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智慧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对生成的教学问题,师生采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本文通过“歌曲导入,引出话题的智慧”“创设语景,激发兴趣的智慧”“文本辅学,自主探究的智慧”“强化语用,巩固拓展的智慧”“总结评价,反思教学的智慧”等五方面谈了笔者在课堂中的教学智慧。
关键词:对话;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021
为了达到返璞归真,在课堂上少教多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对话课时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说、读、写等技能自主探究,通过解构教材,引导学生聚焦语言重、难点,用填空、排序、配图、配话等形式,帮助学生合作学习,在解构、建构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寻找语言的逻辑关系,从音、形、意中学习语言结构。在教学《Unit 5 What does he do?》时,笔者运用骨架文本,层层递进开展对话教学,引导学生把对话文本转变为语篇文本,结合调查表,再构对话,加深学生对语言点的语用功能,促成教学智慧。
一、歌曲导入,引出话题的智慧
利用歌曲呈现课文重点句型,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对比谈话导入和图片导入,歌曲里有语言情景,欢快的音乐,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的渲染,学生的参与度高,通过歌曲不断地复现核心句型,使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复习学过的语法,更自然地进入话题的教学。例如,在《Unit 5 What does he do?》一课中,笔者这样引出话题:一是学生齐唱欢快的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核心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二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导学生说出核心句型What does he do? 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内容,归纳第三人称语法现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二、创设语景,激发兴趣的智慧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是词句的堆砌,必须在有效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发挥核心语言的作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景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例如,《Unit 5 What does he do?》一课,笔者创设了女儿用微信通知自己去参加Parents’Day,在学校里我们遇到同学Sarah 和Oliver,并由此展开谈话,了解关于Sarah 和Oliver父母的职业。
模仿生活情景,运用到语言学习中,师生重组教材文本材料或改编教材文本材料,在创设的情景中使用语言点,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清华大学英语系教授刘世生认为: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力,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
教师在英语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内通过依赖一定的媒体手段,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突出了环境对人的心智活动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这里强调的是交际的真实性。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交际的双方并非为了获得语言知识而交际,而是为了表达意义而运用语言。如何设计真实的交际活动决定着交际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小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习和掌握的英语知识很少,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创设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的模拟情景。
三、文本辅学,自主探究的智慧
骨架文本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本和插图中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设置挖空、排序、辨析等方式产生信息差,引发观察、分析、预测、判断、评价等一系列思维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文本,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例如,《Unit 5 What does he do?》一课:
1. 看图预测
谈论课文插图,猜测Sarah和Oliver相关的谈话内容。通过Sarah家长日,激发学生想去了解更多关于家长日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并通过听对话验证猜测,完成练习,为接下来Let’s talk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讨论选择
同桌的两人小组根据课文插图,在教师提供的骨架文本对话中,讨论提供的核心句型,选择合适的句型补充对话。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挖空方式形成信息差,引发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构建文本。对比传统的直接呈现文本,设疑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选择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3. 听音比对
通过听音检查刚才两人小组做的预测是否正确。通过听原文,刚才两人小组通过分析还原的文本与原文本做比对,学生再次接触核心句型,强化了听音获取信息的能力,比教师直接呈现文本印象深刻。
4. 问答析疑
設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获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利用骨架文本,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讨论选择补充文本的关键句子,使学生关注句子的结构,关注句子的细节。
5. 视频模仿
通过观看视频整体感知课文对话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连读等符号进行尝试朗读,进而对比模仿跟读课文录音。不需要传统教学的翻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在接近生活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带着任务观看,关注视频人物的语音语调,并模仿。
6. 角色扮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跟读,注意连读、句子的语调,培养学生 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模仿地道英语的自主意识和习惯。
7. 复述提升
重构文本,把对话转成文本,并填空。通过复述,加深对话的理解,内化学习内容。
关键词:对话;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021
为了达到返璞归真,在课堂上少教多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对话课时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说、读、写等技能自主探究,通过解构教材,引导学生聚焦语言重、难点,用填空、排序、配图、配话等形式,帮助学生合作学习,在解构、建构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寻找语言的逻辑关系,从音、形、意中学习语言结构。在教学《Unit 5 What does he do?》时,笔者运用骨架文本,层层递进开展对话教学,引导学生把对话文本转变为语篇文本,结合调查表,再构对话,加深学生对语言点的语用功能,促成教学智慧。
一、歌曲导入,引出话题的智慧
利用歌曲呈现课文重点句型,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对比谈话导入和图片导入,歌曲里有语言情景,欢快的音乐,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的渲染,学生的参与度高,通过歌曲不断地复现核心句型,使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复习学过的语法,更自然地进入话题的教学。例如,在《Unit 5 What does he do?》一课中,笔者这样引出话题:一是学生齐唱欢快的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核心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二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导学生说出核心句型What does he do? 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内容,归纳第三人称语法现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二、创设语景,激发兴趣的智慧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是词句的堆砌,必须在有效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发挥核心语言的作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景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例如,《Unit 5 What does he do?》一课,笔者创设了女儿用微信通知自己去参加Parents’Day,在学校里我们遇到同学Sarah 和Oliver,并由此展开谈话,了解关于Sarah 和Oliver父母的职业。
模仿生活情景,运用到语言学习中,师生重组教材文本材料或改编教材文本材料,在创设的情景中使用语言点,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清华大学英语系教授刘世生认为: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力,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
教师在英语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内通过依赖一定的媒体手段,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突出了环境对人的心智活动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这里强调的是交际的真实性。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交际的双方并非为了获得语言知识而交际,而是为了表达意义而运用语言。如何设计真实的交际活动决定着交际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小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习和掌握的英语知识很少,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创设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的模拟情景。
三、文本辅学,自主探究的智慧
骨架文本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本和插图中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设置挖空、排序、辨析等方式产生信息差,引发观察、分析、预测、判断、评价等一系列思维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文本,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例如,《Unit 5 What does he do?》一课:
1. 看图预测
谈论课文插图,猜测Sarah和Oliver相关的谈话内容。通过Sarah家长日,激发学生想去了解更多关于家长日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并通过听对话验证猜测,完成练习,为接下来Let’s talk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讨论选择
同桌的两人小组根据课文插图,在教师提供的骨架文本对话中,讨论提供的核心句型,选择合适的句型补充对话。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挖空方式形成信息差,引发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构建文本。对比传统的直接呈现文本,设疑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选择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3. 听音比对
通过听音检查刚才两人小组做的预测是否正确。通过听原文,刚才两人小组通过分析还原的文本与原文本做比对,学生再次接触核心句型,强化了听音获取信息的能力,比教师直接呈现文本印象深刻。
4. 问答析疑
設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获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利用骨架文本,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讨论选择补充文本的关键句子,使学生关注句子的结构,关注句子的细节。
5. 视频模仿
通过观看视频整体感知课文对话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连读等符号进行尝试朗读,进而对比模仿跟读课文录音。不需要传统教学的翻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在接近生活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带着任务观看,关注视频人物的语音语调,并模仿。
6. 角色扮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跟读,注意连读、句子的语调,培养学生 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模仿地道英语的自主意识和习惯。
7. 复述提升
重构文本,把对话转成文本,并填空。通过复述,加深对话的理解,内化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