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复制的管理经验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历史,读著名企业的成长经历,读那些非常典型的案例,总会引起人们模仿的冲动。然而,管理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越卓越、越典型的案例,越不可复制。管理拒绝拷贝,“东施效颦”的成语需要牢记。
  在中国的大学管理中,西南联大已经成为一个经典。西南联大的辉煌是如何形成的呢?凡是关注这一现象的人,都不能忽视它的特殊背景,即战争的影响。日寇侵华的炮火,打破了华北的宁静,于是,清华、北大、南开等名校,辗转大半个中国,来到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战争期间,一切都得因陋就简。宿舍是临时搭起来的茅草房,教室是土墙铁皮顶的临时屋,大多数搬不动的实验设备,必不可少的图书资料,能够带到昆明的只是极少部分。这样的物质条件,恐怕是中国大学历史上最恶劣的。然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它创造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个奇迹的发生,有一个很重要但往往不被人提起的原因。在战争背景下,西南联大的教师基本上都“不搞科研”,而且教学也“不正常”。没有设备,无法进行必要的实验;缺乏资料,无法进行学术上的爬梳;时时响起的防空警报,使人们无法平心静气从事研究;前线消息一日三变,人心牵挂时局而不能专注于书本。这些因素,都使得西南联大不可能按部就班组织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那些教师不用再忙着写书撰文,不可能一头扎进实验室,于是,只好把自己的大量精力、把自己的学术兴趣都放在与学生的交流上。战时的条件又使得教学活动高度“自由化”,教师想讲什么就讲点什么,学生想学什么就学点什么,一切全无“章法”,更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正是这种特殊的方式,造就了西南联大的一代英才。
  那么,这种成功的经验能不能复制?比如,有人认为,当今的大学,就是因为科研压力过大而不能使教师专注于教学,主张放松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要求。单纯从现象上看,这种主张几乎同西南联大的“不搞科研”不谋而合。然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今天的大学也学西南联大“不搞科研”,不但收不到当初的效果,而且还会南辕北辙。原因很简单:当初西南联大的那些教师,在正常情况下个个都是搞科研的好手,已经形成了沉醉于科研之中的习惯。到了昆明,没有科研的条件,只好同学生神侃,把科研的想法和做法渗透到教学中。当今的高校教师,恐怕不能同那时的教师相比,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没有客观条件搞不成科研,而是根本就不是科研的那块料子。西南联大的教师是没有科研条件憋得慌,只好投身教学;当今有些教师是肚子里没货,拿不出东西来充实教学。如果我们现在简单地从表面现象上模仿西南联大,让教师不搞科研,说不定,教学没搞上去,麻将桌会多出几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月下神侃不会出现,消闲娱乐可能会增加不少。从管理的角度看,西南联大不可复制也无法复制。
  任何成功的经验,都有其具体的背景和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在完全掌控条件的前提下,实验结果可以重复。而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完全掌控所有条件,因此,重复的几率不高。社会生活和实践,条件的差异更多更大,某一情景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即便是自然科学研究,实验室能够通过的不见得就能通过中试,更不见得就能大面积推广。在管理中,如果不顾条件差异盲目效仿某种经验,很有可能就应了一句老话:“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典型是供思考的,不是供模仿的。那些管理典型案例的全部意义,是让人们从中得到机理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而不是提供一个复制的样板。
其他文献
在中国,我们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宣扬儒家高尚的道德观,特别是改革开放前极力主张大公无私,但我们面临的现实却是公共文明遭人诟病。例如,公共场所一些人视周围老人和儿童不见而自得其乐地躺在长凳上,有的人在美丽的公园或干净的活动大厅乱扔纸屑或随地吐痰,宠物大便在电梯里或道路上而其穿着时尚的主人却不以为意地置之不理,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虽然崇尚个人主义、毫不忌讳地主张私权和私利
期刊
笔者最近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国内首家有限合伙制创投机构—深圳市南海成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为南海成长)正遭遇成长的烦恼。2008年9月中旬,证监会发审委表示,由于有限合伙企业不属于法人或自然人,尚不能开立证券账户,因此目前无法核准有限合伙企业入股的公司发行上市。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IPO大闸的关闭,南海成长一批已经进入批准程序的项目重新进入了等待期,南海成长遭遇了退出的难题。  近年来,私募股
期刊
在经济学理论中,劳动分工具有显著的地位。只有分工,才能极大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所以,管理学从创立始,就以分工作为基本理论基础。各种组织通过分工,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运用。但是,最早从经济学角度论证分工的亚当·斯密开始,已经对分工的局限性表示了某种忧虑。他曾经强调,充分的劳动分工,会使大部分劳动者终其一生局限在少数单纯的操作上。这会使其智力、身体以及人格的发育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除了他既经习惯了
期刊
全球经济危机的强度和速度让诸多公司一时措手不及,很多高级经理人甚至现在还未能理清应该如何做出反应。博斯公司在2008年12月对来自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以及来自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的800多名经理进行的一次调研发现,很多公司并没有采取对他们来说最有益的行动。  依据公司的财务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受访者所在的公司分为四类:良好(财务、竞争力优势两方面都突出)、稳健(财务良好、竞争力优势欠佳)、挣扎(
期刊
中国正在经历产业价值中枢由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历史性过程,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服务企业都必须做好服务转型的准备。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转型模式。典型的转型模式有增量转型、存量转型、整体转型、生产外包、服务外包和虚拟经营等。    服务转型: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正在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中心。制造业的纵深发展对服务必然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在欧洲有一项户外登山运动非常流行,被称为VIA FERRATA运动(VIA FERRATA是意大利语“铁索”)。顾名思义,“铁索攀登”就是要求登山者沿着事先在山脊间或岩壁上架设好的铁梯或吊桥,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攀爬。该运动最初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目的在于训练士兵更安全更快速地翻山越岭,以便完成作战任务。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领导学讲席教授、领导艺术与变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
期刊
喝咖啡似乎应当是享受幽闲、极其放松的活动,怎么会跟严肃的战略扯上关系?  在我多年的战略咨询实战经验里,企业在执行战略制定或沙盘推演的过程中,最忧心忡忡的问题总是:“万一战略制定错误,或对于未来的趋势发展拿捏发生误判的话,该怎么办?”有这一层顾虑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无法将企业的战略决定下来,总认为缺漏了什么,总在担心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在等待中失去机会。“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数据与信息天天都需要
期刊
十多年的酝酿,数次呼之欲出,中国的股票创业板牵动着诸多业内人士和企业家的心。当初,深交所不惜暂停主板IPO而全力筹备创业板,有一批新兴业务的公司吸引VC资本翘首以待,终因创业板上市无望而夭折。  2008年3月,证监会就创业板IPO上市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来也没有了下文。大家对“光打雷、不下雨”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一年多时间,似乎也没有太多人对此较真,更懒得去评论。眼下全球性经济危机还未见
期刊
“高盛十四条经营原则”的第二条说,“我们的资产就是我们的员工、资本与声誉。”高盛一直认为,它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它的雇员。高盛前CEO亨利·保尔森说,高盛是一个很难进去、进去了很难升迁并且很难呆下去的地方。  能够进入高盛并且成功地在高盛呆了下来的就成了华尔街精英中的精英。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发现,高盛出身的精英们几乎控制了美国联邦财政部。出身高盛的人遍布美国金融业,控制着一些全球
期刊
如果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来到中国,保罗·克鲁格曼是否会受到如是拥塞的礼遇?   5月10日至14日,中国人中最善于营销的人如影相随这位天才经济学家。国内有保险公司嗅觉很是敏感,计划要赠送克鲁格曼一份他中国之行的甲型H1N1流感保险,为他在中国的健康做一笔投资。  4天,克鲁格曼马不停蹄地造访了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所到之处,听众云集,几乎每个人都怀揣一个再加几个问题,要与他一论高低。  为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