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准则。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必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才。
叶圣陶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从乌申斯基的话中不难看出,在道德和行为习惯中,行为习惯又决定着道德,所以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现在有不少学生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但凡是行为习惯上有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尽人意。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上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有,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讲话;做作业时三心二意,粗心、浮躁;作业拖拉,没有时间观念、任务概念;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当天学习的内容等。先来看一些案例。
案例一:一位学生,上课时从来不会认真听讲,爱摆弄桌上的文具,时不时地找找地上或书包里的东西,还爱给其他同学使眼色,做鬼脸或随意讲话。这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他的学习成绩总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在于上课的听课效率差,他的基础不是很差,只要他用心学,进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想要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帮助其纠正课堂上的不良行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纠正制止,用一个眼神暗示,用一句话提醒,或者故意停下讲课让他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点名批评,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机制,和他约定如果他能表现好会给予相应的鼓励。
案例二:还有一位学生,无论做什么作业都没法一次完成,没法让自己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完成,总忍不住发呆,或者忙一些不相关的事,必须有人在旁边时不时地提醒他,才能完成任务。
这位学生似乎从来都不着急把作业写完,也似乎天天做好了放学后留下来的准备,反正有老师一起陪着,如果实在太晚了还是没完成,老师最后也只能放他回家第二天再来做。今日的作业拖到明天,明天的拖到后天,根本无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这么拖着可以累计到一星期甚至更多的作业都没完成。通过与其家长的沟通获知在家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糟糕,必须有家长陪着做作业才能完成,无法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学生的依赖性过重,从低年级开始就习惯于有家长老师陪着做作业,需要时时有人在身边提醒、督促;二是学生的自觉性差,没有任务概念,家长过于宠爱与迁就等于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反正我不做的你们会帮我做完。
对于这个学生,家长和老师需要一同努力来帮助其纠正坏习惯。在家,家长不能包办代替属于他的任务,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喜悦,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在校,老师可以帮他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互相监督,以比赛的形式看谁先完成任务来督促他,如果他先完成就给予表扬,使他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案例三:第三位学生,学习不努力,态度不端正,作业也不认真去做,总想不劳而获,所以他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太多,可以说是步履维艰。从分析的情况来看,他的困难来自于懒惰与不诚实。他不喜欢付出,做什么事都喜欢走捷径,所以他根本不会想着及时地去消化吸收当天的学习内容,因而考试成绩总是令人不满意。
这类学生需要教师特殊对待。首先从思想上教育,告诉他学习上走捷径与社会上的偷盗行为别无两样,同样是属于窃取别人劳动的成果,性质很恶劣。然后再在学习上给予他帮助,单独辅导他,知识点让他逐个过关,他的作业必须在有人监督的状态下确保独立完成,或者教师时不时地对他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进行抽查。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好习惯要从小抓起,而且需坚持不懈。学校是人生的第二课堂,教师的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做出不懈努力。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运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一,不吝啬表扬。对那些上课敢于进行争论的,作业书写特别认真的,以及有进步的,哪怕平时很差的学生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通过建立班内机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所担任英语学科的班级,设有课代表,每一小组有正副组长,组长分工明确,背书、收各类作业本都责任到人。层层有人把关,每一种习惯有示范,有学习榜样,有追赶目标。这样每一个学生或学习小组有问题都有具体人员负责,学生的学习习惯相互影响,最终使全体同学都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制订良好习惯养成计划。为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教师可结合班级实际制订好习惯养成计划。例如:课堂上应专心听讲,发言要先举手,做作业要认真,作业要按时交不拖拉……这样的计划制订好后,教师应严格督促,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并反复训练。渐渐地在帮助学生改掉某些不良习惯的同时,也就会使他们在这些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第四,培养学生有条理的习惯。生活有条理、学习有条理的习惯对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里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都要先易后难。东西存放要有规律,找的时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做作业要讲条理,先完成一门作业再完成另一门,不能东做一题西写一道,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
当前,教师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经常及时反思一下学生们出现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看看不尽人意的考试成绩是否与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或者说是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方式有关。我认为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把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提高上去,才能促进学生成才。
叶圣陶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从乌申斯基的话中不难看出,在道德和行为习惯中,行为习惯又决定着道德,所以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现在有不少学生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但凡是行为习惯上有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尽人意。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上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有,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讲话;做作业时三心二意,粗心、浮躁;作业拖拉,没有时间观念、任务概念;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当天学习的内容等。先来看一些案例。
案例一:一位学生,上课时从来不会认真听讲,爱摆弄桌上的文具,时不时地找找地上或书包里的东西,还爱给其他同学使眼色,做鬼脸或随意讲话。这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他的学习成绩总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在于上课的听课效率差,他的基础不是很差,只要他用心学,进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想要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帮助其纠正课堂上的不良行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纠正制止,用一个眼神暗示,用一句话提醒,或者故意停下讲课让他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点名批评,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机制,和他约定如果他能表现好会给予相应的鼓励。
案例二:还有一位学生,无论做什么作业都没法一次完成,没法让自己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完成,总忍不住发呆,或者忙一些不相关的事,必须有人在旁边时不时地提醒他,才能完成任务。
这位学生似乎从来都不着急把作业写完,也似乎天天做好了放学后留下来的准备,反正有老师一起陪着,如果实在太晚了还是没完成,老师最后也只能放他回家第二天再来做。今日的作业拖到明天,明天的拖到后天,根本无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这么拖着可以累计到一星期甚至更多的作业都没完成。通过与其家长的沟通获知在家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糟糕,必须有家长陪着做作业才能完成,无法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学生的依赖性过重,从低年级开始就习惯于有家长老师陪着做作业,需要时时有人在身边提醒、督促;二是学生的自觉性差,没有任务概念,家长过于宠爱与迁就等于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反正我不做的你们会帮我做完。
对于这个学生,家长和老师需要一同努力来帮助其纠正坏习惯。在家,家长不能包办代替属于他的任务,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喜悦,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在校,老师可以帮他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互相监督,以比赛的形式看谁先完成任务来督促他,如果他先完成就给予表扬,使他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案例三:第三位学生,学习不努力,态度不端正,作业也不认真去做,总想不劳而获,所以他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太多,可以说是步履维艰。从分析的情况来看,他的困难来自于懒惰与不诚实。他不喜欢付出,做什么事都喜欢走捷径,所以他根本不会想着及时地去消化吸收当天的学习内容,因而考试成绩总是令人不满意。
这类学生需要教师特殊对待。首先从思想上教育,告诉他学习上走捷径与社会上的偷盗行为别无两样,同样是属于窃取别人劳动的成果,性质很恶劣。然后再在学习上给予他帮助,单独辅导他,知识点让他逐个过关,他的作业必须在有人监督的状态下确保独立完成,或者教师时不时地对他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进行抽查。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好习惯要从小抓起,而且需坚持不懈。学校是人生的第二课堂,教师的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做出不懈努力。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运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一,不吝啬表扬。对那些上课敢于进行争论的,作业书写特别认真的,以及有进步的,哪怕平时很差的学生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通过建立班内机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所担任英语学科的班级,设有课代表,每一小组有正副组长,组长分工明确,背书、收各类作业本都责任到人。层层有人把关,每一种习惯有示范,有学习榜样,有追赶目标。这样每一个学生或学习小组有问题都有具体人员负责,学生的学习习惯相互影响,最终使全体同学都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制订良好习惯养成计划。为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教师可结合班级实际制订好习惯养成计划。例如:课堂上应专心听讲,发言要先举手,做作业要认真,作业要按时交不拖拉……这样的计划制订好后,教师应严格督促,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并反复训练。渐渐地在帮助学生改掉某些不良习惯的同时,也就会使他们在这些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第四,培养学生有条理的习惯。生活有条理、学习有条理的习惯对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里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都要先易后难。东西存放要有规律,找的时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做作业要讲条理,先完成一门作业再完成另一门,不能东做一题西写一道,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
当前,教师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经常及时反思一下学生们出现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看看不尽人意的考试成绩是否与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或者说是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方式有关。我认为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把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提高上去,才能促进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