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兰州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切入点,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紧紧围绕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着力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信念与价值品格,着力健全和完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兰州市独特的德育模式,取得了鲜明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以“三项保障”为重点,
  不断健全和完善机制建设
  (一)师资队伍—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保障
  为提高学校德育队伍水平,兰州市启动实施了“兰州市师资素质提升工程”和“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与提高培训质量”的试点改革,建立了三级培训平台(以片区或学校为单位的校本基础培训、以县区为单位的全员提升培训、以市为单位的骨干高端培训)和五级梯度攀升机制(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金城名师),在西北地区率先建立了40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校长工作室、2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采取“请进来”“长出来”的方式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二)德育网络—搭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平台
  一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了面向社会广泛动员、积极倡导“争做合格家长、培育合格人才”的宣传动员机制,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教育。二是注重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联系,兰州市在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共同推动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三是重视与社会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根据兰州市文明委《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工作方案》要求,市教育局协同市文化、广电、科技、卫生、体育、妇联、团委、校外办等部门,制定了《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专项工作方案》和《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方案》,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工作,共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机制保障—护航德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是健全和完善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管理机制,形成“市—县区—学校”三级联动德育领导体系,定期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二是建立督导评价机制,确定了严格的量化考核标准,以评价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三是建立德育经费保障机制。近年来,市教育局设立德育工作专项经费,为兰州市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给予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有利助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以“三个载体”为基础,
  不断充实和完善德育内容
  (一)阵地建设—积极推进常规德育
  一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思品课、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利用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有重点、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与少先队共青团工作相结合,加强少先队、共青团工作,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三是与传统节日纪念日相结合,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四是与德育实践基地相结合,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例如,依托兰州新区建设的大好时机,在兰州新区筹建兰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该实践基地计划投资1亿,规划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由学生主题教育、实践课程培训、军事训练、生活体验、体能拓展、种植养殖等六大功能区域组成。
  (二)课程育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需求
  课程是学校落实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各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开设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学科拓展类、文学鉴赏类、体育艺术类、本土文化类等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教育,使学校特色得以彰显,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西北师大附中的《甘肃彩陶文化》课程让学生领略彩陶文化的悠久历史;兰炼一小的《独轮车》课程,其独轮车队多次参加了全国独轮车锦标赛,取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兰州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深化细化德育新形式,把德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机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渗透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
  (三)主题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内涵
  在“学习雷锋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各学校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大力推进兰州市中小学道德讲堂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了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三百首》等中华经典纳入教学计划,广泛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尊重、继承和弘扬,使学生感悟仁爱孝悌、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有效地促进了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举办“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和“我的梦·中国梦”主题朗诵比赛,引导中小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激励青少年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树立理想,勇敢追梦,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梦想的实践者和未来的创造者。
  三、以“五大教育”为主线,
  不断凸显德育品牌和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实施减负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根据《兰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将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体育艺术教育等纳入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以改革试点项目的方式全面推进,不断凸显特色和品牌。
  (一)健康育人—奠定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市教育局制定了《兰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择50所学校试点,探索在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活动开展以及学生个体心理咨询方面的有效措施,同时成立了“兰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兰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兰州讲学,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共同开发九年义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材14册,并正式出版发行。兰州市还开通了“兰老师”教育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为兰州市中小学生及家长、教师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每年举办兰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并组织部分学校参加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巡回辅导活动。在中小学开展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创建工作,目前兰州市60%以上的学校建成了心理咨询室。   (二)体艺育人—展现德育的生命活力
  一方面,市教育局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得到落实,推广面向高中学生的《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以兰州六中为主组成的全市中学生代表队,有4人打破三项全国田径记录,两次参加世界中学生越野锦标赛分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和第二名,创造了我国中学生参加同类比赛的历史最好成绩。这是兰州教育高度重视体育运动、全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兰州教育大力实施“中小学校阳光体育长效机制改革试点”的成果。
  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学生艺术节、艺术展演等活动,进一步营造“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活动”的艺术教育浓厚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文化气息。兰州市中学生“交响乐团”“民族乐团”“管乐团”已成为展示兰州市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引领兰州市艺术教育发展的一朵朵奇葩,其中,兰州十四中交响乐团代表全省唱响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三)文化育人—营造德育建设的良好环境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的综合体现。近几年,市教育局从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与品质出发,遵循“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宗旨,制定了《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制定了《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标准》,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工作,计划到2014年底前建成100所文化建设示范校;先后组织编写了《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汇编》《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应用实例》和《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成果集粹》。兰州二中的“大成文化”、兰州七中的“乐成文化”、兰州十中的“思行文化”、兰州二十七中的“双成”文化、兰州三十三中的“知仁文化”、东郊学校的“志博文化”、兰炼一校的“立人教育”、畅家巷小学的“畅文化”、水车园小学的“润泽文化”等学校文化,独具特色。这些不断成熟的学校文化,丰富了教育内涵,提升了教育品质。“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四)科技育人—培育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2012年,兰州市政府制定了《兰州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飞天”行动计划(2012—2016年)》,开展“六个一百工程”(邀请100名省内外知名科普专家、企业家进校园,建立100个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建立100个科技创新教育专家指导团队,评选奖励100名“小小科学家”,打造100个精品校本课程,筛选100个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力争通过五年时间,使全市中小学校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教育体系。
  兰州市坚持开展科普月、科技主题文化月(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以及组织参加各项科技创新和机器人比赛项目。如华侨实验学校获得2012年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冠军,兰州十四中、兰州五十一中、兰炼二小等学校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兰州十四中代表队在第11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得机器人创意比赛金奖;兰州六中的“飞天二队”和“飞天三队”在2012年中国机器人大赛(南京赛区)舞蹈机器人比赛中分别获得冠亚军。
  (五)法制育人—构筑法制教育的安全防线
  市教育局始终把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法制教育进课堂,结合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分阶段普及基本法律常识,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完善法制副校长管理机制,组织师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旗法》等法律法规,观看普法宣传影视片,利用法制宣传日、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法律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图片、墙报等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兰州德育工作已经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的工作格局,必将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其他文献
序曲缠绵流淌的浣花溪自远古蜿蜒而来,以上善之水滋养着一片叫做"青羊"的土地。"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成都市青羊区辖古少城之地,承
承德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24年,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在秉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幸福
仿写是同学们读写结合、锻炼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当我们读到名篇佳作、华章美文的时候,通常会产生崇拜感、认同感。这时我们就要趁热打铁去体会、琢磨文章的主旨、构思,诵读其
摘要 愈是在全球化时代,人们愈加强调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愈加强调要关注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立足中国国情,是我们寻求和构建教师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寻求和构建除了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体现中国特色,还必须反映教师职业特点。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冲突;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 刘守旗,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教授  一、文化多样性:全球化
阐述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共轨(CommolRail)式电控喷射系统的工作过程与特性,介绍了国外机车柴油机采用电控喷射系统的概况。指出,从提高柴油机经济性和减少排
凸透镜成像规律具有区间性,数学形式是不等式,用解不等式的方法处理成像问题.思路清晰.本文列举了六种常见题型及解法. Convex lens imaging law has interval, mathematics
池沼公鱼(以下简称公鱼)属鲑形目、胡瓜鱼科,是我国三北地区近十年来移植推广的一种小亚冷水性集群活动的鱼类。随着公鱼的人工繁殖和移植放流的成功,各地对公鱼的捕捞技术
《干旱·游牧·草原》一书是中国和日本两国学者共同研究的成果。在这本书中,一方面能看到国外学者对中国草原畜牧业的看法、评价和研究方法,另方面能看到一些过去研究不够的
如何判断水质的优劣如何判断水质优劣,生产上一般采用“四看一测定”。一、看水色通常将水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黄褐色水为主,包括姜黄、茶褐、红褐色等;另一类以绿色水为主,包括黄绿
圈儿内的人都喜欢她。“但我们还是那么敬畏她。”一位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她对我提交的文稿说OK,我简直要高兴一整天!”在南沙,李爱华局长的敬业和智慧赢得了持久的权威和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