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更新,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学生的要求。快乐体育,符合当今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为革新中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快乐体育;寓教于乐;中学;教学理念
一、快乐体育的起源、发展与特点
快乐体育源于我国愉快教育和日本的快乐体育。它是在否定体育锻炼和技能学习枯燥乏味的基础上流行起来的。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的是快乐的,是有吸引力的。
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兴趣是指学生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兴趣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动力,它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体育教学中,兴趣确实对认知和技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兴趣处于中度激活的状态,会倾向于想要吸收信息和拓展自己。这种状态能保证兴趣与认知活动的联系,维持和支持认知加工过程。当兴趣组织的加工取得一定成果时,人维持中等强度的紧张得到释放,这时会产生快乐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和快乐相互交替和补充会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快乐体育应强调成功的体验,成功是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成果,学生经过努力得到的成果一旦得到了自己或社会的承认,就是一个成功者,他就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就学生而言,成功意味着学习上的真正进步,成功又能使其对今后的学习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产生进一步成功的愿望。
快乐体育讲求愉快的学习气氛,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转被动接受为积极自觉的渴求。所以在中学教学中引入快乐体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着眼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保证基本素质练习的基础上,突出个人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是可以进行的。
二、我国中学快乐体育教学的理念
我国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传统项目综合教学。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进行多项目综合教学,组织形式以按性别分班进行教学,教法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使学生被动接受。评价标准以各项目得分综合评定。这种固有的教学形式,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现象,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对学校体育任务的完成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快乐方法教学势在必行。
1.“寓教于乐”: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营造学生良好学习心境的前提和保证。当代心理学关于人的潜能开发研究揭示,愉快的情感是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动力机制。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之中,学习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激励、主动性油然而生,良好的教学氛围孕育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为此,教师一是要亲身参与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全方位地给予身教的影响,使学生真正体验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和作用;二是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适当定位,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思想,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爱戴,情感交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不挖苦学生,批评学生,而是采用语言激励法,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看到学生做不好,不能说“你真笨”,要说“你能行”。稍微做好一点马上说:“你做的有进步”,“这一次比上一次做得好”,“你再练一练进步会更大”等等。当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时,不仅从情感上得到满足,而且会坚定信心,认为“我能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里,拥有了良好的学习心境,增强了学习欲望,看到学生一次比一次更加用心、刻苦地练习,并从中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的愉悦,既感到辛苦,又感到快乐,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课真正成了快乐的强身课。
2.“育心为首”: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育心贯穿在整个教学之首位,从而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境。例如,在游戏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力争上游,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为下一次取得成功奠定基础;其次,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享受“快乐”带给身心的情感体验;最后,更多地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中体会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身心愉悦。实践证明:游戏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据此,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心。
3.“变被动为主动”:适当转换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由于传统的教学大纲所涉及的运动项目并不很多,教师经过几年的重复教学,把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完全掌握,也是很容易的。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正是由此而形成的,教师也在年复一年地教着同样的内容。教学内容非常单调,枯燥乏味,从而造成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导致师生都很被动。例如,在长跑教学中,学生特别反感、个别学生甚至一听说是长跑课,就耍滑偷懒,在教学中感到非常被动。通过调查和了解,健美操是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就编排了一套跑跳操,从热身开始,全套操用时20分钟,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精神饱满,看到她们面带笑容,随着音乐的节拍,不停地跑跳,她们舒展着肢体,汗流浃背,一遍又一遍地跳着,完全被优美的旋律和健美的舞姿融化了,通过跳健美操达到了长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与此同时,也达到了健心、健体的作用。通过转换教学内容由被动变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投其所好”:满足学生情感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体育教学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为此只有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另外,由于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例如,在安排学期教学内容时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与要求,尽可能多地安排些学生所喜爱体育项目,如果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的体育项目,硬是让学生认真去学、去练,效果就不会好。
5.“挖掘内在潜力”:追求个性和谐发展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内在潜力难以被挖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注重学习过程,不强调动作技术的细节性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例如:打篮球,不强调投篮动作的规范性,而在于投篮的准确性,只要投中就是技术;但不是说不要技术了,只能说技术规范是方向,而实用性是关键。因为技术规范是一种理想的动作模式,是将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进行的最有代表性的描述,因此技术规范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只能为技术教学提供一些准则,指明一个基本方向。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充分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内在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而且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6.“教得活,学得实”: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校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体育课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呆板、陈旧,气氛紧张使人压抑,加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控制,既限制了学生的自由空间、又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激励式等教法,学生运用模仿法、创造法、情感体验法、再现法、相互纠错法、对比法、小组之间比赛法等学法。实践证明,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不仅打破了郁闷的教学气氛,而且使学生具有新鲜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激发了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望,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进而体现了教的灵活性,学的实效性。
“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符合当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需要,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教学理念.
三、选项体育:中学体育与快乐体育的结合路径
针对当前我国中学体育现状,引进快乐体育,使快乐体育思想充分溶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从而找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路,是中学体育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与总结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体育专长,结合学校的实际可能,在完成体育教学大纲和“达标”基础上,自主选择体育课的内容。开设选项体育课,进行“俱乐部”式的教学形式是改革中学体育教学的趋势所在。目前对此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选项教学影响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背离了普通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二是选项教学学得过于单一,影响学生身体的全面锻炼和全面发展。三是在世界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运动项目可供人们终身锻炼。尽管如此,但是,据调查表明,选项教学在实践中却大受学生欢迎,并且在培养学生专项体育兴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际上中学生在完成了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并达到一定标准后进行专项练习,不会影响学生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并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所以说,选项教学的利处还是很大的,并远远大于弊端。
首先,选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通常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是学生最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因此上课时,学生往往表现出积极热烈的情绪和获得知识技术的渴望,愿意全身心投入,注意力能集中,学习自觉主动。同时,选项教学一般都是由具有专项特长的体育教师任教,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一技之长”做到“人尽其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则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某专项运动知识和技术,形成“一技之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在选项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必须进行全面的体育锻炼。据调查证明,参加专项学习的学生,各项运动素质不仅不低于其它学生,而且与专项有关的运动素质,还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从大量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凡是具有某种体育特长的学生毕业后,继续参加锻炼的人数人人高于没有特长的学生。因此,特长与兴趣是紧密相连的。所以,选项体育课作为快乐体育与中学体育的结合形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选项体育课打破传统的以自然班为基础、按性别分班的组织形式,采用以“俱乐部”为核心的组织形式。“俱乐部”以固定项目进行别,由具有专项特长的体育教师任教,学生依据个人兴趣与专长自主选择“俱乐部”接受专项练习。在“俱乐部”中,教师可根据对学生的专项技能的考察,根据能力进行分班,进而明确地制定各班的教学内容与进度;“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有其不同的专业,这就决定了走向社会将从事不同的职业,而有些特殊职业对学生的运动素质和技术技能有着一些特殊的需求,为使在校中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在“俱乐部”分班时,也应考虑特殊专业的需要,对特殊专业增加一部分必要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而临新的问题,要打破传统的封闭教学观念,从而去适应当代中学生新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要求的今天。中学体育引入快乐体育思想是必要的。选项体育课的制定,“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是革新中学体育的趋势所在。适应当代中学生的体育要求,从中学生的兴趣、专长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思想的形成,必将会给中学体育开辟出灿烂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刘大明.论快乐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张振华 周静.倡导“快乐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 第1期。
[4]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周玉敏 邱宏军.试论学校体育课后学习对终身体育的价值[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6]包昌明.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J].学校体育,1996年第6期。
[7]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 吴克.“快乐体育”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关键词:快乐体育;寓教于乐;中学;教学理念
一、快乐体育的起源、发展与特点
快乐体育源于我国愉快教育和日本的快乐体育。它是在否定体育锻炼和技能学习枯燥乏味的基础上流行起来的。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的是快乐的,是有吸引力的。
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兴趣是指学生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兴趣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动力,它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体育教学中,兴趣确实对认知和技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兴趣处于中度激活的状态,会倾向于想要吸收信息和拓展自己。这种状态能保证兴趣与认知活动的联系,维持和支持认知加工过程。当兴趣组织的加工取得一定成果时,人维持中等强度的紧张得到释放,这时会产生快乐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和快乐相互交替和补充会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快乐体育应强调成功的体验,成功是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成果,学生经过努力得到的成果一旦得到了自己或社会的承认,就是一个成功者,他就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就学生而言,成功意味着学习上的真正进步,成功又能使其对今后的学习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产生进一步成功的愿望。
快乐体育讲求愉快的学习气氛,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转被动接受为积极自觉的渴求。所以在中学教学中引入快乐体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着眼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保证基本素质练习的基础上,突出个人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是可以进行的。
二、我国中学快乐体育教学的理念
我国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传统项目综合教学。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进行多项目综合教学,组织形式以按性别分班进行教学,教法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使学生被动接受。评价标准以各项目得分综合评定。这种固有的教学形式,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现象,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对学校体育任务的完成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快乐方法教学势在必行。
1.“寓教于乐”: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营造学生良好学习心境的前提和保证。当代心理学关于人的潜能开发研究揭示,愉快的情感是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动力机制。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之中,学习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激励、主动性油然而生,良好的教学氛围孕育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为此,教师一是要亲身参与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全方位地给予身教的影响,使学生真正体验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和作用;二是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适当定位,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思想,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爱戴,情感交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不挖苦学生,批评学生,而是采用语言激励法,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看到学生做不好,不能说“你真笨”,要说“你能行”。稍微做好一点马上说:“你做的有进步”,“这一次比上一次做得好”,“你再练一练进步会更大”等等。当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时,不仅从情感上得到满足,而且会坚定信心,认为“我能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里,拥有了良好的学习心境,增强了学习欲望,看到学生一次比一次更加用心、刻苦地练习,并从中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的愉悦,既感到辛苦,又感到快乐,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课真正成了快乐的强身课。
2.“育心为首”: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育心贯穿在整个教学之首位,从而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境。例如,在游戏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力争上游,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为下一次取得成功奠定基础;其次,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享受“快乐”带给身心的情感体验;最后,更多地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中体会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身心愉悦。实践证明:游戏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据此,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心。
3.“变被动为主动”:适当转换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由于传统的教学大纲所涉及的运动项目并不很多,教师经过几年的重复教学,把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完全掌握,也是很容易的。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正是由此而形成的,教师也在年复一年地教着同样的内容。教学内容非常单调,枯燥乏味,从而造成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导致师生都很被动。例如,在长跑教学中,学生特别反感、个别学生甚至一听说是长跑课,就耍滑偷懒,在教学中感到非常被动。通过调查和了解,健美操是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就编排了一套跑跳操,从热身开始,全套操用时20分钟,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精神饱满,看到她们面带笑容,随着音乐的节拍,不停地跑跳,她们舒展着肢体,汗流浃背,一遍又一遍地跳着,完全被优美的旋律和健美的舞姿融化了,通过跳健美操达到了长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与此同时,也达到了健心、健体的作用。通过转换教学内容由被动变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投其所好”:满足学生情感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体育教学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为此只有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另外,由于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例如,在安排学期教学内容时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与要求,尽可能多地安排些学生所喜爱体育项目,如果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的体育项目,硬是让学生认真去学、去练,效果就不会好。
5.“挖掘内在潜力”:追求个性和谐发展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内在潜力难以被挖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注重学习过程,不强调动作技术的细节性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例如:打篮球,不强调投篮动作的规范性,而在于投篮的准确性,只要投中就是技术;但不是说不要技术了,只能说技术规范是方向,而实用性是关键。因为技术规范是一种理想的动作模式,是将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进行的最有代表性的描述,因此技术规范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只能为技术教学提供一些准则,指明一个基本方向。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充分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内在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而且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6.“教得活,学得实”: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校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体育课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呆板、陈旧,气氛紧张使人压抑,加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控制,既限制了学生的自由空间、又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激励式等教法,学生运用模仿法、创造法、情感体验法、再现法、相互纠错法、对比法、小组之间比赛法等学法。实践证明,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不仅打破了郁闷的教学气氛,而且使学生具有新鲜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激发了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望,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进而体现了教的灵活性,学的实效性。
“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符合当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需要,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教学理念.
三、选项体育:中学体育与快乐体育的结合路径
针对当前我国中学体育现状,引进快乐体育,使快乐体育思想充分溶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从而找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路,是中学体育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与总结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体育专长,结合学校的实际可能,在完成体育教学大纲和“达标”基础上,自主选择体育课的内容。开设选项体育课,进行“俱乐部”式的教学形式是改革中学体育教学的趋势所在。目前对此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选项教学影响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能,背离了普通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二是选项教学学得过于单一,影响学生身体的全面锻炼和全面发展。三是在世界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运动项目可供人们终身锻炼。尽管如此,但是,据调查表明,选项教学在实践中却大受学生欢迎,并且在培养学生专项体育兴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际上中学生在完成了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并达到一定标准后进行专项练习,不会影响学生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并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所以说,选项教学的利处还是很大的,并远远大于弊端。
首先,选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通常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是学生最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因此上课时,学生往往表现出积极热烈的情绪和获得知识技术的渴望,愿意全身心投入,注意力能集中,学习自觉主动。同时,选项教学一般都是由具有专项特长的体育教师任教,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一技之长”做到“人尽其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则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某专项运动知识和技术,形成“一技之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在选项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必须进行全面的体育锻炼。据调查证明,参加专项学习的学生,各项运动素质不仅不低于其它学生,而且与专项有关的运动素质,还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从大量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凡是具有某种体育特长的学生毕业后,继续参加锻炼的人数人人高于没有特长的学生。因此,特长与兴趣是紧密相连的。所以,选项体育课作为快乐体育与中学体育的结合形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选项体育课打破传统的以自然班为基础、按性别分班的组织形式,采用以“俱乐部”为核心的组织形式。“俱乐部”以固定项目进行别,由具有专项特长的体育教师任教,学生依据个人兴趣与专长自主选择“俱乐部”接受专项练习。在“俱乐部”中,教师可根据对学生的专项技能的考察,根据能力进行分班,进而明确地制定各班的教学内容与进度;“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有其不同的专业,这就决定了走向社会将从事不同的职业,而有些特殊职业对学生的运动素质和技术技能有着一些特殊的需求,为使在校中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在“俱乐部”分班时,也应考虑特殊专业的需要,对特殊专业增加一部分必要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而临新的问题,要打破传统的封闭教学观念,从而去适应当代中学生新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要求的今天。中学体育引入快乐体育思想是必要的。选项体育课的制定,“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是革新中学体育的趋势所在。适应当代中学生的体育要求,从中学生的兴趣、专长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思想的形成,必将会给中学体育开辟出灿烂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刘大明.论快乐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张振华 周静.倡导“快乐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 第1期。
[4]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周玉敏 邱宏军.试论学校体育课后学习对终身体育的价值[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6]包昌明.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J].学校体育,1996年第6期。
[7]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 吴克.“快乐体育”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