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构建双驱模式实施课程改革,借助校企合作用于课程改革模式的资源要素,以及技能竞赛用于课程改革的内容要素来实施,进行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课程考核等一系列课程改革。通过课程实施,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技能大赛成绩优异,建设精品开放课程等一系列成果,逐步推广到其他课程,使得整个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取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技能竞赛;双驱模式;课程改革
一、“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诸多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各种教学改革并运用。汪占熬等通过教学实践,与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共生型合作,提出新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宋志敏提出将校企之间的项目合作作为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也完成了企业的项目,从而使得“政、企、校”三方达到协作共赢;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2010年开始创办比赛,秉承“以赛促改,以赛促教、提高能力”的宗旨,总共分为知识赛和实践赛,涉及三项类别的选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检验大学生的学识水平。依托“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将“技能竞赛”和“产教融合”相结合,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课程考核等一系列课程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双驱课改模式构建思路
(一)校企合作用于改革模式的资源要素
1.组建双导师课程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采用企业导师和职业院校教师联合施教的组合方式,形成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企业导师数量上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他们到底怎么参与教学、参与那些内容的教学,由具体教学设计决定。例如,在《市场调查与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团队主要由两类人担任,一类是门店或者市场部门具体执行调查的人员。这类人员主要参与调查实施阶段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指导。另一类人主要是企业市场部的主管。这类人员主要参与调查主题的确定及调查数据分析和报告部分的课程设计、指导和评价。而职教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主要体现在与企业导师团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任务,包括教材的选择、课程内容选取、理论实践划分、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及教育方针的贯彻等。同时,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负责推进教学进度并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
2.制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
企业能够为课程改革制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并提供岗位工作地。岗位素质能力要对接课程内容要求,可以是一门课或几门课或几个实训模块。岗位素质能力要求涵盖职业道德操守(含工匠精神)、岗位能力标准、技术工艺流程标准、工作流程标准等丰富内容。实际岗位训练与体验是应用型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岗位工作地是工作实施地,是生产线,是教学过程中“实景化教学”场所,只有企业能提供,职业院校可以依据教学需要充分地利用这些企业元素。
(二)技能竞赛用于改革模式的内容要素
技能竞赛往往以某一具体专业或者是学科为中心来展开,而在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检测。检测方式可以融入到日常的实际教学内容中去,把比赛流程转化为教学过程,用比赛评分标准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重要准则,将技能大赛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把日常教学演化为技能竞赛,将技能竞赛视为日常教学结果评价。具体而言,校企合作提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岗位或技术标准、企业生产技术、企业岗位场所(工作地或生产线)、企业工作流程或作业过程等五项内容,对接课程建设中的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能力模块等五个方面。技能竞赛将通过提供竞赛指导教师、竞赛技能标准、竞赛技能内容、技能竞赛环境(场地、模拟平台等)、竞赛流程等5个方面实现课程建设的对接。
三、“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双驱课改模式实施
(一)基于“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教学团队构建
为了促进校企交流沟通,提升人才培养中企业参与度和学校服务的能力。在考虑到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下,在原有一般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德利商学院联合教研室。联合教研室成员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共同组成,在学校和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起到平台和纽带的作用。联合教研室成立以来,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目前已共同制定了师傅标准、课程标准、学徒标准,并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构建了以教研室为核心的校企融合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立了校企双方师资互聘共用机制。2017年2月双方首批师资互聘,校方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企业方聘请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按照学生(学徒)的职业发展路径,2018年3月面向安德利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培养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岗位,聘任了第二批企业师傅18人(其中初级岗位师傅8人、中级岗位师傅7人、高级岗位师傅3人);为适应新零售产教联盟“12X3”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需要,2019年5月位从联盟企业再聘请客座教授3人、企业讲师6人、企业师傅6人,校企共同承担教学工作。
(二)基于“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教学内容构建
依据职业标准和竞赛内容重构教学模块。校企合作,通過任务分析、研讨对营销、连锁等岗位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岗位素质能力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发现市场调查与分析是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涉及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发现市场问题,形成市场调查主题是营销经理、市场部经理的重要工作;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和实施调查活动,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是市场专员、营销专员重要工作;透过数据看到背后的市场意义,形成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是对营销总经理概念能力的重要衡量。 校企合作,对市场调查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分析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确定这些典型工作由哪些专业技能来支撑,这些专业技能如何从课堂上汲取,从而引申到教学内容,最终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具体来说,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市场调查工作的实际过程分为六大项目,即:确定市场调查主题—市场调查设计—市场调查实施组织—市场调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市场调查报告撰写。针对每个项目设计模拟实训项目,以一个调研项目贯穿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完成工作过程,同时为了使学生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针对每个工作任务,设计若干子项目进行实训。具体教学模块构建(见表1)。
表1 市场调查分析课程教学模块
[项目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教学内容 项目一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2 2 任务1.1:定义市场调研问题 2 2 任务1.2:选择市场调研的方法 0 2 任务1.3:写出市场调研方案 项目二市场调查问卷与抽样方案设计 4 4 任务1.1:设计市场调研问卷 2 2 任务1.2: 确定抽样方案 项目三实施市场调查的组织 2 2 任务1.1:设计实地调研方案 0 6 任务1.2: 进行实地调研 项目四市场调查数据的整理 2 2 任务1.1:审核调研得到的原始数据 2 2 任务1.2:利用Excel和SPSS编码、录入数据 2 4 任务1.3:利用Excel和SPSS编制统计表(图),显示数据 项目五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 1 1 任务1.1:拟定统计分析计划 2 4 任务1.2:利用Excel和SPSS进行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2 6 任务1.3: 利用Excel和SPSS进行双变量列联分析 项目六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与汇报 2 4 任务1.1: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0 4 任务1.2:制作市场调查口头汇报PPT ]
(三)基于由简到繁原则设置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选取一方面要满足营销专员、市场专员及营销经理、市场经理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能力的特点。考虑到要职业院校学生课程特点,针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具有知识面广、灵活性大、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也是按从最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再到复杂的、专业性强的市场问题调查。
以调查选题为例,通过分析历年参赛作品,总结出适合学生的三个方向:学生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选题和市场类选题。学生选题因为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熟悉的领域,简单易操作,重点引导学生要尽可能做得有深度。社会热点类选题,一方面可获得性强,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大事的作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积极深入的思考,以期学生保持客观、公正、全面的认识。市场类选题,是难度和可获得性最大的一类选题,但因为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下,合作企业每年都能为学生提供市场调查的需求。同时,能从企业角度对选题进行深入的解读,使调查类选题的难题迎刃而解。
产教融合下,2016年,合作企业中国石油安徽分公司提供调研需求:门店分组与商品陈列调查选题;2017年,六安市泰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调研需求:农业认养模式调查选题;2018年,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调研需求:新零售背景下顾客满意测评体系的构建调查选题。
(四)基于“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教学形式改革
1.“做学教”“教学做”交替教学
市场调查与分析是个渐进的过程,“做学教”体现的是一个流程,讲完上一个授课内容后,在讲本次课程时先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发现问题,出现问题后,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并适当解决问题,解决完再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提炼并讲解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每一个环节的任务完成后会由企业师傅和授课教师进行批改。企业师傅侧重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把控,授课教师主要对任务完成的标准性进行审核。例如:对于调查问卷的设计,企业师傅主要考察问卷内容是不是能充分反映调查的目的;授课教师除了对问卷内容的把控,主要审核调查问卷中问句的表述,问卷的逻辑结构是否合理。
2.“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企业市场调查需求任务情境为驱动,每个小组在接到工作任务后,内部先进行分工,协商分配每个学生完成任务时需要承担的角色,让学生能保持参与任务全过程,并在执行任务时与岗位角色融为一体。通过校外、校内、教师、企业人士和场地、人员交替,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较好地实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
比如,在新零售背景下顾客满意测评体系的构建调查中,学生会以员工身份到安德利的卖场对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对“同事”进行访谈;回到课堂以角色分工学习问卷处理、数据汇总、数据分析等内容。学生角色的双元转化使其对职场与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
3.职场化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体验市场调查与分析过程,加深学生对市场调查与分析知识的领悟和应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品德,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深入市场实际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的综合能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与学校合作企业洽谈或者学生自己寻找调查项目,按照市场化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活动。利用企业委托的市场调查项目,学生按照市场化的手段和方法完成任务,最终以企业方的认可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这样,学生能提前体验真实市场调查与分析活动,学到在课堂上无法真正体验的职场氛围,找到自己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的短板,增加学习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积极性。二是利用“门店促销实训”项目,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學生采购并在学校食堂到宿舍的必经之地进行小商品展销。学生在商品采购之前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卖什么样的商品比较受欢迎?学生群体喜欢什么样的款式、包装、促销形式?进货渠道在哪里比较有竞争力?什么样的价位获得的盈利可能性最大?真实体验企业业务活动开展时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各个环节,体验如何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找到价格适宜、适销对路商品,通过亲身参与体验真实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践,弥补模拟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训的不足。 (五)基于“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课程评价改革
1.过程化考核
按照教学组织安排,采用“过程化考核+期末汇报”的形式进行考核。教学过程分为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实地调研方案设计、数据整理和分析、调查报告撰写五个任务。每个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每次完成以提交方案作为考核依据。本次考试改革作为课改的一部分,从过程考核的角度来对整个课程进行考核。
2.以赛代考
在课程内容方面,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竞赛内容基本包含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全部知识点,而在实际操作上,从竞技的角度,考核标准相对课程标准更高。基于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规定,如果学生在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可以将竞赛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结果,直接予以认定,给予相应学分。
四、“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双驱模式课改效果
(一)学生作品获得企业与社会认可
2016年,基于校企合作项目,参赛作品《油站便利店门店分组及商品陈列报告》,通过门店走访、顾客调查及原始数据分析,深刻地剖析了油站便利店目前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目标顾客的消费需求特征和行为特征。学生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对企业门店分组、商品结构调整及商品陈列给出了建议。企业以此为依据,通过样板店对报告中所提对策进行了实践。
《安德利购物广场顾客赢回调查报告》,获得企业资助。学生团队对会员顾客消费行为和特征进行分析,分析顾客流失规律,找出顾客流失的可能原因,再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面对面掌握顾客对门店的满意情况。从而发掘顾客流失的影响因素,为企业赢回顾客提供针对性建议。
(二)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利用所学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在近年来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16年,作品《油站便利店门店分组及商品陈列报告》以专科组第一的成绩获得第五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一等奖;2019年,作品《新零售背景下顾客体验提升调查报告》以专科组第二的成绩获得全国大学生第九届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一等奖。
(三)精品课程得以建设
利用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市场调查与分析》精品课程网站。构建课程网站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师生互动能力,使课程网站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平台。课程网站建设主要有:课程介绍、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特色、教学资源、课程录像、多媒体课件、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手册、习题集、案例集、师生互动、相关网站链接等栏目。网络将历年来产教融合、技能竞赛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信息量大,涵盖课程的主体内容,实用性强,学生点击率高。
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资源和课程建设进行完善,积极开展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期望能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代大齐.基于“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双驱模式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
[2]陈树良.统计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3]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養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
[4]汪占熬等.创新创业共生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
[5]宋志敏“.项目驱动化”的政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6).
[6]周大鹏.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8(3).
[7]胡劲松,欧阳恩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构建[J].教育研究,2018(1).
[8]孙杰,周桂瑾等.高职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
[9]张健.论高校合作多元主体的治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
[10]吴庆国,陈祥梅.高职院校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赛—学·教·改”互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
(责任编辑:赵春艳)
关键词:产教融合;技能竞赛;双驱模式;课程改革
一、“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诸多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各种教学改革并运用。汪占熬等通过教学实践,与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共生型合作,提出新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宋志敏提出将校企之间的项目合作作为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也完成了企业的项目,从而使得“政、企、校”三方达到协作共赢;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2010年开始创办比赛,秉承“以赛促改,以赛促教、提高能力”的宗旨,总共分为知识赛和实践赛,涉及三项类别的选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检验大学生的学识水平。依托“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将“技能竞赛”和“产教融合”相结合,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课程考核等一系列课程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双驱课改模式构建思路
(一)校企合作用于改革模式的资源要素
1.组建双导师课程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采用企业导师和职业院校教师联合施教的组合方式,形成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企业导师数量上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他们到底怎么参与教学、参与那些内容的教学,由具体教学设计决定。例如,在《市场调查与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团队主要由两类人担任,一类是门店或者市场部门具体执行调查的人员。这类人员主要参与调查实施阶段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指导。另一类人主要是企业市场部的主管。这类人员主要参与调查主题的确定及调查数据分析和报告部分的课程设计、指导和评价。而职教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主要体现在与企业导师团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任务,包括教材的选择、课程内容选取、理论实践划分、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及教育方针的贯彻等。同时,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负责推进教学进度并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
2.制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
企业能够为课程改革制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并提供岗位工作地。岗位素质能力要对接课程内容要求,可以是一门课或几门课或几个实训模块。岗位素质能力要求涵盖职业道德操守(含工匠精神)、岗位能力标准、技术工艺流程标准、工作流程标准等丰富内容。实际岗位训练与体验是应用型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岗位工作地是工作实施地,是生产线,是教学过程中“实景化教学”场所,只有企业能提供,职业院校可以依据教学需要充分地利用这些企业元素。
(二)技能竞赛用于改革模式的内容要素
技能竞赛往往以某一具体专业或者是学科为中心来展开,而在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检测。检测方式可以融入到日常的实际教学内容中去,把比赛流程转化为教学过程,用比赛评分标准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重要准则,将技能大赛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把日常教学演化为技能竞赛,将技能竞赛视为日常教学结果评价。具体而言,校企合作提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岗位或技术标准、企业生产技术、企业岗位场所(工作地或生产线)、企业工作流程或作业过程等五项内容,对接课程建设中的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能力模块等五个方面。技能竞赛将通过提供竞赛指导教师、竞赛技能标准、竞赛技能内容、技能竞赛环境(场地、模拟平台等)、竞赛流程等5个方面实现课程建设的对接。
三、“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双驱课改模式实施
(一)基于“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教学团队构建
为了促进校企交流沟通,提升人才培养中企业参与度和学校服务的能力。在考虑到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下,在原有一般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德利商学院联合教研室。联合教研室成员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共同组成,在学校和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起到平台和纽带的作用。联合教研室成立以来,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目前已共同制定了师傅标准、课程标准、学徒标准,并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构建了以教研室为核心的校企融合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立了校企双方师资互聘共用机制。2017年2月双方首批师资互聘,校方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企业方聘请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按照学生(学徒)的职业发展路径,2018年3月面向安德利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培养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岗位,聘任了第二批企业师傅18人(其中初级岗位师傅8人、中级岗位师傅7人、高级岗位师傅3人);为适应新零售产教联盟“12X3”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需要,2019年5月位从联盟企业再聘请客座教授3人、企业讲师6人、企业师傅6人,校企共同承担教学工作。
(二)基于“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教学内容构建
依据职业标准和竞赛内容重构教学模块。校企合作,通過任务分析、研讨对营销、连锁等岗位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岗位素质能力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发现市场调查与分析是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涉及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发现市场问题,形成市场调查主题是营销经理、市场部经理的重要工作;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和实施调查活动,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是市场专员、营销专员重要工作;透过数据看到背后的市场意义,形成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是对营销总经理概念能力的重要衡量。 校企合作,对市场调查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分析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确定这些典型工作由哪些专业技能来支撑,这些专业技能如何从课堂上汲取,从而引申到教学内容,最终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具体来说,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市场调查工作的实际过程分为六大项目,即:确定市场调查主题—市场调查设计—市场调查实施组织—市场调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市场调查报告撰写。针对每个项目设计模拟实训项目,以一个调研项目贯穿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完成工作过程,同时为了使学生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针对每个工作任务,设计若干子项目进行实训。具体教学模块构建(见表1)。
表1 市场调查分析课程教学模块
[项目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教学内容 项目一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2 2 任务1.1:定义市场调研问题 2 2 任务1.2:选择市场调研的方法 0 2 任务1.3:写出市场调研方案 项目二市场调查问卷与抽样方案设计 4 4 任务1.1:设计市场调研问卷 2 2 任务1.2: 确定抽样方案 项目三实施市场调查的组织 2 2 任务1.1:设计实地调研方案 0 6 任务1.2: 进行实地调研 项目四市场调查数据的整理 2 2 任务1.1:审核调研得到的原始数据 2 2 任务1.2:利用Excel和SPSS编码、录入数据 2 4 任务1.3:利用Excel和SPSS编制统计表(图),显示数据 项目五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 1 1 任务1.1:拟定统计分析计划 2 4 任务1.2:利用Excel和SPSS进行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2 6 任务1.3: 利用Excel和SPSS进行双变量列联分析 项目六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与汇报 2 4 任务1.1: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0 4 任务1.2:制作市场调查口头汇报PPT ]
(三)基于由简到繁原则设置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选取一方面要满足营销专员、市场专员及营销经理、市场经理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能力的特点。考虑到要职业院校学生课程特点,针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具有知识面广、灵活性大、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也是按从最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再到复杂的、专业性强的市场问题调查。
以调查选题为例,通过分析历年参赛作品,总结出适合学生的三个方向:学生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选题和市场类选题。学生选题因为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熟悉的领域,简单易操作,重点引导学生要尽可能做得有深度。社会热点类选题,一方面可获得性强,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大事的作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积极深入的思考,以期学生保持客观、公正、全面的认识。市场类选题,是难度和可获得性最大的一类选题,但因为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下,合作企业每年都能为学生提供市场调查的需求。同时,能从企业角度对选题进行深入的解读,使调查类选题的难题迎刃而解。
产教融合下,2016年,合作企业中国石油安徽分公司提供调研需求:门店分组与商品陈列调查选题;2017年,六安市泰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调研需求:农业认养模式调查选题;2018年,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调研需求:新零售背景下顾客满意测评体系的构建调查选题。
(四)基于“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教学形式改革
1.“做学教”“教学做”交替教学
市场调查与分析是个渐进的过程,“做学教”体现的是一个流程,讲完上一个授课内容后,在讲本次课程时先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发现问题,出现问题后,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并适当解决问题,解决完再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提炼并讲解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每一个环节的任务完成后会由企业师傅和授课教师进行批改。企业师傅侧重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把控,授课教师主要对任务完成的标准性进行审核。例如:对于调查问卷的设计,企业师傅主要考察问卷内容是不是能充分反映调查的目的;授课教师除了对问卷内容的把控,主要审核调查问卷中问句的表述,问卷的逻辑结构是否合理。
2.“双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企业市场调查需求任务情境为驱动,每个小组在接到工作任务后,内部先进行分工,协商分配每个学生完成任务时需要承担的角色,让学生能保持参与任务全过程,并在执行任务时与岗位角色融为一体。通过校外、校内、教师、企业人士和场地、人员交替,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较好地实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
比如,在新零售背景下顾客满意测评体系的构建调查中,学生会以员工身份到安德利的卖场对顾客进行问卷调查、对“同事”进行访谈;回到课堂以角色分工学习问卷处理、数据汇总、数据分析等内容。学生角色的双元转化使其对职场与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
3.职场化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体验市场调查与分析过程,加深学生对市场调查与分析知识的领悟和应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品德,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深入市场实际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的综合能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与学校合作企业洽谈或者学生自己寻找调查项目,按照市场化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活动。利用企业委托的市场调查项目,学生按照市场化的手段和方法完成任务,最终以企业方的认可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这样,学生能提前体验真实市场调查与分析活动,学到在课堂上无法真正体验的职场氛围,找到自己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的短板,增加学习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积极性。二是利用“门店促销实训”项目,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學生采购并在学校食堂到宿舍的必经之地进行小商品展销。学生在商品采购之前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卖什么样的商品比较受欢迎?学生群体喜欢什么样的款式、包装、促销形式?进货渠道在哪里比较有竞争力?什么样的价位获得的盈利可能性最大?真实体验企业业务活动开展时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各个环节,体验如何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找到价格适宜、适销对路商品,通过亲身参与体验真实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践,弥补模拟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训的不足。 (五)基于“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的课程评价改革
1.过程化考核
按照教学组织安排,采用“过程化考核+期末汇报”的形式进行考核。教学过程分为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实地调研方案设计、数据整理和分析、调查报告撰写五个任务。每个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每次完成以提交方案作为考核依据。本次考试改革作为课改的一部分,从过程考核的角度来对整个课程进行考核。
2.以赛代考
在课程内容方面,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竞赛内容基本包含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全部知识点,而在实际操作上,从竞技的角度,考核标准相对课程标准更高。基于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规定,如果学生在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可以将竞赛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结果,直接予以认定,给予相应学分。
四、“产教融合”与“技能竞赛”双驱模式课改效果
(一)学生作品获得企业与社会认可
2016年,基于校企合作项目,参赛作品《油站便利店门店分组及商品陈列报告》,通过门店走访、顾客调查及原始数据分析,深刻地剖析了油站便利店目前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目标顾客的消费需求特征和行为特征。学生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对企业门店分组、商品结构调整及商品陈列给出了建议。企业以此为依据,通过样板店对报告中所提对策进行了实践。
《安德利购物广场顾客赢回调查报告》,获得企业资助。学生团队对会员顾客消费行为和特征进行分析,分析顾客流失规律,找出顾客流失的可能原因,再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面对面掌握顾客对门店的满意情况。从而发掘顾客流失的影响因素,为企业赢回顾客提供针对性建议。
(二)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利用所学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在近年来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16年,作品《油站便利店门店分组及商品陈列报告》以专科组第一的成绩获得第五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一等奖;2019年,作品《新零售背景下顾客体验提升调查报告》以专科组第二的成绩获得全国大学生第九届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一等奖。
(三)精品课程得以建设
利用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市场调查与分析》精品课程网站。构建课程网站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师生互动能力,使课程网站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平台。课程网站建设主要有:课程介绍、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特色、教学资源、课程录像、多媒体课件、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手册、习题集、案例集、师生互动、相关网站链接等栏目。网络将历年来产教融合、技能竞赛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信息量大,涵盖课程的主体内容,实用性强,学生点击率高。
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资源和课程建设进行完善,积极开展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期望能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代大齐.基于“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双驱模式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
[2]陈树良.统计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3]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養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
[4]汪占熬等.创新创业共生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
[5]宋志敏“.项目驱动化”的政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6).
[6]周大鹏.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8(3).
[7]胡劲松,欧阳恩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构建[J].教育研究,2018(1).
[8]孙杰,周桂瑾等.高职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
[9]张健.论高校合作多元主体的治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
[10]吴庆国,陈祥梅.高职院校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赛—学·教·改”互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