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里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新课标也强调了初中学生,除了学习规定的篇目外,也要求学生读大量的课外书。笔者认为,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那么学生对任何阅读也就味同嚼蜡。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有兴趣地阅读?是语文教师一直在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也就百花齐放,层出不穷。在这里谈谈用“对比”方式指导学生阅读,与同行和专家们共同探讨。
爱读诗的人,你就会知道:读屈原的诗,你会想到爱国情怀;读李白的诗,你会想到豁达人生;读杜甫的诗,你会想到忧国忧民;读辛弃疾的诗,你会想到壮志未酬;读陶渊明的诗,你会超凡脱俗,世外风光一片……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文人的生命里都有自己的主题,各自都富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时代色彩和政治色彩。这些我们都是通过“对比”得出的不同结论。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阅读,从而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这里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为例来加以扼要阐释。
《卖炭翁》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题下注曰:“苦宫市也。”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背景:宫市,是唐代帝王直接掠夺民财的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宫庭的日用品,由官府向民间采购,在宫中设集市,以方便皇帝、后妃和宫女们游逛。至唐德宗时,改由太监任“宫市使”,直接采办。宫里经常出动数百人至长安热闹的市场,看到所需物品便拿,只付给十分可怜的一点钱。有时甚至任意抢掠,更有甚者,不仅不给货主钱,还要向货主勒索“进奉”的“问户钱”和“脚价钱”(跑路的钱),这就是所谓的“宫市”。长安市民对宫市畏之如虎,恨之入骨,然而却敢怒不敢言。于是,白居易愤然写下这首诗。
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①全诗有几个典型事例?②通过这几个典型事例提示了什么?反映了什么?③通过这几个典型事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要弄清上述问题的答案,就得自然地通过反复的阅读,引导他们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寻求上述的答案。
全诗三个典型事例,学生一读便知:卖炭翁伐薪烧炭、雪天卖炭、宫市抢掠其炭。但后面的几个问题我便采取下面的方式进行解答,取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通过外貌对比,指导学生阅读,提示问题。
描写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
描写宦官、差吏:“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通过上面外貌的对比,学生眼前一亮:前者的外貌,精辟的勾画出了卖炭翁为了谋生的极度辛劳和贫困,也让读者窥视出卖炭翁内心的难以言状的苦涩。描绘出的是:一个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让人触目惊心,学生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后者的外貌:“两骑翩翩”,一个“黄衣使者”,一个“白衫儿”,与老翁相比,是何等的尊贵、何等的威风,那派头定然是不可一世的。让人感到反感,学生的痛恨之心油然而生,揭示出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矛盾。
二、通过内心活动对比,指导学生阅读,展示问题。
“衣正单”的卖炭翁,却“愿天寒”,衣服穿得如此单薄的老人,为什么还愿天更加寒冷呢?这不是矛盾的心里吗?上下对比,原来是“忧炭贱”,这道出了这车炭对老人是何等的重要,卖炭老人是为了生计,为了想卖个好价钱,宁肯在凛烈刺骨的雪风中爬涉、挣扎、等待。这一对比,学生又再生同情怜悯之心。再次展示了贫穷的困境一一为其后面悲剧的来临作好了铺垫。
三、通过语言的对比,指导学生阅读,突现主题
诗中写道:“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揭露出宦官、差吏的横行霸道,手挥着文书、口喊“皇帝有诏”,他们凭借权势,“回车叱牛牵向北”吆喝着赶车,这“一车炭,千余斤”,仅仅换来“半匹红纱一丈绫”,而卖炭老人却无言以对,这一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对比,更激起学生对封建社会的悲哀与痛恨,学生们纷纷抢着发言,有的说这哪是什么朝庭,什么宫市,简直是土匪,是强盗!有的说眼睁睁地看着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被抢走,卖炭翁怎能不肝胆欲裂,叫人怎么活?……我想作者要写出《卖炭翁》的目的也是要达到这种共鸣吧!
在指导学生阅读本文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外貌”、“心理”、“语言”的对比,读前提出的相关问题也便逐个迎刃而解,提示的主题也便更加明朗。因此,讨论、归纳小结时,同学们都能涌跃发言,积极参与,气氛也十分活跃。再让同学们回答阅读前提出的几个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后共同归纳如下:
全诗通过卖炭翁伐薪烧炭、雪天卖炭、宫市抢掠其炭的三个典型事件,有力地揭露了宫市这一弊政给民众带来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低层民众特别是老百姓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宫市”的愤懑和对民众的同情。在客观上具有控诉,鞭挞最高统治者的作用。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语文课标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我想无论是机会也好,环境也罢,都潜在地告诫我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和学科特点,抓住文章的脉络关键,巧妙、灵活地运用对比,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是能够取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效果的。
吴绍卿,教师,现居湖北利川。
爱读诗的人,你就会知道:读屈原的诗,你会想到爱国情怀;读李白的诗,你会想到豁达人生;读杜甫的诗,你会想到忧国忧民;读辛弃疾的诗,你会想到壮志未酬;读陶渊明的诗,你会超凡脱俗,世外风光一片……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文人的生命里都有自己的主题,各自都富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时代色彩和政治色彩。这些我们都是通过“对比”得出的不同结论。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阅读,从而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这里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为例来加以扼要阐释。
《卖炭翁》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题下注曰:“苦宫市也。”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背景:宫市,是唐代帝王直接掠夺民财的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宫庭的日用品,由官府向民间采购,在宫中设集市,以方便皇帝、后妃和宫女们游逛。至唐德宗时,改由太监任“宫市使”,直接采办。宫里经常出动数百人至长安热闹的市场,看到所需物品便拿,只付给十分可怜的一点钱。有时甚至任意抢掠,更有甚者,不仅不给货主钱,还要向货主勒索“进奉”的“问户钱”和“脚价钱”(跑路的钱),这就是所谓的“宫市”。长安市民对宫市畏之如虎,恨之入骨,然而却敢怒不敢言。于是,白居易愤然写下这首诗。
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①全诗有几个典型事例?②通过这几个典型事例提示了什么?反映了什么?③通过这几个典型事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要弄清上述问题的答案,就得自然地通过反复的阅读,引导他们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寻求上述的答案。
全诗三个典型事例,学生一读便知:卖炭翁伐薪烧炭、雪天卖炭、宫市抢掠其炭。但后面的几个问题我便采取下面的方式进行解答,取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通过外貌对比,指导学生阅读,提示问题。
描写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
描写宦官、差吏:“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通过上面外貌的对比,学生眼前一亮:前者的外貌,精辟的勾画出了卖炭翁为了谋生的极度辛劳和贫困,也让读者窥视出卖炭翁内心的难以言状的苦涩。描绘出的是:一个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让人触目惊心,学生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后者的外貌:“两骑翩翩”,一个“黄衣使者”,一个“白衫儿”,与老翁相比,是何等的尊贵、何等的威风,那派头定然是不可一世的。让人感到反感,学生的痛恨之心油然而生,揭示出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矛盾。
二、通过内心活动对比,指导学生阅读,展示问题。
“衣正单”的卖炭翁,却“愿天寒”,衣服穿得如此单薄的老人,为什么还愿天更加寒冷呢?这不是矛盾的心里吗?上下对比,原来是“忧炭贱”,这道出了这车炭对老人是何等的重要,卖炭老人是为了生计,为了想卖个好价钱,宁肯在凛烈刺骨的雪风中爬涉、挣扎、等待。这一对比,学生又再生同情怜悯之心。再次展示了贫穷的困境一一为其后面悲剧的来临作好了铺垫。
三、通过语言的对比,指导学生阅读,突现主题
诗中写道:“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揭露出宦官、差吏的横行霸道,手挥着文书、口喊“皇帝有诏”,他们凭借权势,“回车叱牛牵向北”吆喝着赶车,这“一车炭,千余斤”,仅仅换来“半匹红纱一丈绫”,而卖炭老人却无言以对,这一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对比,更激起学生对封建社会的悲哀与痛恨,学生们纷纷抢着发言,有的说这哪是什么朝庭,什么宫市,简直是土匪,是强盗!有的说眼睁睁地看着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被抢走,卖炭翁怎能不肝胆欲裂,叫人怎么活?……我想作者要写出《卖炭翁》的目的也是要达到这种共鸣吧!
在指导学生阅读本文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外貌”、“心理”、“语言”的对比,读前提出的相关问题也便逐个迎刃而解,提示的主题也便更加明朗。因此,讨论、归纳小结时,同学们都能涌跃发言,积极参与,气氛也十分活跃。再让同学们回答阅读前提出的几个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后共同归纳如下:
全诗通过卖炭翁伐薪烧炭、雪天卖炭、宫市抢掠其炭的三个典型事件,有力地揭露了宫市这一弊政给民众带来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低层民众特别是老百姓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宫市”的愤懑和对民众的同情。在客观上具有控诉,鞭挞最高统治者的作用。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语文课标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我想无论是机会也好,环境也罢,都潜在地告诫我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和学科特点,抓住文章的脉络关键,巧妙、灵活地运用对比,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是能够取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效果的。
吴绍卿,教师,现居湖北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