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一些语文教师反而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是煞费苦心、别出心裁地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课堂上的讨论喋喋不休、放任自流……其实,这样的课堂无不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语文教师不妨在教学上多做做“加减法”,以构建高效课堂、简约课堂为目标,通过合理取舍,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一、做“减法”——给课堂“瘦身”,还语文一份自然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的简约。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生“学”得如何,而非教师“教”得怎样。这就要求教师多做“减法”,敢于对课堂“瘦身”,以此确保语文教学的原汁原味。
1.去掉不必要的课堂形式
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的形式主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它、摒弃它。例如,《大海睡了》一文,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主要通过诵读感受文章诗歌的语言美来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地依赖多媒体,完全用画面的视觉冲击来代替学生的想象,最终偏离了教学目标。
2.去掉杂糅不清的学科整合
语文课程虽然内容包罗万象,但绝不是与其他学科的“大拼盘”。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把握教学重点,“剑走偏锋”,把语文课上得不伦不类,误人子弟。例如,《陈毅探母》一文,讲述陈毅回乡看望生病母亲的故事。课文记叙陈毅在母亲床前的所言、所行,反映了陈毅对母亲的无比敬爱之情。教师本应先让学生自主合作,实现对课文的感知;然后再激趣引思,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但有的教师教学伊始就大量介绍陈毅元帅的历史功绩,而淡化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让人感觉这更像一堂历史课。
3.去掉无效甚至低效的探究
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学生实现知识自我建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生通过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然而,并非所有课型、所有文章都适合探究。因此,教师应去掉一些低效甚至是无效探究活动。例如,在讲解《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的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狐狸有什么样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狐狸很坏,有个别学生提出狐狸很聪明,善于动脑筋。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不仅使全班学生陷入唇枪舌剑之中,而且也使教师手足无措,课堂节奏失控。
二、做“加法”——给语文课堂“增色”,还语文无限生机
1.加一点“个性”
新课程强调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个性。语文课堂由于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因而也是诱发学生情感体验与培养学生独特认知的沃土。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多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多观察,多想象,用最恰当的语言来描写事物。以写“春雨”为例,有的学生说:“春雨像断线的珠子。”有的学生说:“春雨像空中飞舞的蝴蝶。”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想象多么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是如此精彩。
2.加一点“幽默”
富有幽默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启迪学生思维和灵感的乐园,而幽默无疑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最好催化剂。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就这样和学生对话: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很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要么是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是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说完,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可见,幽默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适度的幽默会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
3.加一点“激情”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抑扬顿挫、激情四射,有的教师则低声慢语、矫揉造作。显然,教师需要用激情传递知识与温暖。
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激情往往可以带动学生的情感。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们天真烂漫、好奇好动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会激情涌动。课堂上,教师的激情会吸引、召唤、感染学生。学生的激情也是对教师的肯定、欣赏。这样师生的情感会随着文本或课堂而升腾跌宕,把课堂推向高潮。
4.加一点“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情感丰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例如,《夕阳真美》一课,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室外观察落日及云彩,亲身感受和体验夕阳西下的余晖之美、云朵之美,以此升华他们的内心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加减法”不仅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内心情感出发,让学生喜欢语文,爱上语文。
(责编 韦 雄)
一、做“减法”——给课堂“瘦身”,还语文一份自然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的简约。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生“学”得如何,而非教师“教”得怎样。这就要求教师多做“减法”,敢于对课堂“瘦身”,以此确保语文教学的原汁原味。
1.去掉不必要的课堂形式
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的形式主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它、摒弃它。例如,《大海睡了》一文,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主要通过诵读感受文章诗歌的语言美来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地依赖多媒体,完全用画面的视觉冲击来代替学生的想象,最终偏离了教学目标。
2.去掉杂糅不清的学科整合
语文课程虽然内容包罗万象,但绝不是与其他学科的“大拼盘”。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把握教学重点,“剑走偏锋”,把语文课上得不伦不类,误人子弟。例如,《陈毅探母》一文,讲述陈毅回乡看望生病母亲的故事。课文记叙陈毅在母亲床前的所言、所行,反映了陈毅对母亲的无比敬爱之情。教师本应先让学生自主合作,实现对课文的感知;然后再激趣引思,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但有的教师教学伊始就大量介绍陈毅元帅的历史功绩,而淡化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让人感觉这更像一堂历史课。
3.去掉无效甚至低效的探究
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学生实现知识自我建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生通过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然而,并非所有课型、所有文章都适合探究。因此,教师应去掉一些低效甚至是无效探究活动。例如,在讲解《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的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狐狸有什么样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狐狸很坏,有个别学生提出狐狸很聪明,善于动脑筋。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不仅使全班学生陷入唇枪舌剑之中,而且也使教师手足无措,课堂节奏失控。
二、做“加法”——给语文课堂“增色”,还语文无限生机
1.加一点“个性”
新课程强调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个性。语文课堂由于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因而也是诱发学生情感体验与培养学生独特认知的沃土。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多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多观察,多想象,用最恰当的语言来描写事物。以写“春雨”为例,有的学生说:“春雨像断线的珠子。”有的学生说:“春雨像空中飞舞的蝴蝶。”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想象多么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是如此精彩。
2.加一点“幽默”
富有幽默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启迪学生思维和灵感的乐园,而幽默无疑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最好催化剂。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就这样和学生对话: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很大)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要么是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是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说完,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可见,幽默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适度的幽默会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
3.加一点“激情”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抑扬顿挫、激情四射,有的教师则低声慢语、矫揉造作。显然,教师需要用激情传递知识与温暖。
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激情往往可以带动学生的情感。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们天真烂漫、好奇好动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会激情涌动。课堂上,教师的激情会吸引、召唤、感染学生。学生的激情也是对教师的肯定、欣赏。这样师生的情感会随着文本或课堂而升腾跌宕,把课堂推向高潮。
4.加一点“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情感丰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例如,《夕阳真美》一课,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室外观察落日及云彩,亲身感受和体验夕阳西下的余晖之美、云朵之美,以此升华他们的内心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加减法”不仅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内心情感出发,让学生喜欢语文,爱上语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