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魅力,焕发课堂活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zid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生成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和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创造动态生成的信息,要善于把握动态生成的有利时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信息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测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
  在学习《詹天佑》这一课时,学生对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有质疑,有的学生认为:既然中部打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其他的同学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不是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的。那究竟要打几口井?点应该定在哪儿?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正是探索的时候,我适时地抓住了这一契机,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场所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针对以上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我还提示学生画示意图。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了真正的内化。最后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可见,学生的探究思维在多问、精究、深思的过程中才能厚积薄发。
  显然,教师要善于捕捉在师生互动中闪耀出的创造火花,适时组织学习,通过心灵碰撞,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生成新的认识。
  二、善于把握动态生成的时机
  1.抓住课堂上激活的文本,在体验中生成。
  在执教《钱学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急于回国报效的赤子之情,我就请学生列式算出钱学森从决定回国到回国,历时六年七个月。然而学生对这个时间并没有什么感受,对钱学森爱国情感的认识仍是理性的。为了使学生能从钱学森的身上领悟到学生一生都需要的东西,我又适时引导:
  师:我们平时出门去游玩,等了十分钟车还没来,你的感觉如何?
  生:太难等了,觉得时间过得特慢。
  师:那等六十分钟,一个钟头呢?
  生:真是难等,太久了。
  师:是啊,简直是煎熬。可钱学森回国却要经历多少个十分钟,多少个小时!这是个多么漫长的回国历程啊!
  学生由此发出来自内心的感受:钱学森真是太伟大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将永远激励我们。等车是每个学生的生活中都经历过的,而且有着深刻的个性化的体验。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完成了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在走进文本与钱学森的对话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受到了最丰富的影响。
  2.抓住课堂上的争论,在矛盾中生成。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争论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语文课堂上争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争论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争论能力,也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一位老师在上《掌声》一课时,组织学生用“迎”字组词,有个学生说出了“迎春花”这个词,这位老师表扬了她,这时一位男生出人意料地说:“老师,我有问题。你不是说过名字不能组词吗?她怎么能组‘迎春花’呢?”学生开始找茬,老师耐心地解释:“我说的是人的名字不能用来组词。”生:“那‘老’可以组成‘老虎’吗?”师:“当然可以,动物的名称都可以用来组词。”生:“那人也是动物啊。”师:“好,现在我给‘马’组词‘黑马’‘白马’可以吗?”生:“可以。”师:“那我组成‘马威’‘马成’呢?”生:“不可以,哪有这种词呀!”师:“你们没有听说过吧——我可是听过,因为‘马威’‘马成’是我表弟的名字呀。”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
  “动物的名称可以组词,人名为什么不可以?”这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疑问,如果老师当时忙于一味地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强行打断学生的思维,那将束缚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不能大胆地表达心中的真实想法,老师也感受不到学生个性的张扬,鲜活的思维。
  当教师与学生出现有“矛盾”的对话,这是学生与文本意义的激烈碰撞,是最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的时候,也是在“学大于教”的情境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因势利导,开展教育,激励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抓住课堂上的横生枝节,在敏感中生成。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教学时需要一颗敏感的心:敏感地把握学生的特点;敏感地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敏感地把握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
  一次作文课,我教了补充读本《这是我小学的老师》。第一节课,学生都沉浸在居里夫人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中,感受着她无比寻常的人格魅力。快要下课时,一个学生指着书中的插图说:“居里夫人的老师怎么这么丑呀?”第二节课,我就以这一“戏言”作为教学出发点和生成点展开讨论。师:“同学们,你们会一天天长大,老师会一天天老去。许多年后,当皱纹爬满我的额头、眼角,布满我的整张脸,岁月染白了我的双鬓,你们说,我是不是很丑呢?”学生用情地、肯定地摇着头表达自己的心声:“不会。老师为我们获得更多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老师虽然会变老,可老师是我们最尊敬的人。老师为了我们一天天老去,我们怎么能认为老师变丑了呢?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美丽的……”那一刻,我被这群可爱的学生感染着、感动着……这不曾预料的意外,竟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深情的对话中,又进一步移情体验到居里夫人的那份纯情、那份挚爱、那份令人难以忘怀的人格魅力。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要善于从偶发事件中敏感地发现新的生成点,让课堂因生成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白细胞介素22(IL-22),属于IL-10家族成员,主要由T淋巴细胞和固有淋巴细胞分泌,在体内通过与其受体(IL-22R1和IL-10R2)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受体复合物并激活信号通路来发挥生物
按照新课程理念,对中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我们应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意过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认知过程,教师因材施教的过程。只有把握好这几个方面,才有可能达到令师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指的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最恰当地解决教学过程中要素的组合和程序的编排,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活动尽管有不同的结构模式和活动过程,但是大体包括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运用教材知识等基本环节。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需要创新。创新是课改的灵魂,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则是课改的一个亮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国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进行的。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我国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其接受语文知识的主要阵地。从根本上来讲,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初中课堂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它应有的和谐、宽松和愉悦的本色。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先进
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课堂提问,那么,怎样提出问题,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呢?我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他在上课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南极?下面的学生偷偷地笑,那位老师顿时有点不知所措。在我们眼中,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提的必要。也许这只是他导入的一个方法,但起不了什么作用。想要上出一堂出色的语文课实在不简单,老师的提问艺术往往能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