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判断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在学业、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是否得到和谐发展。从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来看,笔者认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即引领学生到哪里去?如何引领学生到达目的地?是否将学生引领到了那里?也就是说,目标(任务)、策略(活动、方法、媒体等)与评估是否保持一致。要达到这三者的一致,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立良好的目标意识,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哪里去?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于课堂的目标意识非常淡薄,甚至认为备课中目标的制订可有可无。即便制订了,也是权当应付,更不可能期待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对照目标进行、反馈、调整了。课堂上,教师则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调节,这些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因而,教学前教师应先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做到教学前心中有谱;其次,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教材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以及对于学生的准确解读;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依据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二、合理设计教学策略,着眼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要引领学生到达目的地,就需要教师能合理选择、创新设计和科学运用好教学策略,充分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集体与个体学习中,在争辩、探究、思辨、操作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以《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为例。由于此教学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编排的年级段不同,四、五年级各有一位教师同时执教了这一课。五年级教师在执教时侧重于把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对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般思维能力的学生是无法独立探究得出的。因此,教师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适时地搭建“脚手架”——数表,从而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成为可能。在解释这一特征的过程中,就巧妙地运用了“有意义接受”这个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四年级教师在执教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对教法设计做了新的尝试。首先由旧知切人,在教学时先复习“2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研究方法,为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提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举例观察、得到初步结论、引发猜想、再举例验证、完善结论、最后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归纳以及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从这“一课两人上”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执教的年级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但两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是相同的。他们在处理同一教材时,都能从学生现实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开发学生的潜能。因而,两堂课都呈现出师生、生生和谐互动的精彩画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三、倡导多元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检测是否将学生引领到了那里——预设目标,教师应实施课堂实时评价与课后及时反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实行多元评价。课堂实时评价是侧重于对学生在课堂各个现实场景中的每一次变化的即时性评价,旨在引导每位教师在评价中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及时反馈评价则是侧重于在教学后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可采用免考制、选考制、重考制等。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全面、实事求是的评价,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督促,重在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的手段。
立足“有效教学”理念,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目标的达成度、主体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知识建构的合理程度、师生互动的亲和度、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一、确立良好的目标意识,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哪里去?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于课堂的目标意识非常淡薄,甚至认为备课中目标的制订可有可无。即便制订了,也是权当应付,更不可能期待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对照目标进行、反馈、调整了。课堂上,教师则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调节,这些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因而,教学前教师应先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做到教学前心中有谱;其次,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教材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以及对于学生的准确解读;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依据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二、合理设计教学策略,着眼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要引领学生到达目的地,就需要教师能合理选择、创新设计和科学运用好教学策略,充分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集体与个体学习中,在争辩、探究、思辨、操作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以《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为例。由于此教学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编排的年级段不同,四、五年级各有一位教师同时执教了这一课。五年级教师在执教时侧重于把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对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般思维能力的学生是无法独立探究得出的。因此,教师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适时地搭建“脚手架”——数表,从而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成为可能。在解释这一特征的过程中,就巧妙地运用了“有意义接受”这个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四年级教师在执教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对教法设计做了新的尝试。首先由旧知切人,在教学时先复习“2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研究方法,为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提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举例观察、得到初步结论、引发猜想、再举例验证、完善结论、最后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归纳以及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从这“一课两人上”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执教的年级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但两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是相同的。他们在处理同一教材时,都能从学生现实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开发学生的潜能。因而,两堂课都呈现出师生、生生和谐互动的精彩画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三、倡导多元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检测是否将学生引领到了那里——预设目标,教师应实施课堂实时评价与课后及时反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实行多元评价。课堂实时评价是侧重于对学生在课堂各个现实场景中的每一次变化的即时性评价,旨在引导每位教师在评价中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及时反馈评价则是侧重于在教学后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可采用免考制、选考制、重考制等。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全面、实事求是的评价,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督促,重在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的手段。
立足“有效教学”理念,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目标的达成度、主体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知识建构的合理程度、师生互动的亲和度、学生发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