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基本上是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双基”)展开的,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两大目标,在语文教与学中备受青睐。然而到了本世纪,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片面的理解新课标理念、强调素质,忽视知识传授,使得 “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似乎不复存在。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紧接着,2011年语文课程新标准提出: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开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于是,部分教师在未能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含意之下,在课堂教学中去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试图达到素养的提高,难免会出现以下的两种现象:一,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讨论活动,学生你来我往,课堂氛围热闹,可是教学目标完成否,就不知道了。二,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忽略课堂效率,无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存在。
的确,新课标主张“张扬个性,以人为本”。学生在课堂上有活力,有独特的思维,甚至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可,静下心来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形式上的教学,而把语文的“本”——“基础知识”忽略了,未免有些顾此失彼。多了热闹的氛围,少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学生锻炼创新能力的同时却遗失了基本素养。
二、能力与知识失衡的结果
缺少基本的语法知识,学生无法判断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弄不清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对语病题中常见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病因,根本不会判断。
文言文虽然属于古代汉语,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但从教材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短时间内看不到“淡化语法”“淡化知识”的危害,可是,到了高中会怎样?
首先,大脑的识记性是受时间限制的,“临阵磨枪”式的识记更是经不起时间的冲刷。其次,高考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素养的考查,重视积累,强调举一反三,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板块的考查目标是: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文章大多选自《二十四史》。学生要想读懂文章除了积累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外,更重要的是有方法能够独立理解、判断文言现象。可是部分学生在淡化语法的教学模式下,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都把握不了,更何况是文言文。因此,对倒装句式、实词词性判断和翻译就无从下手。
新课标“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针对“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来的,然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标准”中一些限制性的词语去掉了,结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教材里已经“精选”过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成语、语法等),还要再次“精选”甚至直接省略了。
这种知识、能力二元分的离论,使得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油还油,水还水,难以达到水乳交融、互相促进的境界。
三、知识与能力并重不可或缺
不论语文课程怎么变革,我始终认为在改革的过程中语文课堂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确有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差,但我们今天不能为了强调提高能力、强调素质教育,就忽视知识的传授,甚至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新课标不排斥基础知识,它强调知识精选,素质教育也不排斥基础知识,它强调全面发展。因此,语文课堂基础知识不应被淡化和割裂。李海林教授认为:知识不仅是课程内容,也是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交流的工具,关键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教更有效。
以“语法”为例,首先,要给语法教学重新定位,新课标在阅读部分规定: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所以,语法教学不能因“淡化”而“淡出”。其次,语法是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教学时要转变教学观念,走创新之路,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无味。比如:以节拍的形式念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再者,不要以语法教语法,死记硬背名词术语,把它放到课文中,将语法教学和语言人文性相结合。比如:短语的教学,教师可以不强调词性、结构,而是给学生几组短语,让他们自主学习,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出短语自身的特点,然后引导他们找出异同,最后归纳出辨析短语的方法。并列短语是短语中比较简单的一类,学生通过对不同词性组成的并列短语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并列短语的特点是:并列部分词语的词性相同,并且可以在中间加上“和”字。这样既解决了语法教学枯燥问题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他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可以如此,寓教于乐,寓教于探究性学习,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锻炼探究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为了不教”。“课改”之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研究哪些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是必需的、应该讲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可以不讲的,做到精选。要在如何构架知识体系、如何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而不应该因噎废食。
我们都知道,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则无从谈起。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概念是三位一体、一脉相承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没有能力,也谈不上素养。因此,我认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基础知识理性回归,既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要使他们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做到能力与知识并重,真正实现新课标的改革目标。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紧接着,2011年语文课程新标准提出: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开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于是,部分教师在未能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含意之下,在课堂教学中去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试图达到素养的提高,难免会出现以下的两种现象:一,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讨论活动,学生你来我往,课堂氛围热闹,可是教学目标完成否,就不知道了。二,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忽略课堂效率,无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存在。
的确,新课标主张“张扬个性,以人为本”。学生在课堂上有活力,有独特的思维,甚至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可,静下心来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形式上的教学,而把语文的“本”——“基础知识”忽略了,未免有些顾此失彼。多了热闹的氛围,少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学生锻炼创新能力的同时却遗失了基本素养。
二、能力与知识失衡的结果
缺少基本的语法知识,学生无法判断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弄不清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对语病题中常见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病因,根本不会判断。
文言文虽然属于古代汉语,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但从教材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短时间内看不到“淡化语法”“淡化知识”的危害,可是,到了高中会怎样?
首先,大脑的识记性是受时间限制的,“临阵磨枪”式的识记更是经不起时间的冲刷。其次,高考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素养的考查,重视积累,强调举一反三,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板块的考查目标是: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文章大多选自《二十四史》。学生要想读懂文章除了积累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外,更重要的是有方法能够独立理解、判断文言现象。可是部分学生在淡化语法的教学模式下,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都把握不了,更何况是文言文。因此,对倒装句式、实词词性判断和翻译就无从下手。
新课标“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针对“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来的,然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标准”中一些限制性的词语去掉了,结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教材里已经“精选”过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成语、语法等),还要再次“精选”甚至直接省略了。
这种知识、能力二元分的离论,使得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油还油,水还水,难以达到水乳交融、互相促进的境界。
三、知识与能力并重不可或缺
不论语文课程怎么变革,我始终认为在改革的过程中语文课堂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去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确有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差,但我们今天不能为了强调提高能力、强调素质教育,就忽视知识的传授,甚至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敢提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新课标不排斥基础知识,它强调知识精选,素质教育也不排斥基础知识,它强调全面发展。因此,语文课堂基础知识不应被淡化和割裂。李海林教授认为:知识不仅是课程内容,也是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交流的工具,关键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教更有效。
以“语法”为例,首先,要给语法教学重新定位,新课标在阅读部分规定: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所以,语法教学不能因“淡化”而“淡出”。其次,语法是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教学时要转变教学观念,走创新之路,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无味。比如:以节拍的形式念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再者,不要以语法教语法,死记硬背名词术语,把它放到课文中,将语法教学和语言人文性相结合。比如:短语的教学,教师可以不强调词性、结构,而是给学生几组短语,让他们自主学习,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出短语自身的特点,然后引导他们找出异同,最后归纳出辨析短语的方法。并列短语是短语中比较简单的一类,学生通过对不同词性组成的并列短语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并列短语的特点是:并列部分词语的词性相同,并且可以在中间加上“和”字。这样既解决了语法教学枯燥问题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他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可以如此,寓教于乐,寓教于探究性学习,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锻炼探究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为了不教”。“课改”之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研究哪些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是必需的、应该讲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可以不讲的,做到精选。要在如何构架知识体系、如何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而不应该因噎废食。
我们都知道,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则无从谈起。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概念是三位一体、一脉相承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没有能力,也谈不上素养。因此,我认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基础知识理性回归,既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要使他们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做到能力与知识并重,真正实现新课标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