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_Frank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巴尔扎特也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沉默状态,如果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提问的技巧,相信会有一个生动的课堂。
  关键词:问题意识 提问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疑惑的、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性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促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的思维是浅显的,表象的,机械的思维,问题是激发求知欲的内驱力。因此把问题意识看作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毫不夸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理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从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康托对集合论的创立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还有,世人的头部被物体砸中的何其多,唯有牛顿因苹果落到头上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和激发,袁振国教授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是问题教学的精髓。”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既然问题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的科学教师就应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强化问题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无言以对”或“答非所问”的现象,那么教师就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过程的纽带,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出真实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提供诱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带着问题学,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那么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我们又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培养。
  1.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趣”中“问”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适合的土壤,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位学者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境、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所以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的采用做游戏、做实验、猜谜语等方式,把枯燥、抽象的概念变成通俗易懂的具体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兴趣和疑问,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经历,在上“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这一课时,我通过演示创设如下趣味情境:在讲台桌上,放着一个乒乓球,它的正上方放一玻璃漏斗,接着我用嘴从漏斗对着乒乓球吹气。依照生活常识,学生应该预料到:乒乓球应该被紧紧地压在桌面上或者被吹走。然而与学生预料到的相反,乒乓球反而被吸进了漏斗;当从漏斗对着乒乓球吹气并提升漏斗时,乒乓球受到重力作用及往下吹的气流作用,球应该会掉下来。但是乒乓球并不离开漏斗掉下来,而是跟着漏斗一起上升。教室里一阵喧哗,学生感到好奇、好玩,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学生都想蠢蠢欲试,于是我就趁机引导学生做如下的实验:让学生两手各拿一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平行放置,接着用嘴对着纸中间吹气。学生会看到两纸往中间靠,我们此时问学生就这一情境,从中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结合上面的实验很容易提出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这样他们不但学会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创设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悱”中“问”
  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了“平面镜成像”和“透镜”成像后,将要学眼时,我们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我们已经学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当你远离平面镜时,你看到的像是怎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觉得像是越来越小。这时,可以问:既然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的,那为何看到的像却是越来越小?此时学生就会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的认知起了冲突经过老师的提示和学生的讨论中,学生会提出这件事与眼睛有关的问题。通过这种形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3.创设联系生活的情境,使学生“用”中“问”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激活思维的程度就越好。例如在讲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时,可以创设学生生活中的例子作为情境。如为什么坐在沙发上比做在硬板凳舒服、刀刃为何磨得很细、图钉做的一头细一头大、鸭子有蹼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很容易会提出: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来见效压强的方法。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并进行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问题,体会到科学的重要性,也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
  三、提高问题设计的技巧来强化问题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会从平时问题设计中摸索出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那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1、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化学思维的价值。所设计的问题,对优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掌握好“火力”与“火候”,炒出适合学生胃口的“菜”。
  2、设计问题应关注。
  从什么角度提问,在什么时候提问,按照什么顺序提问,以什么形式提出问题等;问题提出后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拓宽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要主动把自己的分析方法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问题;教师要适当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如投影仪、多媒体等把课堂问题直接明了地向学生提出;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也可为问题设计相应的化学实验。
  3、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可持续性。
  有价值的问题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问使问题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在一个提问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要“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地思维活动中。否则,如果问题本身不具备连续性和一定的深度,就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影响思维向深度发展,使思维一方面陷入在紊乱无序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如浮光掠影,不能深入。
  4、运用激励评价,让学生乐问。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气氛。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树立信心,还可以促使学生乐于提问。。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根据课堂实际,对于那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学生让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在小组交流,再用比赛的方式看哪一组同学提的问题质量高,哪组回答最好。因为学生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一定要注意避免当众羞辱、嘲讽和挖苦学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提问积极性,又能使“我能问”的信心得到激发和强化。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远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一个真理更为重要,更具有价值,更有意义。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正所谓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
  参考文献:
  [1]方捷山.《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C].小学教学研究,2008.1-5
  [2]约翰.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
  [3]帕迪利亚.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M].胡沃明,曹增节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11
其他文献
伴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也向着信息化教学的方向转变。而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教学媒体也是组成现代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它承载了教学信息并能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加以传输,教学媒体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为学生扩展思维,拓宽视野。由于它的跨时空性、直观形象性、交互性、多种信息形态的表现形式等特点,能在教学中强化重点,化解难点,学生既可通过媒体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从不断的实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关键词:加强 改进 物理实验 培养 学生能力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对感性的物理现象分析、数据的处理,并获得一定的物理知识。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是培养
看着母亲白发鬓鬓、忧愁、泛白、布满皱纹的脸庞,作为子女,谁不为之担忧、心疼?  姐姐在城里念书,离家很远,不能随时看望父母。周末的一天,姐姐刚跨进我们家的小院子,便高兴地叫道:“妈妈,我回来了。”妈妈的回声是从一间黑乎乎的屋子里传出来:“太阳从西边出来喽,我女儿回家啦?”很显然,妈妈对姐姐的到来既喜出望外,又一脸愁容!毕竟姐姐开学两个多月后第一次回家。妈妈急忙放下手中的脏活,冲出那间小黑屋,像是多
应用文写作是一种比较重要且实用的技能,更是现代技工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基本能力。然而现实中,因为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应用文写作不但没有受技工生的欢迎和重视,甚至出现了被排斥的现象,技工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陷入了无趣且低效的窘境。为了走出这个窘境,近几年来笔者在应用写作教学方法和模式中进了探索与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运用任务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确实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
摘要:为什么很多学生说英语翻译难,其实难就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上。文章简要探讨了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内涵,提出了大学英语翻译中如何对待颜色词翻译的意见,同时阐述了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以此希望这些研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颜色词 文化差异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颜色词是语言词语的促成部分,不同的语言种类中也有不同的颜色词。颜色词除了表示颜色本身的物理属性外,通常它
【摘要】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文学创作是不可能回避对丑的表现。作者对真善美的热情歌  颂与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共同构筑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反映的  "丑"形象,以及它所带来的艺术美,同样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尝试从学生的案例中来谈谈语文教学  审丑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丑培养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
摘要: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既不适合初中美术课程的特点,也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以及过分注重学生的个人作业和学习结果.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合作意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因此造成学生也养成了一种扭曲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同学之间既缺少关心,更缺少互助协作,所以很难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因此.对传统的美术教学进行系统的改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美术教学 课程  大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
摘要:电影歌曲是具有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电影歌曲欣赏是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阐述了歌曲在电影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国电影歌曲审美形态的特点,探讨了电影歌曲的欣赏要点和方法。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欣赏实践的双重参照。  关键词:电影 歌曲欣赏 研究  电影歌曲指电影中的主题歌、片头曲、片尾曲、插曲以及剧中人物所演唱的歌曲等等。电影歌曲既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声乐艺术
摘要:“导学案“式教学模式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出学案,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最后教师精讲释疑,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从“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讲——小结归纳——当堂测评——课后练习”七环节,对应用“导学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导学案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导学案”式教
凡是任小学语文课的老师都知道,指导学生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学生写完作文,教师要一篇篇地批改,进行点评,加上眉批、段批和尾批,这就算传统的作文批改了。这样一来,教师辛苦,学生收获平平,而且花去了任课教师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着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深化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认知问题和理解问题已经进入了新时期儿童思想理念。可想而知,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