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保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的培训,强化规范操作,最低程度地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关键词】 血站;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82-02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具有潜在危险的献血者和病原体,所以为保护工作人员,加强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安全操作尤为重要。
  1 职业暴露的定义和分类
  1.1 定义 职业暴露指的是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或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过程中被尖锐器具刺伤皮肤或黏膜,以及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或血液成分飞溅到工作人员的面部等皮肤或粘膜,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
  1.2 分类 采供血机构职业暴露主要是皮肤、黏膜接触、血液接触、针头刺破、气溶胶的接触等。
  2 职业暴露的预防
  2.1 建立与职业暴露有关的站内感染监控制度、消毒与工作制度等,最大限度杀灭工作环境中感染性病原体,减少病原体与工作人员接触的机会。
  2.2 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的培训工作 每年至少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预防方面的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危险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2.3 强化工作人员规范操作,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是减少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重要保证。
  2.3.1 从事易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可能直接接触阳性血液的工作人员必须戴一次手套。操作完毕后,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消毒。
  2.3.2 严禁工作人员双手对针头进行回套针帽操作,如需进行针头回套针帽操作,应用单手借助辅助器具进行操作。
  2.3.3 使用后针头等金属或其它锐器,应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进行消毒处理。
  2.3.4 采供血活动产生废弃物的存放地和存放器应由消毒管理人员进行消毒,防止环境污染和人员沾染事故的发生。
  2.4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应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员工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1]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提供主动和被动免疫,新工作人员入站时进行健康体检,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
  2.5 制定消毒和清洁程序,按规定要求,对血站工作环境和人员手指进行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车或臭氧消毒机对环境进行有效消毒;物体表面的消毒是用规定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对物表进行消毒;人员手指的消毒是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1-3分钟。
  3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3.1 工作人员锐器刺伤后应急处理措施
  3.1.1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3.1.2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1.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2 工作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的处理措施
  3.2.1 先按3.1进行紧急处理,并记录被污染血液的信息,确定被污染物是否是具有血液性传播疾病。
  3.2.2 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如被乙肝阳性血液、体液污染,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定期化验。如被丙肝病人血液污染,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使用三天的干扰素,并定期追踪6-9月。如被艾滋病病毒阳性患者的血液污染后,应在暴露后4小时内用药,最迟不超过24小时,上报市疾病控制中心。并在暴露后4、8、12周、六个月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2]
  4 职业暴露后的登记与报告
  4.1 质量管理科负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登记和报告工作,包括:暴露发生时间、暴露方式、暴露部位、暴露种类和级别等。
  血站把职业暴露的预防作为重点来抓。加强对职工职业暴露的培训,职工严格按规程操作,同时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确保将献血者、用血者和工作人员健康安全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 卫医发[2006]167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2]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
其他文献
【摘要】 我中心在一次处理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井水和粪便里检出人毛滴虫滋养体,确定这起群体性发病是经水传播人毛滴虫感染,引起病人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症状。证实人毛滴虫感染不仅对人有致病作用,引起群体性骤集性感染发病,而且感染性强。但其离开特定的环境,抵抗力弱。回顾这次经过,对人毛滴虫感染途径、致病性、以及检验人员在这次调查处理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检验人员在工作中意外发现病原体意识,因此作者认为
期刊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好发于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危及生命健康。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自2002——2012年间使用EMS-9STANDARD经颅多普勒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46例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结核病痰涂片的检查状况,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 选取我中心结核科120例结核病患者通过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其结果判定按照《痰涂片镜量保证手册》来进行。结果 总共120例结核病患者做痰检,总的涂阳率为19.4%;男性的涂阳率为19.3%,女性的涂阳率为13.5%,其中15-34岁组的涂阳率为27.6%,34-54岁的涂阳率为18.3%,55-74岁的涂阳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采用CT血流灌注,探讨和分析其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试验组)与60例正常的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多排螺旋CT机对两组人群进行头颅平扫后,再进行灌注扫描。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右嗅区脑血流和脑血容量分别为(14.65±6.38)、(20.21±5.13);(2.57±0.79)、(1.88±0.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 血液标准的采集是临床检验的基本项目之一,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是确保临床质量检验正确的保障,同时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血液检验报告的前提。  【关键词】 血液标本;检验质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68-01  如果采集血液标本的程序操作不当,检验结果就不能保证完全准确无误,甚至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医疗事故。因此,操作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严格规范采集程序,确保血液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本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颈动脉分叉部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和8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缺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特征及其超声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中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16例术后病理确诊而超声误诊的甲状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术后病理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13例,甲状腺滤泡癌2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结论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是超声关注的焦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表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及超声表现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全脊柱摄影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以我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名脊柱侧歪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化X线摄影全脊柱摄影技术,根据病人具体的身高情况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对他们采取3次到4次的曝光措施,然后进行图像拼接,进行相关处理过后获取病人脊柱的完整影像,并且对影像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50名病人中,49名病人在软件自动拼接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糖尿病以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对来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清晨空腹时候的血清进行抽取,以对血清中三酰甘油的含量,总胆固醇的含量连同低密度以及高密度的脂蛋白中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对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究乡镇医院对肺炎的CT鉴别诊断。方法 自2011年12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了98例肺炎患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高烧不止、胸痛、痰样带血、呼吸系统混乱等,并针对98例肺炎患者的病情采取CT机诊断,为患者的病情提供确凿的医学依据和治疗方案。结果 通过使用CT机对肺炎患者进行胸部扫描,发现98例患者中有23例细菌性肺炎,9例非典型病原体肺炎,36例病毒性肺炎,17例肺真菌肺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