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互联网+”与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深度融合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促进“互联网+”和高中化学教学的结合,让“互联网+”助力化学教学,促使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丰富化学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化学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但当下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老套,缺少对互联网的研究,从而影响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结合,不利于教学的创新以及改革,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为深入融合“互联网+”和高中化学教学,笔者将分析当下高中化学运用“互联网+”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改进教学方式,促进“互联网+”和教学的结合,充分发挥当下“互联网+”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此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融合策略
  借用“互联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进步。因此,教师应重视“互联网+”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帮助作用,深入研究“互联网+”和化学教材的结合,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关教学环节,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探究化学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
  目前来说在高中化学课堂结合“互联网+”已经是一件常见的事,如借用互联网来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PPT来展示教材内容,等等,但这都是互联网和化学教学的初步结合,并没有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探究相关的知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缺少对“互联网+”的研究,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出互联网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化学知识,如缺少实验器材,并没有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软件来模拟实验环境来进行实验,反而在教学中强调对教材的理解,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改进教学,如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化学教学案例,等等,只是在教学中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让学生感受不到化学的文化氛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深入研究化学知识以及文化,从而影响了“互联网+”和化学教学的融合。
  二、“互联网+”對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
  利用“互联网+”来创新化学教学,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丰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互联网+”的教学,促使教师在课堂中深入研究“互联网+”,能有效地促进“互联网+”和教学的融合,以此来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并且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营造化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以及重视,让学生在微课、慕课、线上直播教学等线上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知识,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不仅如此,结合“互联网+”的教学,能将理论性强的化学实验转化为视频以及图像,引导学生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去体验化学知识的文化魅力,以此来活跃学生的化学思维,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更加了解化学知识,以此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的质量。除此以外,利用“互联网+”,创新教学,让高中化学不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注重学生能力以及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促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互联网+”去了解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了解化学和生活的意义,以此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并为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构建化学高效课堂,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以及热情。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元素周期表,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口诀,让学生在“互联网+”的引导下了解元素符号、族等知识概念,加强化学知识教学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互联网+”来进行相关化学实验的转变,如“盐类的水解”一节课程的学习,像Na2CO3酸碱度的研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展示课堂内容,并设置相关的教学疑问:影响Na2CO3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去挖掘相关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来探究相关化学知识内容,以此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探索课本之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扎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帮助其积累素材,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如此,结合“互联网+”巧妙地设计相关的实验,将缺少实验条件的化学实验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出来,如乙醇和钠的反应,让学生观看视频,观察金属钠和水反应的现象:浮、熔、游、响、红,即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加酚酞)。再对比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1.钠下沉(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2.有气泡出现,但无爆鸣声(有气体产生,虽然该气体为氢气,但由于被乙醇隔绝,不与空气接触,不与氧气反应,故没有爆鸣声,1mol乙醇中的1mol-0H羟基上的氢参加了反应)。3.反应结束后,引导学生观察相关的知识现象。同时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化学教材深入挖掘化学知识的趣味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鼓励学生对当下的化学知识提出质疑,如镁跟乙醇有反应吗?那镁跟钠的现象会一样吗?以此来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结合“互联网+”来分析教学案例   将“互联网+”的教学优势与化学教材相结合,让学生深入感受化学的魅力,促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以及学习化学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此,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互联网+”和教学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去学习以及探究相关课题,以此来促进教学和“互联网+”的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还应在课余时间中借用“互联网+”来学习一些有关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的经典案例,并做好相应的笔记,以此来促使教师灵活运用“互联网+”来开展教学,进而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不仅如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强调重点案例的分析,如讲解“烷烃命名”时,教师先强调命名原则,即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然后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来探究烷烃的结构以及相关规则,同时借助PPT、视频等资料,结合经典案例来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探究中了解“最长、最多、最近”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来探究相关的文化。同时,对于不同的碳链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视频以及资料来进行转换,促使学生理解相关定义,以此来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三)巧妙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教学
  巧妙利用“互联网+”,将大数据和化学教学相结合,通过大数据的观察以及分析来引导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让教师在大数据的引导下合理地设计化学教学,促使化学教学的改革,以此来让学生的化学学习更加有规律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对此,教师应加强对互联网的了解,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合适的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跟进、反馈、评价,通过大数据去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结合相关的教学软件开展线上化学教学,如在线上进行试题训练、考试,等等,让系统去判别学生的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的教学试题引导学生来进行训练,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化学基础,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进步。
  借用“互联网+”来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对教学的评价,如“和阅卷”“好分数”“阅卷易”等App的运用,减少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增加教师的教学时间以及精力,让化学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上,促进化学的教学改革。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借用互联网软件来模拟化学教学实验,弥补当下实验设备短缺的不足,并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化学教学存在的困境,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有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来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体验以及感受,促使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学,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四)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加强“互联网+”在教学的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巧妙利用思维导图、微课、慕课来开展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借用“互联网+”,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更加乐于去探究和学习化学知识,更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让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出力。同时,丰富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的引导。如:在“原电池的燃烧”这一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的微课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就燃烧的原理以及相关内容来进行预习,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内容,如:氢氧电池、电解质等基本化学知识,让学生在预习过程对这些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促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了解自身知识的薄弱点,让学生的化学学习更加规律化。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每次教学后找些总结章节内容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这些知识,了解各个章节内容,并根据资料来对比自己的所学以及笔记,深入挖掘化学知识的规律,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化学知识,以此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以及技巧,促使学生参与到化学课堂中,以此来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以学生能力为主,创新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深入探究以及学习化学知识,以此来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进步。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研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化学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让学生深入研究化學知识,以此来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火华.“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化学高效课堂的打造[J].明日.2019.
  [2]张绪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
  [3]李彦海.构建高效课堂实现灵动教学: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科普童话.2019.
  [4]杨金宝.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
  [5]周行知.浅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3.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上的碳排放大国之一,中国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分配各省碳排放权,既是是碳排放权交易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
  本文分析了中国大陆30个省能源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对数平均分解指数(LMDI)技术将省级碳排放变化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效应4个效应。接下来,根据LMDI分解结果,计算各分解因子的总体贡献,并应用于2020年全国30多个省份的碳排放限额分配。经济产出、人口规模效应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高中阶段,数学这门学科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且,高中阶段的知识内容相对于学生过去所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难懂。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不断创设多样化、生动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身处在相对更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来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发散,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接受相应的新知识、新内容。于是,在这一过程中
期刊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行业内需求的推动,能源行业逐步朝着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最有利的技术保障。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对建造管理进行升级,使建造管理更加信息化、数字化。因此,电力行业实现基于EIM(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模型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全面信息化协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BIM相关研究以及国内EIM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研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既是对教学模式的一次探索与创新,也是对教师的一次考验或挑战。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者也是教育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从当前的综合教学效果来看,新课程改革是成功的,其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作为教师,要积极落实并创新新课程改革理念,尝试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充分地学习化学知识。  关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单纯的听众,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口语能力及运用所学英语与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悖。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积极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和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针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及运用,从而提高我国高中学生英语的
期刊
摘 要:以河流地貌为例,通过微课形式,呈现主题式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将理论知识与某一特定情境相融合,采用模拟实验、主题辩论、逻辑表达等多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动手参与,动脑分析,从而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情境教学;微课设计;河流地貌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现今课堂教学改革围绕的方向和教学目标。地理实践力是课标提出的高中地理教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重要学科之一,其对高中生生涯规划所产生的重要性,在教育革新中充分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运用,因此在教学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开始在课堂中针对高中生生涯规划进行深入探究,并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在了解高中生生涯规划具体方向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数学在生涯规划中持续渗透的发展现状,明确具体遵守的主要原则,深入探究有效解决的具体方案,以此充分发挥高中数学课堂中生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