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话式教学模式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相对于傳统数学教学的灌输模式,对话教学打破了听与讲的的被动课堂局面,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展示与挖掘。笔者以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为中心,加上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77-1对话式教学不仅能够以多种对话形式带给学生更灵活的体验,更将数学教学提升到合作、信任、平等的高度。学生从多层次的课堂交流中展开独立思考,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长期学科发展也十分有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实施的全面性与可行性。
一、强调学生主体,建立师生平等对话
1.设置探究性问题,开启对话教学模式
数学科目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层次性强、概念清晰,因此,层层深入、步骤明确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是探究性问题的设置目的,教师要避免传统的验收式提问方式,而应该让学生面对更开阔的思索空间和对话方式。例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提问:“同学们,生活中的四边形多不多啊?举几个例子。”学生们踊跃思考,“很多啊,方形的凳子、公交车。”“文具盒、沙发、花瓶。”“你们说的物品是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呢?”学生们出现了分歧,有人说是四边形,有人说是平行四边形,也有人说两种都有。我接着问:“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同一种吗?有什么区别没有?”这次我单独请了一个同学回答,“两种是不一样的,四边形不规则,平行四边形是规则的。”我鼓励道:“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平行四边形规则在什么地方。”在对话中,课堂氛围也不再僵硬,逐层深入的探究式问答让学生们很自然地进行了思考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被灌输。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提升对话教学模式
要实现数学课堂自主学习,依靠教师提问只是最基本的方式,如何让学生积极了解知识和主动运用知识,还需要有提升意义的对话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数》的学习中,我让学生们在知识消化的过程中尽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刚开始学生们还比较胆怯,直到一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在千位数的读法中,不是应该从右往左对应个十百千位吗?为什么比如6050就不能读六千零百五十呢?”一些同学也附和着表示赞同,我点点头:“这位同学的确是用心思考了,有没有同学能够解答?”很快有学生站起来说:“我的认为是,零放在后面可以按照位数读出来,也就是整数的情况下,比如五千、五百、五十,而零在中间的时候代表这个位数空着,所以没必要读出位数来。”“这位同学回答得很精彩,大家要在问题中找规律。”这样,将学生的主动提问发散成大家都能参与的讨论,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了思考过程。
二、增加合作任务,实现生生交流对话
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模式不但需要师生间的互动,还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够将对话中的疑惑与想法交换分享,从而收获到更广阔的学习思路和更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合作任务是促进生生对话交流的最有利形式。比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学习中,在进行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实践时,笔者安排了课堂合作任务:以同桌为单位,对指定的图案进行角的精确测量,不仅要比试各组的测量准确度,还要比拼测量速度。在合作的过程中,我听到了不少对话,有学生对同伴说:“你的测量方法不对,要以右边内圈的数字为标准刻度。”而对方也反驳:“180度都是等分的,我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可是这样测量的速度就会很慢了,而且不一定准确。”也有的组交流并不冲突,或是分配测量图案,或是讲解不懂之处,合作交流不但让学生们拉近了心理距离,还能够从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重视课堂评价,形成综合反思对话
课堂评价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体验、总结式的对话交流对教学效果是比较直观的呈现。另一方面,课堂评价能够从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等多个方面展开反思,以进行有效改进。例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千米和吨》的学习时,针对长度单位千米的教学,我开展了课堂评价谈话,向学生提出了“你觉得自己真正学懂了吗?”“老师会不会讲得太快?”“你认为课堂上有什么不足?”等围绕教学效果的问题。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有的说:“基本概念都懂了,可是做起题来还是容易混淆各种单位。”有的说:“老师讲课的速度一点也不快,我半节课就学懂了。”对于课堂不足,有学生认为课堂练习太多了,比较容易紧张,也有的认为回答问题应该轮着来才公平。课堂评价的开展让课堂对话不再只纠结于学习内容的表面,而是扩展到更具深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对师生来说都受益匪浅。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77-1对话式教学不仅能够以多种对话形式带给学生更灵活的体验,更将数学教学提升到合作、信任、平等的高度。学生从多层次的课堂交流中展开独立思考,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长期学科发展也十分有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实施的全面性与可行性。
一、强调学生主体,建立师生平等对话
1.设置探究性问题,开启对话教学模式
数学科目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层次性强、概念清晰,因此,层层深入、步骤明确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是探究性问题的设置目的,教师要避免传统的验收式提问方式,而应该让学生面对更开阔的思索空间和对话方式。例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提问:“同学们,生活中的四边形多不多啊?举几个例子。”学生们踊跃思考,“很多啊,方形的凳子、公交车。”“文具盒、沙发、花瓶。”“你们说的物品是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呢?”学生们出现了分歧,有人说是四边形,有人说是平行四边形,也有人说两种都有。我接着问:“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同一种吗?有什么区别没有?”这次我单独请了一个同学回答,“两种是不一样的,四边形不规则,平行四边形是规则的。”我鼓励道:“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平行四边形规则在什么地方。”在对话中,课堂氛围也不再僵硬,逐层深入的探究式问答让学生们很自然地进行了思考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被灌输。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提升对话教学模式
要实现数学课堂自主学习,依靠教师提问只是最基本的方式,如何让学生积极了解知识和主动运用知识,还需要有提升意义的对话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数》的学习中,我让学生们在知识消化的过程中尽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刚开始学生们还比较胆怯,直到一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在千位数的读法中,不是应该从右往左对应个十百千位吗?为什么比如6050就不能读六千零百五十呢?”一些同学也附和着表示赞同,我点点头:“这位同学的确是用心思考了,有没有同学能够解答?”很快有学生站起来说:“我的认为是,零放在后面可以按照位数读出来,也就是整数的情况下,比如五千、五百、五十,而零在中间的时候代表这个位数空着,所以没必要读出位数来。”“这位同学回答得很精彩,大家要在问题中找规律。”这样,将学生的主动提问发散成大家都能参与的讨论,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了思考过程。
二、增加合作任务,实现生生交流对话
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模式不但需要师生间的互动,还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够将对话中的疑惑与想法交换分享,从而收获到更广阔的学习思路和更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合作任务是促进生生对话交流的最有利形式。比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学习中,在进行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实践时,笔者安排了课堂合作任务:以同桌为单位,对指定的图案进行角的精确测量,不仅要比试各组的测量准确度,还要比拼测量速度。在合作的过程中,我听到了不少对话,有学生对同伴说:“你的测量方法不对,要以右边内圈的数字为标准刻度。”而对方也反驳:“180度都是等分的,我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可是这样测量的速度就会很慢了,而且不一定准确。”也有的组交流并不冲突,或是分配测量图案,或是讲解不懂之处,合作交流不但让学生们拉近了心理距离,还能够从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重视课堂评价,形成综合反思对话
课堂评价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体验、总结式的对话交流对教学效果是比较直观的呈现。另一方面,课堂评价能够从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等多个方面展开反思,以进行有效改进。例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千米和吨》的学习时,针对长度单位千米的教学,我开展了课堂评价谈话,向学生提出了“你觉得自己真正学懂了吗?”“老师会不会讲得太快?”“你认为课堂上有什么不足?”等围绕教学效果的问题。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有的说:“基本概念都懂了,可是做起题来还是容易混淆各种单位。”有的说:“老师讲课的速度一点也不快,我半节课就学懂了。”对于课堂不足,有学生认为课堂练习太多了,比较容易紧张,也有的认为回答问题应该轮着来才公平。课堂评价的开展让课堂对话不再只纠结于学习内容的表面,而是扩展到更具深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对师生来说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