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结晶。阅读教学的成败标志着作文教学的成败。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想象;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36-02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越 来越认识到小学语文不只是传授知识、发展技能,也是基础的工具学科,还是感染力很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语文教学应为扶植学生的作文打好基础,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形势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中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课题。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结晶。阅读教学的成败标志着作文教学的成败。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三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都依照这样的对应关系,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首先熟悉摸清楚班级学生作文普遍性的问题在哪里,然后从阅读课教学入手,解决其共性问题,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有益的。
我所担任的班级,共同的弊病在于:①写作的基本语言差,只会口头作文,当然表达效果更谈不上;②写出的文章篇幅短,严重地影响表达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起初我从篇幅上要求,就有些较好的同学,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总是在文章结尾处画蛇添足,加一些表决心誓言之类的话,认为这样就是在表达感情,写出感想。其实不然,这样反倒使文章内容生硬僵化了。通过作文中讲评课解决这一明显的问题,教师讲解后,使一些同学会意地点点头。那么以上问题怎样得到切实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中,我首先运用课本中的关键词语、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品味,教学生根据自己观察获得已经贮存的素材,做改说或仿说训练。如教学《金色的鱼钩》,在复读课文中,要求学生做改变人称的说话训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个病号在老班长为照顾他们不顾牺牲自己的精神鼓舞下,排除千难万险,走出了草地,追上大部队。三个病号来到部队后,以万分激动的心情,向首长汇报了老班长牺牲的经过,假如你是小梁,应该怎样向首长说?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畅,语言简练达意,向首长汇报清楚。学生思考之后,用第一人称抓住要点,声情并茂地做了转述表达,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将文中关键的精彩的语句换成了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获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2)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拓展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学习《拔苗助长》这一课,我启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练习说故事的续篇:“这个宋人,第二年还是那样种植禾苗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他是怎样种的。”通过点拨,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说明宋人怎样吸取教训,给禾苗治虫、除草、施肥,最后庄稼获得了好收成,这样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2.结合课文学习书面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书面语言从何而来?如何学习书面语言?书面语言从读书中得来。所以我们用现有的课文,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每节语文课前,指名朗读一篇课文,就是朗读最差的学生,也尽量多给读的机会,当看到他们朗读能力有了提高,我欣慰地笑了。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尤其对名人名著,如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巴金的《海上日出》等课文要求全篇背诵。俗话说,熟能生巧。学习了书面语言再经过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用学过的词语造出精美的语句。课堂回答问题,我从严要求,尽量用书面语言,说完整话。有时一个意思要求用不同语言表达,写作中,我鼓励他们用课文中词语和句子,尽管有的用得不当,在批改和讲评课上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旦发现同学们有了学习书面语言的积极性,就应尊重他们、珍惜他们、鼓励他们。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注意了思维能力的培养,随之写出的文章中,书面语言就恰当多了,批改时每遇到语言恰当、表达意思准确的句子,我都画上圈圈,几乎篇篇、本本都有这样的批改符号,好多同学作文本上也都有这样的红圈圈。我还在讲评课上用对比的方法解决作文中的病句,让大家共同克服写作中的语言错误。以上做法,我觉得在净化儿童语言方面做出了努力,提高了同学们的表达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学生写作知识贫乏,既不会用书面语言去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也不会把重点材料写具体。针对这样的情况,怎样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吸取大量的写作知识和营养,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到的。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国文是语文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可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重要。”这就要教给学生读书写文章的方法。语文教学要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就阅读教学来讲,就是要让学生能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课文,理解词、句、段的含义,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从中得到写作知识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法。我在阅读课文中结合课文中常常会出现的天气变化是为了衬托时间变化的优美句子,让学生画下来,找出描写事物的段落和句子,如《梅雨潭》一课描写瀑布的一段,《雕凤凰》一课中描写雕成的凤凰一段,让学生反复阅读几遍,加深印象,还要弄清楚描写中抓住其什么特点,学生便很快地回答“形状、颜色”。随之点拨一下:我们在写文章描写事物的时候,就可以学习这样的方法,这样写作知识不就从阅读课中得到了吗?语文教材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文章中的作者常常在字里行间抒发自己的情感,我有意让学生找出来读一读,以加深印象,就不至于使学生在作文抒情时节外生枝、生搬硬套了。在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一课时,让学生找出描写董存瑞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冲到桥下,舍身炸碉堡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便呈现于眼前了;在讲读《一个苹果》一课时,找出八个人吃苹果情景的句子和每个人的神态表情的句子,又如讲读《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痛歼敌人的一段中,找出了这样的一道题:把描述五个任务的动作、神态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并回答这部分是概括还是具体写。让同学体会,这样学生就得到了怎样把重点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由读写课文,共同讨论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则有时候讲到人物语言的部分时,在什么情况下提示语在前,什么情况下提示语在中间、在后面,各用什么标点符号,我都让学生们注意看清,讲给他们听,指出我们写人写事的文章时,常需要写人物的语言,如何选用恰当的词语,这些句子就显得流畅、自然、贴近。讲读课中,我注意有意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所以当学生写作知识得到启迪的时候,有的便会会意地点点头,我同时也感到十分欣慰。可见,学生的习作,既要有课文的影子,又要有创造性的开拓。看来最重要的是消除他们在写作上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领悟写作的方法,提高兴趣,使其感情在一定的作用下,通过课文的诱发,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通过上述教学手段,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如宋健同学写的《愉快的课外活动》荣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学生作文竞赛三等奖;刘海东同学的《一封家信》荣刊在海拉尔第661期《教育天地》青苹果专栏上;董华磊、韩莹等十名学生在海拉尔区小学作文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代表集体进入前十名。学生们写作时,作文内容丰富了,兴趣盎然,写出的文章不再是无病呻吟的表达应付了。这些都与平时的阅读教学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想象;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36-02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越 来越认识到小学语文不只是传授知识、发展技能,也是基础的工具学科,还是感染力很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语文教学应为扶植学生的作文打好基础,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形势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中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课题。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结晶。阅读教学的成败标志着作文教学的成败。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三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都依照这样的对应关系,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首先熟悉摸清楚班级学生作文普遍性的问题在哪里,然后从阅读课教学入手,解决其共性问题,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有益的。
我所担任的班级,共同的弊病在于:①写作的基本语言差,只会口头作文,当然表达效果更谈不上;②写出的文章篇幅短,严重地影响表达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起初我从篇幅上要求,就有些较好的同学,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总是在文章结尾处画蛇添足,加一些表决心誓言之类的话,认为这样就是在表达感情,写出感想。其实不然,这样反倒使文章内容生硬僵化了。通过作文中讲评课解决这一明显的问题,教师讲解后,使一些同学会意地点点头。那么以上问题怎样得到切实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中,我首先运用课本中的关键词语、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品味,教学生根据自己观察获得已经贮存的素材,做改说或仿说训练。如教学《金色的鱼钩》,在复读课文中,要求学生做改变人称的说话训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个病号在老班长为照顾他们不顾牺牲自己的精神鼓舞下,排除千难万险,走出了草地,追上大部队。三个病号来到部队后,以万分激动的心情,向首长汇报了老班长牺牲的经过,假如你是小梁,应该怎样向首长说?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畅,语言简练达意,向首长汇报清楚。学生思考之后,用第一人称抓住要点,声情并茂地做了转述表达,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将文中关键的精彩的语句换成了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获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2)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拓展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学习《拔苗助长》这一课,我启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练习说故事的续篇:“这个宋人,第二年还是那样种植禾苗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他是怎样种的。”通过点拨,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说明宋人怎样吸取教训,给禾苗治虫、除草、施肥,最后庄稼获得了好收成,这样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2.结合课文学习书面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书面语言从何而来?如何学习书面语言?书面语言从读书中得来。所以我们用现有的课文,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每节语文课前,指名朗读一篇课文,就是朗读最差的学生,也尽量多给读的机会,当看到他们朗读能力有了提高,我欣慰地笑了。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尤其对名人名著,如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巴金的《海上日出》等课文要求全篇背诵。俗话说,熟能生巧。学习了书面语言再经过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用学过的词语造出精美的语句。课堂回答问题,我从严要求,尽量用书面语言,说完整话。有时一个意思要求用不同语言表达,写作中,我鼓励他们用课文中词语和句子,尽管有的用得不当,在批改和讲评课上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旦发现同学们有了学习书面语言的积极性,就应尊重他们、珍惜他们、鼓励他们。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注意了思维能力的培养,随之写出的文章中,书面语言就恰当多了,批改时每遇到语言恰当、表达意思准确的句子,我都画上圈圈,几乎篇篇、本本都有这样的批改符号,好多同学作文本上也都有这样的红圈圈。我还在讲评课上用对比的方法解决作文中的病句,让大家共同克服写作中的语言错误。以上做法,我觉得在净化儿童语言方面做出了努力,提高了同学们的表达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学生写作知识贫乏,既不会用书面语言去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也不会把重点材料写具体。针对这样的情况,怎样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吸取大量的写作知识和营养,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到的。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国文是语文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可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重要。”这就要教给学生读书写文章的方法。语文教学要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就阅读教学来讲,就是要让学生能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课文,理解词、句、段的含义,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从中得到写作知识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法。我在阅读课文中结合课文中常常会出现的天气变化是为了衬托时间变化的优美句子,让学生画下来,找出描写事物的段落和句子,如《梅雨潭》一课描写瀑布的一段,《雕凤凰》一课中描写雕成的凤凰一段,让学生反复阅读几遍,加深印象,还要弄清楚描写中抓住其什么特点,学生便很快地回答“形状、颜色”。随之点拨一下:我们在写文章描写事物的时候,就可以学习这样的方法,这样写作知识不就从阅读课中得到了吗?语文教材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文章中的作者常常在字里行间抒发自己的情感,我有意让学生找出来读一读,以加深印象,就不至于使学生在作文抒情时节外生枝、生搬硬套了。在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一课时,让学生找出描写董存瑞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冲到桥下,舍身炸碉堡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便呈现于眼前了;在讲读《一个苹果》一课时,找出八个人吃苹果情景的句子和每个人的神态表情的句子,又如讲读《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痛歼敌人的一段中,找出了这样的一道题:把描述五个任务的动作、神态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并回答这部分是概括还是具体写。让同学体会,这样学生就得到了怎样把重点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由读写课文,共同讨论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则有时候讲到人物语言的部分时,在什么情况下提示语在前,什么情况下提示语在中间、在后面,各用什么标点符号,我都让学生们注意看清,讲给他们听,指出我们写人写事的文章时,常需要写人物的语言,如何选用恰当的词语,这些句子就显得流畅、自然、贴近。讲读课中,我注意有意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所以当学生写作知识得到启迪的时候,有的便会会意地点点头,我同时也感到十分欣慰。可见,学生的习作,既要有课文的影子,又要有创造性的开拓。看来最重要的是消除他们在写作上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领悟写作的方法,提高兴趣,使其感情在一定的作用下,通过课文的诱发,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通过上述教学手段,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如宋健同学写的《愉快的课外活动》荣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学生作文竞赛三等奖;刘海东同学的《一封家信》荣刊在海拉尔第661期《教育天地》青苹果专栏上;董华磊、韩莹等十名学生在海拉尔区小学作文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代表集体进入前十名。学生们写作时,作文内容丰富了,兴趣盎然,写出的文章不再是无病呻吟的表达应付了。这些都与平时的阅读教学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