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同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因材施教,用一把锁匙开一把锁。不但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其个性。”素质教育的思想理论给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还要因材施教。当今初中的教育对象再也不是由“应试教育”中选拔上来的学生,而是面对着“九年义务教育”体制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一个学生群体。传统的课堂教学已远远适应不了这样的一个群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层教学正适应了这一要求。那么,初中数学怎样进行分层教学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如下经验,求教于同行。
一、教学对象层次化
层次划分符合实情是分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或代数、几何的解题能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占总人数的30%;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占总人数的40%;C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占总人数的30%。要强调的是,给学生划分层次不是公开的排名。因为学生的层次只是从教学的某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力与成绩的大致定位,它只能作为教师个人的执教秘密,不能轻易在教师中交流,更不能在学生中透露,以避免在学生中形成等级差异的负面效应。
二、教学目标层次化
根据教材的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每节制定出不同层次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一个目标,但又要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达到的目标,并将层次目标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制定出三个层次的目标,A组学生完成高级目标,B组学生完成中级目标,C组学生完成基本目标。如把例题分成三个问题,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16(a-b)2-9(a+b)2;(2)16x2-9y2;(3)x2-9y2,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第一二题要求A层次的学生掌握,第三题要求B、C层次的学生掌握,同时鼓励C层次的学生也尽可能掌握。
三、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课堂提问也应该分层次,对C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A,B层次的学生,尤其是A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当然,兼顾层次差异是指教学既要让低层次的学生能够接受、理解与运用,又要考虑A层次的学生的知识需求,指导他们举一反三,适当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要让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所以,提出的问题要恰如其分,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要有意识地提一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让A层次的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也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容易的题目,让层次较低的学生回答,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培养他们的信心。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多关心、爱护,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后劲。
四、课堂作业层次化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如果作业还是按一个层次,一个模式来进行,那么就会出现作业过难或过易的情况。作业过难会使C层的同学无法完成,而只好去照抄或根本不做;作业过易又会使A层学生觉得简单,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绝对值》一节时,可这样设计作业:对C层学生只设计求一个具体数字的绝对值;对B组学生还需设计,求一个字母的绝对值;对A组学生除了上述两种题型外,还要设计求一个代数式的绝对值。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课后辅导层次化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好的更好,差的变好,尽量缩小层次差异。所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C层次的学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生,要进行表彰。部分层次较低的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当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对C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使有些学生获得较高分数,让他们有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努力向上,从而缩小层次差异。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采取“一帮一”的学习小组,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总之,分层教学真正做到了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一把锁匙开一把锁。分层教学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生热情,使他们能够量力而行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做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分层教学的学习评价方式更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竞争意识,循序渐进地进行生理和心理的突破,以达到对奋斗目标的实现,让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层教学正适应了这一要求。那么,初中数学怎样进行分层教学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如下经验,求教于同行。
一、教学对象层次化
层次划分符合实情是分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或代数、几何的解题能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占总人数的30%;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占总人数的40%;C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占总人数的30%。要强调的是,给学生划分层次不是公开的排名。因为学生的层次只是从教学的某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力与成绩的大致定位,它只能作为教师个人的执教秘密,不能轻易在教师中交流,更不能在学生中透露,以避免在学生中形成等级差异的负面效应。
二、教学目标层次化
根据教材的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每节制定出不同层次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一个目标,但又要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达到的目标,并将层次目标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制定出三个层次的目标,A组学生完成高级目标,B组学生完成中级目标,C组学生完成基本目标。如把例题分成三个问题,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16(a-b)2-9(a+b)2;(2)16x2-9y2;(3)x2-9y2,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第一二题要求A层次的学生掌握,第三题要求B、C层次的学生掌握,同时鼓励C层次的学生也尽可能掌握。
三、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课堂提问也应该分层次,对C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A,B层次的学生,尤其是A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当然,兼顾层次差异是指教学既要让低层次的学生能够接受、理解与运用,又要考虑A层次的学生的知识需求,指导他们举一反三,适当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要让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所以,提出的问题要恰如其分,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要有意识地提一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让A层次的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也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容易的题目,让层次较低的学生回答,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培养他们的信心。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多关心、爱护,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后劲。
四、课堂作业层次化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如果作业还是按一个层次,一个模式来进行,那么就会出现作业过难或过易的情况。作业过难会使C层的同学无法完成,而只好去照抄或根本不做;作业过易又会使A层学生觉得简单,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绝对值》一节时,可这样设计作业:对C层学生只设计求一个具体数字的绝对值;对B组学生还需设计,求一个字母的绝对值;对A组学生除了上述两种题型外,还要设计求一个代数式的绝对值。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课后辅导层次化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好的更好,差的变好,尽量缩小层次差异。所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C层次的学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生,要进行表彰。部分层次较低的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当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对C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使有些学生获得较高分数,让他们有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努力向上,从而缩小层次差异。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A层次的学生帮助C层次的同学,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采取“一帮一”的学习小组,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总之,分层教学真正做到了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一把锁匙开一把锁。分层教学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生热情,使他们能够量力而行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做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分层教学的学习评价方式更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竞争意识,循序渐进地进行生理和心理的突破,以达到对奋斗目标的实现,让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