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陈泽诞,江苏省中学英语特级教师,现任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所撰写英语教学论文曾荣获江苏省一、二等奖和全国三等奖,主编及参编各类中学英语教学辅导用书10本。先后被评为苏州市科技拔尖人才、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获江苏省中等学校“红杉树”园丁银奖和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这不仅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极为有益,而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认识,教师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要求,必须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做到“四轮驱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预习之轮: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比初、高中英语教学,我们可以看到:一是初、高中的现行教材知识跨度较大,二是从初中考上高中的学生存在学习方式的过渡,三是高中和初中的教学目的要求不同。高中英语的特点是词汇量大,阅读面宽,信息综合度强,语用能力要求高,因此,自主学习的空间就大。随着高中英语教材难度的提高,容量的增大和进度的加快,作为自主学习初始阶段的预习,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形成良性学习行为的重要支撑,是构建四轮驱动式良好学习行为的重要一轮,可以称作“预习之轮”。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需要重视预习,学困生更需要重视预习。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由于未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根本不进行预习,影响了学习效果。其实,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有个初步了解,把握其大意。在知识结构上,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先行独立解决,对于知识的难点也可以事先有个思想准备,以便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求新意识,让学生以一种迫切的求知心态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许多事实说明,具有良好预习习惯的学生都能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应该大力弘扬。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预习之轮”运转起来。
鉴于上述认识,我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并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这样的课前预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听课之轮:掌握高效听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听课,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听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听课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无疑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又一个重要的轮子。
为了保证这个轮子能有效运转,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以教为主的课堂转换为以学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课堂,进而充分认识到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一味从外部灌输英语知识,而是要从内部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求知欲,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学生英语”,更应该是“教学生怎样学英语”;不是让英语走向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走向英语。二是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花大力气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教师所讲授的都是他们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有时介绍的是多年积累的经验,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用心听讲,才能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作为学生,首先必须有一个积极的心理准备,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思维始终积极活跃,这是听课的心理调适阶段,是一种热身准备。其次要专注,做到目不斜视、耳不旁听,把与学习无关的杂念统统排除在大脑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听得准确,看得清楚,记得牢固,这是听课的基本要求。再次要学会积极思考,要理清听课思路,理解教师授课时运用的科学方法,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最后要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在深入探究中培养能力,在不断内化中形成认知。总之,学生只有掌握了听课的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知识,培养的能力才是最有运用空间的能力,形成的认知才是最有实际价值的认知。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只有把“听课之轮”有效地启动起来,运转起来,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才会有根本的保证,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
记忆之轮:提高善于记忆的能力
对于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行为来说,记忆也是一个重要的轮子,应使其充分运转。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学生在英语课上所学的内容,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习题等,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指出,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在最初记忆学习材料一小时后,人们对所学材料的记忆仅仅保持40%左右;第一天,保持仅三分之一;到第六天逐渐下降到四分之一。遗忘曲线最初是急剧下降,过一段时间后下降减慢,曲线趋于平稳。所以,根据遗忘的这条规律,要使“记忆之轮”充分运转,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时注意:一是英语复习的及时性。对已识记了的英语信息必须在未产生大量遗忘之前及时复习,若在学习识记之后很久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二是英语复习的计划性。要按照遗忘规律制订出循环复习的计划。原则上,可以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逐渐减少复习次数,间隔的时间也可以逐渐加长。三是英语复习的系统性。高效的复习不是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大脑的保持、再认,进行加工处理,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按知识内在的规律进行综合归类,使知识系统化。“温故而知新”,这个“新”指的是所学知识在识记之后,历经保持、再认和回忆,达到系统化的水平,做到融会贯通。这样逐步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就会得到加强,记忆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学生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并运用到复习过程中,其效果一定会充分显现出来。
要保证“记忆之轮”运转充分,培养学生善于记忆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英语时,除了强调掌握复习规律之外,还要强调端正复习态度,多下苦功。许国璋教授曾经说过,英语学习需要下工夫勤学和苦练。就以词汇来讲,学习英语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而要具有足够的词汇量,则离不开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有专家研究表明,要使一个英语单词与相应的汉语词汇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需要重复大约100次。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每天记几个英语单词,背几个英语句子,养成习惯,坚持数年,必有成效。当然,我们在强调勤学苦练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找准策略和方法,尤其要科学地安排时间,调适心理,避免英语复习中的无效劳动。
质疑之轮:培养积极思考的品质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2000年在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与师生们亲切交谈时,深有感触地谈起了他做学问的“秘诀”,并欣然题词: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可以说,这个秘诀,就是他一生治学的心得,是他取得成功的钥匙。这个秘诀同时也说明了质疑正是学习的一条重要原则。对于一个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的普通现象,人们见了都不会在意,但牛顿却提出了“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而不飞向天空”的问题,从而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学生习惯了“听”的教学方法,教师又不重视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导致学生提问的能力越来越差。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总感到提不出问题,或者不知道怎么提问题,以致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成绩总是上不去。作为教师,若要扭转这种状况,必须深刻认识质疑对于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性,把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作为形成良好学习行为的重要工作来抓,让“质疑之轮”灵活地运转起来,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这是因为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当了讲解员的角色,学生只能像听众一样被动地听,自然没有问题可提。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开展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实践活动,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二是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敢问”。三是要把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会问”。就学生而言,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要我问”转化为“我要问”。其次要克服胆小、紧张、怕提问不当的心理,激发起想问问题的欲望,锻炼敢问问题的勇气。再次是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提问前自己一定要深思熟虑,针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自己的弱点发问。总之,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针对学习的目标要求与自己的不足和困惑,作深度思考,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并经常与同伴进行探讨和研究,积极灵活地运转“质疑之轮”,产生思维火花,形成思维碰撞,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思维能效和学习质量。
中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精神,勤奋刻苦,科学地启动预习、听课、记忆和质疑四个轮子,并做到四轮同时驱动,协同有效运转,便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收到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