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课程资源建设要与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相匹配,善于扬弃和创新,重新审视对于课本、课堂、课程的理解,在更高层次、更深维度上做文章。重视和促进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利用身边的和学生熟悉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呈现更有吸引力、更具适切性的课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重构教材;开放课堂;开发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6-0011-03
“过去,教材是学生的全部世界;现在,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儿童的道德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
小学品德课程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多彩而真实的生活体验,“一本书、一节课、一次练习”的课程实施定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品德教育的需要。因此课程资源必须根植于儿童的生活,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小学品德课程唯有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敢于自我否定,积极扬弃和创新,用活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立足课堂而不“唯课堂”,整合儿童校内外生活的资源,方能打通既有教材的围墙壁垒,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桎梏,打造充满生命张力的个性资源,促进资源体系的优化升级,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突破教材,让课本动起来
教材内容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发挥教材的范例性,对话教材,活用教材,不把教材當作课程资源的唯一,就需要教师有“重构教材”的责任担当。
打开教材的话题范例,教师的工作是要实现教材儿童与教室儿童的跨界“对话交流”,更需要唤起教材编者与执教者本人的“目标认同”。教师要透过教材范例的内容,去分析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承载的课程目标,清楚“教什么”的问题。
借鉴教材的范例呈现,教师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突破,创造性地进行“二次编写”。教师应站在班级学生的视角上,统整现实生活的鲜活资源,解决“用什么教”的问题,为学生呈现生动、活泼的“新版”教材。
以三年级下学期《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为例,课本静态地呈现了一幅学生在上学路上看见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劳动的情景组合图,教学目标清晰、意图明显。如果仅仅停留在课本插图中找一找、认一认、说一说的层面上,那么学生对社会职业、工人劳动的认识无疑是符号化、表面化的。基于对育人目标的准确把握,教师要变静为动,让学生采取课前走访调查、课中体验交流、课下采访互动等动态学习方式,引导他们真实地走进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建筑工人等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中,现场感受这些劳动者为了我们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的情景,让尊重劳动、尊敬劳动者的情感油然而生。
同时,静止固定的内容,也让课本知识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节奏,原本是“新闻”,等到编入教材,学生拿到手时,却成了“史料”。《飞天,不再是神话》介绍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呈现了1992年航天工程的启动,2003年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更有2012年“神州”9号的手动对接等精彩内容。教材编出之后,我国的航天技术继续取得突破,尤其是2013年神舟10号王亚平的空中授课,2016年神舟11号宇航员长达33天载人航空飞行试验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把新鲜的、学生关注的内容引入到教材中去,让课本内容与时代同步发展。
二、突围课堂,让课堂更开放
小学德育的目标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依托主题活动单元来推进,结构严谨,体系完备。但课堂教学绝不是学生德育途径的所有,教师切不能以偏概全,自缚手脚,自我封闭,将课程实施把学生禁锢在教室的40分钟内。教师要敢于打破课堂的物理时空,以品德课堂为原点,在校内画好课外延展线,在校外作好家庭、社区辅助线,为学生构筑全景域、全天候的德育大课堂。
(一)立足品德课内,整合课外资源,拉长课堂延展线
综观当前小学品德的课堂现状,教学情景模拟虚假、道德认知机械识记、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课堂教学与学校活动、学生生活脱节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致使教师自身在学校德育体系中“失位”,丧失了话语权。教师要重新树立其在课堂教学主阵地的自信,充分发挥其系统性强、生动高效的优势,立足课内,瞄准课外,向课外延展,把学校的场地、时间、活动等元素纳入到课堂实施的结构环节中来,把课堂做“大”,把时间拉“长”。例如安全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被纳入到各级教育督促评估体系中。学校应强力推进食品卫生、疾病防控、消防人防、治安防范、疏散逃生等方面的工作,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保证各类教育资源统整调配。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主动融入,抓住教育契机,调整教学进度,适时协调开展主题教学,用课外资源充实课内教学,实现学科教学与学校活动的“双赢”。
(二)链接家庭生活,拓展社区资源,画好课堂辅助线
小学品德课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依次呈现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德育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的策略,把学生、家庭成员、社会资源纳入到课程中去,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两个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建立最广泛的课程实施阵线,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推动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在教学《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以亲情作业的形式把课堂实践环节搬到家庭中去,通过亲子之间的采访沟通、记录父母一天的工作、小手抚大手等亲情活动,直观感受父母的辛劳,在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中,大声说出你的爱,让情感自然表达。教师则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活动过程的指导调度、信息反馈、总结提升上,真正成为活动的导演策划、剧务统筹,服务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在教学《无声的朋友》时,教师将班级学生按家庭实际居住小区划分行动小组,深入到居住小区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小区公共设施的基数,提出增加添补的意见方案,对公共设施服务居民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观察,针对破坏、损坏公共设施现象,在小区内开展保护公物、爱护公共设施的志愿宣传活动。这样,把课堂教学设在社区现场,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围绕社区现实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让学生们以社区小公民的身份,关心周围人,关注身边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突现自我,让课程有个性
品德课程以滋养心灵、修养品德、培养习惯、涵养公德为己任,直指人的内心世界。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品德课程在开发利用外在资源的同时,更要关注蕴含在师生精神深处的课程元素,唤醒它们的成长需求,为课程赋予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一)分享故事,唤起共鸣
关于诚实守信的教育,引用名人故事会产生榜样示范效应,激发孩子们尚善尚美的正能量。同样源自学生自身成长的小故事、微体验,也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教育效果。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出于好奇,想试试斧头是否锋利,把父亲心爱的樱桃树砍倒,事后不惧父亲的责怪而勇于承认错误,获得父亲赞赏。故事讲来,学生们受益匪浅。相比之下,让学生们讲出自己亲历的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反而更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与共鸣:你的故事,我也曾经历过。诚信就是說的和做的一个样,敢做敢当,不隐瞒事情的真相,勇敢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敢于说“不知道”……
(二)提出主张,引起回应
关于《买东西,看什么》的话题讨论,除了教材中呈现的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消费知识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们的消费经验与社会判断,倾听他们的消费主张。其实,在家长日常购物行为和消费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们也积累了相当的购物经验。买东西关注商品的品牌影响力,购物商场的美誉度,广告宣传的知名度,产品质量的排行榜,网购好评的真实性等等。他们俨然已经成为相对成熟而理性的消费者。让学生发布自己的消费主张,让良性的消费知识在同学间口口相传,易于被同伴接纳,传播的速度与效应甚至优于教师讲授和教材的讲解。
(三)设计方案,得到认可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问题解决的平台,精心设计公共生活领域、大家乐于参与的现实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智慧分享、启发创新,贡献自己的个性化方案,体验“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例如在开展《我给学校提建议》活动时,教师针对学生上下学时学校内的拥堵问题,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发动,征集最佳设计方案,这让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瞬间爆棚。校园小、人员多,年级交叉、班级交错,师生分道、人车分流等因素均被学生们统盘考虑,校内微循环、规划单行线、安装红绿灯、配备指挥岗等金点妙招纷纷出炉。正在基于公众的问题、自己的方案,让学生们着实在为校长提建议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在课程中的存在感,学会了分享与借鉴,提高了创造与表达能力。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有着深邃灵动的内涵承载和无限宽广的开发空间,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善于扬弃和创新,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促进每一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责任编辑 张蔷】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重构教材;开放课堂;开发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6-0011-03
“过去,教材是学生的全部世界;现在,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儿童的道德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
小学品德课程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多彩而真实的生活体验,“一本书、一节课、一次练习”的课程实施定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品德教育的需要。因此课程资源必须根植于儿童的生活,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小学品德课程唯有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敢于自我否定,积极扬弃和创新,用活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立足课堂而不“唯课堂”,整合儿童校内外生活的资源,方能打通既有教材的围墙壁垒,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桎梏,打造充满生命张力的个性资源,促进资源体系的优化升级,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突破教材,让课本动起来
教材内容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发挥教材的范例性,对话教材,活用教材,不把教材當作课程资源的唯一,就需要教师有“重构教材”的责任担当。
打开教材的话题范例,教师的工作是要实现教材儿童与教室儿童的跨界“对话交流”,更需要唤起教材编者与执教者本人的“目标认同”。教师要透过教材范例的内容,去分析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承载的课程目标,清楚“教什么”的问题。
借鉴教材的范例呈现,教师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突破,创造性地进行“二次编写”。教师应站在班级学生的视角上,统整现实生活的鲜活资源,解决“用什么教”的问题,为学生呈现生动、活泼的“新版”教材。
以三年级下学期《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为例,课本静态地呈现了一幅学生在上学路上看见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劳动的情景组合图,教学目标清晰、意图明显。如果仅仅停留在课本插图中找一找、认一认、说一说的层面上,那么学生对社会职业、工人劳动的认识无疑是符号化、表面化的。基于对育人目标的准确把握,教师要变静为动,让学生采取课前走访调查、课中体验交流、课下采访互动等动态学习方式,引导他们真实地走进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建筑工人等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中,现场感受这些劳动者为了我们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的情景,让尊重劳动、尊敬劳动者的情感油然而生。
同时,静止固定的内容,也让课本知识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节奏,原本是“新闻”,等到编入教材,学生拿到手时,却成了“史料”。《飞天,不再是神话》介绍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呈现了1992年航天工程的启动,2003年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更有2012年“神州”9号的手动对接等精彩内容。教材编出之后,我国的航天技术继续取得突破,尤其是2013年神舟10号王亚平的空中授课,2016年神舟11号宇航员长达33天载人航空飞行试验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把新鲜的、学生关注的内容引入到教材中去,让课本内容与时代同步发展。
二、突围课堂,让课堂更开放
小学德育的目标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依托主题活动单元来推进,结构严谨,体系完备。但课堂教学绝不是学生德育途径的所有,教师切不能以偏概全,自缚手脚,自我封闭,将课程实施把学生禁锢在教室的40分钟内。教师要敢于打破课堂的物理时空,以品德课堂为原点,在校内画好课外延展线,在校外作好家庭、社区辅助线,为学生构筑全景域、全天候的德育大课堂。
(一)立足品德课内,整合课外资源,拉长课堂延展线
综观当前小学品德的课堂现状,教学情景模拟虚假、道德认知机械识记、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课堂教学与学校活动、学生生活脱节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致使教师自身在学校德育体系中“失位”,丧失了话语权。教师要重新树立其在课堂教学主阵地的自信,充分发挥其系统性强、生动高效的优势,立足课内,瞄准课外,向课外延展,把学校的场地、时间、活动等元素纳入到课堂实施的结构环节中来,把课堂做“大”,把时间拉“长”。例如安全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被纳入到各级教育督促评估体系中。学校应强力推进食品卫生、疾病防控、消防人防、治安防范、疏散逃生等方面的工作,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保证各类教育资源统整调配。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主动融入,抓住教育契机,调整教学进度,适时协调开展主题教学,用课外资源充实课内教学,实现学科教学与学校活动的“双赢”。
(二)链接家庭生活,拓展社区资源,画好课堂辅助线
小学品德课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依次呈现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德育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的策略,把学生、家庭成员、社会资源纳入到课程中去,充分利用家庭与社区两个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建立最广泛的课程实施阵线,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推动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在教学《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以亲情作业的形式把课堂实践环节搬到家庭中去,通过亲子之间的采访沟通、记录父母一天的工作、小手抚大手等亲情活动,直观感受父母的辛劳,在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中,大声说出你的爱,让情感自然表达。教师则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活动过程的指导调度、信息反馈、总结提升上,真正成为活动的导演策划、剧务统筹,服务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在教学《无声的朋友》时,教师将班级学生按家庭实际居住小区划分行动小组,深入到居住小区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小区公共设施的基数,提出增加添补的意见方案,对公共设施服务居民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观察,针对破坏、损坏公共设施现象,在小区内开展保护公物、爱护公共设施的志愿宣传活动。这样,把课堂教学设在社区现场,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围绕社区现实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让学生们以社区小公民的身份,关心周围人,关注身边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突现自我,让课程有个性
品德课程以滋养心灵、修养品德、培养习惯、涵养公德为己任,直指人的内心世界。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品德课程在开发利用外在资源的同时,更要关注蕴含在师生精神深处的课程元素,唤醒它们的成长需求,为课程赋予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一)分享故事,唤起共鸣
关于诚实守信的教育,引用名人故事会产生榜样示范效应,激发孩子们尚善尚美的正能量。同样源自学生自身成长的小故事、微体验,也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教育效果。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出于好奇,想试试斧头是否锋利,把父亲心爱的樱桃树砍倒,事后不惧父亲的责怪而勇于承认错误,获得父亲赞赏。故事讲来,学生们受益匪浅。相比之下,让学生们讲出自己亲历的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反而更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与共鸣:你的故事,我也曾经历过。诚信就是說的和做的一个样,敢做敢当,不隐瞒事情的真相,勇敢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敢于说“不知道”……
(二)提出主张,引起回应
关于《买东西,看什么》的话题讨论,除了教材中呈现的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消费知识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们的消费经验与社会判断,倾听他们的消费主张。其实,在家长日常购物行为和消费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们也积累了相当的购物经验。买东西关注商品的品牌影响力,购物商场的美誉度,广告宣传的知名度,产品质量的排行榜,网购好评的真实性等等。他们俨然已经成为相对成熟而理性的消费者。让学生发布自己的消费主张,让良性的消费知识在同学间口口相传,易于被同伴接纳,传播的速度与效应甚至优于教师讲授和教材的讲解。
(三)设计方案,得到认可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问题解决的平台,精心设计公共生活领域、大家乐于参与的现实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智慧分享、启发创新,贡献自己的个性化方案,体验“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例如在开展《我给学校提建议》活动时,教师针对学生上下学时学校内的拥堵问题,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发动,征集最佳设计方案,这让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瞬间爆棚。校园小、人员多,年级交叉、班级交错,师生分道、人车分流等因素均被学生们统盘考虑,校内微循环、规划单行线、安装红绿灯、配备指挥岗等金点妙招纷纷出炉。正在基于公众的问题、自己的方案,让学生们着实在为校长提建议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在课程中的存在感,学会了分享与借鉴,提高了创造与表达能力。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有着深邃灵动的内涵承载和无限宽广的开发空间,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善于扬弃和创新,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促进每一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责任编辑 张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