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每个成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无公害小孩,而当下潮流就正让这小屁孩不约而同地装嫩卖萌抢足风头,无处不在地兴风作浪。
不论是摆一张童真无邪的笑脸来个仰望45度角自拍,还是穿着卡通T-shirt秀一段鬼精灵怪的处世哲学,人们已不分性别年龄地陶醉其中,成为拒绝长大的“后儿童”。虽说卖萌能令自己和他人感觉放松,但萌过头则会染上惹人讨厌的“彼得·潘综合征”。
再不卖萌就老了
“萌”这个词源自日本动漫界,指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出一种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如今的含义,则成为多数成人希望变得更加可爱的一种人生态度。
在杭州一家图书出版公司任职的美术设计师吴磊,是个和动漫一起长大的80后,严重的“恋卡情结”让他被同事封为“萌主”。
今年已31岁的他,虽然外表纯爷们儿,工作台上,却摆满各种动漫周边和手办模型,着装方面也是限量版经典动漫T-shirt主打,还经常自己找到喜欢的动漫角色图案进行设计,然后在淘宝的烫画T-shirt店定做。同事朋友圈里,更是远近闻名的“萌主”。
“他们说我是萌主,我不否认,但我可能更倾向搞怪类的萌。比如我平时跟人讲话,不自觉就蹦出大量动漫词汇,这当然会引起不谙此道的人的反感。不过我并不介意,有段时间,我还特别喜欢对着别人模仿兔斯基的各种表情和动作,因为这个形象够脍炙人心,大家就很喜闻乐见。感觉上萌的东西,很容易就引起我的共鸣,它们就像一台又一台造梦机器,又能令人开怀大笑,总之让我觉得很放松很治愈。”
当人们看见可爱的事物,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愉悦之情。就好比看见小孩子粉嘟嘟的笑脸,总会忍不住去捏一把一样,所以,大多萌物也都兼顾“治愈系”功能。
但吴磊转念又说:“不过,总是摆弄这些东西,就会让人觉得幼稚,特别是长辈,他们会觉得你长不大,不懂事。甚至还有一些人,觉得你是拒绝长大,拒绝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很鄙视的样子。虽然我不至于养不活自己去不懂事地啃老,但曾经确实就因为此,被一个‘以行为取人’的女生拒绝过。好在现任女友是动漫同好,很喜欢我这调调,我们还经常互勉,说,再不卖萌就老了。”
在充满规则的成人社会里,其实每个人心里,都隐藏着一个“不守规矩”小人儿,一有机会,就会跑出来闹一下。然而闹得太多太猛,难免令人误会,留下适得其反的印象,甚至把我们的童心未泯,视为不可原谅的缺点。
不想长大的成年人
萌之所以在成年人中大行其道,是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内心小孩”一直都相伴左右。不管一个人的童年是美好还是有所缺失,回到童年的情结都会贯穿我们整个生命。而且,如果童年被压缩,那这个孩子的反抗力量还会更大。于是,成年之后,我们也一样渴望被宠爱。
特别是时代主力军,75后和80后,这些独生子女在充满竞争、物质相对匮乏的环境里成长,更需要在萌物中寻找心理补偿,比如养宠物体验伙伴关系、使用低龄化的家装风格感受无压力的童年、经济独立后买父母当年舍不得买的玩具等。
其次,近年来在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上,人们开始偏向年轻化。比如倡导保持童心与青春,似乎就拥有更多纯粹的善意去看待世界;而像孩童那样无拘无束地思考,一些人也认为可以保证创意来源,成为坚持与成长对抗的“后儿童”。
而且,人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总是渴望单纯无害的简单关系,而日益繁复的社会人际圈,则更可能是让人躲在虚假的面具下谨言慎行、人情冷漠。我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心理防线坚不可摧,一方面又期待和一眼能看穿的人交往,而像孩子和小动物一样无害的萌,就是与我们建立这种简单关系的最佳对象。
当然,“后儿童”们通过装嫩卖萌来自我调节减压,这并无不妥,因为这很可能还带给周围人愉悦感。曾有研究表明,面对一个率性的孩子时,其他人也会不自觉地婴儿化。但,萌也犹如一种界限的分水岭,太率性时,往往很容易毫无顾忌地任性妄为,过度放大自我认同需求,自我中心地坚持萌的绝对正确性,成为“彼得·潘综合征”中的一员。
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比起可调节的正常的逃遁欲望,萌过头的“彼得·潘”十分情绪化,他们冲动任性,难以自我克制,经常做错事情,却在需要担当时,流露出孩子气逃避责任。他们很可能啃老、不婚、频换工作,习惯性逃避应当承担的成人责任,招致周围人的嘲讽及嫌恶。稍有挫折时,也会埋下沮丧失望、自我埋怨等心理隐疾。
发誓再也不撒娇
萌起来不要命的人,普遍都有一个共识——这是我们为自己营造的小世界,因为我们需要更好地忠于自己。
“但换个角度仔细思考,就会发觉,这很可能是在忽略别人,也会刺激到别人。”自称“呆萌系”的北京网友二丫说道:“在萌方面,我的确很呆。我从小有个习惯,就是撒娇。因为自己觉得撒娇的人很可爱,于是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家都会喜欢。”
二丫今年26岁,在一家连锁儿童摄影机构做门店顾问。刚入职时什么都不懂,做事总是不断请教前辈。但在人前卖萌装无辜的语气,却很快在同事圈儿中传出她故意讨好上司,行为做作的恶评。
“我当时只是单纯地觉得,嘴巴甜一点,可以让人感觉亲切,无辜的神态和语气,也会让人更乐意帮忙。但职场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嘴巴甜很可能会恭维过头,别人认为你心机更重。而貌似无辜,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不想承担责任。所以当那句‘发嗲自己回去找妈妈发’的恶评传到我耳朵里时,当时是真的很难受很挫败,还差点为此辞职。不过,进入职场,就应该有个干练的成人样儿,除非你不想好好做事,但靠讨好他人混饭吃,也不可能混一辈子。所以,当我想通道理后,发誓再也不对同事撒娇。”
撒娇卖萌并非万能,特别是身处需要独当一面的职场,如果打印机不会用,撒个娇请同事帮下手事小,若是正儿八经的工作,也想用卖萌的方法请人代劳,那难免有点利用他人之嫌,只怕遭到拒绝不算,还会遭人鄙视。
“后来我找到一个方法,就是把我的撒娇发嗲功用来哄来店里拍照的小朋友,在他们面前,这招儿还挺好使。而同事面前,用自然有礼的态度相处,其实就是亲切得体的表现。我想,等我做出工作业绩,大家就会对我彻底改观。”
当人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时,往往看不见、听不见外界对自己的真实需求。当需要与外界产生连接时,难免处处受挫。继续逃避显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及时而有效地调整,才能让彼得·潘们完成真正的成长。
卖好萌更有爱
个性中再爱耍帅扮酷的人,都不可能完全否认自己丝毫不为萌所动。萌元素为人们创造了欢喜的小世界,沉醉其中表达个性也好,自我治愈也罢,需要肯定的是,它的确是令人乐观积极的途径。当我们被萌的喜悦感充满,看什么也就都不会觉得十分讨厌。
然而,它也的确会成为一些人逃避现实的手段。有人在萌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拒绝真实的成人世界,反感复杂的人际社会,并且在内心不想承担任何压力,甚至希望在萌物堆里,退回到孩童阶段。比如反对工作和社交的幽闭青年,还有只为动漫游心动的宅女宅男,这种心态,都会增加人们在面对现实世界时候的负能量。
变负为正的关键,则是平衡好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当我们收集玩偶、服饰等让自己萌翻的物品,要清楚知道,萌物只是协调我们内心各种力量的催化剂——当工作压力大,萌物是压力缓解器;当感觉迷茫,就将萌物乐观的态度投射给自己;当家庭琐事缠身,萌物也可助我们和伴侣回到率真的孩童时代,更好地促进亲密关系延续。
除了合理治愈,再来谈谈我们该如何卖萌有度。
卖萌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展示和满足的方式,在卖萌过程中,把自己的可爱面展示给他人,娱己娱人的同时,也能满足被关注和被认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一定要与人互动,时刻撒娇发嗲的确够OUT,偶尔化身怪咖无伤大雅地搞怪,才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但若临场应变弱,那么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也会萌翻一群人。
敏感的职场上,要知道别人总有忙碌、烦躁、心情不佳的时候,再萌也只会徒增他人厌烦;加上还有一些风格刻板的同事或上司,只有工作能力、工作成绩才能让他们唯一看好。所以要卖萌,就要有察言观色的觉悟。
还有,同性相斥这句老话绝对是真理,尤其是比自己年长的同性,大肆卖萌并非示好,简直就是在示威。所以在年长的同性面前,真实有礼貌的天然萌就足够HOLD住。
而最好的萌,其实是我们内心小孩最善良纯真的那一面。当体察到这一点,就会一直充满有爱的正能量,勇敢而积极地去对待世界万物。
测试你的“萌”指数
以下选题中,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以“当然”、“还好”或是“一般”进行作答。选“当然”积1分,“还好”积2分,“一般”积3分。
1.在你的微博中,转载比原创的多
2.相比外出郊游或是朋友聚会,你更喜欢看电影或是读读书
3.你是个没事儿就喜欢随时随地自拍的人
4.对于现在网络上的流行用语,你都知道得门儿清
5.有时候,你会感叹自己是个连秘密都没有的敞亮人
6.对于花钱,你常常没什么计划,更别提理财了
7.实话实说,照镜子时,你觉得自己其实蛮可人的
8.你总是喜欢捉弄身边的他或她
9.对于服饰搭配什么的你很在意,也很在行
10.和那些喜欢成熟男人(女人)的女性(男性)不同,你觉得大叔(姐姐)不适合自己
结果:
10~16分“萌”在外表
你一定是个开朗、外向的人,心里搁不住事儿,常常是喜怒哀乐什么都写在脸上。因此,如果你想试试让自己走走萌路线,那只做表面功夫即可。通过外在的改变,一点点萌起来,相信一定会给你周围的人带来眼前一亮被萌到的感觉。
17~22分“萌”在骨子里
虽然你为人谦和又不乏亲和力和人缘,但说到底,你其实并不是一个足够外向的人。因而靠外表的改变来让自己萌起来并不适合你。你不妨试试和萌比较接近同时也更注重内涵的“小清新”路线,从骨子里慢慢萌起,逐渐向外表渗透过渡。
23~30分“萌”在心里
作为一个内敛、内秀、内心丰富的人,对于任何打算实施的改变,你都主张三思而后行,尤其是萌这回事儿。作为一种心态,你不妨也可以让自己的内心生活变得再柔软一些、萌一点试试。比如,下载一些比较萌的图片,或是给那些卖萌的人捧捧场。
不论是摆一张童真无邪的笑脸来个仰望45度角自拍,还是穿着卡通T-shirt秀一段鬼精灵怪的处世哲学,人们已不分性别年龄地陶醉其中,成为拒绝长大的“后儿童”。虽说卖萌能令自己和他人感觉放松,但萌过头则会染上惹人讨厌的“彼得·潘综合征”。
再不卖萌就老了
“萌”这个词源自日本动漫界,指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出一种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如今的含义,则成为多数成人希望变得更加可爱的一种人生态度。
在杭州一家图书出版公司任职的美术设计师吴磊,是个和动漫一起长大的80后,严重的“恋卡情结”让他被同事封为“萌主”。
今年已31岁的他,虽然外表纯爷们儿,工作台上,却摆满各种动漫周边和手办模型,着装方面也是限量版经典动漫T-shirt主打,还经常自己找到喜欢的动漫角色图案进行设计,然后在淘宝的烫画T-shirt店定做。同事朋友圈里,更是远近闻名的“萌主”。
“他们说我是萌主,我不否认,但我可能更倾向搞怪类的萌。比如我平时跟人讲话,不自觉就蹦出大量动漫词汇,这当然会引起不谙此道的人的反感。不过我并不介意,有段时间,我还特别喜欢对着别人模仿兔斯基的各种表情和动作,因为这个形象够脍炙人心,大家就很喜闻乐见。感觉上萌的东西,很容易就引起我的共鸣,它们就像一台又一台造梦机器,又能令人开怀大笑,总之让我觉得很放松很治愈。”
当人们看见可爱的事物,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愉悦之情。就好比看见小孩子粉嘟嘟的笑脸,总会忍不住去捏一把一样,所以,大多萌物也都兼顾“治愈系”功能。
但吴磊转念又说:“不过,总是摆弄这些东西,就会让人觉得幼稚,特别是长辈,他们会觉得你长不大,不懂事。甚至还有一些人,觉得你是拒绝长大,拒绝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很鄙视的样子。虽然我不至于养不活自己去不懂事地啃老,但曾经确实就因为此,被一个‘以行为取人’的女生拒绝过。好在现任女友是动漫同好,很喜欢我这调调,我们还经常互勉,说,再不卖萌就老了。”
在充满规则的成人社会里,其实每个人心里,都隐藏着一个“不守规矩”小人儿,一有机会,就会跑出来闹一下。然而闹得太多太猛,难免令人误会,留下适得其反的印象,甚至把我们的童心未泯,视为不可原谅的缺点。
不想长大的成年人
萌之所以在成年人中大行其道,是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内心小孩”一直都相伴左右。不管一个人的童年是美好还是有所缺失,回到童年的情结都会贯穿我们整个生命。而且,如果童年被压缩,那这个孩子的反抗力量还会更大。于是,成年之后,我们也一样渴望被宠爱。
特别是时代主力军,75后和80后,这些独生子女在充满竞争、物质相对匮乏的环境里成长,更需要在萌物中寻找心理补偿,比如养宠物体验伙伴关系、使用低龄化的家装风格感受无压力的童年、经济独立后买父母当年舍不得买的玩具等。
其次,近年来在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上,人们开始偏向年轻化。比如倡导保持童心与青春,似乎就拥有更多纯粹的善意去看待世界;而像孩童那样无拘无束地思考,一些人也认为可以保证创意来源,成为坚持与成长对抗的“后儿童”。
而且,人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总是渴望单纯无害的简单关系,而日益繁复的社会人际圈,则更可能是让人躲在虚假的面具下谨言慎行、人情冷漠。我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心理防线坚不可摧,一方面又期待和一眼能看穿的人交往,而像孩子和小动物一样无害的萌,就是与我们建立这种简单关系的最佳对象。
当然,“后儿童”们通过装嫩卖萌来自我调节减压,这并无不妥,因为这很可能还带给周围人愉悦感。曾有研究表明,面对一个率性的孩子时,其他人也会不自觉地婴儿化。但,萌也犹如一种界限的分水岭,太率性时,往往很容易毫无顾忌地任性妄为,过度放大自我认同需求,自我中心地坚持萌的绝对正确性,成为“彼得·潘综合征”中的一员。
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比起可调节的正常的逃遁欲望,萌过头的“彼得·潘”十分情绪化,他们冲动任性,难以自我克制,经常做错事情,却在需要担当时,流露出孩子气逃避责任。他们很可能啃老、不婚、频换工作,习惯性逃避应当承担的成人责任,招致周围人的嘲讽及嫌恶。稍有挫折时,也会埋下沮丧失望、自我埋怨等心理隐疾。
发誓再也不撒娇
萌起来不要命的人,普遍都有一个共识——这是我们为自己营造的小世界,因为我们需要更好地忠于自己。
“但换个角度仔细思考,就会发觉,这很可能是在忽略别人,也会刺激到别人。”自称“呆萌系”的北京网友二丫说道:“在萌方面,我的确很呆。我从小有个习惯,就是撒娇。因为自己觉得撒娇的人很可爱,于是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家都会喜欢。”
二丫今年26岁,在一家连锁儿童摄影机构做门店顾问。刚入职时什么都不懂,做事总是不断请教前辈。但在人前卖萌装无辜的语气,却很快在同事圈儿中传出她故意讨好上司,行为做作的恶评。
“我当时只是单纯地觉得,嘴巴甜一点,可以让人感觉亲切,无辜的神态和语气,也会让人更乐意帮忙。但职场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嘴巴甜很可能会恭维过头,别人认为你心机更重。而貌似无辜,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不想承担责任。所以当那句‘发嗲自己回去找妈妈发’的恶评传到我耳朵里时,当时是真的很难受很挫败,还差点为此辞职。不过,进入职场,就应该有个干练的成人样儿,除非你不想好好做事,但靠讨好他人混饭吃,也不可能混一辈子。所以,当我想通道理后,发誓再也不对同事撒娇。”
撒娇卖萌并非万能,特别是身处需要独当一面的职场,如果打印机不会用,撒个娇请同事帮下手事小,若是正儿八经的工作,也想用卖萌的方法请人代劳,那难免有点利用他人之嫌,只怕遭到拒绝不算,还会遭人鄙视。
“后来我找到一个方法,就是把我的撒娇发嗲功用来哄来店里拍照的小朋友,在他们面前,这招儿还挺好使。而同事面前,用自然有礼的态度相处,其实就是亲切得体的表现。我想,等我做出工作业绩,大家就会对我彻底改观。”
当人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时,往往看不见、听不见外界对自己的真实需求。当需要与外界产生连接时,难免处处受挫。继续逃避显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及时而有效地调整,才能让彼得·潘们完成真正的成长。
卖好萌更有爱
个性中再爱耍帅扮酷的人,都不可能完全否认自己丝毫不为萌所动。萌元素为人们创造了欢喜的小世界,沉醉其中表达个性也好,自我治愈也罢,需要肯定的是,它的确是令人乐观积极的途径。当我们被萌的喜悦感充满,看什么也就都不会觉得十分讨厌。
然而,它也的确会成为一些人逃避现实的手段。有人在萌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拒绝真实的成人世界,反感复杂的人际社会,并且在内心不想承担任何压力,甚至希望在萌物堆里,退回到孩童阶段。比如反对工作和社交的幽闭青年,还有只为动漫游心动的宅女宅男,这种心态,都会增加人们在面对现实世界时候的负能量。
变负为正的关键,则是平衡好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当我们收集玩偶、服饰等让自己萌翻的物品,要清楚知道,萌物只是协调我们内心各种力量的催化剂——当工作压力大,萌物是压力缓解器;当感觉迷茫,就将萌物乐观的态度投射给自己;当家庭琐事缠身,萌物也可助我们和伴侣回到率真的孩童时代,更好地促进亲密关系延续。
除了合理治愈,再来谈谈我们该如何卖萌有度。
卖萌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展示和满足的方式,在卖萌过程中,把自己的可爱面展示给他人,娱己娱人的同时,也能满足被关注和被认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一定要与人互动,时刻撒娇发嗲的确够OUT,偶尔化身怪咖无伤大雅地搞怪,才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但若临场应变弱,那么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也会萌翻一群人。
敏感的职场上,要知道别人总有忙碌、烦躁、心情不佳的时候,再萌也只会徒增他人厌烦;加上还有一些风格刻板的同事或上司,只有工作能力、工作成绩才能让他们唯一看好。所以要卖萌,就要有察言观色的觉悟。
还有,同性相斥这句老话绝对是真理,尤其是比自己年长的同性,大肆卖萌并非示好,简直就是在示威。所以在年长的同性面前,真实有礼貌的天然萌就足够HOLD住。
而最好的萌,其实是我们内心小孩最善良纯真的那一面。当体察到这一点,就会一直充满有爱的正能量,勇敢而积极地去对待世界万物。
测试你的“萌”指数
以下选题中,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以“当然”、“还好”或是“一般”进行作答。选“当然”积1分,“还好”积2分,“一般”积3分。
1.在你的微博中,转载比原创的多
2.相比外出郊游或是朋友聚会,你更喜欢看电影或是读读书
3.你是个没事儿就喜欢随时随地自拍的人
4.对于现在网络上的流行用语,你都知道得门儿清
5.有时候,你会感叹自己是个连秘密都没有的敞亮人
6.对于花钱,你常常没什么计划,更别提理财了
7.实话实说,照镜子时,你觉得自己其实蛮可人的
8.你总是喜欢捉弄身边的他或她
9.对于服饰搭配什么的你很在意,也很在行
10.和那些喜欢成熟男人(女人)的女性(男性)不同,你觉得大叔(姐姐)不适合自己
结果:
10~16分“萌”在外表
你一定是个开朗、外向的人,心里搁不住事儿,常常是喜怒哀乐什么都写在脸上。因此,如果你想试试让自己走走萌路线,那只做表面功夫即可。通过外在的改变,一点点萌起来,相信一定会给你周围的人带来眼前一亮被萌到的感觉。
17~22分“萌”在骨子里
虽然你为人谦和又不乏亲和力和人缘,但说到底,你其实并不是一个足够外向的人。因而靠外表的改变来让自己萌起来并不适合你。你不妨试试和萌比较接近同时也更注重内涵的“小清新”路线,从骨子里慢慢萌起,逐渐向外表渗透过渡。
23~30分“萌”在心里
作为一个内敛、内秀、内心丰富的人,对于任何打算实施的改变,你都主张三思而后行,尤其是萌这回事儿。作为一种心态,你不妨也可以让自己的内心生活变得再柔软一些、萌一点试试。比如,下载一些比较萌的图片,或是给那些卖萌的人捧捧场。