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在探究活动中会表现出原有经验差异、操作方法不一、观察角度不同、发现秘密不同、体验感受有异、思维表达有别等状况,这些都为教师支架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依据。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谈谈支架幼儿科学探究的策略。
一、多样表达,深度交流,支架探究思维发展
分享表达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交流探究的方式和发现,更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1.各抒己见——经验推测引发探究兴趣
窗台上的彩笔画《绿色的世界》淋到了几滴雨水,幼儿惊奇地发现,绿色的“树叶”遇到水滴后“像太阳光线一样”晕开了。“快看,变出了一丝一丝的蓝色和黄色。”“雨滴变出了不同的颜色。” 这个偶然的发现引发了两个幼儿的对话,又在集体分享后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表达对颜色变化的发现和探究兴趣,分享对色彩变化的一些零散的经验。为了抓住幼儿的探究兴趣,帮助他们积累和建构新经验,“绿色变变变”系列探究活动由此展开。
我们采用集体实验的方式,再现了幼儿的发现。探索材料和方法简单直接:滤纸上画一片绿色椭圆形树叶,用滴管滴几滴水上去,观察“绿色遇到水滴后的变化”。在向绿色树叶滴水30秒后,幼儿发现绿色变出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幼儿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惊喜:“绿色遇水后,蓝色先往外面跑出来,后来黄色向着中间跑出来。”亲眼所见比听同伴讲述来得更加激动人心。随后,教师进行了追问:“绿色变了,想找回来怎么办?”幼儿开始了大胆的推测并在教师提示下进行记录。基于以往玩色游戏的经验和实验发现,有的幼儿推测绿色可以通过黄色和蓝色混合变出来,有的幼儿觉得绿色是蓝色和红色混合变出来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所以,对于幼儿的预测与思考,教师不要立即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绿色变变变”系列探究活动,正是让幼儿大胆地猜测,各抒己见,才引发了随后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2.深度对话——推理判断展开实验操作
为了验证前面自己提出的“哪些颜色混合能变成绿色”的猜测,幼儿两两合作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幼儿发现黄蓝两色混合能变出绿色。但是在此过程中,幼儿发现同样使用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的绿色是不同的。幼儿又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同样是黄色和蓝色混合,却变出了不同的绿色呢?”对此,教师请幼儿先谈谈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幼儿有的说:“我先放蓝色,他先放黄色,变出的绿色不一样。”有的说:“看,我的瓶子里颜料多他的少,我们的绿色不一样。”有的说:“黄颜料多是这样的绿,蓝颜料多是那样的绿。”从幼儿的表述中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放颜料的先后顺序不同,配出的绿色就不同;另一种是认为黄颜料、蓝颜料放的不一样多,配出的绿色可能不一样。针对两种不同的思考,结合了“思辨过程”的验证探究就此展开。探究中,取颜料的量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教师提供了有红线标记的滴管,幼儿商量决定“颜料到红线标记处表示一滴管”。伴随着幼儿的推理判断,实验材料更趋于精确规范,探究的目的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
3.汇总分享——记录表征呈现探究过程
记录表征是幼儿探究过程的直观再现。怎么调出不同的绿色呢?先进行两两对比实验,验证先后顺序的推测。通过实验,幼儿发现:“黄、蓝色颜料放一样多,一瓶先放黄色、一瓶先放蓝色,混合变出的绿色是一样的。”幼儿在记录表上用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并汇总达成共识:“变出不同的绿色,和放颜料的先后无关。”接着是关于“量”的探索。先计划配色方案,然后调配两种不同的绿色,从验证实验过渡到目的性探究。由于经验差异,在记录表征与交流中,教师发现了探究支架的信号——提供两个相同的透明小瓶子,用数字表征确定颜料的总量,再利用“分合经验”记录两种不同的配色方案。幼儿是用“手”来思考的,实际操作后对调出不同的绿色有了直观的发现和理性的思考。幼儿结合配色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分享:“黄色越多,绿色更浅;黄色越少,绿色更深。”记录表征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了探究的策略方法,使探究过程更直观。
探究中的表达形式有很多种,除了语言,动作、表情、图画等都是有效的表达形式。同伴间的交流促进了经验的分享与拓展,探究中的表达让猜想更聚焦、探究方法更清晰,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探究过程中的想法。多种形式的表达让探究持续深入,是促进幼儿经验增长、思维拓展的有效方式。
二、差异互动,个别指导,支架探究能力提升
面对幼儿个体经验的差异,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支持策略来满足个体的探究欲望,通过深度探究体验促进其探究能力的提升。
1.材料支架——分类设置探究材料,支持探究兴趣延展
科学区的材料丰富多样,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材料标记小便簽或提供探密小盒子,将各类探究材料分类放置在相应的标记处或不同的小盒子内,方便幼儿找寻材料,也便于实验后根据便签提示整理材料,有序归放。有的幼儿热衷于各类材料的摆弄与整理,探究广度大,教师就提供不同科学特性的材料,满足其对多样化探究的兴趣延展;有的幼儿热衷于对一种材料反复探究,对某一材料有持续探究的兴趣,教师就设置“专题探究项目”专区。例如在“神奇的瓶子”探究活动中,个别幼儿对“漏水的瓶子”持续关注,教师就给他们设置了专门探究区,让他们研究从“怎么让水不漏”到“为自然角的植物装上‘自动’浇水器”,使探究从趣味游戏走向实践运用。
对于出现的新材料,园区提供一份自制的图文材料说明和探索流程图,便于幼儿独立探索。教师提供记录纸,让幼儿根据实验进行个性化的记录,然后在展示区展示,供同伴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学习。随着幼儿探究的深入,个性记录纸积累得越来越多,新的探究流程图也不断更新。在环境材料的循环交替的隐性指导下,幼儿的探究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集体,积累了探究新经验。例如科学区里的“光影游戏”,幼儿从简单的“射在墙上的亮点”探索到复杂的“皮影戏”,教师通过材料说明书、操作流程图、个性记录纸的方式,为幼儿持续了整整一学期的光影游戏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2.差异互动——深度追踪个性发现,获得探究能力提升
科学区“瓶子与水”的实验中,幼儿想办法“不让水从瓶底的小洞口流出来”,大家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手指去堵住流水的洞口,有的用抹布去堵,有的把瓶子横过来,还有的用一个瓶盖拧紧……为了让幼儿学习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问题,我们对“不漏水”问题进行追踪实验。教师提问:“你的方法真的一直不漏水吗?”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猜测再次进行实验观察和深度探讨。在实验中,幼儿发现:把瓶子横过来,水面没有超过洞口不漏水;抹布堵住,一开始不漏水,过一会儿水又开始慢慢渗出来了;用大拇指能把洞口堵住不漏水,小指不行,而且时间长了也可能漏水;用瓶盖拧紧瓶口果然不漏水了,但手一挤瓶身又漏水了。面对探索方式的差异,教师的追踪提问帮助幼儿耐心观察,仔细比较,明白了“水没有了空气的压力和其他的外力作用就不漏了”。
在理解了漏水原因后,个别幼儿的探究兴趣更浓了,有幼儿提出:“如果调皮的小瓶子想一会儿漏水一会儿又不漏水,谁能帮它做到呢?”幼儿有了上一次实验的经验,纷纷选择瓶盖来操作,有的选择了有洞的瓶盖,有的选择了没洞的瓶盖。有洞的瓶盖盖上去,瓶子一直漏水;没洞的瓶盖盖紧就不漏,旋松就漏水。“有洞的瓶盖真的不行吗?”教师聚焦探究问题,继续引发深度探讨。有幼儿提出:“不让空气从瓶盖的洞里跑进去,就可以不漏。”大家用手指轻轻放在瓶口的洞上,水就不漏了。幼儿的探究从始至终围绕“漏不漏水”一个问题,但是幼儿的发现各不相同,选择的材料和探索方式也都不同。在差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发幼儿深度探讨和进一步实验,幼儿的探究态度、观察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在支架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让幼儿实验和执行自己的想法,因为不是幼儿亲身经历的就不能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经验。教师要鼓励同伴互动,给予幼儿表达和交流探索经历和经验的机会。成人支架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探究活动的深入和探究能力的获得。
【参考文献】
[1]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占兰.幼儿科学探究中的记录问题[J].幼儿教育,2007,(11).
一、多样表达,深度交流,支架探究思维发展
分享表达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交流探究的方式和发现,更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1.各抒己见——经验推测引发探究兴趣
窗台上的彩笔画《绿色的世界》淋到了几滴雨水,幼儿惊奇地发现,绿色的“树叶”遇到水滴后“像太阳光线一样”晕开了。“快看,变出了一丝一丝的蓝色和黄色。”“雨滴变出了不同的颜色。” 这个偶然的发现引发了两个幼儿的对话,又在集体分享后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表达对颜色变化的发现和探究兴趣,分享对色彩变化的一些零散的经验。为了抓住幼儿的探究兴趣,帮助他们积累和建构新经验,“绿色变变变”系列探究活动由此展开。
我们采用集体实验的方式,再现了幼儿的发现。探索材料和方法简单直接:滤纸上画一片绿色椭圆形树叶,用滴管滴几滴水上去,观察“绿色遇到水滴后的变化”。在向绿色树叶滴水30秒后,幼儿发现绿色变出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幼儿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惊喜:“绿色遇水后,蓝色先往外面跑出来,后来黄色向着中间跑出来。”亲眼所见比听同伴讲述来得更加激动人心。随后,教师进行了追问:“绿色变了,想找回来怎么办?”幼儿开始了大胆的推测并在教师提示下进行记录。基于以往玩色游戏的经验和实验发现,有的幼儿推测绿色可以通过黄色和蓝色混合变出来,有的幼儿觉得绿色是蓝色和红色混合变出来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所以,对于幼儿的预测与思考,教师不要立即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绿色变变变”系列探究活动,正是让幼儿大胆地猜测,各抒己见,才引发了随后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2.深度对话——推理判断展开实验操作
为了验证前面自己提出的“哪些颜色混合能变成绿色”的猜测,幼儿两两合作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幼儿发现黄蓝两色混合能变出绿色。但是在此过程中,幼儿发现同样使用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的绿色是不同的。幼儿又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同样是黄色和蓝色混合,却变出了不同的绿色呢?”对此,教师请幼儿先谈谈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幼儿有的说:“我先放蓝色,他先放黄色,变出的绿色不一样。”有的说:“看,我的瓶子里颜料多他的少,我们的绿色不一样。”有的说:“黄颜料多是这样的绿,蓝颜料多是那样的绿。”从幼儿的表述中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放颜料的先后顺序不同,配出的绿色就不同;另一种是认为黄颜料、蓝颜料放的不一样多,配出的绿色可能不一样。针对两种不同的思考,结合了“思辨过程”的验证探究就此展开。探究中,取颜料的量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教师提供了有红线标记的滴管,幼儿商量决定“颜料到红线标记处表示一滴管”。伴随着幼儿的推理判断,实验材料更趋于精确规范,探究的目的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
3.汇总分享——记录表征呈现探究过程
记录表征是幼儿探究过程的直观再现。怎么调出不同的绿色呢?先进行两两对比实验,验证先后顺序的推测。通过实验,幼儿发现:“黄、蓝色颜料放一样多,一瓶先放黄色、一瓶先放蓝色,混合变出的绿色是一样的。”幼儿在记录表上用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并汇总达成共识:“变出不同的绿色,和放颜料的先后无关。”接着是关于“量”的探索。先计划配色方案,然后调配两种不同的绿色,从验证实验过渡到目的性探究。由于经验差异,在记录表征与交流中,教师发现了探究支架的信号——提供两个相同的透明小瓶子,用数字表征确定颜料的总量,再利用“分合经验”记录两种不同的配色方案。幼儿是用“手”来思考的,实际操作后对调出不同的绿色有了直观的发现和理性的思考。幼儿结合配色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分享:“黄色越多,绿色更浅;黄色越少,绿色更深。”记录表征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了探究的策略方法,使探究过程更直观。
探究中的表达形式有很多种,除了语言,动作、表情、图画等都是有效的表达形式。同伴间的交流促进了经验的分享与拓展,探究中的表达让猜想更聚焦、探究方法更清晰,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探究过程中的想法。多种形式的表达让探究持续深入,是促进幼儿经验增长、思维拓展的有效方式。
二、差异互动,个别指导,支架探究能力提升
面对幼儿个体经验的差异,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支持策略来满足个体的探究欲望,通过深度探究体验促进其探究能力的提升。
1.材料支架——分类设置探究材料,支持探究兴趣延展
科学区的材料丰富多样,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材料标记小便簽或提供探密小盒子,将各类探究材料分类放置在相应的标记处或不同的小盒子内,方便幼儿找寻材料,也便于实验后根据便签提示整理材料,有序归放。有的幼儿热衷于各类材料的摆弄与整理,探究广度大,教师就提供不同科学特性的材料,满足其对多样化探究的兴趣延展;有的幼儿热衷于对一种材料反复探究,对某一材料有持续探究的兴趣,教师就设置“专题探究项目”专区。例如在“神奇的瓶子”探究活动中,个别幼儿对“漏水的瓶子”持续关注,教师就给他们设置了专门探究区,让他们研究从“怎么让水不漏”到“为自然角的植物装上‘自动’浇水器”,使探究从趣味游戏走向实践运用。
对于出现的新材料,园区提供一份自制的图文材料说明和探索流程图,便于幼儿独立探索。教师提供记录纸,让幼儿根据实验进行个性化的记录,然后在展示区展示,供同伴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学习。随着幼儿探究的深入,个性记录纸积累得越来越多,新的探究流程图也不断更新。在环境材料的循环交替的隐性指导下,幼儿的探究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集体,积累了探究新经验。例如科学区里的“光影游戏”,幼儿从简单的“射在墙上的亮点”探索到复杂的“皮影戏”,教师通过材料说明书、操作流程图、个性记录纸的方式,为幼儿持续了整整一学期的光影游戏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2.差异互动——深度追踪个性发现,获得探究能力提升
科学区“瓶子与水”的实验中,幼儿想办法“不让水从瓶底的小洞口流出来”,大家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手指去堵住流水的洞口,有的用抹布去堵,有的把瓶子横过来,还有的用一个瓶盖拧紧……为了让幼儿学习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问题,我们对“不漏水”问题进行追踪实验。教师提问:“你的方法真的一直不漏水吗?”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猜测再次进行实验观察和深度探讨。在实验中,幼儿发现:把瓶子横过来,水面没有超过洞口不漏水;抹布堵住,一开始不漏水,过一会儿水又开始慢慢渗出来了;用大拇指能把洞口堵住不漏水,小指不行,而且时间长了也可能漏水;用瓶盖拧紧瓶口果然不漏水了,但手一挤瓶身又漏水了。面对探索方式的差异,教师的追踪提问帮助幼儿耐心观察,仔细比较,明白了“水没有了空气的压力和其他的外力作用就不漏了”。
在理解了漏水原因后,个别幼儿的探究兴趣更浓了,有幼儿提出:“如果调皮的小瓶子想一会儿漏水一会儿又不漏水,谁能帮它做到呢?”幼儿有了上一次实验的经验,纷纷选择瓶盖来操作,有的选择了有洞的瓶盖,有的选择了没洞的瓶盖。有洞的瓶盖盖上去,瓶子一直漏水;没洞的瓶盖盖紧就不漏,旋松就漏水。“有洞的瓶盖真的不行吗?”教师聚焦探究问题,继续引发深度探讨。有幼儿提出:“不让空气从瓶盖的洞里跑进去,就可以不漏。”大家用手指轻轻放在瓶口的洞上,水就不漏了。幼儿的探究从始至终围绕“漏不漏水”一个问题,但是幼儿的发现各不相同,选择的材料和探索方式也都不同。在差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发幼儿深度探讨和进一步实验,幼儿的探究态度、观察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在支架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让幼儿实验和执行自己的想法,因为不是幼儿亲身经历的就不能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经验。教师要鼓励同伴互动,给予幼儿表达和交流探索经历和经验的机会。成人支架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探究活动的深入和探究能力的获得。
【参考文献】
[1]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占兰.幼儿科学探究中的记录问题[J].幼儿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