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笔者深深地感觉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品德课没有兴趣,他们认为课上的知识枯燥乏味,而且内容很简单,都是一些做人的道理,一看书就懂,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有时笔者在台上讲的激情洋溢,台下的学生听得稀里哗啦。那么,有没有一些有效的方法能让教师摆脱自唱“独角戏”的窘境,让学生乐于扮演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改变品德课的现状。
关键词:思想品德;改进措施;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21
一、精心设计导课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而导课是一节课的开始,所谓万事开头难,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在讲《日新又新我常新》的时候,可以通过古语导入;在讲《世界文化之旅》时,可以通过文化图片导入等。
二、变说教式课堂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灌输式,教师一味地讲解,忽略了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法的利用,从而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教法与学法单一化、机械化。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是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共同参与、交流、合作互动的过程。要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就必须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填鸭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启发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者的接受者。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选举典型材料、设计学习活动以及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实现。同时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学的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自己解答的问题,自己思考作答;不容易的问题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总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自学习惯,独立思考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如:讨论式、辩论式、记者采访式、小品表演、朗诵比赛、开心辞典问答等形式来丰富教学课堂,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单元的复习课时,笔者就采用了“开心辞典”的方式,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来比赛,看哪个组知识面最广成绩最好,获胜队还能得到教师为其准备的奖励。学生都很喜欢而且也都积极参与。笔者设计的考题也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本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等。其中就有一些题如:家庭的含义是什么?家庭的特点是什么?家庭的结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要孝亲敬长?怎么和家长相处?这些问题平时学生觉得简单不值得记,但考试时总拿不到分数。还有些题如:联合国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的国家性质?这些题既结合了时政新闻,又让学生学以致用,有了交流的话题,这节课就在欢乐和竞争中结束了,学生都喜欢这种形式而且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增加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教师更加亲近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我们的价值取向,改变了思想品德课的枯燥无味,学生也渐渐喜欢上了笔者的思想品德课,真是一举多得。
三、把品德课与生活联系起来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最终学会生活是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启发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之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把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政治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方面知识时,笔者设立了一道讨论题:“假如你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一个盗窃团伙在行窃,你会怎么做?”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要故意撞一下被偷的乘客,以引起他的警惕;有的说大喊捉贼,和周围乘客一起把小偷扭送公安局;有的说告诉汽车司机,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公安局;有的说记住小偷长相,下车打“110”报警……学生的思路被大大拓宽,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应变才能。而且通过交流,学生掌握了更多同违法犯罪分子周旋的本领,真正做到了课堂贴近生活。
四、巧用多媒体资源
思想品德课教材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谈起来味同嚼蜡,这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如果在教学中巧妙地辅以电教手段,就会马上扳回教学劣势。因为它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各方位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恰当的使用电教媒体,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绝佳效果。如,在讲解“一国两制”这一知识要点时,可以在屏幕上打出邓小平的照片,也可以给学生播放香港回归时的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学中,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在课堂评价中要注意克服形式单一、千人一面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说你真棒,回答正确。评价要有针对性、真实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总之,我们只有让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思想品德课,他们才会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艺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 124000)
关键词:思想品德;改进措施;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21
一、精心设计导课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而导课是一节课的开始,所谓万事开头难,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在讲《日新又新我常新》的时候,可以通过古语导入;在讲《世界文化之旅》时,可以通过文化图片导入等。
二、变说教式课堂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灌输式,教师一味地讲解,忽略了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法的利用,从而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教法与学法单一化、机械化。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是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共同参与、交流、合作互动的过程。要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就必须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填鸭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启发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者的接受者。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选举典型材料、设计学习活动以及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实现。同时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学的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自己解答的问题,自己思考作答;不容易的问题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总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自学习惯,独立思考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如:讨论式、辩论式、记者采访式、小品表演、朗诵比赛、开心辞典问答等形式来丰富教学课堂,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单元的复习课时,笔者就采用了“开心辞典”的方式,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来比赛,看哪个组知识面最广成绩最好,获胜队还能得到教师为其准备的奖励。学生都很喜欢而且也都积极参与。笔者设计的考题也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本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等。其中就有一些题如:家庭的含义是什么?家庭的特点是什么?家庭的结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要孝亲敬长?怎么和家长相处?这些问题平时学生觉得简单不值得记,但考试时总拿不到分数。还有些题如:联合国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的国家性质?这些题既结合了时政新闻,又让学生学以致用,有了交流的话题,这节课就在欢乐和竞争中结束了,学生都喜欢这种形式而且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增加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教师更加亲近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我们的价值取向,改变了思想品德课的枯燥无味,学生也渐渐喜欢上了笔者的思想品德课,真是一举多得。
三、把品德课与生活联系起来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最终学会生活是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启发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之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把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政治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方面知识时,笔者设立了一道讨论题:“假如你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一个盗窃团伙在行窃,你会怎么做?”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要故意撞一下被偷的乘客,以引起他的警惕;有的说大喊捉贼,和周围乘客一起把小偷扭送公安局;有的说告诉汽车司机,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公安局;有的说记住小偷长相,下车打“110”报警……学生的思路被大大拓宽,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应变才能。而且通过交流,学生掌握了更多同违法犯罪分子周旋的本领,真正做到了课堂贴近生活。
四、巧用多媒体资源
思想品德课教材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谈起来味同嚼蜡,这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如果在教学中巧妙地辅以电教手段,就会马上扳回教学劣势。因为它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各方位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恰当的使用电教媒体,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绝佳效果。如,在讲解“一国两制”这一知识要点时,可以在屏幕上打出邓小平的照片,也可以给学生播放香港回归时的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学中,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在课堂评价中要注意克服形式单一、千人一面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说你真棒,回答正确。评价要有针对性、真实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总之,我们只有让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思想品德课,他们才会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艺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 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