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为径,精心创设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mo76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大基本理念。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指出了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后两者则是明确了实现该目标的具体途径。因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使学生热学、爱学,必须以情为径,充分挖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情感素材,精心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才能实现新课标培育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的基本理念。
  一、创设内部情景,营造具象情感氛围
  从教材、练习等课堂内部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具象的情感氛围,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练习活动的突破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课堂的第一步。
  1.新课导入要巧妙设计意境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会有设定一个主题,例如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的“金色年华”和第三单元的“民俗风情”,在学习前将主题呈现给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调动学生好奇心的作用,“什么样的年华是金色的”、“异地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会在学生心理荡起涟漪,使之想从新课文的学习中寻找答案,此时就要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紧紧抓住学生这种求知心理,否则一旦学生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因失望产生厌学情绪,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巧妙设计意境导入新课。
  以苏教版初二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为例,在新课导入时,可以节选同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电影《羊脂球》的片段播放给学生,将普鲁士统治下的法国以具象的画面展现给学生,使之能够更加形象地感受普鲁士统治下法国人民的悲愤和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又如,在导入《美丽的西双版纳》新课时,可以利用PPT向学生展示西双版纳风景的图片,也可以播放展示西双版纳风俗民情的宣传记录片,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充分想象课文描绘的风景,再配以班得瑞《世外桃源》、《寂静山林》等轻音乐,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文字所编织的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角色扮演
  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是课堂情境教学应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境表演使之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知识、情感和思想,通过合作探究使之掌握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晏子使楚》的教学为例,在初读、精读两堂课的教学后增加一节情景活动课,课前为学生布置情景扮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对课文中每个角色的对话加以练习,体会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在情景活动课时,教师先将精读课对文中主要人物楚王、晏子的语言特点和性格得出的结论作以总结,然后将学生分为三至四个“导演组”和一个评委组,展开角色扮演比赛:首先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特点为角色表演做准备,而后节选文中的小故事让各组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同学在角色扮演后回答“除了晏子的语言之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展现晏子善辩的口才和过人的智慧”,进而引导各“导演组”的同学从角色表演中总结出文中晏子动作神态所流露出的智慧,例如“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严肃地回答”、“面不改色”等等。最后,由评委组分别对各“导演组”的表演进行评分,加上老师根据各组回答问题的评分,评选出冠军,累积三次冠军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表演和合作答题充分训练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使之更为深入地理解了课文描述的历史环境和人物特点,有助于学生以主人公为榜样发展智力、培养情感以及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活用外部环境,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充分开展初中语文情景教育,既要注重挖掘课内的素材创设情景,又要扩大课堂的情景空间,灵活运用诸如组织演唱会、朗诵会和各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和情景教育活动的空间。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温泉》(碧野)的教学中,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周末带领学生去市周边的温泉亲身体验温泉的特点、作用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又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去龙凤湿地、铁人纪念馆、油田技术博物馆和大庆博物馆等承载家乡特色景观、核心产业、文化历史的地方进行参观,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故乡、建设故乡的情怀,从而推动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为合格的建设人才。
  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使学生热学、爱学,必须以情为径,充分挖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情感素材,精心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才能实现新课标培育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的基本理念。
其他文献
名著《红楼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经典必讲篇目。以江西省为例,在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时,第四册选入《林黛玉进贾府》,第五册设置《红楼梦》专题单元(含《诉肺腑》《宝玉挨打》《探春理家》);目前使用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仍以《林黛玉进贾府》为独立篇目,且为小说单元首篇,另设有《名著导读》专栏《〈红楼梦〉导读》(明确指定为必讲必考)。  任何教材编订者对《红楼梦》向来是“青眼”有加,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批改中如何加强引导,激发情趣,对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小学时代有两册三十二篇作文,其间老师的评语对茅盾先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秦始皇高祖隋文帝论》后,老师称赞:“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高无罪矣。”  而作文批改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如果说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作文
近年来,许多学生不但学习缺乏热情,而且变得越来越冷漠,凡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总是漠不关心。这些学生中尤其以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的为多,他们埋怨父母,埋怨社会,埋怨生活。看到这种情形,老师们都觉得非常痛心,这或许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德育缺失吧。于是,我经常找学生谈心,苦口婆心给他们讲道理,讲人生,但用了许多方法,却都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情况呢?我最终回归到了我们语文课的德育功
【课标依据】  2012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在审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细腻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好的篇章,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对诗歌的不同艺术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比较,掌握作品其中的意蕴,在作品的欣赏中发现美,在诗歌的欣赏过程中,获得不同角度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与诗歌的创作能力。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读《再别康桥》一诗,不禁想起罗丹的这句名言。《再别康桥》作为现代白话诗的名篇,倾倒了无数读者。它令人称道的地方有很多,而在取材和修辞方面,尤其显示了诗人善于发现美的慧眼。  《再别康桥》善于从平常生活中提取素材,只要读读它的诗句就可以感受得到。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靑荇,榆荫下的清泉,西天的云彩,斑斓的星辉,沉默的夏虫,对这些寻常事物诗人好像信手拈来。在诗人
在我国诗歌史上,王维以“诗佛”著称。他的诗歌今传四百多首,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山水诗在我国盛唐诗坛独树一帜。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果能把握好王维山水诗的意境,就能让学生初步领略王维精湛的诗歌艺术,体悟到他从自然界静美境界中透射出的闲情。  对于王维山水诗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诗歌意境的把握上。王维的诗向来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他笔下所描绘的心物契合的“无我之境”、动静相生
新课程标准在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给我们列出了中外文学名著的数量和要求,再一次以国家硬性规定的形式,昭示了符合时代和人们精神需要的名著,是学生提高文学修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走近经典,亲近大师,加强文学教育,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有益的。  但我们也不得不甄别专家推荐的文学作品。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在反思。  《水浒传》是新课标推荐的八年级学生的必读作品,也是考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是从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这篇文章删改摘编而来的。据此论述类文本,命制了三道试题,非常可惜的是,这三道试题都值得商榷。  试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
【摘 要】中学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可以用来培养学生英雄气概,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感受风景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由自在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健康人生境界;培养学生悲悯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博爱境界;培养学生呼唤和谐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进入非攻的境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进入坚持境界。  【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在语文科中,所占比例为40%,60分,颇重的。然而如何在考试中尽可能拿到理想的分值,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我认为,一切首重在积累。当然,学生的积累,也算很有考究的罢。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即一个人只要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便自然会表现出文人的优雅举止和翩翩风度。饱读诗书就是个积累的过程,唯有积累厚实了,才会趋于厚重渊博。正应了一句民谚:“家中有粮不闹饥荒,肚里有货不怕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