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眼里

来源 :小说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著
  于是|译
  让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就是那个模糊不清的影子。在视野里一闪而过,掠过过镜子边缘的人。我欠你一声道歉。我理应解释一下。是我令你怀疑自己是否清醒,但情况是这样的。我时间的流速是你的时间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说,你的一小时等于我的十二小时。所以我很难被发现。除非我一动不动地站着,否则你看不到我,我在你的视网膜上留不下踪迹,像个贼。视像好比是信仰编撰的一页事实。但我看到的你真切无比,纤毫毕现。你就像慢动作的人体模型,锁定在你那同样慢动作的日子里。慢动作的狗,慢动作的猫,慢动作的蝴蝶,慢动作的黑鹂鸣出慢动作的歌。慢动作的橄榄球赛,慢动作的高速公路,慢动作的火喷出慢动作的烟。慢动作的树慢慢地摇曳,慢动作的暴风雨,慢慢地扯下慢动作颤抖的树叶。这诅咒啊,美好而神圣。我迈出仔细测量过的十二步,而你刚刚迈出第一步。我用走,就能超过你的车。对我来说这只是个游戏。把你的酒杯扔到地板上吧;扔吧,就现在——我会看着它,逐帧逐秒看到它的启停。如果我想接就能接住它,从房间那头慢悠悠走过来就能接到……也可以不接,欣赏它粉碎的过程,端详红酒四溅的场面。如果我现在探入你的手袋,取走你的钥匙,你想破头都搞不明白它是怎么丢的。想想各种可能性。无限的可能,就算不是无限多,也会多得吓死人。我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盯着谁看就盯着谁看;然后,大步踱进克里姆林宫,只为了在大独裁者的咖啡里掺一点钋210。谁能阻止我?唯有我的良心,我那忠实的朋友。良心的忠告就是我收听的广播。恶意、谋杀和悲伤已让这个世界伤痕累累。如果我乱插一脚,谁敢说就不会让明天的局面更糟呢?我的族群隐秘存在,尽力避免成为民间传说、都市传奇,还有那些或悲恸或疯狂或迫切渴望当网红的人做的网站。我们只在有必要的时候、选择性地与那些值得信赖的、不会被我们的幻影移形吓到的慢世界的贤人联系。文字是我们钟爱的媒介。无论时间流动快慢,写下来的词句都能恒久保存。
  我们并不是生来就这样。很久以前,我也和你现在一样。那时的我相信,时间只有一种流速;我和地球上的所有人共享的同一种速度。直到那一年的12月18日:既是死亡又是出生的日子。你知道吗,我发誓要杀一个人。他叫克里斯宾·赫尔希。一个上了年纪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名声在那时候已叫不响了,现在索性无人问津,但在那年的12月18日,他就是我的起点和终点。明明可以有别的成就……年少轻狂的我却偏偏当了个评论家。电影,电视,歌剧,表演——你能想到的我都评。好评捧人,恶评毁人,我所有的评论都有结论。大概,我喜欢那样思考吧。我赏给赫尔希的大作——从很多方面来讲,那就是他的最后一本书——彻头彻尾的打击。一击致命。开膛手杰克式的独门招数。一评激起千层浪,万人笑,让那本书寿终正寝。几个月过后,我几乎把这件事忘光了,但克里斯宾·赫尔希没忘。我们的下一次交集是在哥伦比亚的某个庆典上,这位作者和我握了手。他赞许我有睿智的诚实,写文章鞭辟入里,“没有一句屁话”……然后在我的手提箱夹层里塞进了毒品,再向警方举报。也许他只打算搞一次卑鄙的恶作剧式的报复,但他从头到尾也没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在我被捕后也没吱声。他咬死不开口,眼看着我百口莫辩,被判入狱。波哥大监狱。我的事业完蛋了,身体搞坏了,积蓄都用于行贿了。好不容易捱过凄惨的头四年。之后转到一所英国监狱——在地狱里熬过数个春秋后,这简直像在公园里散步——然后才被释放。以前的好日子全没了,像死了那样的没了,像去年的苍蝇一样死透透了。于是,我飞到新英格兰,要履行自己在牢房里发过的毒誓。我站在那儿:在圣诞节前的一周,在积雪覆盖的树林围绕的大学办公楼里。举起我的枪,瞄准,我所有不幸的原作者就在我眼前。他知道这是该来的报应,自作自受,所以根本没打算逃跑,也没打算反抗、 否认他的罪行,或求我回心转意。他只求我饶他一命。但我的誓言坚不可摧。几天前,我收到了诊断报告:癌,无法手术,最多还有十八个月。要不是在波哥大监狱里待了那些时日,本可以发现早期症状。赫尔希凭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就夺走了我的生活——薪水不菲的教职,崇敬有礼的学生,退休金,莱茵河上游的红酒之旅——而等待我的只有化疗、体检和收容院的病床?去他妈的。他就该死。就在此时此地,第一颗子弹给赫尔希,第二颗给我自己。孩子们,这才是我所说的正义。我宁可当个反英雄人物。在头颅内卷起的旋风中,我向零倒数。
  法官,陪审团,行刑人,我一人充当。有罪!有罪!我们都同意。十,九,八,七,六,五;我毫不犹豫。克里斯宾·赫尔希,双眼紧闭,框定在他办公室的窗户里,雪中的树林在柔和的微光里,我和枪倒影在玻璃上。但就在“四”的时候……怎么回事……雪慢下来了。雪不是稀薄了,而是放慢了速度。“三”……见鬼了,雪花停止了——或者说,几乎完全停止了降落。赫尔希战栗的脸庞也一样。是幻觉?我大脑中的激素引发了幻觉?“二”,一个身影出现了,虽然看不清,但确实模模糊糊浮现在我视野的边缘。定睛一看,形象分明了:一个非常、非常老的老女人,羊毛外套上落着雪片,带护耳的鼠皮帽子。不是鬼,我知道,可是……赫尔希看到她了吗,我怀疑他并没有。她伸出皱巴巴的手,搁在我的手腕上。像口袋里那么暖,像折纸鹤那么轻。她凝望我,眼神清澈且意味深长:别这么做;别,这不对;你知道这不是你。《都柏林人》——就像詹姆斯·乔伊斯小说里的那些——总在顿悟时转身,现在,就符合那类叙事场景。我对赫尔希的满腔怒气积存多年,现在却泄了气,一泄而空。憎恨发出持续不断的低鸣声,我始终听不到,直到它停止。多年以来,我不曾感受过那样纯粹的沉静。不止是哥伦比亚事件之后的这些年。而是有生以来。非常、非常老的老女人带领我走了出去。我甚至没有扭头瞥过赫尔希一眼,他坐在那儿,仍在等待那颗子弹。走廊里有一个清洁工,来来回回拖着地板。我们径直走过她眼前——我手里还握着点三八口径的枪——可她没有留意到我们。后来也这样。下了楼,在接待处,十几个孩子如蜡像般静立。我没法不用这个比喻。如果你有足够长的时间去看,就会看到在慢时间中慢动作的蜡像们。有个女孩正把长发往后甩,就像欧莱雅洗发水广告里的模特那样。金色的发丝飘在半空,如海葵般轻微摇摆。她的朋友正在啜饮杯中的咖啡。水汽不慌不忙地舒展开来。运动员体魄的男孩看起来实在滑稽;脸孔活像滴水兽雕像,脑袋微微后倾;接着就是一个喷嚏,从“阿~~”到“~~嚏!”足有十秒钟。星云状的鼻涕喷出来……像花粉一样,四散开去。漂亮。我在另一个孩子的袖子上蹭了蹭自己的大拇指。根据我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反应,一切和你和我一样真实。但我们就那样走过去了,没人看到我和我安静的向导。发生了什么事?两幕间的这段插曲太奇怪了,我只能听任自己被引领。好像在梦中,我们才会那样做。   “别担心。”她说。站在外面的台阶上,雪好像要用一个世纪才能落下来。我的神智仍很清晰;我没有死去,也没有做梦。她的口音是美国人;措词很干脆;音量很低。好像她有五十多年没有大声说过话了。“我活在比你更慢的速度里。确切的说,你是十二分之一。所以他们看起来才那么慢;所以我们才能在他们周围跑来跑去。”她刚刚救了我一命,就在赫尔希的办公室里,让我的判断力不至于崩溃。没错,我这个可怜鬼被狠狠地耍了——但我不是杀人犯。她把时间带给我,让我重新思考,从崭新的视角去思考。她的任务完成了,就会回到她山间的小屋。我可以留下来,既然她走了,时间就会恢复原样。我可能又能来去自如,走上楼梯,去赫尔希的办公室完成我刚刚开始的行动,毕竟,我想要血债血还……我也可能选择跟她走;了解她和她的族群;她的天赋还可能治愈我。我没有犹豫太久。我没有钱、信用卡和朋友,也没有回曼彻斯特的机票。“我要跟你走”,我回答:“如果可以的话。”她说可以,但我先得慷慨地丢弃我的枪。我如释重负。我把枪扔在带滚轮的垃圾桶里。她说“很好”,接着就带我走上一条结冰的小路,走过校园里的墓园,庞然而茂盛的雪松间,只见一块块墓碑露在雪堆之上。我们横穿马路,走过公车,车上的乘客们就像果冻里的巨型飞蝇,停滞于时间。有只受惊的狐狸俨如在冰川上蹑行,“飞快地”躲开我们。小桥,溪水迟缓流动,林间小径慢慢出现。雪花降落,俨如沉泥碎屑落向夜的海底。我们攀了多久的山坡?沿着树林间小径走了多长的路?我说不上来。我们没有讲话。恒久沉默。小木屋矗立在一块岩石上。我猜想,白天看起来应该很不错,但我看到的只是夜色中的枝杈、半空的雪云、孤立的雪花和垂在屋檐下的冰柱。非常、非常老的老女人转动钥匙,门向内敞开;屋子里有暖炉、点亮的提灯、咖啡壶和两张窄床,仅此而已。若是年轻时的我,现在肯定会连珠炮似的发问:你是谁这是哪儿怎么回事儿为什么?但波哥大监狱教会了我保持耐性。安安静静地,我端起自己的碗。主人预备了一点蔬菜汤,和坚果面包、核桃油一起端上来。天哪,太好吃了。
  几百年前,在某些已不存在的国度,她所在的部族被称作“吉普赛时间人”或“时间流浪汉”。我的导师说,在现代社会,我们改用“慢游人”这个名字。慢游人比蜉蝣般的凡夫俗子活得久,“一生古稀年数,乘以十二。来吧,爱因斯坦,你自己算。”长寿到这个地步,就要面对凡夫俗子无法触及的一些难题。谁来爱我们?谁在乎?肯定不是那些睁眼瞎的人形模特,他们甚至无法相信我们与他们同在。长命的人是孤独的。蜉蝣们逐年老去,“游戏结束”几个大字也会越闪越亮。每一天的价值与日俱增。与此相反,慢游人的终结之时却始终那么遥远,近乎渺茫。她说,一年又一年,会有一种终极的无聊感悄然而至。我和许多同族发现,解决方法就藏在那条古老的律令中:对他者有所为。那就是我们的法则,她说,我们的重点,我们的用处。治愈徒劳感的万用妙方。解饿的美食,治病的良药。把醉鬼推开的那一下,以免他被卡车撞死。把梦中人扇醒的那一巴掌,以免他被楼下着火后的烟雾呛死。甚或仅在某个身心俱残的男人面前现身,以免他毫无必要地扣动扳机……我们的行动归因于机缘、命运,或祈祷的人。谁在乎?重要的是结果,而非缘由。我聆听她讲的字字句句。我也信,每一个字都信。就算有别的说法,也未必能少几分荒谬。烧开的水壶咕咚咕咚,在我们听来就像含糊的鼓声。声响从往昔、或是尚未来临的未来传来。我问:“为什么是我?”她掀开炉盖。热气喷薄而出。她往炉膛里塞了一块木头。她的脸庞掩在阴影里,蒙着金铜色泽。“我活了八十个年头”,她说:“感觉却像过了七个世纪。我的河水流淌,改途换径,冲刷大地,再汇入大海。万事万物都有终结,包括我。我在寻找一个接班人,传承我的天赋;已经很久了,理查德,你一直在我眼里。”我咀嚼着这话的含义,至少是尝试着。这让我受宠若惊,我对她说,但你准是疯了。就在那一天,我差点儿开枪打死一个人。我这算哪一种守护天使啊?“了解过痛苦,领会过绝望的那一种。”她回答:“有用的那种。想听实话吗?我的朋友,和我相比,和我干过的事相比……你顶多就是个童子军。简直就是圣人。”我告诉她,我得了癌。她非但一清二楚,还因此格外信任我。“医生预测你还有十八个月”,她说:“乘以十二;算算剩下的日子。来吧,爱因斯坦,你自己算。”
  我在山间小屋里独自醒来。阳光勾勒出百叶窗的隙缝。我打开窗,深深呼吸,让肺腑浸润在纯净又清冷的冬日山林气息中。天空是蓝色的,交响诗般的蓝色令我的视网膜欢唱又疼痛。厚雪覆盖的树林几英里几英里几英里地绵延到哈德逊河,再绵延绵延直上卡茨基尔山。好美。我的第一个“慢日子”是在小屋里度过的:相当于你的十二天,不过,虚弱苍白的太阳只越过天空一次。第二个黎明来临时,我开始了自己作为慢游人的旅程。实话实说,我从未停下过脚步。这条路通向帐篷和棚屋,医院和清真寺;食品赈济站,贫民窟,摩天大楼,废弃地,避难所,战区,非法入住的民宅。监狱是我的专长所在。我太了解囚禁的意义。不管是谁我都去帮,不管是小事还是并非不值一提的事。任何情况下,任何看似有用的事。邪恶是罕见的,但道德在灰色地带,人们都会构建私己的地狱。我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常常是这样的:“让他们展现更好、更智慧的那一面。”从没有人指名道姓地谢过我,也从没因为我不求他人感恩而得到赞许。我的生活是孤独的,毋庸置疑:这是我的前辈早已讲过的事实。当然,我有时也犯错,但我能证明那是出于好心。至少,我希望如此。说到这儿,就该解释我手头在做的事儿了。为什么你——独自一人——在看这五段文字?你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你可不是碰巧读到这篇东西的。就好像,当初那个非常、非常老的老女人也不是碰巧出现在克里斯宾?赫尔希的办公室里的。你知道的:我那十八个月已经扩容为慢游人的二十年了。我没什么要抱怨的,只是,现在时日已晚,万事万物都有终结,包括我。你眼中的自己是没希望了。但我看到的是坚强的撒玛利亚人。你知道我有一种天赋的本领,我的朋友。你知道,天赋需要归宿。毫无疑问,我的搜寻已该告终。事实就是,你一直在我眼里。
其他文献
经历了近300年的分裂割据,到了公元6世纪末,中国社会再次进入一个统一兴盛的时代。在隋末战乱中夺取政权的李唐王朝,从太宗、高宗、武则天一直持续着保持国力的增长,到玄宗开元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中亚的主人”(《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正如英国学者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所言:“唐代中国是一个极度世界主义的社会”(《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三联书店1985年版),“极度世界主义”让
2026  他们告诉我,冬眠是一个平静的过程。你躺进全封闭的冬眠舱,周围急速灌进液氮,温度在十秒钟内下降到零下二百度,你的一切生理机能在瞬间停止活动。你不需要被麻醉——冰冻比麻醉要迅速得多。事先注射的活性分子液会让你的身体保持柔软,阻止冰晶的形成,保护你的细胞膜不被毁坏。你的身体会完好无损地凝固在时间深处,直到未来苏醒的那一天。  事实上根本不是。液氮一进来,我就感到身上冰冷刺骨,酸麻难当,像一千
学术论文时常引经据典,语气正经庄重,态度严肃认真,其中更有许多“潜规则”,初学入门往往摸不着头绪。一般教授也不明说,似乎随人体会,冷暖自知。文无定法,文成而法成;写作论文,必然的规范虽无,但总有一些原理原则,可以即器以求道,便于乘筏以登岸。  一、 文獻征引,讲究策略  首先,学术论文的特色之一,在讨论是非优劣、源流高下。为求论说坚强,论据厚实可信,令人心悦诚服,所以必须大量、多方、丰富的征引文献
五月初,上海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诗歌音乐会,名为“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句子出自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名作《春的临终》:  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先睡觉吧,小鸟们/我把活着喜欢过了/因为远处有呼唤我的东西/我把悲伤喜欢过了/可以睡觉了哟孩子们  正是时候,春天过去,立夏已至。此时此地,程璧演绎着它,先念白,再是演唱。原本听闻谷川俊太郎会亲自参加活动,他已88岁高龄,在演出前几日,发现乘坐飞机
【摘要】马骡胸腹部蜂窝组织炎是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在马骡胸腹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的急性、弥漫性、气性炎性水肿,以腹部皮下急性炎性肿胀、剧烈疼痛、机能障碍并伴有全身症状为特征。主要以炎热季节最为多见,农忙季节因不小心所致的外伤发炎也会引起蜂窝组织发炎。在农村,马骡的一点外伤人们并不把它放在心上,导致感染引发蜂窝组织炎最为常见,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败血症导致死亡。笔者在基层工作期间,遇到及治疗过的马骡蜂
论文写作,是一项触手纷纶的学术工程。从积学储宝,到辨章学术;从深造有得,到著述立说,不但旷日废时,而且千头万绪。平素,讲究治学工夫;临笔,提炼核心论旨,则如顺水推舟,容易胜任愉快。草拟大纲,好比航道规划,路径指引,未下笔之前,只是学术研究的大方向。必须反复论证,持续推敲。一旦发现偏差出入,就当毅然决然修正与调整。阐说如下:  一、 治学工夫与核心论旨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庸》提示为
唐人好诗,亦尝斗胜,曾流传“旗亭画壁”的故事,观唐人为赋,也很好胜,其中“二李”颇为典型。一位是李白,作为浪漫诗人却对自己写赋要求极高,有“焚赋”的传说。事载段成式《酉阳杂录·语资》:“白前后三拟词选(《李太白集》王琦注引作《文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今《别赋》不存,仅有模拟江淹的《恨赋》传世。而在《大猎赋序》中,李白一方面强调赋体“辞欲壮丽,义归博远”,一方面又嘲笑汉代的司
杰夫·惠勒的“帝泉系列”三部曲——简体中文版的《王后的毒药师》《小偷的女儿》《国王的背叛者》——终于诞生了。作为第一部的译者之一,掂量着手中的样书,就像寡产的老母鸡窝着自己久违的新蛋,心中感慨良多。  杰夫·惠勒是美国炙手可热的超级畅销书作家、美国《华尔街日报》年度畅销作家,同时也是《深奥魔法:健康奇幻和科幻电子杂志》的创始人。如此成就可不是天上不慎坠落的馅饼眷顾了他。杰夫·惠勒十几岁时就已步入文
宋代词人与歌伎之间普遍有着密切交往,宋词的繁兴与歌伎的歌唱密不可分,这早已成为了文学史的常识。然而如果深入考虑,我们会陆续追问以下问题:词人为歌伎作词时,具体的情境和缘由是什么?所写的词作中有多少成分表现了词人和歌伎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又是如何推进了词体的创作?这样,就可以发现这种社会和文学现象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简单。  词是宋人极为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听人唱词需要有三个前提,即制曲、填词、歌唱
庞克喜欢醒着做梦,特别是在那一年仲夏。日光镶满宝石,让他晨跑的小径笼罩着彩虹色的温柔。月影像神话一样远去,只留下只言片语的清凉。梦仍在那里,在轻风中的森林和草坪上闪烁,天光和云影正在为它保驾护航。当他跑过五光十色的玫瑰花圃,梦中的渴望、风暴和羞涩便以迷人的姿态,在鼻翼翩翩起舞。  早晨的故事不该就这么结束。回去以前,他要坐在紫钰山庄辽阔的人工湖畔,看一面巨大的银色镜子上泛起传奇似的涟漪。湖中彩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