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是目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看,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而关于如何采取特定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1.在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
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一元素(点、线、圆),而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即图形的基本性质)都保持不变。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如果用多媒体演示:平分一个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接着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跑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形象化地认识,直观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比起传统应用教具的展示,更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做到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感知,扫清学习障碍,找到问题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快更好。
2.练习的设计要联系实际,加强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多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班36人去动物园游览,门票每人15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因此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全班36人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36张共花15×36=540元。第二种方案:因为4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所以就40张,需要花15×40×80%=480元,比第一种少花60元。第三种方案是买40张花去48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张卖给其他游客,可以得到60元,相当于买36张只花了420元。这一练习综合了“打折”等知识,具有实际意义。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活用数学,培养了应用的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
3.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挖掘课程资源
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过高估计学生能力。这就导致对学生学习起点把握不准。实际上,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信息化,学生的学习资源正变得日益丰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数学现实往往超越教材本身。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挖掘身边资源引入数学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数学有效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乘法”的引入中,一般教师会选择童话故事或主题图引入,这中间“牵”的成分过多,并花费大量时间。笔者基于部分学生对“乘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直接用学生身上最熟悉的“手指”来引入,把握适宜的教学切入点,抛出挑战性的问题:20个5相加该怎么写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展示各种表示方法,当用加法写起来很麻烦的时候自然就生成了乘法算式。正是由于教师找到了教学精确的切入点,抓住了乘法的生活原型,充分发掘学生的差异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漫无边际的探究,而是生动、高效地在自己已有基础上拓展原有经验中所空缺的内容,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凸现教学的重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简捷明确的功效。
4.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
4.1做好教材处理的前期准备。
4.1.1了解每个单元数学内容的编写意图、目的和要求,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类数学知识在这一版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4.1.2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水平、当前的兴趣爱好和数学学习的特点。
4.2教材处理策略。
4.2.1增添策略。①增添策略也称为拓展策略,是指在教材原有内容和素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素材,或对某一数学知识点进行拓展和深入研究,更好地为已有知识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材中,“分解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两个内容都属于选学的数学知识,教材只做了简单介绍,但它们是后续学习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及最简分数的基础,因此在处理这两个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增添策略,把这两个知识点充实起来,当成新授课教学。此外,课堂中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数学背景知识,增强数学课堂的人文性,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
4.2.2删减策略。删减策略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一些选学内容或失去时代意义的内容进行淡化处理。如“元、角、分的认识”中对分的认识就应该淡化。又如人教版第十二册数学教材中,有一个综合实践内容“确定起跑线”,它提出了三个问题:①求每条环行跑道的内侧周长;②求整个运动场的面积;③确定800米赛跑比赛的起点。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适合全体学生进行研究。而第三个问题超出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探究范围,可以进行删减或鼓励部分学生课后进行研究。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思考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乐于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生活情境,通过把问题融入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趣味性的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引发他们的思考。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乘法”这一知识点时,就直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不用计算,谁知道2.235乘1.4的积有f几位小数?”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必然很惊讶,惊讶之余,接着便产生好奇,再接着,孩子们的心中便有了一个悬念:这么多小数点,到底有几位呢?大家都想一探究竟。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
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一元素(点、线、圆),而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即图形的基本性质)都保持不变。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如果用多媒体演示:平分一个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接着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跑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形象化地认识,直观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比起传统应用教具的展示,更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做到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感知,扫清学习障碍,找到问题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快更好。
2.练习的设计要联系实际,加强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多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班36人去动物园游览,门票每人15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因此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全班36人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36张共花15×36=540元。第二种方案:因为4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所以就40张,需要花15×40×80%=480元,比第一种少花60元。第三种方案是买40张花去48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张卖给其他游客,可以得到60元,相当于买36张只花了420元。这一练习综合了“打折”等知识,具有实际意义。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活用数学,培养了应用的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
3.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挖掘课程资源
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过高估计学生能力。这就导致对学生学习起点把握不准。实际上,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信息化,学生的学习资源正变得日益丰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数学现实往往超越教材本身。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挖掘身边资源引入数学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数学有效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乘法”的引入中,一般教师会选择童话故事或主题图引入,这中间“牵”的成分过多,并花费大量时间。笔者基于部分学生对“乘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直接用学生身上最熟悉的“手指”来引入,把握适宜的教学切入点,抛出挑战性的问题:20个5相加该怎么写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展示各种表示方法,当用加法写起来很麻烦的时候自然就生成了乘法算式。正是由于教师找到了教学精确的切入点,抓住了乘法的生活原型,充分发掘学生的差异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漫无边际的探究,而是生动、高效地在自己已有基础上拓展原有经验中所空缺的内容,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凸现教学的重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简捷明确的功效。
4.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
4.1做好教材处理的前期准备。
4.1.1了解每个单元数学内容的编写意图、目的和要求,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类数学知识在这一版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4.1.2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水平、当前的兴趣爱好和数学学习的特点。
4.2教材处理策略。
4.2.1增添策略。①增添策略也称为拓展策略,是指在教材原有内容和素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素材,或对某一数学知识点进行拓展和深入研究,更好地为已有知识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材中,“分解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两个内容都属于选学的数学知识,教材只做了简单介绍,但它们是后续学习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及最简分数的基础,因此在处理这两个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增添策略,把这两个知识点充实起来,当成新授课教学。此外,课堂中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数学背景知识,增强数学课堂的人文性,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
4.2.2删减策略。删减策略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一些选学内容或失去时代意义的内容进行淡化处理。如“元、角、分的认识”中对分的认识就应该淡化。又如人教版第十二册数学教材中,有一个综合实践内容“确定起跑线”,它提出了三个问题:①求每条环行跑道的内侧周长;②求整个运动场的面积;③确定800米赛跑比赛的起点。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适合全体学生进行研究。而第三个问题超出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探究范围,可以进行删减或鼓励部分学生课后进行研究。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思考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乐于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生活情境,通过把问题融入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趣味性的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引发他们的思考。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乘法”这一知识点时,就直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不用计算,谁知道2.235乘1.4的积有f几位小数?”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必然很惊讶,惊讶之余,接着便产生好奇,再接着,孩子们的心中便有了一个悬念:这么多小数点,到底有几位呢?大家都想一探究竟。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