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60-01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那种以故事、游戏、儿歌为主的活动转变到自主的学习这种方式,跟一年级无法接轨,而且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我决定有一个时间让他们过渡。我自拟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熟悉学生的生活背景
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小,使得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少,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小学生爱好、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表达能力。从一开始我就以“交朋友”的形式跟他们拉家常、谈熟悉的事。如:教学《小小养殖场》这节课时,学生看到他们熟悉的鸡、鸭、鹅就非常高兴说出了鸡85只、鸭42只、鹅34只,这时我就让他们说谁多谁少,这也容易。可是到了说出谁多一些,谁多得多,就表达不出来。虽然鸡、鸭、是他们熟悉的,可是一旦变成抽象思维就难多了。我就让学生找出身边熟悉的人来说。如:爷爷75岁、爸爸50岁、小明15岁,让他们说,这是气氛的活跃,学生争先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再回头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刚才这个问题就不难了。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样就能找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从生活原型中去挖掘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二、熟悉校园的学生生活
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中的数学素材。如:我们的教学楼有几层,你在第几层,第几班上学,班上有几位同学,有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几人,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教室内外的几何形体,本部门或大厅里的柱子、图书室的柜子,体育室里的各种球,旗杆、国旗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再有游戏像跳绳比赛,你几下,我几下,你多跳几下,我少跳几下。请一位同学当裁判,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等,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能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同时学生也会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并非枯燥无味,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三、了解学生的家庭,家、校配合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作为教师要多多通过电话、家访、交谈、聊天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并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第二单元的《观察与测量》。观察物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大量观察颜物体与测量活动。在观察物体中,安排了观察汽车、玩具、茶壶等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物中选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逐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这里有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学生、引导学生。如拿一些家里的物品让他们从不同的方向说出看到什么。特别是《估一估、量一量》这种活动在家里更应该经常锻炼,因为在学校的时间必定有限的。通过家长的配合,学生就对这样的数学问题比较有吸引力。在控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十分轻松和愉快,甚至不厌其烦地让你再来试一下。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如游戏、演示、故事、谈话、活动等。如教学一年级上册《乘车》一课时,由于学生特别关注教师的事情及刚遇到的乘车问题,我把乘车路线设计成一个谈话与演示相结合的情境,请同学们也亲自去体验或者说出已有的经验,这时学生一下子就说出自己的经历,积极地融入新课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要击中思维的要点,这样才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练习课一般较为枯燥,可把它们设计闯关、比赛、聚会等情境。如:一年级上册的练习三,把它设计成参加聚会的形式,先是告诉学生收到了智慧老人的邀请到智慧王国做客,伴着音乐走进智慧王国,再把每一个练习设计成游戏来挑战,然后“过河”回家,最后讲故事。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由此认知系统开始运转,只有学生愿学了,才有可能把知识掌握好。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欲望。第一册“统计”单元,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聚会情境提出问题,体现了生活里需要统计,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先从本班同学入手,谁喜欢看动画故事《天线宝宝》、《哪吒传奇》、《西游记》、《奥特曼》等。我把这些名字写在黑板,谁喜欢哪一种谁就站在哪一个前面,排好队,统计一下。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着说出自己的意见。我抓住时机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通过讲座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显然正是由于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情境,所以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趣盎然。
总之,要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须走近学生的生活,留心学生的喜好,记录一些有关学生的生活资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和学生交流,尊重他们的意愿,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自居。多鼓励、关注、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贴近学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那种以故事、游戏、儿歌为主的活动转变到自主的学习这种方式,跟一年级无法接轨,而且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我决定有一个时间让他们过渡。我自拟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熟悉学生的生活背景
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小,使得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少,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小学生爱好、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表达能力。从一开始我就以“交朋友”的形式跟他们拉家常、谈熟悉的事。如:教学《小小养殖场》这节课时,学生看到他们熟悉的鸡、鸭、鹅就非常高兴说出了鸡85只、鸭42只、鹅34只,这时我就让他们说谁多谁少,这也容易。可是到了说出谁多一些,谁多得多,就表达不出来。虽然鸡、鸭、是他们熟悉的,可是一旦变成抽象思维就难多了。我就让学生找出身边熟悉的人来说。如:爷爷75岁、爸爸50岁、小明15岁,让他们说,这是气氛的活跃,学生争先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再回头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刚才这个问题就不难了。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样就能找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从生活原型中去挖掘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二、熟悉校园的学生生活
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中的数学素材。如:我们的教学楼有几层,你在第几层,第几班上学,班上有几位同学,有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几人,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教室内外的几何形体,本部门或大厅里的柱子、图书室的柜子,体育室里的各种球,旗杆、国旗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再有游戏像跳绳比赛,你几下,我几下,你多跳几下,我少跳几下。请一位同学当裁判,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等,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能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同时学生也会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并非枯燥无味,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三、了解学生的家庭,家、校配合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作为教师要多多通过电话、家访、交谈、聊天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并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第二单元的《观察与测量》。观察物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大量观察颜物体与测量活动。在观察物体中,安排了观察汽车、玩具、茶壶等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物中选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逐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这里有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学生、引导学生。如拿一些家里的物品让他们从不同的方向说出看到什么。特别是《估一估、量一量》这种活动在家里更应该经常锻炼,因为在学校的时间必定有限的。通过家长的配合,学生就对这样的数学问题比较有吸引力。在控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十分轻松和愉快,甚至不厌其烦地让你再来试一下。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如游戏、演示、故事、谈话、活动等。如教学一年级上册《乘车》一课时,由于学生特别关注教师的事情及刚遇到的乘车问题,我把乘车路线设计成一个谈话与演示相结合的情境,请同学们也亲自去体验或者说出已有的经验,这时学生一下子就说出自己的经历,积极地融入新课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要击中思维的要点,这样才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练习课一般较为枯燥,可把它们设计闯关、比赛、聚会等情境。如:一年级上册的练习三,把它设计成参加聚会的形式,先是告诉学生收到了智慧老人的邀请到智慧王国做客,伴着音乐走进智慧王国,再把每一个练习设计成游戏来挑战,然后“过河”回家,最后讲故事。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由此认知系统开始运转,只有学生愿学了,才有可能把知识掌握好。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欲望。第一册“统计”单元,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聚会情境提出问题,体现了生活里需要统计,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先从本班同学入手,谁喜欢看动画故事《天线宝宝》、《哪吒传奇》、《西游记》、《奥特曼》等。我把这些名字写在黑板,谁喜欢哪一种谁就站在哪一个前面,排好队,统计一下。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着说出自己的意见。我抓住时机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通过讲座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显然正是由于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情境,所以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趣盎然。
总之,要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须走近学生的生活,留心学生的喜好,记录一些有关学生的生活资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和学生交流,尊重他们的意愿,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自居。多鼓励、关注、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贴近学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