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习题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因为习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材料,是教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施达于学生的载体。习题课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解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数学技能,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它既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和巩固知识及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多次参加习题课教学研讨活动的体会,针对目前大量存在的低效习题课现象,浅谈高中数学习题课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反思,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全面落实双基,保证驾轻就熟
数学试卷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比重,只有一丝不苟地巩固双基,才能突破难题,战胜新题。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每个概念、例题、注释、图形,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将课本的目录串联成知识体系,并加以訓练。训练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这时需要对照教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彻底扫除障碍。
二、精选典型例题,争取融会贯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例题与习题在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巩固和强化记忆、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钻教材,精选典型的例题与习题,运用启发、联想、探究的方法,通过例题的剖析,习题的解答,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落实。
我们知道,例题与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习题课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高中数学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对于例题与习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以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和易混淆的地方,解题后反思题意,总结此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将典型问题引申变化,注意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知识的串联和方法的升华,进而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螺旋式上升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差异,在习题课教学中,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等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困生不至于“陪坐”,优等生也能“吃得饱”,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研究性学习
〔1〕开展变式创新学习。变式是相对于某种范式(即数学教材中具体的数学思维成果,含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典型例题,思维模式等)的变化形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景或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变式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形式变式、内容变式、方法变式、辨错变式等。
如在排列与组合的教学中,在计数时要做到“不重不漏”不容易。为此常常要进行辨错变式。例(1)6本不同的书平均分成三堆,每堆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2)6本不同的书分给三人,每人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3)6本不同的书分成三堆,一堆4本,一堆一本,一堆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4)摸到85分和65分的概率都是7.8%6本不同的书分给三人,一人4本,一人一本,一人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首先,我先给出错误答案(1)从6本书中取出2本,有C62取法,在从剩下的4本书中取出2本,有C42种取法,最后剩下的2本算做一堆,有C22种取法。根据乘法原理年,有C62C42C22种不同的分法。(2)这时,再将这三堆书分给三个人,作全排列A33,有90A33种不同的分法。(3)同理(1),有C64C21C11=30种不同的分法。(4)同理(2),有30A33种不同的分法。然后学生展开辩论,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学生反应激烈,有认为对的,也有认为错的,我不失时机的叫出两名学生讲出错和对的理由,通过比较发现了问题。之后教师边讲解正确做法边对比(1)与(2)、(3)与(4)的区别,在对比中强化对平均分堆问题的理解。
〔2〕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中设计再发现。现实世界中,大量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第一方案常不尽人意,但它却是再发现的源泉,数学问题的处理方案也不例外。教师应根据原方案的特点,因题制宜地设计再发现,引导学生养成审查与反思初始想法的良好习惯,体验探索的乐趣。
五、重视错题病例,实时亡羊补牢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直接反映出我们的知识缺陷、思维不足和方法的不当。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建议学生摘抄自己的专项错题笔记本,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为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的典型错误,一定要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醒自己。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习题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知识起着巩固、完善、深化和矫正的作用;又是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再运用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进一步探讨解题方法、提炼数学思想、探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上好习题课,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落实双基,保证驾轻就熟
数学试卷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比重,只有一丝不苟地巩固双基,才能突破难题,战胜新题。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每个概念、例题、注释、图形,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将课本的目录串联成知识体系,并加以訓练。训练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这时需要对照教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彻底扫除障碍。
二、精选典型例题,争取融会贯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例题与习题在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巩固和强化记忆、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钻教材,精选典型的例题与习题,运用启发、联想、探究的方法,通过例题的剖析,习题的解答,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落实。
我们知道,例题与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习题课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高中数学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对于例题与习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以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和易混淆的地方,解题后反思题意,总结此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将典型问题引申变化,注意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知识的串联和方法的升华,进而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螺旋式上升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差异,在习题课教学中,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等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困生不至于“陪坐”,优等生也能“吃得饱”,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研究性学习
〔1〕开展变式创新学习。变式是相对于某种范式(即数学教材中具体的数学思维成果,含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典型例题,思维模式等)的变化形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景或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变式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形式变式、内容变式、方法变式、辨错变式等。
如在排列与组合的教学中,在计数时要做到“不重不漏”不容易。为此常常要进行辨错变式。例(1)6本不同的书平均分成三堆,每堆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2)6本不同的书分给三人,每人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3)6本不同的书分成三堆,一堆4本,一堆一本,一堆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4)摸到85分和65分的概率都是7.8%6本不同的书分给三人,一人4本,一人一本,一人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首先,我先给出错误答案(1)从6本书中取出2本,有C62取法,在从剩下的4本书中取出2本,有C42种取法,最后剩下的2本算做一堆,有C22种取法。根据乘法原理年,有C62C42C22种不同的分法。(2)这时,再将这三堆书分给三个人,作全排列A33,有90A33种不同的分法。(3)同理(1),有C64C21C11=30种不同的分法。(4)同理(2),有30A33种不同的分法。然后学生展开辩论,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学生反应激烈,有认为对的,也有认为错的,我不失时机的叫出两名学生讲出错和对的理由,通过比较发现了问题。之后教师边讲解正确做法边对比(1)与(2)、(3)与(4)的区别,在对比中强化对平均分堆问题的理解。
〔2〕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中设计再发现。现实世界中,大量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第一方案常不尽人意,但它却是再发现的源泉,数学问题的处理方案也不例外。教师应根据原方案的特点,因题制宜地设计再发现,引导学生养成审查与反思初始想法的良好习惯,体验探索的乐趣。
五、重视错题病例,实时亡羊补牢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直接反映出我们的知识缺陷、思维不足和方法的不当。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建议学生摘抄自己的专项错题笔记本,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为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的典型错误,一定要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醒自己。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习题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知识起着巩固、完善、深化和矫正的作用;又是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再运用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进一步探讨解题方法、提炼数学思想、探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上好习题课,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