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错例后的“效力”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x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作业中,学生出错是必然的。但一直以来,对待学生学习上的错误,许多老师总是缺乏主动应对的理念和策略,缺乏对学生错题的剖析,常常采用比较简单的办法——错了订正,再错再订正。老师和学生一样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题意、分析错因,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对同样的错误屡犯不止。针对这一现象,我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对教材进行了解读,对学生学习现状加以了分析,将学生作业中的错例进行了收集、归类与剖析。
  一、关注错例,分析学情,解读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既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这块内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概念不少,操作程序也有些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作业的错误率比较高。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中学生的逻辑起点是整除算式及加减乘法的竖式,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及竖式写法、余数特点等知识,学生是第一次认识。之前学的表内除法他们习惯于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用口诀求商,需竖式计算,并且竖式中每一步的意义及具体写法学生较难理解。虽然一部分学生通过生活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经验,但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因此掌握这样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2.教材解读
  (1)教材中题型较灵活。教材在题型上更具生活化、灵活性,特别在“解决问题”这块内容里安排了许多生活问题,并且提供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如跳绳、买书、乘车等。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极具灵活性和挑战性。
  (2)教材对教师课时目标制定要求很高。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观察过教材的例2和例4,仅看这两道例题能否看出它们的侧重点是什么呢?确实,在教材的解读上新课程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呈现更具情境化,教参中也没有明确的课时目标。如果我们老师不善于比较、研究教材,那么定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业时定会错误百出。这就需要我们在单元目标的引领下,深入分析教材,制定明确合理的课时目标。
  二、收集错例,访谈学生,分析原因
  正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与学生的认知、教师固有的教学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解题能力弱,作业中错误较多……针对这一现状,为了更好地演绎教材,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了减少作业中的错误,我对较为典型的错例作了深入分析。
  错例:我们班44人玩“激流勇进”,每条船坐5人,我们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呢?(错误解答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4%)
  错解:44÷5=8(条)……4(人)答:该租8条船。
  错因访谈记录:
  生1:44人,5人一条船,要租几条船应该用除法。(说着立刻在计算自己是否算错了。)
  生2:我算出来是8条。(师:请问余下的4人要去吗?)要的,(疑惑地看着我)还要1条船。
  错因分析: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表内除法、用竖式计算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错误情况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个别学生不认真审题,对商和余数的含义不理解,导致单位名称书写不准确。
  2.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有剩余的问题缺乏生活体验。
  3.第一次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对于“进一”问题、“去尾”问题,很多孩子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取舍。
  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解题时的真实想法,更准确地摸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错的源头。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可以帮助我“对症下药”,形成有针对性的策略,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三、利用错例,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根据不同的错误现象,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以降低作业错误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利用错例,查漏补缺
  收集起来的错题编辑成册便成了“错题集”,平时在翻看这些错题时,就能想到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这本错题集,及时查漏补缺。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反思的过程,学生可以把以前出错的题目重新思考、订正、整理、总结,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经过这么一个内化的过程,就可以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如一个单元内记载的错例较多,说明相关内容掌握相对不足,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巩固复习、查漏补缺。
  2.利用错例,学会诊治
  利用错题,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诊治。平时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中选出典型的错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充分暴露解题思路,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不仅能提醒学生不出现同样的错误,又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解题能力,更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将错例呈现在学生面前时,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出错?②你觉得这道题解决时要注意什么?
  相信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寻找同学错在哪里,讨论该怎样解答题目这一个过程,让错误发挥了它最大的育人功效,学生定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不仅加深了对题意的理解,更提高了练习的准确性。
  3.针对错题,设计练习
  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结合错因,我设计了不同的习题卡,希望能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资源,使他们在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
  (1)同类型。主要针对某一个错例,寻找出它的原型,再来设计或摘录出与错例同一类型的题目,做成习题卡。这样的练习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
  (2)巩固型。针对某课时中学生错误较多的一个知识点,一般在新授课中出现的基础性错误,我会设计一份课时练习,及时巩固。
  (3)区分型。这类习题卡是针对在教学时,学生对于个别概念或题型混淆不清,需要有目的地将其一起呈现,有利于对比、分析,在区分过程中把知识点梳理清楚。
  习题卡主要是针对学生易错题设计的。通过习题间的内在联系,去伪存真。这样不仅能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还能使学生薄弱之处得以巩固与提升,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班上的学生在进行习题卡练习后,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解决这一类题游刃有余,避免了大量的题海战,提高了学习效率。
  4.针对错题,提出建议
  如果说习题卡的设计为学生巩固知识提供了资源,那么我们对错例的研究也为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留下了一笔财富。针对学生的错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整改建议。
  例如:针对笔算有余数的除法中的错题,我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
  注重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各项活动巩固算理。
  (1)乘法口诀是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因此平时要不断地进行乘法口诀的强化训练。
  (2)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的联系,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3)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巩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错题的收集、分析与利用,学生解题错误率明显降低,减少了重复出错的概率,有效地防止和纠正了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解题困难和误区。同时,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错题分析与练习,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了盲目的题海战术,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 2009 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逐步免除学费。2009年12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正式启动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两年来,这一政策在地方实施得如何?多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本文通过对
以学定教,一种着眼于儿童学习需要与生命发展的生本教学理念,包含两个层面:以儿童的视角对话教材;以儿童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策略。只有充分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学才能将师生生命高度融合在一起,实现课堂阅读的教学相长。  一、在教材体系的审视中以学定教,拓展师生生命对话视野  我们平时的教学,特别是公开课的教学通常是就一论一,要教学哪篇文章就从哪篇文章入手。眼之所看是这一篇,胸
《枫桥夜泊》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教材,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全诗围绕着“愁”字,展开了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通过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愁绪。这首诗使张继名垂青史,寒山寺也因为这首诗而名扬天下,可见这首诗具有的深远影响。但如何正确理解这首诗的独特内涵,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我觉得,无论哪一种解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受诗中通过种种景物表现出来的
天朗气清,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春天,总给人无尽的美好想象。  今年,我特别期待春天早点到来。  江南的冬天本就漫长而阴冷,而2020开年伊始的这场传染性病毒疫情席卷湖北,波及全国,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灰暗而悲凉。  “居民朋友们,请安心居家,勤洗手,多通风……”窗外,喇叭又开始宣传了,原先熙熙攘攘的街道更显得寂寥,就像我空空荡荡的家。此时此刻,爸爸妈妈,你们又在哪里忙碌呢?  疫情一开始,妈妈就奔
摘 要 县级职教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之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现有县级职教中心1800多所,县级职教中心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月6日至7日,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发起成立全国县级职教中心联盟,并举办了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新时代振兴发展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使命和加快改革创新,提升服务乡村振
摘 要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是以网络为学习环境,将网络技术与协作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学习模式。实践证明,能否发挥这种学习模式的最大效用,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从激励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需要教师在学生协作学习准备阶段、协作实施阶段、协作整个阶段以及协作总结阶段,分别扮演好学生学习需求的诱导者、学习动机的维持者、学习行为的监控者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估者等多重角色。而实现这些角
7月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办,团广东省委、广东省学联、团广州市委、广州市人社局、广州市学联承办的2014年全国各民族中职学生暑期同心营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开营。开营式上,各地少数民族中职学生代表向全国青少年发出倡议,号召各民族青少年团结一致、同根同情、同心同行。
《论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作为老师,要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地落到实处,也应该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器具,设计好对应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生才能使他们的心里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因此,在劳技教学备课时,除了备好学生、备教材、备教
摘 要:本文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评定与表示》,详细介绍了不确定度的定义,并运用GUM法作为评定不确定度的基础步骤;不确定度中A类与B类的评定方法,综合标准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综合分析了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中,对比分析各种左右发光强度测量的各种因素,对发光强度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关键词:前照灯检测仪;发光强度;不确定度评定  中图分类号:U463.
不置可否是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常用来指不发表意见或不敢发表意见,可以说不置可否的态度具有一定的消极性。然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某些语文问题上不置可否的态度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天课上,我和学生们(四年级)一起分析一篇短文。短文的大意是:最初森林里的动物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后来狼开始欺负软弱的羊,经常有羊被狼吃掉。于是羊群聚集在一起开会,商量解决之策。一只年老的羊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