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激似大江潮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成功(1624—1662),原名郑森、郑福松,福建泉州安平镇人。他的父亲郑芝龙为明末海盗,往来于日本、中国台湾与闽海之间,垄断东南沿海贸易。崇祯年间郑芝龙受明廷招抚,任都督同知、总兵官等职。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王朝,郑芝龙亦受封为“南安伯”。南京被清兵攻破后,郑芝龙拥立明朝皇室——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即位,年号隆武。可是,这个小朝廷的大权却操纵在郑芝龙手上。隆武帝欲北伐却终无所成,就是因为郑芝龙拥兵自重,拒不发给兵饷。第二年(1646),清兵大举来攻,郑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致使清兵越仙霞岭长驱直入福建,郑芝龙不战而降。隆武政权旋即覆灭,朱聿键殉难于福州。当然,郑芝龙后来也被清廷杀掉了。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对郑芝龙专权跋扈几乎忍无可忍的隆武帝朱聿键,却发现其子郑森,这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人不但忠肝义胆,而且具有杰出的经邦治国之才,他曾经抚着郑森的背说:“卿一定能够精忠报国,只可惜朕没有女儿嫁给卿啊!”于是赐其姓朱,改其名为“成功”,这就是“郑成功”的由来,当时人们则尊称他为“赐姓爷”、“国姓爷”。郑芝龙降清时,郑成功哭谏不听,遂起兵反清,自称招讨大元帅,以南澳(今属广东)为基地,联合抗清将领张名振、张煌言等多次出击浙闽粤沿海。隆武帝殉难后,郑成功又遥尊在黔滇一带坚持抗清的永历帝朱由榔,并受封为延平郡王。
  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局势,郑成功愈挫愈奋,以一往无前的斗志与百折不挠的毅力坚持抗清十余年,并一度取得了辉煌的战果:1659年,郑成功亲率十余万水师北伐,一路上连连得胜,过羊山,入吴淞口,又攻下瓜州与镇江,直逼南明故都南京,并于金陵城下三战三捷。虽然由于种种因素未能攻下南京而功败垂成,却给清廷以极大的震撼。也正是由于这次失败,迫使郑成功中止了北伐,转而率水师东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郑成功七岁时,鄭芝龙为其延聘名师授业;十五岁考中了秀才,为南安县学廪生,入孔庙朝拜孔子,领取儒服。虽然后来为了抗清大业,他不得不再次入孔庙哭辞先师孔子,从此投笔从戎,走上了反清复明之路,然而他早已深受儒学熏陶,于诗文书法均有颇高的造诣。十余年戎马倥偬之际,他常常以诗抒情明志,留下了一些不朽篇章。1652年,郑成功大败清将陈锦,攻克闽南的海澄、长泰等地,写下一首《龙海桥头观江潮》诗:
  神州鼎沸横胡虏,禽兽衣冠痛伪朝。
  十万健儿天讨至,雄心激似大江潮。
  诗中不但拒不承认清朝的统治,称其为“伪朝”,而且极端鄙视明朝降清的官员,斥之为“禽兽衣冠”。1659年,郑成功攻克镇江、瓜州,兵临南京城下,又写下一首《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诗: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不信中原不姓朱”,气势何等豪迈!
  1915年,上海书店与中华书局出了本裘毓麐编的《清代轶闻》,其中收了一首郑成功的七言律诗:
  破屋荒畦趁水湾,行人渐少鸟声闲。
  偶迷沙路曾来处,始踏苔岩常望山。
  樵户秋深知露冷,僧扉昼静任云关。
  霜林犹爱新红好,更入风泉乱壑间。
  这首连题目也未留下的诗,一反前两首豪放豁达、直抒胸臆之风格,却娓娓而诉,更有一种圆浑蕴藉之意,似有一种孤寂凄清、难被俗人理解之叹,与岳飞之《小重山》词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诗前,裘氏云:“近有人见其(郑成功)手书诗一律,诗字皆佳绝,良稀世之宝也。”“有人”为谁,证据何在,裘氏均未注明,究竟是不是郑氏手迹,也只有姑录之以待方家考证了。
  由于郑成功一生主要从事反清复明大业,因此,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间,他的故事没能像关羽、岳飞那样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而广泛流传于民间。当然,中国朝野并没有忘记这位民族英雄。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攻取台湾,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赐郑氏子孙将郑成功的遗骨迁回大陆祖茔安葬。光绪年间,林则徐的女婿沈葆祯任福建船政大臣时奏请朝廷,替郑成功“立祠台湾”,得到光绪帝的允准。在郑成功的祠庙前,沈葆桢亲撰一联:
  开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
  在沈葆桢题联之后,郑成功的祠庙中又出现了这么一副对联:
  由秀才封王,支持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据说,这副联出自两人的手笔:上联是清末大臣,1891年任台湾布政使、1894年任台湾巡抚的唐景崧所撰;下联则为台湾诗人丘逢甲所续。其时,《马关条约》刚刚签订,台湾被腐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反割台斗争。丘逢甲刺指血书“拒倭守土”四字。毫无疑问,郑成功勇抗外敌的英雄气概大大鼓舞了唐景崧与丘逢甲,也大大鼓舞了即将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台湾人民。
  因为,民族英雄,永远是一个民族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最大的骄傲。
其他文献
“华佗无奈小虫何”,不仅名医对传染病束手无策,而且人民大众长期受寄生虫病的困扰。迄今,寄生虫病依然是全球健康关切的问题之一,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为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授予在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其中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奖,为治疗耐药性疟疾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彰显了诺贝尔奖设立的主旨——为了人类的最大福祉。  疟疾是人
一  “选择以西方价值观的个体存在为本位,又继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关系架构(拒绝承认个体为绝对的、先验的、与他者绝缘的‘原子个人’),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融合中西的价值理念,这就是‘人生十伦’。”刘再复先生打通了中西文化血脉,打通了文史哲,这才有了融合中西价值理念的《人生十伦》。  “人格塑造属于本课程的重心,但人格又有‘集体人格’与‘个体人格’之分。鲁迅先生所讲的‘国民性’属于集体人格;《歌德谈话录
另外,笔者还注意到,张守仁在记述这些作家的时候,虽然每篇文章是一个作家作为主题,但作家们显然不是孤立的,往往從一个作家出发后,延展出一群作家的相关轶事跟着带出,比如在讲述徐迟的故事时,很快就引申出了关于汪曾祺、蔡希陶、冯牧等一大批作家的故事,这种以点带面的写法显然大大丰富了文本。在这里以贾平凹故事为例,具体看看张守仁的这种笔法的别开生面性。1999年11月深秋的一天,贾平凹散文荣获“中国石油铁人奖
2013年春天,一百零二岁的杨绛先生着手对“杨必在钱锺书指导下翻译的《名利场》从头校对一遍”,先生“找来萨克雷原著进行校订,文字语句,并加点烦”。2014年8月“修润完毕”。2016年10月,即先生辭世五个月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名利场:杨绛点烦本》。  笔者将是书与1957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必译《名利场》并参阅英文原著进行了一番比读,发现杨绛先生的“点烦”或曰“修润”又可细分为删字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National Mall)的最西端,矗立着一座白色的希腊神庙式建筑,里面安放着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坐像,两侧的石墙上镌刻着林肯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讲》和《第二次就职演说》。这幢廊柱环绕的方形大楼,便是著名的林肯纪念堂。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落成以来,林肯纪念堂就成为美国民众政治集会的重要场所,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所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理念,也无数次
语言的威力  中国古人讲仓颉造字,“天雨粟,鬼神惊”。西洋的《圣经》记载人类想造一座高塔直通天堂。上帝不高兴,阻止了人类狂妄的举动。他让人类讲不同的语言,彼此听不懂,无法交流,通天塔就建不成了。  语言凝聚人心,造就社会。神圣罗马帝国时代,欧洲那么多民族联成一体,靠两条纽带维系,一是天主教,二是拉丁语。没有语言的统一,很难有信念思想的统一。秦始皇残暴,却做了一件大好事,“书同文”。有了统一的汉语,
一个人的阅读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精神发育史和思想成长史。著名作家余华新近出版的随笔集《文学或者音乐》(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通过沉静叙述阅读文学经典和研读传世音乐作品的漫长过程和独特感受,展现欣赏文学原典、鉴赏音乐经典对于其小说创作的卓异价值和特殊意义。在随笔集中,余华引用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名言坦陈经典的作用:“宁肯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现在的一百多种文学杂志。”对于文学业绩显赫的余
问题: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照此类推,四个内角都是锐角的四边形可以叫做锐角四边形吗?奇怪的是我们竟然无法画出所谓的“锐角四边形”.更进一步地想,五边形、六边形中可以有几个内角是锐角呢?  请你画几个图,思索探究一番.你终于发现:所有的多边形竟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能超过3个.  如何证明呢?  分析为了说明它的内角不能有3个以上的锐角,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有4个
22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玡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
一、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前后关联(上)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下十部历史剧,按约定俗成的写作时间排序,先后为“第一个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然后是“第二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另外两部是《约翰王》以及与约翰·弗莱彻合写的《亨利八世》。  顺便一提,弗莱彻是詹姆士一世时代的剧作家,也是莎士比亚所属“国王剧团”的同事,除了《亨利八世》,他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