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国家开发课程的一种有效弥补。本文论述了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特点,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指出了开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结合学生的情况,将当地的资源和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加强了本地化的参与,但又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国家开发课程的一种有效弥补。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可以使学生和生活能够有效的衔接,使教材更生活化,不至于使学生脱离生活。
一、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拓展学生的视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是以丰富的活动和体验为基础形成的课程资源,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着促进作用。首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出发点,但是又高于国家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个有利补充。其次,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着眼于实验的开发和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实验活动,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化学实验中,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国家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众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个性,校本课程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就需要关注个性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出发,立足学生的个性,突出的并不是统一和共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立足于校内资源,它的开发也是教师立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翻阅大量的书籍和不断的研究和实验,将这个问题解决,通过整理而形成的校本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国家课程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犹如两翼,一个突出的是共性,一个强调的是个性,只有这两翼共同发展,才能飞的更高、更远。因此,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
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1.开放性。教师自己开发的课程没有国家课程的系统和完整,但是它拥有自己的开放性和随意性,正是这两个特点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2.生活化。化学校本课程的研发更具有生活气息,尤其是具有当地的生活气息,将化学课程生活化、实用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化学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都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它是对国家课程的弥补。同时,化学校本课程还应该体现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达到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预期效果。
三、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
1.校本与教研相结合。在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形成以校本与教研相结合为思路,以课题为依托的化学校本课程。化学校本课程更加着重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鉴于此,我们以研究课题为依托,通过建立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最终形成化学校本课程。这与国家课程的章节不同,国家课程重视的是知识点,而这种方式形成的校本课程重视的系统性,在学生头脑中会建立化学学科的整体观念。这种以课题为依托形成的化学校本课程就需要与教研相结合,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共同探讨,确保每个课题的有效性。
2.对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进行整合。课程整合是课程开发的一个趋势,从纵向上,它要求各个年级之间要合作,避免各个年级的课程有重合,并且要做好化学校本课程在各个年级的衔接。从横向上,它要求各个学校之间进行合作,避免与国家课程的重合,并且做好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衔接。通过对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共同完成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3.不断修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化学校本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和充实。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反思校本课程使用情况,根据使用情况总结出优缺点,在教研活动时进行研讨,并及时更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如何能够开发出优质的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课题,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秀娟.高中化学小班“分组自学导学”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2)
[2]李辉,韩春亮.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3]王圣春.依托校本课程开发 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学.2009(12)
[4]索南才让.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07)
[5]楚会敏.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6)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结合学生的情况,将当地的资源和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加强了本地化的参与,但又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国家开发课程的一种有效弥补。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可以使学生和生活能够有效的衔接,使教材更生活化,不至于使学生脱离生活。
一、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拓展学生的视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是以丰富的活动和体验为基础形成的课程资源,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着促进作用。首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出发点,但是又高于国家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个有利补充。其次,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着眼于实验的开发和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实验活动,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化学实验中,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国家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众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个性,校本课程有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就需要关注个性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出发,立足学生的个性,突出的并不是统一和共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立足于校内资源,它的开发也是教师立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翻阅大量的书籍和不断的研究和实验,将这个问题解决,通过整理而形成的校本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国家课程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犹如两翼,一个突出的是共性,一个强调的是个性,只有这两翼共同发展,才能飞的更高、更远。因此,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
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1.开放性。教师自己开发的课程没有国家课程的系统和完整,但是它拥有自己的开放性和随意性,正是这两个特点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2.生活化。化学校本课程的研发更具有生活气息,尤其是具有当地的生活气息,将化学课程生活化、实用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化学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都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它是对国家课程的弥补。同时,化学校本课程还应该体现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达到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预期效果。
三、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
1.校本与教研相结合。在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形成以校本与教研相结合为思路,以课题为依托的化学校本课程。化学校本课程更加着重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鉴于此,我们以研究课题为依托,通过建立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最终形成化学校本课程。这与国家课程的章节不同,国家课程重视的是知识点,而这种方式形成的校本课程重视的系统性,在学生头脑中会建立化学学科的整体观念。这种以课题为依托形成的化学校本课程就需要与教研相结合,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共同探讨,确保每个课题的有效性。
2.对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进行整合。课程整合是课程开发的一个趋势,从纵向上,它要求各个年级之间要合作,避免各个年级的课程有重合,并且要做好化学校本课程在各个年级的衔接。从横向上,它要求各个学校之间进行合作,避免与国家课程的重合,并且做好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衔接。通过对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共同完成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3.不断修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化学校本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和充实。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反思校本课程使用情况,根据使用情况总结出优缺点,在教研活动时进行研讨,并及时更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如何能够开发出优质的中学化学校本课程,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课题,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秀娟.高中化学小班“分组自学导学”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2)
[2]李辉,韩春亮.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3]王圣春.依托校本课程开发 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学.2009(12)
[4]索南才让.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07)
[5]楚会敏.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6)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