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蠢的,因此我们应养成“审题 再审题”的好习惯.
参加考试就是要尽可能多得分!得分的多少在于解题能力的高低,而解题能力直接受学科能力、答题技巧、考试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抛开学科能力不谈,着重探讨更为“急功近利”的超越学科能力之上的三个得分能力的提高. 这三个能力分别为: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两步审题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该能力不仅体现在语文和英语学科的阅读之上,还体现在其他学科材料题、应用题的理解和应用上,它强调审题方面的应用.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由于高度焦虑或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会在无意中歪曲题意、臆造题意,即忘了题意的部分内容或增加了新的条件.
举一道高考数学(全国卷)应用题为例. 题目大致为:甲、乙二人进行射击比赛,五局三胜,求甲领先乙的概率.
事实上,这道题并不需要高中数学知识,别说文科生,即使初中生也能顺利解答,当然,前提是准确读懂题意. 解答此题,只需弄清一个问题:甲领先乙共有几种情况?
三个同学分别给出答案. 同学A:3种,甲分别以3∶0、3∶1、3∶2获胜. 同学B:3种,甲分别以1∶0、2∶0、2∶1获胜. 同学C:9种,赛一场,甲1∶0获胜;赛两场,甲2∶0获胜;赛三场,甲分别以3∶0、2∶1获胜;赛四场,甲分别以4∶0、3∶1获胜;赛五场,甲分别以5∶0、4∶1、3∶2获胜.
同学B和同学C,完全忽略了题目“五局三胜”的限制,沉浸在自己非常“严密”的思维习惯中. 既然是五局三胜,那么“1∶0”“2∶0”“4∶0”等情况就不可能出现. 笔者曾和一些同学聊到这则案例,有同学说:“听到这个例子,我不禁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想我肯定会犯同样的错误!”
高考试题的综合性很强,同学们在审题时要养成“审题 再审题”的好习惯. 避免粗枝大叶、盲目下结论.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强调:“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蠢的.”若养成“再审题”的习惯,仔细分析题目中条件与结论的内在联系,便能得到启发.再往更高层面,就要求同学们深层理解、入木三分,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还要随时挖掘题目的隐含信息、捕捉解题过程中的拓展信息. 只要加强训练,这一点是完全能做到的,它可以让你在考场阅读中占得先机.
二、扫清定式干扰,提升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对同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思维能力在作文、文科组织答案、理科寻找解题思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很多同学用套路化的答题方式来回答问题,导致文不对题;用覆盖得分点的方式答题,导致缺乏内在关联和层次感;用自己想当然(甚至随意)的方式答题,导致逻辑混乱. 要解决好这些,唯有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 做到文科不啰唆、有层次,理科不跳步、有逻辑.
例如,在数学解析几何中,经常有圆锥曲线和直线相交的情况,这时我们就会把两个方程联立,然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同学看见了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马上就会条件反射般想到韦达定理,立即使用. 这样做,最后的结论不会错,但在高考阅卷中一定会被扣分. 因为,在不知道前提是否成立的情况下,你擅自使用韦达定理,逻辑混乱!你应该先说明,该方程的确是一元二次方程,要说明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同时该方程有两个实根.
同学们出现跳步情况,是因为在逻辑思维上受到了定式的干扰.突破这种干扰,方能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避免简单题丢分,提升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既是文字能力的体现,更是学科意识、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要求同学们在原有基本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能科学地运用各学科的术语进行规范表达.
很多同学愿意花时间在新题、难题的钻研上,而忽视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规范语言表述的训练,事实上,后者才是决定高考成败的关键.不要以为只有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才会犯表达上的低级错误. 每年高考中,因为表达不清、表述不明而丢分的情况,会发生在各种层次的学生身上. 而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严重影响水平的发挥.
高考在表达能力上的要求,是要同学们严格按照命题规定,非常规范地陈述自己的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今天,评分标准执行得非常严格,这就对同学们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对那些难度不是很大的题目,一旦过程出错,扣分会十分严厉.
在高考数学的阅卷现场,曾出现过一次“惨案”. 一位同学的一道数学计算题,通篇都答得很好,但在解题第二步时出现了一个很小的失误:第二步式子中含有“a-1”,该同学心里明白“a-1”和“a”的区别,但是平时缺乏严谨的态度,也没有养成规范表达的习惯,想当然就把“a”写上了,却把“-1”丢掉了.
这道题总分12分,阅卷老师只给他打了2分,原因是,他认为后面的解题步骤都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推出来的,第二步出现了错误,第三步不可能对,即使对,也没有合理的依据. 阅卷组长也裁决:为了不给那些只抄最后答案的考场舞弊者提供机会,此题只给2分. 这就是高考阅卷!
同学们,请注意:在高考阅卷中,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题目,往往要求更为苛刻. 在考场上,对自己会做的题目,千万要理清思路、表述严谨.
四、备考温馨提示
为方便同学们理解和有意识地进行训练,笔者总结如下:
三个增分方向的内涵分别是:
1. 少丢分:就是把该拿的分数毫不客气地全部拿过来.
首先,要把该拿分的题目区分出来;然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目做得完美;最后,安排出时间进行检查,确保不丢分.
要注意:要实现“少丢分”,甚至是“不丢分”,除了细致外,还要求控制好时间.请记住:浪费时间意味着丢分.
2. 多得分:这里讲的“多得分”不是局部突破,而是多点开花.不是对自己不会的难题经过不懈的努力,把它解决掉,这样做增分效率不高.我们的建议是,就一道现在得了2分的题目,能否通过自己进一步的努力把2分变成4分、5分.也就是说,找若干个点,努力让每个点多得1~2分、2~3分即可.
实现多得分,不是靠学科水平的大大提高,而是靠思维能力上前进一点点.
3. 形成突破:主要是指审题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很多时候同学们不得分,主要原因是找不到解题思路,在外面徘徊. 要求考生利用技巧本,归纳总结、分类研究各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以此形成对相关题目的突破.
参加考试就是要尽可能多得分!得分的多少在于解题能力的高低,而解题能力直接受学科能力、答题技巧、考试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抛开学科能力不谈,着重探讨更为“急功近利”的超越学科能力之上的三个得分能力的提高. 这三个能力分别为: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两步审题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该能力不仅体现在语文和英语学科的阅读之上,还体现在其他学科材料题、应用题的理解和应用上,它强调审题方面的应用.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由于高度焦虑或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会在无意中歪曲题意、臆造题意,即忘了题意的部分内容或增加了新的条件.
举一道高考数学(全国卷)应用题为例. 题目大致为:甲、乙二人进行射击比赛,五局三胜,求甲领先乙的概率.
事实上,这道题并不需要高中数学知识,别说文科生,即使初中生也能顺利解答,当然,前提是准确读懂题意. 解答此题,只需弄清一个问题:甲领先乙共有几种情况?
三个同学分别给出答案. 同学A:3种,甲分别以3∶0、3∶1、3∶2获胜. 同学B:3种,甲分别以1∶0、2∶0、2∶1获胜. 同学C:9种,赛一场,甲1∶0获胜;赛两场,甲2∶0获胜;赛三场,甲分别以3∶0、2∶1获胜;赛四场,甲分别以4∶0、3∶1获胜;赛五场,甲分别以5∶0、4∶1、3∶2获胜.
同学B和同学C,完全忽略了题目“五局三胜”的限制,沉浸在自己非常“严密”的思维习惯中. 既然是五局三胜,那么“1∶0”“2∶0”“4∶0”等情况就不可能出现. 笔者曾和一些同学聊到这则案例,有同学说:“听到这个例子,我不禁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想我肯定会犯同样的错误!”
高考试题的综合性很强,同学们在审题时要养成“审题 再审题”的好习惯. 避免粗枝大叶、盲目下结论.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强调:“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蠢的.”若养成“再审题”的习惯,仔细分析题目中条件与结论的内在联系,便能得到启发.再往更高层面,就要求同学们深层理解、入木三分,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还要随时挖掘题目的隐含信息、捕捉解题过程中的拓展信息. 只要加强训练,这一点是完全能做到的,它可以让你在考场阅读中占得先机.
二、扫清定式干扰,提升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对同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思维能力在作文、文科组织答案、理科寻找解题思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很多同学用套路化的答题方式来回答问题,导致文不对题;用覆盖得分点的方式答题,导致缺乏内在关联和层次感;用自己想当然(甚至随意)的方式答题,导致逻辑混乱. 要解决好这些,唯有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 做到文科不啰唆、有层次,理科不跳步、有逻辑.
例如,在数学解析几何中,经常有圆锥曲线和直线相交的情况,这时我们就会把两个方程联立,然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同学看见了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马上就会条件反射般想到韦达定理,立即使用. 这样做,最后的结论不会错,但在高考阅卷中一定会被扣分. 因为,在不知道前提是否成立的情况下,你擅自使用韦达定理,逻辑混乱!你应该先说明,该方程的确是一元二次方程,要说明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同时该方程有两个实根.
同学们出现跳步情况,是因为在逻辑思维上受到了定式的干扰.突破这种干扰,方能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避免简单题丢分,提升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既是文字能力的体现,更是学科意识、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要求同学们在原有基本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能科学地运用各学科的术语进行规范表达.
很多同学愿意花时间在新题、难题的钻研上,而忽视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规范语言表述的训练,事实上,后者才是决定高考成败的关键.不要以为只有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才会犯表达上的低级错误. 每年高考中,因为表达不清、表述不明而丢分的情况,会发生在各种层次的学生身上. 而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严重影响水平的发挥.
高考在表达能力上的要求,是要同学们严格按照命题规定,非常规范地陈述自己的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今天,评分标准执行得非常严格,这就对同学们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对那些难度不是很大的题目,一旦过程出错,扣分会十分严厉.
在高考数学的阅卷现场,曾出现过一次“惨案”. 一位同学的一道数学计算题,通篇都答得很好,但在解题第二步时出现了一个很小的失误:第二步式子中含有“a-1”,该同学心里明白“a-1”和“a”的区别,但是平时缺乏严谨的态度,也没有养成规范表达的习惯,想当然就把“a”写上了,却把“-1”丢掉了.
这道题总分12分,阅卷老师只给他打了2分,原因是,他认为后面的解题步骤都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推出来的,第二步出现了错误,第三步不可能对,即使对,也没有合理的依据. 阅卷组长也裁决:为了不给那些只抄最后答案的考场舞弊者提供机会,此题只给2分. 这就是高考阅卷!
同学们,请注意:在高考阅卷中,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题目,往往要求更为苛刻. 在考场上,对自己会做的题目,千万要理清思路、表述严谨.
四、备考温馨提示
为方便同学们理解和有意识地进行训练,笔者总结如下:
三个增分方向的内涵分别是:
1. 少丢分:就是把该拿的分数毫不客气地全部拿过来.
首先,要把该拿分的题目区分出来;然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目做得完美;最后,安排出时间进行检查,确保不丢分.
要注意:要实现“少丢分”,甚至是“不丢分”,除了细致外,还要求控制好时间.请记住:浪费时间意味着丢分.
2. 多得分:这里讲的“多得分”不是局部突破,而是多点开花.不是对自己不会的难题经过不懈的努力,把它解决掉,这样做增分效率不高.我们的建议是,就一道现在得了2分的题目,能否通过自己进一步的努力把2分变成4分、5分.也就是说,找若干个点,努力让每个点多得1~2分、2~3分即可.
实现多得分,不是靠学科水平的大大提高,而是靠思维能力上前进一点点.
3. 形成突破:主要是指审题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很多时候同学们不得分,主要原因是找不到解题思路,在外面徘徊. 要求考生利用技巧本,归纳总结、分类研究各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以此形成对相关题目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