方都看不到家园合作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2 教育观念上的分歧
笔者提到的教育观念的分歧,主要是指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所出现的分歧。在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会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制定有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采取针对性的赋予乐趣教师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是在在家庭中,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对于幼儿的要求会降低,尤其是在难度较高的行为训练中,通常都会在幼儿撒撒娇或者哭闹中结束,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这样家庭与幼儿园不能有一致的环境、一致的要求,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会有一定的难度。
2.3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蹙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合作,幫助幼儿正确认知,并将他们内化为自身的规则意识,转化成行动。
3 运用多种形式,达成共识。
家庭与幼儿园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认知是不同的,教师与家长要多进行沟通,增进了解,达成共识,灵活地运用以下方式。
3.1 家教园地
这是幼儿园为了方便家长和老师相互交流专门设置的一块园地。在笔者工作的幼儿园,每个教室门口都会设立一个家教园地,会设有如下几个栏目,如本周计划、请您配合、主要教学活动等,通过这些实时的信息反馈,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幼儿的表现活动,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
3.2 家长信箱
有些学前教育机构考虑到家长工作繁忙、接送孩子时间紧张,在班级为每个家长设立了信箱,信箱中会放置有关幼儿的材料,以通过书面语言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分享,保证了老师与家长联系的畅通无阻。
3.3 运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幼儿园可利用电话和短信、校讯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从而与家长们统一目标、统一方向、统一原则,同步教育引导幼儿。在家长教师双方共同教育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相互信任、配合是至关重要的。时下每个幼儿园都会采用家校路路通,通过这种快捷方便的短信互动,增进与家长间的交流,使现在的教育更加信息化,快捷化,透明化。
3.4 家访
这是一个不仅能拉进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通过家访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在工作的一年中,笔者也进行了多次家访,通过家访深刻体会到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能让我深入孩子的家庭环境,看到孩子最真实的一面。这种近距离地交流不仅让家长毫无保留与我沟通,也能提高家长的教育的技能和能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4 家园共育,促进发展。
4.1 教师与家长树立良好地榜样
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幼儿的心中,教师是他们的偶像,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他们说:“这是我老师讲的”;“我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我们教师就是幼儿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所以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那么幼儿回到家中,家长就是幼儿学习的对象,家长不可以松懈,也应该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地榜样。同时,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中也应该一致地遵守,教师和家长也应讨论交流出一个合理共同的方法,不要让幼儿一会遵守这个一会遵守那个,形成心理上的矛盾。要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
4.2 为幼儿能够实践良好行为习惯提供环境
良好地环境有利于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在家园和谐统一地环境中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行为习惯。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又有其特殊的作用,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创设适宜的环境,可以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5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很清楚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习惯的最有效的办法,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两者的合力培养必然给幼儿带来更趋于完善的教育。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家庭和幼儿园都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杰.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成功(教育版),2007(02).
[2]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董海霞.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园,2009(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