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从内因、外因、技术、心理几个角度对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提高命中率,为教学和训练服务。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投篮命中率 影响因素
1.内因和技术动作分析
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篮球爱好者,要想提高投篮命中率都必须经过后天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技术动作。虽然投篮的方式很多,但是技术动作与高的投篮命中率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便对投篮动作进行分析。
1.1正确的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要求必须有支撑面,而且此支撑面较稳定,即使在空中跳投,自己的身体也要尽量保持平衡,这样才能为获得较高的命中率提供前提条件。
1.2持球手法与身体姿势。
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投篮,持球时五指都应该张开,增大接触球的面积,手指要贴在球上,手心空出。同时大臂与身体,大臂与前臂与手均要成90度角。
1.3原地蹬伸,跳起举球(随跳随举)。
要求整个身体必须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力量的传递自上而下,在最高点时完成出手动作。
1.4球出手(投篮动作的核心技术)。
它与对手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视觉与肌肉感觉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4.1球的飞行弧线。
受速度、速率、角度、高度及空气阻力的影响。
1.4.2最佳投篮弧线。
此弧线的最高点在篮圈以上1.40—2.00m之间,并接近篮板1/3处。
1.4.3球出手后的旋转。
无论是外线投篮时球沿着横轴向后旋转,还是篮下侧面碰篮板向侧旋转,以及做行进间单手和双手低手投篮时的向前旋转,归根到底,都必须使球沿球的水平轴或沿纵轴进行旋转,以便消除空气对球的影响。
1.4.4全身协调用力,动作连贯,以期达到最佳投篮效果。
根据当时场上的实际情况,找出力的最佳点,找出肌肉感觉。训练队员投篮时应抓好以下5个环节。
1.4.4.1人与球的关系。队员随心所欲地控制支配球,是全身协调用力通过手腕手指作用于球体的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队员要熟悉“球性”。
1.4.4.2人与篮的关系。若把球比做“矢”,则球篮是“的”,投篮就是“有的放矢”。所以,光熟悉“球性”不够,还必须有“篮性”。熟悉篮性就是要比较篮圈直径与球的直径,用手去感知篮圈铁条及其弹性。
1.4.4.3球与篮的关系。球触球篮是投篮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训练队员感知球与球篮的关系。感知自己投出的球与球篮的关系尤为重要。
1.4.4.4队员的时空感。观察、判断是队员时空感的主要部分,而时空感的标准性主要靠投篮准确性的反馈不断调节校政,因而要注意视觉训练。
1.4.4.5队员的肌肉感。投篮动作过程是全身肌肉和各环节受控下协调用力的过程,各神经通路频繁传递肌肉运动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形成肌肉感觉。必须强调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要训练各肌肉精密配合用力,若顾此失彼,则必然导致动作失调。启发队员去体会由下而上的用力程序,力求做到动作连贯、协调、准确,使肌肉感觉在大脑中系列化、模型化。
总而言之,熟悉“球性”、“篮性”、“球与篮碰撞性能”是投篮感觉的基础。反复投篮练习中的视觉反馈和肌肉感觉反馈是投篮感觉的中心内容,在大脑中建立最佳投篮感觉模型则是投篮感觉训练的目的。投篮感觉训练以认知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教师(或教练员)和运动员若能遵循上述5个环节并结合抗心理障碍训练,必将促进队员的投篮感觉不断优化和投篮命中率的提高。
2.外因的分析
2.1投篮时机。
要学会观察判断,选择投篮时机,获得投篮机会,摆脱防守对手(无论是个人摆脱,还是配合摆脱),根据战术及同伴所在的位置,尽量选择在自己习惯的投篮地点,以期获得高的命中率。当然离篮筐近的投篮时机肯定优于远离篮板的投篮时机。
2.2判断、观众、天气、场地等其他因素。
上述因素也是外因中的一部分,比如裁判有时有误判,观众大声喧哗,甚至喝倒彩,以及天气、场地不适应等,对投篮命中率均有一定影响。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即对自己充满信心,思想精力集中,以排除干扰。
3.心理因素的分析
高的投篮命中率与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密不可分的,这在中国篮坛表现突出的八一男篮队员刘玉栋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无论场上形势怎么样,观众的情绪如何,裁判如何判罚,对他高的投篮命中率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小的,这从他连续几年的CBA联赛得高分中体现得最为充分。那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表象训练。
它要求运动员在实际运动之前的短暂时间里从心理上想象活动的方法和效果。在练习这一方法时,要求运动员鲜明地“看见”和“感觉”自己圆满地完成每一活动细节。Wrisberg等人(1989)曾以男子篮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做过实验,结果发现,经过表象训练的运动员比没有采用此方法训练的运动员的投篮准确性明显提高。
3.2放松训练。
它可以使人的身体、心理和情绪紧张状态降低,从而使个体对有意义的线索保持警醒状态。一般来说,在运动情境中比较流行的一些放松技术都是采用呼吸控制,或肌肉紧张,或放松方法,或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当然,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在表象练习之前使用,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使表象更为清晰、逼真、稳定。
3.3模拟训练。
这是个常用的训练方法,它包含:对手特点的模拟,不同起点比赛的模拟,裁判错判误判的模拟,对观众影响的模拟等。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在训练时是综合起来进行的,也就是随着外因、内因、技术条件的变化,这些心理训练方法也要穿插进行训练。如开始阶段将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结合运用,既对队员的注意力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又对队员的肌肉感觉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而模拟训练大都设计在训练大周期的尾部阶段。
总而言之,由于篮球比赛过程中的复杂性、多变性,而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又较多,因此要保持高的投篮命中率,必须在搞清上述因素的同时,强化内因并能将内因与外因充分利用。只有这样,高的投篮命中率才能出现,才能为本队取得最终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景学.从篮球跳投技术的诸因素分析提高命中率的有效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3,(03).
[2]潘小玲.谈心理因素在篮球投篮中的影响及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2003,(03).
[3]杨海平.影响投篮准确性的因素及感知觉对篮球运动的重要作用[J].肇庆学院学报,2004,(05).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投篮命中率 影响因素
1.内因和技术动作分析
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篮球爱好者,要想提高投篮命中率都必须经过后天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技术动作。虽然投篮的方式很多,但是技术动作与高的投篮命中率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便对投篮动作进行分析。
1.1正确的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要求必须有支撑面,而且此支撑面较稳定,即使在空中跳投,自己的身体也要尽量保持平衡,这样才能为获得较高的命中率提供前提条件。
1.2持球手法与身体姿势。
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投篮,持球时五指都应该张开,增大接触球的面积,手指要贴在球上,手心空出。同时大臂与身体,大臂与前臂与手均要成90度角。
1.3原地蹬伸,跳起举球(随跳随举)。
要求整个身体必须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力量的传递自上而下,在最高点时完成出手动作。
1.4球出手(投篮动作的核心技术)。
它与对手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视觉与肌肉感觉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4.1球的飞行弧线。
受速度、速率、角度、高度及空气阻力的影响。
1.4.2最佳投篮弧线。
此弧线的最高点在篮圈以上1.40—2.00m之间,并接近篮板1/3处。
1.4.3球出手后的旋转。
无论是外线投篮时球沿着横轴向后旋转,还是篮下侧面碰篮板向侧旋转,以及做行进间单手和双手低手投篮时的向前旋转,归根到底,都必须使球沿球的水平轴或沿纵轴进行旋转,以便消除空气对球的影响。
1.4.4全身协调用力,动作连贯,以期达到最佳投篮效果。
根据当时场上的实际情况,找出力的最佳点,找出肌肉感觉。训练队员投篮时应抓好以下5个环节。
1.4.4.1人与球的关系。队员随心所欲地控制支配球,是全身协调用力通过手腕手指作用于球体的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队员要熟悉“球性”。
1.4.4.2人与篮的关系。若把球比做“矢”,则球篮是“的”,投篮就是“有的放矢”。所以,光熟悉“球性”不够,还必须有“篮性”。熟悉篮性就是要比较篮圈直径与球的直径,用手去感知篮圈铁条及其弹性。
1.4.4.3球与篮的关系。球触球篮是投篮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训练队员感知球与球篮的关系。感知自己投出的球与球篮的关系尤为重要。
1.4.4.4队员的时空感。观察、判断是队员时空感的主要部分,而时空感的标准性主要靠投篮准确性的反馈不断调节校政,因而要注意视觉训练。
1.4.4.5队员的肌肉感。投篮动作过程是全身肌肉和各环节受控下协调用力的过程,各神经通路频繁传递肌肉运动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形成肌肉感觉。必须强调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要训练各肌肉精密配合用力,若顾此失彼,则必然导致动作失调。启发队员去体会由下而上的用力程序,力求做到动作连贯、协调、准确,使肌肉感觉在大脑中系列化、模型化。
总而言之,熟悉“球性”、“篮性”、“球与篮碰撞性能”是投篮感觉的基础。反复投篮练习中的视觉反馈和肌肉感觉反馈是投篮感觉的中心内容,在大脑中建立最佳投篮感觉模型则是投篮感觉训练的目的。投篮感觉训练以认知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教师(或教练员)和运动员若能遵循上述5个环节并结合抗心理障碍训练,必将促进队员的投篮感觉不断优化和投篮命中率的提高。
2.外因的分析
2.1投篮时机。
要学会观察判断,选择投篮时机,获得投篮机会,摆脱防守对手(无论是个人摆脱,还是配合摆脱),根据战术及同伴所在的位置,尽量选择在自己习惯的投篮地点,以期获得高的命中率。当然离篮筐近的投篮时机肯定优于远离篮板的投篮时机。
2.2判断、观众、天气、场地等其他因素。
上述因素也是外因中的一部分,比如裁判有时有误判,观众大声喧哗,甚至喝倒彩,以及天气、场地不适应等,对投篮命中率均有一定影响。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即对自己充满信心,思想精力集中,以排除干扰。
3.心理因素的分析
高的投篮命中率与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密不可分的,这在中国篮坛表现突出的八一男篮队员刘玉栋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无论场上形势怎么样,观众的情绪如何,裁判如何判罚,对他高的投篮命中率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小的,这从他连续几年的CBA联赛得高分中体现得最为充分。那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表象训练。
它要求运动员在实际运动之前的短暂时间里从心理上想象活动的方法和效果。在练习这一方法时,要求运动员鲜明地“看见”和“感觉”自己圆满地完成每一活动细节。Wrisberg等人(1989)曾以男子篮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做过实验,结果发现,经过表象训练的运动员比没有采用此方法训练的运动员的投篮准确性明显提高。
3.2放松训练。
它可以使人的身体、心理和情绪紧张状态降低,从而使个体对有意义的线索保持警醒状态。一般来说,在运动情境中比较流行的一些放松技术都是采用呼吸控制,或肌肉紧张,或放松方法,或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当然,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在表象练习之前使用,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使表象更为清晰、逼真、稳定。
3.3模拟训练。
这是个常用的训练方法,它包含:对手特点的模拟,不同起点比赛的模拟,裁判错判误判的模拟,对观众影响的模拟等。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在训练时是综合起来进行的,也就是随着外因、内因、技术条件的变化,这些心理训练方法也要穿插进行训练。如开始阶段将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结合运用,既对队员的注意力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又对队员的肌肉感觉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而模拟训练大都设计在训练大周期的尾部阶段。
总而言之,由于篮球比赛过程中的复杂性、多变性,而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又较多,因此要保持高的投篮命中率,必须在搞清上述因素的同时,强化内因并能将内因与外因充分利用。只有这样,高的投篮命中率才能出现,才能为本队取得最终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景学.从篮球跳投技术的诸因素分析提高命中率的有效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3,(03).
[2]潘小玲.谈心理因素在篮球投篮中的影响及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2003,(03).
[3]杨海平.影响投篮准确性的因素及感知觉对篮球运动的重要作用[J].肇庆学院学报,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