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浅谈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语文学科的课文内容如何理解,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本身的建构体系设计问题,从整节课来谋划,沿着一条主线展开,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而小班化的班级结构让这种方式得以更好地实施。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我首先问学生:小英和其他学生相比有什么不同?问题简单明了,学生全部举手。接着,我又继续问道:轮到小英演讲时,她刚开始什么表现?后来又有什么表现?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热情高涨地回答了问题,学生对于小英的前后变化已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教师接着提问:小英演讲时其他同学有什么表现?学生轻松地回答。到这儿,学生对于小英前后变化的原因已了然于胸。教师便趁热打铁:她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学生的回答超乎想象的顺利,对于鼓励给别人带来的积极影响有了深刻认识。可见,设计一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都顺从了学生认知的“序”,落在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
  二、 抓住主线,提出主问
  教学中的“主问题”,指的是对课文理解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提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的主问题,让小班学生从整体参与上引发思考、讨论、品味、欣赏重要的问题。抓住了主问题,就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从而在教学中“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把握文本,引导学生找出“文眼”所在。如教学《军神》一课,我自始至终围绕“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这一主问题层层展开。“手术前,刘伯承有哪些表现?手术中,刘伯承怎么样?手术后,刘伯承表现如何?他说了什么话,让沃克医生敬佩不已?”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围绕着主问题而设计的。又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题目中的“发愤”便是全文的“文眼”所在,是课文的关键之处。围绕“发愤”来设疑提问,就可抓住文章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发愤”怎么理解?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他是怎样“发愤”的?“发愤”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弄清楚了,课文也就理解了。
  三、 分层设问,关注所有
  在很多课堂上,提问题仅仅是老师和一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的事情,其他学生只是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这和小班“关注每一个”的理念相左。班级中存在着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发展也不够均衡。因此,不同的问题应该适合不同的学生群体,小班的组织形式为这种方式提供了可能。通过对不同学生、不同层次问题的提出,引领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思考问题,走向深入,形成自身对问题的不同程度的认识。
  某校小班化采用“四色学习单”。首先,要求教师清晰把握班级30名学生的不同综合素质,在自己心中将他们分成几类,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搭配在各个小组之内。教师要对每一篇课文吃透,将各个环节的板块问题、预设问题等按层次进行分类,并反映在自己的教案中。教师在文本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其由疑生思,讨论交流,使问题设计不留“死角”。
  同样是《军神》一课,对于刘伯承的表现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A、刘伯承为什么不打麻药?手术中表现如何?B、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A问题很简单,读了故事自然知道,这让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回答;B问题稍有难度,但只要走进课文,仔细阅读就能依次找出,这让大部分学生回答即能解决。当然,这个问题不能直接在文中找答案,需要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和对人物的充分理解,这类问题就需要思维活跃的学生回答。当然,问题的设计和回答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充分预设和适时调整。
  四、 提问方式,丰富多彩
  1. 直问。顾名思义就是开门见山的直接提问。这样的问题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切中要害,不要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说起。而且一堂课如果问得太多,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
  2. 曲问。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所谓曲问,就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这种另辟蹊径、旁敲侧击的提问方式,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利于学生深入文本,对课文理解得更加透彻、深刻。在教学《我给江主席献花》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教师可以问:“句中的‘失散多年的孩子’和‘母亲’各指的是谁?”也可以问:“句中难道仅仅是指姜咪咪自己一个人投入了江主席的怀抱吗?”相比而言,后一个问题更具有启发性,更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3. 小组互问:小组学习是小班化的主要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在同伴的相互提问与回答中学到知识,加深印象。这种互问的方式让学生成为主体,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积极响应。在互问中引发思考,提高认识,拓宽思维,达成目标。小组互问既可以是组内的生生互问,也可以是组间的相互提问,还可以是小组成员向教师的发问,这样就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但教师也要注意帮学生确定互问的框架和重点,不能偏离重点,脚踩西瓜皮。
  五、 有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 强调及时评价。小班化课堂教学过程强调100%的学生获得个别关注,这充分体现了小班化评价的鲜明特点,反映在提问中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很在意教师的看法,因此,我们就要适时组织评价,既要肯定闪光点,又要指出不足,并给予具体指导。
  2. 强化对答训练。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不是抓不住重点,就是层次不清,逻辑混乱,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准,这在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缺乏回答问题的方法和训练。平时,教师过多关注答案本身的正确与否,忽视了其形成过程,小班化为学生的答问训练提供了平台。课堂中的设问和回答,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本身,也要考虑学生发展需要,将对答训练作为课堂的一项任务对待,适时地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会不断提高的。
  3. 问题要有指向性。教师的提问要紧扣文章主题和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仅仅是问《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表现了什么?《但愿人长久》一课写的是什么?这些问题过大过空,学生一时无从答起。所以,教师就有必要针对各类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充分预设,给学生一些提示话语,帮其深入思考,使他们能更好地抓住要点回答问题,这样师生双方皆轻松。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淳化小学)
其他文献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何须惆怅不相逢  贾岛是以“推敲”著名的苦吟诗人。可是,《寻隐者不遇》一诗,乍一看,明白如话,全无半点推敲的痕迹。其实,推敲不一定在词句上,整个构思也可以推敲。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一共写了几个人?隐者、寻者、童子。那么,谁又是主角呢?从题目上来看,好像是隐者。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诗中的这
它是宇宙中的“大块头”,体积是地球的100多万倍;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很多行星、流星、彗星都得围着它转;它“岁数”很大,目前已經在宇宙中生活了几十亿年;它“呵护”着地球生长,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光和热;它偶尔也会“闹脾气”,利用耀斑、黑子等“搞破坏”。它,就是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疑问的太阳。为了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科学家们发射过很多太阳观测卫星和太阳探测器。最近,又有一个太阳探测器带着人们的期望奔向了太阳
期刊
从阅读能力的发展看,精读是基础,没有精读的积淀,泛读和浏览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从教学过程的推进看,精读教学是前提,没有扎实的精读教学,泛读和浏览教学就不能顺利展开。在行为层面上,精读表现为字斟句酌,反复咀嚼;在心理层面上,精读表现为开放想象,深度思考。据此,用“咬文嚼字”和“品词析句”来概括精读的要义,还是很合适的。本文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同仁们探讨“咬、嚼、品、析”问题,祈请指正。  
说明性课文都是通过事例来阐明观点,它不像记叙文那样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不像写景文那样有优美生动的意境画面,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缺乏情趣,不少学生对这类课文的阅读兴致不高。教学中,如何根据说明性课文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科学指导学习方法。下面以苏教版四上《说勤奋》一课为例,谈谈说明性课文的教学。  一、 关注语
一、 积累素材,言之有物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习作时,但凡遇到一个好题目,牵涉到的是自己平时关心、熟悉的事物,写起来就感到轻松。譬如,《我喜爱的一种动物》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平时对动物了解不多,自然就无话可说;而有的同学家里正好养过一些小动物,并且和它们建立了感情,写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因此,我们平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对周围的人、事、物、生活、学习等进行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