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59-0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发展,与之同行的美术教师务必重塑角色,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实施美术新课程,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科学地把握美术教学的特点,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课程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美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比如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方法等,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跟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美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程围绕中心来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次,构建美术教师良好的知识结构。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和常规教学经验,但新课程实施对美术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些要求促使美术教师与时俱进,进一步钻研,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融会贯通,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在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真正做到“学高为师”,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第三,掌握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美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把握教学过程,教学艺术不仅是形式主观的艺术,还包括教学内容科学安排的艺术,因此,授课要利用学生每节课注意力有效时限,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做到突出重点,点拨疑点,梳理要点;改“注入式”为“启发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要善于通过有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时时注意信息反馈,情感交流,及时改进教法,把课教活教好。
二、认真实施美术新课程,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美术新课程“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更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而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之一的美术新课标,也已付诸实施,因此作为走进新课程的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重新审视,自觉适应美术新课程的变化,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1、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教学尤其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当代教学理论都主张发展学生以创造性为核心的智力、能力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构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沟通、合作的新型关系,努力创设有利于激发创造灵感的情境和宽松的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让他们树立大胆创新的意识,学生创造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知识传授于趣味中。应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多媒体、参观,甚至故事、游戏、音乐、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加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努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美术教学应特别重视培养的美术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精讲多练,不要求学生死记硬概念,面要让他们理解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并在教学中要精讲,并在实践中加以指导和运用,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技术行为的共性特征,注意行为的程序性。并鼓励学生用所深知识知识技能,表现思想、观念和美术生活。
3、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觉现象世界,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物形式美的认识,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美术老师要育人充分发挥图书馆、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等资源的利用,要广泛利用校年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中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鉴别美的初步能力,通过审美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正义感。
三、科学地把握美术教学特点,实现老师角色转变
课改、教改、和素质教育实施,促使人们的教育理念、教师知识结构,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和的方式方法的变革,使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由此,也促使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1、美术教师要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尽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持、主导的作用,但决不是过去应试教育时期的“一言堂”或“满堂灌”,而是在努力寻找更适合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使得在课堂里或课外活动中建立起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良好关系,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美术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素质教育要创办“合格+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而每一个学生或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差异,“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术,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我们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不同资质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特别是有美术专长和美术兴趣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美术教师要成为教科研带头人。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日益强调专业化,教师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教科研意识。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课改恰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要求教师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老师职业生活方式,根据这些要求,广大美术教师要认识自己在新课程指导下的定位,实现美术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课改的成功提供可靠的保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发展,与之同行的美术教师务必重塑角色,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实施美术新课程,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科学地把握美术教学的特点,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课程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美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比如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方法等,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跟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美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程围绕中心来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次,构建美术教师良好的知识结构。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和常规教学经验,但新课程实施对美术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些要求促使美术教师与时俱进,进一步钻研,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融会贯通,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在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真正做到“学高为师”,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第三,掌握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美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把握教学过程,教学艺术不仅是形式主观的艺术,还包括教学内容科学安排的艺术,因此,授课要利用学生每节课注意力有效时限,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做到突出重点,点拨疑点,梳理要点;改“注入式”为“启发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要善于通过有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时时注意信息反馈,情感交流,及时改进教法,把课教活教好。
二、认真实施美术新课程,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美术新课程“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更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而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之一的美术新课标,也已付诸实施,因此作为走进新课程的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重新审视,自觉适应美术新课程的变化,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1、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教学尤其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当代教学理论都主张发展学生以创造性为核心的智力、能力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构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沟通、合作的新型关系,努力创设有利于激发创造灵感的情境和宽松的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让他们树立大胆创新的意识,学生创造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知识传授于趣味中。应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多媒体、参观,甚至故事、游戏、音乐、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加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努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美术教学应特别重视培养的美术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精讲多练,不要求学生死记硬概念,面要让他们理解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并在教学中要精讲,并在实践中加以指导和运用,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技术行为的共性特征,注意行为的程序性。并鼓励学生用所深知识知识技能,表现思想、观念和美术生活。
3、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觉现象世界,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物形式美的认识,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美术老师要育人充分发挥图书馆、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等资源的利用,要广泛利用校年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中富的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鉴别美的初步能力,通过审美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正义感。
三、科学地把握美术教学特点,实现老师角色转变
课改、教改、和素质教育实施,促使人们的教育理念、教师知识结构,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和的方式方法的变革,使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由此,也促使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1、美术教师要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尽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持、主导的作用,但决不是过去应试教育时期的“一言堂”或“满堂灌”,而是在努力寻找更适合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使得在课堂里或课外活动中建立起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良好关系,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美术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素质教育要创办“合格+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而每一个学生或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差异,“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术,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我们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不同资质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特别是有美术专长和美术兴趣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美术教师要成为教科研带头人。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日益强调专业化,教师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教科研意识。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课改恰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要求教师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老师职业生活方式,根据这些要求,广大美术教师要认识自己在新课程指导下的定位,实现美术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课改的成功提供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