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 “赏识教育”在中国学校中大行其道时,老师们欣喜于学生的进步,发明者也为赏识教育产生的正能量而自豪。然而,我们却不能不警惕,其中一些老师对赏识教育理解不充分,存在片面性,而使赏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赏识教育的真谛,走出对赏识教育认识片面、狭隘的误区。我认为,当代社会对赏识教育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误区一:为了赏识而赏识
我通过观察发现,很多老师存在“故意”赏识的错误。自从推行赏识教育以来,老师们发现赏识教育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大力表扬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及主观能动性,让她们爱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绩自然的提高了。显然,赏识教育在这一点上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于是,一些老师便认为,只要经常赏识学生,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当在学习过程中,对明显的错误,老师也极尽褒扬,不纠正学生的过错,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只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错误就是错误,错误就应该被纠正。如果孩子所做的每一种行为都得到赞赏,那老师的赞赏,对他们将逐渐失去意义。一个只敢给予学生表扬的老师,而不敢批评学生错误行为的老师,是不信任自己学生,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不自信。表扬无疑只是赏识教育的方法其中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当孩子做错题,或做错事的时候,作为他们的老师,更要严加批评,让他们汲取教训,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的孩子不是温室里的小花,经不起风吹雨打,我们要经得起挫折,受得住表扬,才能不被挫折打倒,不被表扬冲昏了头。
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有用的人才,相信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自信地面对自己。
2. 误区二:只有优等生才能被赏识,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好
从智力教育到素质教育,学习成绩是否优异一直都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很容易产生学习成绩好,学生其他各方面也同样优秀的潜意识。优秀的学生向来是老师的宠儿,他们在老师的心目中有完美的形象,那么,成绩差的学生呢?他们就应该被忽视吗?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过程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孩子们学习领悟能力良莠不齐,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然而,教育的失败往往是教育者不是从自身去找原因,而一味地去责怪孩子,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当教育遇到阻碍时,我们首先要想到是不是自己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其次才会考虑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切忌居高临下地看孩子的表现。如果老师能优先审视自身的原因,这将成为学生的表率,以行动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需要一张伶俐的嘴,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力,通过行动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对于学习成绩高低不一的情况,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加关心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给予他们帮助,增强他们的信心。强大的自信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因此,老师不能仅赏识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差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他或许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热爱运动,又或者她在画画和写作方面有特长。我们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在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同时,也要不断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是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的最终极目的。
3. 误区三:不切实际地表扬误区
赏识教育是一门育人成才的艺术,但赏识教育决不是无原则地赞美和表扬,更不是功过兼包、包治百病的良方,在我们实施赏识教育时,也要对不切实际的夸奖和宽容进行反思。
我们是怎样赏识的?有的教师喜欢对学生讲“你比某某好”“某某不如你”,采取这种与别人比较的表扬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自以为是、自满、瞧不起别人等心理,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也有的教师在学生每做好一件事后,都要“真乖”“真好”“真聪明”的赞扬个不停,其实这种无节制的廉价的表扬,也容易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
正确的赏识,应该做好两点:(1)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说出孩子的表现与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孩子。(2)赏识表扬要及时、真诚。
4. 误区四:赏识只注重表面形式,忽略了实际效果
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过度赏识的环境下,只有赞赏,没有批评,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每天被大臣们的谎言蒙蔽,无知地洋洋得意。然而皇帝总有一天会穿着“新装”接受百姓们的品评,孩子也终将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考验。
王芳是我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学校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心气很高傲。有一次,因为瞧不起班上很努力成绩却一直停步不前的丁丁,两人发生了口角。班主任批评了王芳,她对此很不理解,她认为成绩差就不值得被尊重。原来,王芳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的,不懂得体谅父母,从不做家务,在家对父母大小声是司空见惯。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知道了,平时在老师面前温顺乖巧,聪明伶俐的王芳,其实生活中是另外一面,她所表现出的乖巧伶俐只是针对老师的。如此片面的性格也只是冰水的一角,而其他又如何经得起社会的考验?王芳只是这一群体的一个个例,“他们”究竟还有多少呢?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对社会有帮助的接班人,而不是这样的伪善花朵。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才能真正培养出表里如一,健全人格的好学生。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门内涵丰富,科学的教育,仅仅知道赏识教育的意义和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用得好是利,用不好是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任何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就看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水平。要理解赏识的概念,摸清赏识教育的本质,才能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直抵教育的真谛。
1. 误区一:为了赏识而赏识
我通过观察发现,很多老师存在“故意”赏识的错误。自从推行赏识教育以来,老师们发现赏识教育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大力表扬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及主观能动性,让她们爱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绩自然的提高了。显然,赏识教育在这一点上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于是,一些老师便认为,只要经常赏识学生,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当在学习过程中,对明显的错误,老师也极尽褒扬,不纠正学生的过错,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只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错误就是错误,错误就应该被纠正。如果孩子所做的每一种行为都得到赞赏,那老师的赞赏,对他们将逐渐失去意义。一个只敢给予学生表扬的老师,而不敢批评学生错误行为的老师,是不信任自己学生,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不自信。表扬无疑只是赏识教育的方法其中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当孩子做错题,或做错事的时候,作为他们的老师,更要严加批评,让他们汲取教训,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的孩子不是温室里的小花,经不起风吹雨打,我们要经得起挫折,受得住表扬,才能不被挫折打倒,不被表扬冲昏了头。
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有用的人才,相信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自信地面对自己。
2. 误区二:只有优等生才能被赏识,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好
从智力教育到素质教育,学习成绩是否优异一直都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很容易产生学习成绩好,学生其他各方面也同样优秀的潜意识。优秀的学生向来是老师的宠儿,他们在老师的心目中有完美的形象,那么,成绩差的学生呢?他们就应该被忽视吗?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过程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孩子们学习领悟能力良莠不齐,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然而,教育的失败往往是教育者不是从自身去找原因,而一味地去责怪孩子,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当教育遇到阻碍时,我们首先要想到是不是自己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其次才会考虑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切忌居高临下地看孩子的表现。如果老师能优先审视自身的原因,这将成为学生的表率,以行动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需要一张伶俐的嘴,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力,通过行动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对于学习成绩高低不一的情况,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加关心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给予他们帮助,增强他们的信心。强大的自信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因此,老师不能仅赏识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差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他或许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热爱运动,又或者她在画画和写作方面有特长。我们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在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同时,也要不断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是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的最终极目的。
3. 误区三:不切实际地表扬误区
赏识教育是一门育人成才的艺术,但赏识教育决不是无原则地赞美和表扬,更不是功过兼包、包治百病的良方,在我们实施赏识教育时,也要对不切实际的夸奖和宽容进行反思。
我们是怎样赏识的?有的教师喜欢对学生讲“你比某某好”“某某不如你”,采取这种与别人比较的表扬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自以为是、自满、瞧不起别人等心理,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也有的教师在学生每做好一件事后,都要“真乖”“真好”“真聪明”的赞扬个不停,其实这种无节制的廉价的表扬,也容易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的心理。
正确的赏识,应该做好两点:(1)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说出孩子的表现与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孩子。(2)赏识表扬要及时、真诚。
4. 误区四:赏识只注重表面形式,忽略了实际效果
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过度赏识的环境下,只有赞赏,没有批评,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每天被大臣们的谎言蒙蔽,无知地洋洋得意。然而皇帝总有一天会穿着“新装”接受百姓们的品评,孩子也终将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考验。
王芳是我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学校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心气很高傲。有一次,因为瞧不起班上很努力成绩却一直停步不前的丁丁,两人发生了口角。班主任批评了王芳,她对此很不理解,她认为成绩差就不值得被尊重。原来,王芳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的,不懂得体谅父母,从不做家务,在家对父母大小声是司空见惯。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知道了,平时在老师面前温顺乖巧,聪明伶俐的王芳,其实生活中是另外一面,她所表现出的乖巧伶俐只是针对老师的。如此片面的性格也只是冰水的一角,而其他又如何经得起社会的考验?王芳只是这一群体的一个个例,“他们”究竟还有多少呢?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对社会有帮助的接班人,而不是这样的伪善花朵。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才能真正培养出表里如一,健全人格的好学生。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门内涵丰富,科学的教育,仅仅知道赏识教育的意义和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用得好是利,用不好是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任何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就看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水平。要理解赏识的概念,摸清赏识教育的本质,才能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直抵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